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日本熊灾失控-《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如今的日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野熊频繁下山入侵人类生活圈,袭击事件此起彼伏,伤亡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而且这场危机的严峻程度远超以往——66%的熊类目击及袭击事件发生在人类密集活动区域,而非传统认知中的深山老林。】

  【住宅区、停车场、机场、便利店,甚至幼儿园和学校周边,都成了野熊肆意游荡的场所。更令人不安的是,野熊已不再满足于,而是直接闯入人类居所,不少人在自家后院劳作或休憩时,就遭遇了熊的突然袭击。】

  【秋田县是这场熊灾的重灾区,已记录到2万起熊出没事件。与其说是熊出没,不如说熊群早已在此安家落户,形成了长期盘踞的态势。】

  天幕下,民间,人们看到这些内容浑身战栗,“黑瞎子跑村子里吃人了?!”

  人们纷纷说道:“小日本干啥伤天害理的事了,连熊都看不下去了”。

  “他们不是一直干伤天害理的事嘛”。

  ......

  人们对他们被熊袭击并没有感到同情,毕竟他们都有时间找后世打仗,却没时间管下面的人被熊袭击,那就属于人祸了,自作孽不值得同情。

  【并且,熊群的活动范围正不断向南扩张,直逼东京、京都等大城市圈。这些区域人口密度高、游客集中,一旦熊群大规模入侵,后果不堪设想,有人形象地将此形容为熊群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野熊的威胁不仅在于数量庞大,更在于其惊人的破坏力。成年人类体重通常仅六七十公斤,而一头400公斤的野熊,一巴掌就能造成致命伤害。这些野熊不仅体型壮硕,脾气更是暴躁,袭击时往往下死手,许多受害者直到被发现尸体时,才确认是遭熊袭击,且遗体大多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除秋田县外,岩手县的熊灾同样严重。当地一处露天温泉的员工在打扫时,被突然出现的野熊袭击并拖走。救援人员循着零星血痕搜寻许久,直到次日才在山边找到受害者遗体,但早已面目全非。】

  天幕下。人们再一次感到震惊,这是有多少熊啊,要知道熊是很精的,吃人肉会上瘾的,居然还没人来管。

  【这场看似的熊灾,实则是多重问题长期叠加的必然结果。首要原因是野熊数量的持续激增。上世纪90年代后,北海道等地区因担心熊类濒临灭绝,叫停了春季猎熊政策。保护措施的实施虽避免了熊类种群衰退,却也导致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

  【种群扩张很快引发了新的矛盾——山林中的食物已无法满足庞大的熊群需求。近年来,受气候异常影响,山上的野果大幅减产,而此时恰逢野熊为冬眠储备能量的关键期,它们不仅要为自己觅食,还要喂养幼熊,食物短缺的压力最终迫使它们下山。】

  【而日本近年来人口持续减少,农村地区空心化问题突出,大量房屋无人居住,庭院中的果树成了野熊唾手可得的食物来源。】

  【熊群发现这些免费食堂,便频繁光顾,甚至在人类居住区定居。那随着时间的推移,袭击必然会发生。】

  天幕下。

  明朝,朱元璋疑惑道:“这么多熊,猎杀来搞皮毛不是很值钱吗,怎么不见他们官府组织人手啊”。

  马皇后等人也是很疑惑,“虽说是人祸,但官府就真的一点都不管吗”。

  【还有就是猎人行业的衰退,则让日本失去了制衡熊群的重要力量。日本猎人的待遇低得惊人,最低时日均工资仅400日元,且不包含油费和子弹费。要知道,日本汽油价格高昂,对猎人而言,这份工作不仅收入微薄,能否安全回家全凭运气。】

  【相比之下,同样高风险的出海捕鱼行业,因捕捞金枪鱼、大螃蟹等高价水产,收入远高于狩猎,这让猎人行业更难吸引从业者。】

  【最关键的是,他们开枪、放炮整个操作规范也是有一个非常繁琐的一个流程和规矩,就说再紧急的东西,你也得有个什么开枪的顺序。】

  【日本规定,猎熊必须组成不少于 5 人的团队:1 名指挥、2 名射手、1 名观察员、1 名医疗支援。射击命令链是:现场指挥官 → 警察署长(通过无线电)→ 地方政府防灾部门 → 环境省猎熊指挥部,只有当所有层级都确认 可以射击,命令才会传回射手。这种严苛的规范,让猎人在遭遇熊袭时难以快速反应。】

