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捷报如同一道惊雷,席卷了整个天下。
王新大军,将盘踞在辽东的鞑子彻底覆灭,让汉人时隔多年,在将那片旧山河纳入统治。
紧接着,又是燕国不战而降的消息,更是如狂风般席卷而来!
这些惊天动地的情报,如同一双双无形的翅膀,被各国潜伏的间谍们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国内。
消息抵达列国朝堂的那一刻,整个天下都像是被投入了沸油的活鱼,瞬间炸开了锅。
诸国的朝堂之上,君臣骇然,朝野震动,第一反应尽是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
先是吞吴,后是灭鞑,在接着燕国不战而降!
怎么可能这么快?
那个困扰了中原列国的心腹大患,就这么被一举扫平了?
那个曾经横扫四方的燕国,就这么轻易地投降了?
短暂的震惊过后,便是极致的恐慌与警惕。
各国君主几乎是本能地厉声下令,不惜一切代价,立刻派出最精锐的探子,星夜兼程赶赴辽东与燕地,务必要重新探听虚实。
最初的震惊与不信,如同退潮般迅速被更深、更刺骨的寒意所取代。
当各国最精锐的“蝶子”们冒着生命危险带回的情报,一字一句都印证了那匪夷所思的消息时,整个天下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从北到南,一道道加急的军令如同燎原之火,在驿道上疯狂传递。
沉寂多年的边境要塞,一夜之间被唤醒。
尘封的兵器库被轰然打开,冰冷的甲胄被重新擦亮,仓促的集结号角划破了无数城镇的宁静。
士兵们告别妻儿,在军官的呵斥下,带着满脸的茫然与恐惧,开赴剑拔弩张的国境线。
恐慌是最好的动员令,为了不重蹈燕国的覆辙,列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直接的反应——防御。
然而,防御只是本能,结盟才是唯一的生路。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莫过于北汉与郑国的和解。
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三晋之地的霸权,已经缠斗了近百年,仇恨早已刻入骨髓。
可如今,当王新那柄名为“统一”的利剑高悬于所有人之顶时,百年的世仇显得如此可笑而渺小。
很快郑国与北汉和解,结盟伐王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消息传出,南唐与越国这两个偏安江南的富庶国度,也再无坐山观虎斗的侥幸。
他们深知,唇亡齿寒,一旦中原沦陷,江南的歌舞升平不过是镜花水月,王新的铁骑迟早会踏碎他们繁花似锦的生活。
于是,一封封带着朱红印玺的盟约,快马加鞭,在四国间往来穿梭。
很快,一个史无前例的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远在西川的后蜀,素以天险为恃,本欲作壁上观。
但当四国结盟的密使抵达蓉城,呈上那份措辞恳切、分析透彻的盟约时,后蜀君主在宫殿中踱步了整整一夜。
他想到的,是王新那势如破竹的兵锋。
昭然若揭的野心,他要的不是一个半壁江山,而是整个天下。
为了不失去这祖辈传下的花花江山,为了不让自己这些王公贵胄沦为阶下之囚,天亮时分,他终于颤抖着手,在盟约上盖下了自己的国玺。
至此,北汉、郑国、南唐、越国、后蜀,五国结成“伐王同盟”,共同出兵讨伐王新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向天下震荡开来。
……
尽管五国的反应已经很快了,但多国结盟那根深蒂固的顽疾——人心不齐。
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死死地拖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
调兵遣将的命令在各国都城发出,却在各国将领的帐中打了折扣。
北汉的骑兵桀骜不驯,不愿听从郑国将领的节制,南唐的步兵虽装备精良,却习惯了江南水乡的温润,对中原的朔风颇有微词,越国的水师更是无用武之地,陆军成了凑数的角色,多山的后蜀,军队看着一望无际的平原充满了陌生。
当五国大军如同一盘散沙,磕磕绊绊地朝着预定的集结点——归德府汇集时,他们并不知道,王新的大军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归德府外的广袤平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这片土地成了决定天下命运的巨大棋盘。
五国将大军集结于此,其战略意图简单而明确。
趁王新大军主力远在辽东,新吞燕地,根基未稳之际,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其留守部队,将王新这头猛虎彻底打回原梁国的旧境,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他们想着人多力量大,三十万大军,足以踏平一切障碍,一战定乾坤。
然而王新的总参部,也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他们的“一战定乾坤”,是要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将这个脆弱的五国联盟彻底打散,打疼,打到他们再不敢有联合进攻的念头。
当五国联军终于抵达归德城外,扎下连绵数十里的营寨时。
在平原的另一端,王新十万大军的军帐早已经扎好。
营地前,军阵如刀切斧劈般整齐,无数面黑色的“王”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却不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十万士兵静立如山,沉默中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杀气。
他们的气势高昂,不是靠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是源于一种绝对的自信和对胜利的渴望。
三十万对十万,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让五国联军的将领们稍稍心安。
他们看着对面那支规模远小于己的军队,心中不禁生出几分轻蔑。
在他们看来,王新此举不过是困兽之斗,虚张声势。
“呜——”
低沉而悠长的号角声,如同来自九幽之下的召唤,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这声音不属于五国联军中的任何一国,它更加雄浑,更加压抑,仿佛能穿透人的胸膛,直击灵魂。
王新军阵中,前排的炮兵阵地瞬间“活”了过来。
四百于门崭新的火炮,在炮手的熟练操作下,调整着角度,黑洞洞的炮口如同死神的眼睛,冷冷地锁定着远方那片人山人海的联军营寨。
五国联军这边也响起了杂乱的号角,将领们大声嘶吼着,催促着士兵们仓促迎战。
弓箭手开始上前,步兵方阵在军官指挥下集结成阵。
“开火!”
