大半夜的,寂静的西王庄突然就热闹起来了。
王大卫叫人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他拿着个大喇叭,站在二楼的回廊上,冲着南边一通猛吼。
他现在已经知道承影等人住在哪儿了。都亮着灯,在夜幕下特别清晰。只是还分不清具体哪个人对应哪盏灯。不过既然你们还没睡,那就起来干活儿吧!我当一回周扒皮。
其实,在王大卫上楼洗澡的这段时间里,楼下也发生了一些事。
起初,他们只知道王大卫被关起来了,然后,一天不到,就又放回来了,并不知道邓绾已死。可是,曹有福知道啊!于是他就跟大家说了一遍。
死得好。很多人拍手称快。
但承影够聪明,敏锐地发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等她说完,大家又都傻眼了。难怪刚才王大公子全身上下透着一股颓废劲儿。
怎么办?他们能有啥好办法?曹七爷也不在。上楼去找王大公子?有什么用呢?顶多就是表示一下支持,我们挺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最终,承影下令,各自回房,把一号楼空出来。如果王大公子要找人帮忙,肯定会先联系他那些川越国手下。那些奇人不喜欢抛头露面,咱们别阻碍了人家的行动。回房后也别睡死,随时待命,万一有哪个环节需要咱们去办呢!
承影说话的时候还特意朝曹有福瞪了几眼。
于是,大家乖乖回房。没多久,就听到了大喇叭的召唤,迅速奔赴一号楼。结果,收到的任务却是:扛着东西去二号楼,给曹七爷装热水器。
在那一刻,每个人眼前都出现了一道选择题: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甲:王大公子已经找到了破局之法。半夜装热水器这一举动可能是破局的关键一环,当然,也有可能是声东击西,或者,就是纯兴奋。
乙:王大卫疯了。
瞧!选项用的是甲、乙,不是A、b。这是因为选择题这种新题型出自《数学》,而其作者王大卫又极度痛恨英文字母。
一行人浩浩荡荡杀奔二号楼。
王大卫一马当先,登上四楼,走进曹七的卧室。
嚯!真豪奢啊!面积比王大卫的那间大了三倍有余。不过不用担心卧室太大影响睡眠,人家有大床房。
就是字面意思,给大床单独盖了个木头“房子”。帷幔低垂,里面啥样看不见,但仅看外面的雕工,这玩意就值老钱了。
卧室里还有很多家具,王大卫扫视一遍,没记住,大床房太扎眼。
浴室倒是跟王大卫的差不多。
开始干活。
王大卫亲自上手,一边干,一边讲解。
众人不住点头,心中暗暗觉得:刚才那道题还是该选甲。
壁挂式电热水器安装简单,很快完工。王大卫已经干过一次了,现在算是熟练工。等水龙头打开,热水滚滚流入浴池,引得一阵惊呼。
“学会了吗?”
没人回答。王大卫也摸不准他们是没学会,还是腼腆,会了却不敢说会。
“那我再装一遍,去我大侄女家。这次你们得认真看,好好学,以后人人有,但得你们自己装。”
哇!我们也有。那简直......
西王庄就是仙境啊!皇宫也没啥了不起,他们顶多有个金锄头。
王大卫又给张锦儿装了一套热水器。轮到王厚,这次由几名男仆动手,王大卫只负责指导。效果不错,能用,也不漏水。
天也快亮了,吃饭,吃饭。
在热水器带来的巨大憧憬中,这顿早饭吃得非常愉快。
饭后,王大卫溜达回一号楼,搬了把躺椅,欣赏日出。此时他心里有了不少底气,便开始俗人般的幻想:
兴许,是自己多虑了;
什么投案自首,含血喷人,说不定只是自己的被害妄想症偶然发作;
墨菲这会儿还没出生呢!