  天幕下。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一整个人都无语了,“要不拿木棍戳得了”。

  一旁的朱棣笑得前仰后合:“这是怎么想出来得流程啊,生怕猎到熊是吧”。

  马皇后补充道:“还有他们的工资待遇就挺不公平的,这是不打算让人去猎熊吧”。

  【最后还有个特狗血的问题,那就是熊抓着了,杀还是不杀?这个问题呢,在日本社会这些年都快打成一锅粥了。把这个矛盾彻底点燃的是北海道的超级巨星代号oSo18的一头熊。】

  【这家伙那可是熊界里边的悍匪,他是从2019年到2023年他在北海道整个东部那是横行霸道,让人闻风丧胆,他相当垂直聚焦,他就干奶牛,这4年的时间里,他作案干掉了66头牛,其中32头是当场死亡。】

  【而且这熊很聪明,它会躲啊,那个各种现象当时就苦于抓不着它,而且它基本就是在天亮的几分钟内抓,干完就跑,绝不恋战,当时当地的政府和猎人想了无数的办法,就设置了大量的陷阱,也没有抓到他。】

  【直到2023年7月的时候,一个精英猎人团队经过周密部署,终于把他猎杀成功啊,直接给他猎杀了。好家伙,这一杀不得了,按理说这是为民除害,应该是在当地是大快人心的事,但是这事上网了之后,魔幻的事情发生了。】

  【说oSo18被杀的消息一出呢,日本的社交媒体瞬间就炸了。虽然投票显示91%的民众认为应妥善处理危险野熊。但舆论一直在攻击猎人。】

  【无数爱熊人士涌出来,善心出来了,痛骂猎人残忍,政府无能。熊它只是想活下去,他有什么错?为什么不能麻醉他,然后放回山林?人类侵占了他的家园,现在还要赶尽杀绝吗?以及各种电话直接打到了政府部门去抗议骚扰。】

  天幕下。

  “什么玩意?”人们的脑子一下卡住了,完全没听懂这是什么情况。

  “小日本的动保发展成这样了?”,古人对未来国际动保的概念还留在国内爱狗爱猫人士,这一个爱熊人士一出来,他们彻底懵了。

  “他咋不说猎熊的人只想让乡邻活下去,小日本的人命都不如一只熊的命了吗”。

  虽然对他们的自作孽没感到多少同情,但听到这种草菅人命的舆论,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这也暴露出网络舆论的畸形:那剩下不到10%的人几乎发出了100%的噪音。oSo18的死亡当时就像一面照妖镜,就是把日本社会的城乡之间的那种矛盾,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巨大的鸿沟照得一清二楚。】

  【种种因素导致日本老一辈的猎人们都退休就不干了,新人不愿入行,现存猎人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猎熊力量严重断层。这几个问题常年叠加之后爆发了,导致今年日本熊灾不断。】

  朱元璋摇摇头,“咱感觉这种人心的恶劣比那个熊还要可怕”。

  马皇后不禁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完全是自己一手酿成的”。

  朱棣啧啧了两声,说道:“动保全放山里喂熊,两难自解”。被自己的想法逗乐的朱棣又吐槽了一句:“这都是些什么事啊,莫名其妙的”。

  几人根本无法想象,那些动保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其实中国部分农田也长期受野猪祸害,但我们政府直接发消息招募社会上专业的猎猪团体悬赏野猪,比如南京猎野猪,是长矛 拉网 猎狗一起上的,市区不便开枪,那就用无人机监视和扔铁梭。】

  天幕下,有人说道:“熊和野猪差很多吧”。

  此话一出,一老猎户瞄了他一眼,说道:“一猪二熊三老虎,熊会害怕,野猪猪可不会,拱起来不要命的”。

  旁人附和道:“对的对的,野猪更难搞,最怕的就是它们不要命,你不会真以为是单挑野猪干得过黑瞎子吧”。

  “打起来野猪更要命的”。

  ......

  【如今更是已构建起雷达监测 无人机驱赶的自动化防控体系,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对野猪的高效驱赶,这种智能化方案既避免了人与动物的直接冲突,又能有效保护农田。】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网络上还出现了少数将熊灾与中国挂钩的荒谬言论,声称与中国产太阳能板或防熊喷雾效果不佳有关。】

  【这种缺乏逻辑的说法并未成为主流,更多是极端个体的无稽之谈,显得很弱智。事实上,面对野生动物侵扰,中国的智能防治经验或许值得他们借鉴。】

  天幕下,人们对后世的动员能力和科技豪横不感到惊讶,反而是听到小日本将脏水往后人身上泼的言论后,感觉小脑都萎缩了。

  “这都能强扯到咱后人头上?”

  “就是,自己的子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还想着找咱们后人的麻烦,真是卑劣”。

  “难怪评论区有人拿在发一只熊的图片,配文‘想吃倭倭头’,活该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