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9 连夜赴林宿招待所-《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张阿姨率先开口:“住得舒服!以前住老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现在住电梯房,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别提多舒服了!小区里还有物业,有什么事找物业,很快就解决了。”

  王大爷补充道:“就是小区门口的公交车少了点,我们老年人出门买菜、看病,有时候要等好久。要是能多开几趟公交车,就更完美了。”

  刘大哥也说:“其他都好,就是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有点少,有时候想锻炼,还要排队。要是能再添几样健身器材,就更好了。”

  沙瑞金认真记下两人提出的问题,对他们说:“谢谢你们提出的意见,公交车和健身器材的事,我会让林城市委尽快解决,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民生事无小事,只有大家住得舒心,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沙瑞金才和三位拆迁户道别,往林城水上生态园去。路上,田国富说:“从拆迁户和老人的话来看,李达康当年的工作确实做得扎实,安置问题基本解决了,只是还有些细节需要完善,整体来说,口碑不错。”

  沙瑞金点头:“细节很重要,后续要督促林城市委,把公交车和健身器材的问题解决好。现在去生态园,看看那个‘招牌项目’,是不是真的配得上‘林城名片’的称号。”

  上午十点多,商务车抵达水上生态园。生态园门口没有收费亭,是开放式的,不少游客正往里走,门口的公告栏里,贴着生态园的简介和每日的游客数量。沙瑞金几人跟着游客往里走,只见园内湖水清澈,岸边种满了垂柳和花草,还有几条木质栈道,蜿蜒在湖边。

  “您看,那边有不少人在钓鱼,还有家长带着孩子在湖边喂天鹅。”田国富指着湖边的人群,“听说这个湖,当年是一片臭水沟,李达康当年花了两年时间,清淤、换水、种绿植,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还引进了天鹅、锦鲤,成了游客和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沙瑞金沿着栈道往前走,看到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湖边的垃圾,还有人在检测水质。他走上前,跟一位工作人员聊天:“同志,你们每天都要清理垃圾、检测水质吗?这湖水的水质,能达到什么标准?”

  工作人员笑着说:“我们每天早上八点来,先检测水质,再清理垃圾,下午还要再检测一次。现在湖水的水质能达到三类标准,比以前的臭水沟强太多了!夏天的时候,来这儿的游客更多,有时候一天能有上万人。”

  沙瑞金又问:“生态园平时的维护费用,是从哪里来的?会不会给财政造成负担?”工作人员回答:“维护费用一部分是财政拨款,一部分是生态园里几家文创店、咖啡店的租金,还有游客自愿捐赠的,现在基本能自给自足,不用财政额外补贴。”

  沙瑞金听得满意,走到湖边,弯腰看着湖水,里面的锦鲤清晰可见,没有异味,也没有漂浮的垃圾。他对田国富说:“李达康这个项目,确实没白建,既改善了环境,又带动了旅游,还实现了自给自足,值得肯定。”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沙书记?您怎么会在这里?”沙瑞金回头一看,只见李达康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惊讶和喜悦。原来,李达康早上接到林城市委书记周明刚的电话,说有人看到“省里的工作人员”在安置点和社区公园调研,觉得不对劲,连忙从京州赶了过来,没想到真的遇到了沙瑞金。

  “达康同志,你怎么来了?”沙瑞金笑着问。李达康连忙说:“我听说有省里的同志在林城调研,担心有什么情况,就从京州赶过来看看,没想到是您。早知道您来,我就提前在这儿等您了。”

  沙瑞金摆手:“不用提前等,我就是来看看真实情况。今天早上看了拆迁安置点和社区公园,现在又看了生态园,总体来说,你当年的工作做得不错,有想法,也有执行力,值得肯定。”

  李达康心里一喜,连忙说道:“谢谢沙书记的肯定!我当年只是觉得,林城要发展,不能只追求Gdp,还要兼顾生态和民生,所以才顶着压力建了生态园,推进了拆迁安置。现在看到群众满意,我就觉得,当年的辛苦没白费。”

  沙瑞金拍了拍他的肩膀:“发展不能只看Gdp,生态和民生同样重要。你能有这个意识,很难得。后续在京州的工作,也要保持这个作风,既要推进项目,也要兼顾民生,把京州的发展搞得更好。”

  李达康连忙表态:“请沙书记放心!我一定会牢记您的叮嘱,在京州的工作中,兼顾发展、生态和民生,绝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期望!”

  中午时分,沙瑞金在生态园里的一家文创咖啡店和李达康一起吃了午饭,没点什么贵重的菜,就点了几样家常小炒。吃饭的时候,两人聊起了京州的发展,沙瑞金问起了京州开发区的情况,李达康一一如实回答,没有丝毫隐瞒。

  饭后,沙瑞金对李达康说:“下午我还要在林城再调研几个地方,你要是忙,就先回京州,不用陪我。后续有什么想法,或者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直接找我汇报。”

  李达康连忙说道:“我不忙,下午我陪您一起调研,也好给您介绍下林城的情况。等您调研结束,我再回京州。”沙瑞金没有拒绝,点了点头。

  下午,在李达康的陪同下,沙瑞金又去了林城的几家环保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环保企业里,生产线运转正常,工作人员正在研发新的环保设备;职业技术学校里,学生们正在实训车间学习技能,校长介绍说,学校和环保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学生毕业后直接去企业上班,就业率能达到95%以上。

  “这样很好,企业和学校合作,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问题,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双赢。”沙瑞金对校长说,“后续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为林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校长连忙应声:“谢谢沙书记的指导!我们一定会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傍晚时分,沙瑞金才结束了在林城的调研,准备返回省委。临走前,他对李达康和林城市委书记周明刚说:“林城的发展,底子不错,尤其是生态和民生方面,做得很扎实。后续要继续保持这个势头,把细节问题解决好,比如安置点的公交车、健身器材,还有生态园的维护,都要做到位,让群众更满意。”

  周明刚连忙表态:“请沙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解决您提出的问题,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达康也说道:“沙书记,您放心,我在京州也会借鉴林城的经验,兼顾发展、生态和民生,把京州的工作搞得更好,为汉东的发展多做贡献!”

  商务车驶离林城时,夕阳再次落下,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沙瑞金靠在副驾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对田国富说:“这两天的调研很有收获,吕州的月牙湖、林城的生态园,还有易学习、李达康这两位干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汉东的发展,既有基础,也有人才,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严查问题,发掘好干部,一定能让汉东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田国富点头:“是啊,这两天我们不仅摸清了两个地市的情况,还发掘了易学习这样的基层好干部,也肯定了李达康的工作。后续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地市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同时继续调研其他地市,把汉东的真实情况都摸透。”

  沙瑞金认可地说:“就按你说的办。回去后,先整理这两天的调研资料,下周召开省委常委会,把调研情况跟大家通报一下,再讨论后续的工作安排。汉东的发展,不能急,要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件事都做扎实,才能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

  商务车一路往省委方向开,夜色渐渐笼罩了汉东大地。而此时的高育良,已经从李达康那里得知沙瑞金在林城的调研情况,心里更加凝重。他知道,沙瑞金通过这两天的调研,不仅摸清了基层的情况,还发掘了好干部,接下来,汉东官场的格局,或许真的要发生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