事实证明,墨菲定律只是墨菲对既有现象的规律性总结,不管他总不总结,都那样,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上午,当太阳与地平面夹角大约30度左右的时候,刑部的那两名官差,果然又来了。
没啥好说的。曹有福,套车,出发。
路上,王大卫又付出一锭银子,确认了自己早已猜到的消息。
的确有人投案自首,并声称是受了王大卫的指使。
吕公弼并未立即采信,下令抓捕王大卫,而是详细地录下口供,并与犯罪现场留下的证据一一对照,全部吻合。
所以口供还是有用的,能防止替人顶罪,假冒者的供词难免出现纰漏。有时候找不到凶器,还得靠罪犯到现场指认。当然本案的凶器不用这么麻烦,它就在邓绾的脖子底下。
吕公弼这一套办下来,王大卫也挑不出毛病,无可指责。
马车再一次停在刑部大门前。王大卫下车,进门,然后就被震惊了。
好家伙!里面人山人海,都是准备看戏的。王大卫不由得一声暗叹:我这是进了刑部,还是开封市话剧团呐?
呼听人海对岸有人高喊他的大名,王大卫望过去,竟然是王厚,随即,又在王厚身旁发现两张熟悉的面孔:张锦儿和董云蓝。
你们仨怎么来了?
实际上,三人小队的发起者是董云蓝。
昨天她就收到了王大卫入狱的消息。董家在内城,现在又成了官宦人家,消息比以前灵通不少。可也只是灵通,家里唯一做官的都不在,其实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干着急。
好在之后又收到了王大卫被释放的消息。结果,还没高兴一会儿,邓绾的死讯也传来了。
以董云蓝的智慧,自然不难猜到后果。于是她便更加着急。她很想去一趟西王庄,虽然不能出谋划策,可是,这个时候出现在王大卫面前,其实,挺好的。
可惜她既不是东北粗粮,也不是川渝暴龙,在中原地区,得讲究温婉贤淑,干不来这种事儿。
熬到天亮,她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去找张锦儿。把王大卫的消息告诉她,然后......这就很正常了嘛!
然而,收到消息的张锦儿大惊失色,立即决定——找王厚。
王大卫叫人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他拿着个大喇叭,站在二楼的回廊上,冲着南边一通猛吼。
他现在已经知道承影等人住在哪儿了。都亮着灯,在夜幕下特别清晰。只是还分不清具体哪个人对应哪盏灯。不过既然你们还没睡,那就起来干活儿吧!我当一回周扒皮。
其实,在王大卫上楼洗澡的这段时间里,楼下也发生了一些事。
起初,他们只知道王大卫被关起来了,然后,一天不到,就又放回来了,并不知道邓绾已死。可是,曹有福知道啊!于是他就跟大家说了一遍。
死得好。很多人拍手称快。
但承影够聪明,敏锐地发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等她说完,大家又都傻眼了。难怪刚才王大公子全身上下透着一股颓废劲儿。
怎么办?他们能有啥好办法?曹七爷也不在。上楼去找王大公子?有什么用呢?顶多就是表示一下支持,我们挺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最终,承影下令,各自回房,把一号楼空出来。如果王大公子要找人帮忙,肯定会先联系他那些川越国手下。那些奇人不喜欢抛头露面,咱们别阻碍了人家的行动。回房后也别睡死,随时待命,万一有哪个环节需要咱们去办呢!
