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拜别好友;文物失窃-《长安日记》

  “你别有油盐不进啊。”刘长安无奈地叹了口气:“别总拿自己的遭遇去揣测所有人。我来就是想问问,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不知道。”李浩博的回答简短而沉闷。

  “我又杀人了。”刘长安的声音忽然低沉下来,“在鸣器里,解决了好几个贪官。虽然没能一一核实他们的罪证,或许其中真有被诬告的......但那时候,那是最合适的选择。”

  “直接说正事吧。”李浩博看着水中沉浮的鱼漂,却丝毫没有提竿的意思,“有些事,想通了自然就能走出来。”

  “好。”刘长安点头,“那我就不多劝了。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朋友不多,你算一个。我原本想邀你同去郑州,但后来放弃了这个念头——我身边的危险远超你的想象,稍有不慎就会送命。”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我接下来恐怕也没时间陪你了。本想给你留一笔钱......”

  “就这些?”李浩博打断道。

  “嗯。”刘长安望向漆黑的河面,“记住,无论在哪个世界,都不要主动来找我。我身边的危险比你想象的更可怕。若是你真遇上麻烦,我非但帮不了你,反而可能害了你。”

  “暂时用不上钱。”李浩博沉默片刻,“什么时候走?”

  “不必送。”刘长安站起身,“也不该送。若是将来在哪个世界再遇见我,你八成是要倒霉了。”

  “明白了。”

  “照顾好自己。”刘长安收回鱼竿:“你可以去平山组织的学校报道,上面对穿越到鸣器里的经历,暂时比较包容。何况,你的经历随着暗河灭亡,也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李浩博依然注视着鱼漂,直到身后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才轻轻提起鱼竿。空荡荡的鱼钩在月光下闪着寒光,就像他们之间未尽的对话。

  俩人都是没冲着钓鱼来,自然也就没人关心能不能钓上鱼。

  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区。

  清晨六点二十七分。

  格雷斯·罗素不是被闹钟叫醒,而是被窗外一种异样的“寂静感”和手机近乎疯狂的连续震动给拽出了浅眠。

  作为一名自由调查记者,她对城市的声音早已习惯,但今天,那片本该被清晨车流和鸽子扑翅声填满的空气里,缺了点什么——是那座庞大建筑所带来的、理所当然的“存在感”消失了。

  她抓过手机,屏幕被十几条紧急推送塞爆:

  “突发:大英博物馆发生‘不可理解事件’!”——bbc

  “是魔术还是神迹?大英博物馆原地消失!”——《每日邮报》

  “全球多地同步报告‘文明失窃’,专家集体失声。”——路透社

  格雷斯冲到窗边,猛地拉开窗帘。

  然后,她手里的咖啡杯“哐当”一声掉在地毯上,深色污渍蔓延开来,但她浑然不觉。

  窗外,大英博物馆不见了。

  不是被炸毁,不是坍塌,就是……没了。原地只剩下一个巨大得令人眩晕的、边缘整齐得像用剃刀刮过的空地,裸露着新鲜泥土,像城市肌体上一块刚刚被精准切除的肿瘤。

  阳光毫无阻碍地倾泻而下,那地方干净得诡异,连一片瓦砾都没有。

  “上帝……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

  街道上已经炸开了锅。人群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挤在迅速设立的警方警戒线前。穿着丝绸睡衣的富豪、裹着廉价羽绒服的流浪汉、穿着运动背心满头大汗的晨跑者、背着书包一脸茫然的学生……社会各阶层在此刻被同样的震惊熔铸在一起。

  “我昨天才带儿子来看过罗塞塔石碑!”一个男人对着手机几乎是吼叫,“它就在那儿!那么大一个建筑!怎么可能没了?!”

  “是外星人!绝对是!”一个年轻人兴奋地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看清楚了!这就是第一现场!伦敦召唤!礼物刷起来,我带你们靠近看那块黑石头!”

  “世界末日……这是启示录……”一位老妇人握着十字架,低声啜泣。

  警员们如临大敌,手拉手组成人墙,脸上同样写满了困惑与紧张。直升机在头顶嗡嗡作响,更添混乱。

  格雷斯凭借记者证和熟识的警督,挤到了最前沿。

  她看到了那块矗立在空地中央的黑色石碑,它像一枚钉在虚空中的巨大句号。

  近距离看,它那种吸收光线的“黑”更让人不适,上面的符号仿佛在缓缓流动。

  “罗素女士,”警督声音干涩,“我们什么都试过了。它……它就像个概念,而不是物体。物理手段无效。”

  格雷斯举起相机,快门声淹没在四周的声浪中。一个举着自拍杆的网红正在大喊:“老铁们看到了吗?这波操作什么水平?关注我,带你直击超自然现场!”

  这片空地上,恐惧、兴奋、迷茫、投机……所有人类情绪在极限状态下激烈地碰撞、发酵。

  大英博物馆的消失,像第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瞬间引发了全球性的“文明蒸发”浪潮。社交媒体成了这场灾难的实时转播台,恐慌指数呈几何级数飙升。

  卢浮宫,巴黎。 游客们原本举着手机等待拍摄《蒙娜丽莎》的微笑,却只拍到空荡荡的墙壁和一块突兀的黑石。尖叫声、惊呼声在各种语言中爆发。“ou est mona Lisa?(蒙娜丽莎在哪?)”

  一位法国老太太瘫坐在地。安保人员试图维持秩序,但脸上的茫然暴露了他们内心的崩溃。

  一段手机视频迅速走红:一个孩子指着空展柜问妈妈:“妈妈,是蒙娜丽莎阿姨自己走掉了吗?”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 人群聚集在原本悬挂《星月夜》的地方,对着那片空白和黑色石碑指指点点。

  tiktok上,#whereIsVanGogh 话题下充满了各种搞笑和二创视频——有人把《星月夜》p到了火星上,有人模仿梵高的语气说“我受够了地球,回星星上去了”。

  但笑声背后,是弥漫的不安。一位艺术系学生在推特上写道:“感觉像是记忆被挖走了一块。没有《星月夜》的momA,还是momA吗?”

  全球各地的博物馆、私人藏馆…… 失窃报告如雪片般飞来。开罗博物馆丢了图坦卡蒙金棺,尽管官方极力否认,但网友对比图早已满天飞。

  北京故宫博物院据传有秘藏书画消失(引发国内网友“还是我们安保牛逼,只丢了几件”的复杂调侃与自豪),连一些极度隐秘的、传说中收藏着“不该存在之物”的私人俱乐部,也传出了主人离奇“被清空”的消息。

  模式高度一致:目标精准,只取文物,不留痕迹,唯余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