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蹴鞠-《阿姐,我中举了!》

  太白书院的生活很是惬意。

  没有学堂,也无需点卯,大部分时间都由学子自己管理。

  陈及冠对这样的生活乐在其中,整日投入到山长给的两本书籍上。

  这两本书籍他此前从未听闻过,里面的知识和见解却让人眼前一亮。

  这日,惠风和畅,天朗气清,洁白云朵在空中悠闲漂浮。

  司马谨穿着一身白色劲装,头发高高束起,用一根灰色丝带绑住,脚上踩着马靴,身上的书生意气少了些,看上去倒像是个江湖侠客。

  “怀璟,怀璟,别整日琢磨你那功课了,须知读书需要劳逸结合,快随我出去玩耍一番。”

  眼下有乌青的陈及冠揉了揉太阳穴,感觉大脑有些昏沉,这几日的确太用功了些。

  放好书籍,他看向司马谨,调侃道:“司马兄,你这是要到何处去,打扮的如此潇洒。”

  司马谨一招手,身后的书童递过来一个蹴鞠,司马谨直接朝陈及冠扔了过去。

  陈及冠下意识接过,蹴鞠重量不轻不重,通体用牛皮缝制,内塞有绒毛,手感很是不错。、

  或许是读书人的习惯,陈及冠下意识思考蹴鞠的出处。

  《太平清话》记载:“踏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

  说的是蹴鞠始于黄帝,开始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

  “蹴鞠?”

  司马谨点头,“不错,就是蹴鞠,快随我去玩耍一番。”

  陈及冠有些意动,“可是我此前从未踢过。”

  蹴鞠在古代是很大众的娱乐方式,但对于古代的底层人来说,依旧很难接触。

  陈及冠已经跨越阶级,但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蹴鞠,宁县也没蹴鞠场,自然没人会踢这个。

  “不会就要学,很简单,稍微学一学就会了。”

  司马谨拿过蹴鞠,用头一顶,蹴鞠来到空中,随后落在他的肩膀上,一路顺着手臂滑落,最后停在脚尖。

  司马谨失去了往日的沉稳,此时像是个真正的少年般,挑着眉头,得意洋洋看着他。

  陈及冠也来了兴致,“行,待我换身衣裳。”

  脱掉身上长袍,学着司马谨换了一身蓝色的劲装,碎发全部收拢固定在脑后。

  走出院落,发现刘存孝也在。

  陈及冠惊讶,“易安兄,莫非你也要去踢蹴鞠。”

  刘存孝羡慕看着他,摇头,“非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只是去看看热闹。”

  司马谨也十分惋惜,“易安以前可是蹴鞠好手,只是现在身子不利。”

  三人一路朝蹴鞠场走去,走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这才看到鞠场。

  鞠场呈长方形,为东西向,设有坐南面北供观赏的大殿,四周有围墙,称为“鞠城”。

  书院的鞠场和马场是合在一起的,具体细节有所不同,场上的草坪被打理的很是平整。

  此时有十多名少年正鲜衣怒马在马场上狂奔,这是另一项娱乐项目,击鞠。

  其实和蹴鞠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骑马用马刀击打,一个是用双脚踢。

  当然,击鞠的难度更高,毕竟需要极高的马术才能在马场上灵活活动。

  马场周围有不少人在观看,其中甚至还有不少头戴面纱的豆蔻女子,不时发出一声声喝彩。

  这些女子大多是学子的亲属,在学子担保下可以进入学院。

  陈及冠目不转睛看着马场上的潇洒学子,心里已经打算去买一匹好马,也要加入这场刺激的运动。

  待击鞠结束,少年们骑着马离开,司马谨立马拉着他进入鞠场。

  司马谨显然是提前联系过,很快分成两队进行比赛。

  或许知晓陈及冠对蹴鞠不了解,所以司马谨安排他去守门,交代道:“只需把蹴鞠拦在门外便可。”

  陈及冠点点头表示了解,他虽然没玩过蹴鞠,但前世也看过足球,知道不能让对面进球。

  比赛很快开始,司马谨可算是大出风头。

  灵活的踢着蹴鞠,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引得周围发出大一片喝彩声。

  陈及冠看的也是心痒痒,觉得这项运动相当有意思。

  中途对方的人试图将蹴鞠踢进鞠门,不过陈及冠反应很快,加上身体素质很好,能很轻松的拦下来。

  “彩!”

  每当出现这种防守成功的场景,场边同样会响起欢呼声,让陈及冠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怀璟,防守的不错。”

  比赛结束,大汗淋漓的司马谨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过来,赞誉道。

  陈及冠倒是没出什么汗水,身上的衣服依旧干燥,“司马兄,你谦虚了,比赛能赢,你是当之无愧的大功臣。”

  “哈哈哈。”

  司马谨放声大笑,也不否认,他出的风头是最多的。

  “司马兄,不知蹴鞠可否借小弟几日,我想多加练习。”

  “自无不可。”

  刚走出蹴鞠场,一道靓丽身影挡在眼前。

  熟悉的清冷声音响起,“陈公子喜欢蹴鞠,家中倒是有多余蹴鞠,不若赠予公子一个。”

  陈及冠听音识人,拱手行了一礼,“李姑娘,幸会,不过无功不受禄,倒是要浪费姑娘好意了。”

  李筠灵同样行了一礼,“幸会,区区一个蹴鞠罢了,不值一提。”

  周围人多眼杂,两人也只是打了一个招呼,便就此别过。

  只是让陈及冠没想到是,当日下午,便有一仆人上门,送来了一个蹴鞠,倒是让陈及冠哭笑不得。

  自己有了蹴鞠后,研习功课之余,偶尔也可踢着玩耍,同样可以锤炼体魄。

  听说军营里也很流行蹴鞠,可以提高士卒的战斗能力。

  不过陈及冠的重心还是放在学问上,一旬过后,山长总算派人通知,举办了一场交流会。

  陈及冠也认识了自己的各位师兄,大家围坐在月湖旁,探讨学问,饮酒赋诗。

  思维碰撞之下,擦出不少火花,陈及冠收获不菲,特别是作诗能力,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