承影说话的时候还特意朝曹有福瞪了几眼。
于是,大家乖乖回房。没多久,就听到了大喇叭的召唤,迅速奔赴一号楼。结果,收到的任务却是:扛着东西去二号楼,给曹七爷装热水器。
在那一刻,每个人眼前都出现了一道选择题: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甲:王大公子已经找到了破局之法。半夜装热水器这一举动可能是破局的关键一环,当然,也有可能是声东击西,或者,就是纯兴奋。
乙:王大卫疯了。
瞧!选项用的是甲、乙,不是A、b。这是因为选择题这种新题型出自《数学》,而其作者王大卫又极度痛恨英文字母。
一行人浩浩荡荡杀奔二号楼。
王大卫一马当先,登上四楼,走进曹七的卧室。
嚯!真豪奢啊!面积比王大卫的那间大了三倍有余。不过不用担心卧室太大影响睡眠,人家有大床房。
就是字面意思,给大床单独盖了个木头“房子”。帷幔低垂,里面啥样看不见,但仅看外面的雕工,这玩意就值老钱了。
卧室里还有很多家具,王大卫扫视一遍,没记住,大床房太扎眼。
浴室倒是跟王大卫的差不多。
开始干活。
王大卫亲自上手,一边干,一边讲解。
众人不住点头,心中暗暗觉得:刚才那道题还是该选甲。
壁挂式电热水器安装简单,很快完工。王大卫已经干过一次了,现在算是熟练工。等水龙头打开,热水滚滚流入浴池,引得一阵惊呼。
“学会了吗?”
没人回答。王大卫也摸不准他们是没学会,还是腼腆,会了却不敢说会。
“那我再装一遍,去我大侄女家。这次你们得认真看,好好学,以后人人有,但得你们自己装。”
哇!我们也有。那简直......
西王庄就是仙境啊!皇宫也没啥了不起,他们顶多有个金锄头。
王大卫又给张锦儿装了一套热水器。轮到王厚,这次由几名男仆动手,王大卫只负责指导。效果不错,能用,也不漏水。
天也快亮了,吃饭,吃饭。
在热水器带来的巨大憧憬中,这顿早饭吃得非常愉快。
饭后,王大卫溜达回一号楼,搬了把躺椅,欣赏日出。此时他心里有了不少底气,便开始俗人般的幻想:
兴许,是自己多虑了;
什么投案自首,含血喷人,说不定只是自己的被害妄想症偶然发作;
墨菲这会儿还没出生呢!
事实证明,墨菲定律只是墨菲对既有现象的规律性总结,不管他总不总结,都那样,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上午,当太阳与地平面夹角大约30度左右的时候,刑部的那两名官差,果然又来了。
没啥好说的。曹有福,套车,出发。
路上,王大卫又付出一锭银子,确认了自己早已猜到的消息。
的确有人投案自首,并声称是受了王大卫的指使。
吕公弼并未立即采信,下令抓捕王大卫,而是详细地录下口供,并与犯罪现场留下的证据一一对照,全部吻合。
所以口供还是有用的,能防止替人顶罪,假冒者的供词难免出现纰漏。有时候找不到凶器,还得靠罪犯到现场指认。当然本案的凶器不用这么麻烦,它就在邓绾的脖子底下。
吕公弼这一套办下来,王大卫也挑不出毛病,无可指责。
马车再一次停在刑部大门前。王大卫下车,进门,然后就被震惊了。
好家伙!里面人山人海,都是准备看戏的。王大卫不由得一声暗叹:我这是进了刑部,还是开封市话剧团呐?
呼听人海对岸有人高喊他的大名,王大卫望过去,竟然是王厚,随即,又在王厚身旁发现两张熟悉的面孔:张锦儿和董云蓝。
你们仨怎么来了?
实际上,三人小队的发起者是董云蓝。
昨天她就收到了王大卫入狱的消息。董家在内城,现在又成了官宦人家,消息比以前灵通不少。可也只是灵通,家里唯一做官的都不在,其实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干着急。
好在之后又收到了王大卫被释放的消息。结果,还没高兴一会儿,邓绾的死讯也传来了。
以董云蓝的智慧,自然不难猜到后果。于是她便更加着急。她很想去一趟西王庄,虽然不能出谋划策,可是,这个时候出现在王大卫面前,其实,挺好的。
可惜她既不是东北粗粮,也不是川渝暴龙,在中原地区,得讲究温婉贤淑,干不来这种事儿。
熬到天亮,她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去找张锦儿。把王大卫的消息告诉她,然后......这就很正常了嘛!
然而,收到消息的张锦儿大惊失色,立即决定——找王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