王新军阵中,一名将官挥下了令旗。
下一刻,地动山摇。
数百门火炮同时轰鸣,震耳欲聋的巨响汇成一道毁灭的声浪,席卷了整个战场。
与五国联军那些射程近、威力小的旧式火炮不同,王新军使用的是新式野战炮。
一枚枚冰冷的炮弹被精准地投射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道死亡的抛物线,带着尖锐的呼啸,砸进了五国联军最为密集的中军。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但这一次,爆炸的景象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
没有传统的黑烟和土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团耀眼的火光和无数四散飞溅的致命金属碎片。
开花弹。
炮弹在人群中凌空炸裂,霰弹和铁片如同死神的镰刀,瞬间收割了成片的生命。
一个完整的步兵方阵,在瞬间就被撕扯得支离破碎,血肉横飞,惨叫声、哀嚎声汇成一片人间地狱。
五国联军的阵型,在第一轮炮击下就出现了巨大的混乱。
将领们惊骇欲绝,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武器。
这已经不是战争,这是单方面的屠杀。
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
炮击并未停止,一轮又一轮的开花弹如同精准的犁铧,反复耕耘着联军密集的军阵。
就在联军士兵被炸得晕头转向,阵脚大乱之际,王新军阵前方的步兵方阵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长枪。
那不是他们熟悉的长矛或火铳,而是一种造型奇特、通体乌黑的金属管状武器。
“瞄准!”
“放!”
随着冰冷的口令,前排的步兵方阵爆发出密集而清脆的响声,如同无数鞭子同时抽打在空气中。
紧接着,远在三百步之外的联军阵中,成片的士兵如同被无形的巨锤击中,身体猛地一震,然后颓然倒下。
他们身上没有箭矢,没有刀伤,只有一个触目惊心的小孔,鲜血汩汩流出。
后装线膛步枪!
这种射程、精度和射速都远超时代的新式武器,在这一刻展现出了它最为冷酷的一面。
步兵们以三段式的轮射,保持着永不间断的火力。
一排排士兵跪下装填,另一排士兵举枪射击,动作整齐划一,如同精密的机器。
弹雨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之墙,任何试图冲锋的联军部队,都在踏入这片死亡地带的瞬间被成片扫倒。
五国联军的将领们彻底崩溃了。
他们的骑兵在火炮和步枪的打击下,根本无法靠近步兵阵线,冲锋变成了自杀式的奔袭。
他们的弓箭手射程够不到对方,只能在对方的精准打击下白白送死。
他们的步兵,手持着冷兵器和旧式火器,在绝对的技术代差面前,就像是赤身裸体的孩童,面对着全副武装的屠夫。
一个白天的搏杀,与其说是搏杀,不如说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戮。
五国联军引以为傲的数量优势,在王新军现代化的火力体系面前,成了一个笑话。
密集的阵型,反而成了开花弹和步枪弹最好的靶子。
士兵们的勇气和血性,在冰冷的钢铁和精准的弹道面前,被碾得粉碎。
当夕阳的余晖将平原染成一片血红时,王新军阵中响起了收兵的号角。
十万大军,阵型依旧整齐,仿佛只是进行了一场寻常的演习。
而在他们面前,整个归德平原已经变成了一片修罗场。
五国联军的营寨被彻底摧毁,旌旗倒插在血泊之中,无数残缺的尸体铺满了大地。
幸存的士兵们彻底丧失了斗志,他们丢盔弃甲,如同被惊散的鸟群,朝着四面八方疯狂溃逃。
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将军,有的被炮弹炸上了天,有的被乱枪射成了筛子,剩下的则带着亲兵,混在溃兵之中,狼狈不堪地逃命。
溃逃的士兵如同天女散花,四处都是。
他们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脱下了沉重的甲胄,只为了能跑得更快一些。
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将这支三十万大军最后的凝聚力被彻底吞噬。
归德平原的惨败,如同一场无法遏制的瘟疫,迅速在五国联盟中蔓延。
三十万大军溃败,更彻底击垮了五国君臣最后的心理防线。
溃逃的士兵将王新军队那如同天罚般的火力描述得神乎其神,恐惧的种子在每一个百姓和士兵心中生根发芽,王新大军的铁蹄尚未踏至,人心已然崩溃。
没有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归德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总参便已经制定了详尽的追击计划。
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为主战场和联盟核心的郑国。
大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向着郑国腹地席卷而来。
郑国在归德损失了几乎全部的精锐,地方守军闻风丧胆,王新大军所到之处,城池要么望风而降,要么稍作抵抗便被摧枯拉朽般攻破。
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只剩下仓皇逃难的人流。
王新军队的后装线膛步枪和开花弹,成了郑国守军无法逾越的梦魇,任何坚固的城墙在绝对的技术代差面前,都显得薄如纸片。
仅仅五天后,当郑国君主还沉浸在国都洛阳的歌舞升平中,做着最后的顽抗之梦时,王新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黑色的“王”字大旗在洛阳城外连绵不绝,如同将整座城市吞噬的乌云。
洛阳城内,人心惶惶,达官显贵们早已经收拾好金银细软,逃离了洛阳。
与此同时,北方军团也展开了雷霆行动。
北汉刚从郑国手中夺取的三晋还没捂热,又迎来了新的敌人。
北汉本就与郑国是世仇,三晋之地得来不易,尚未完全消化,便迎来了王新这支百战精锐。
北汉军队虽以悍勇着称,但在王新军先进的战术和武器面前,他们的勇猛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一场场血战之后,北汉军节节败退,那片他们梦寐以求的沃土,仅在手中停留了数月,便再次易主。
南方的战场上,军队同样势如破竹。
富庶的南唐军队久疏战阵,士兵们习惯了江南的安逸,面对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王新大军,毫无抵抗之力。
时间在绝望中飞速流逝。
三月之后,洛阳城破。
王新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入城中,郑国宣告灭亡。
郑国的末代君主在宫中自焚而亡,而大量的王公贵胄、文武百官,则早已提前逃亡后蜀。
北方的战局也已尘埃落定。
北汉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被迫放弃了整个三晋地区,全线退回关中,加大了对潼关的防御。
南唐的境况则更为凄惨。
在连续的溃败后,他们被彻底撵到了长江以南。
富庶的汉中地区尽数落入王新之手。
短短三个月,曾经声势浩大的五国联盟便已分崩离析。
郑国覆灭,北汉重创,南唐残破。
现在的战果已经很令人满意了,新占领的大片领土还需要慢慢消化,王新让总参下令各部就地休整,展开对军队余孽和山匪的清剿,还有防止敌国残部反扑。
培养的大批政务官员,是时候发挥作用了。
……
王新大军,将盘踞在辽东的鞑子彻底覆灭,让汉人时隔多年,在将那片旧山河纳入统治。
紧接着,又是燕国不战而降的消息,更是如狂风般席卷而来!
这些惊天动地的情报,如同一双双无形的翅膀,被各国潜伏的间谍们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国内。
消息抵达列国朝堂的那一刻,整个天下都像是被投入了沸油的活鱼,瞬间炸开了锅。
诸国的朝堂之上,君臣骇然,朝野震动,第一反应尽是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
先是吞吴,后是灭鞑,在接着燕国不战而降!
怎么可能这么快?
那个困扰了中原列国的心腹大患,就这么被一举扫平了?
那个曾经横扫四方的燕国,就这么轻易地投降了?
短暂的震惊过后,便是极致的恐慌与警惕。
各国君主几乎是本能地厉声下令,不惜一切代价,立刻派出最精锐的探子,星夜兼程赶赴辽东与燕地,务必要重新探听虚实。
最初的震惊与不信,如同退潮般迅速被更深、更刺骨的寒意所取代。
当各国最精锐的“蝶子”们冒着生命危险带回的情报,一字一句都印证了那匪夷所思的消息时,整个天下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从北到南,一道道加急的军令如同燎原之火,在驿道上疯狂传递。
沉寂多年的边境要塞,一夜之间被唤醒。
尘封的兵器库被轰然打开,冰冷的甲胄被重新擦亮,仓促的集结号角划破了无数城镇的宁静。
士兵们告别妻儿,在军官的呵斥下,带着满脸的茫然与恐惧,开赴剑拔弩张的国境线。
恐慌是最好的动员令,为了不重蹈燕国的覆辙,列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直接的反应——防御。
然而,防御只是本能,结盟才是唯一的生路。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莫过于北汉与郑国的和解。
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三晋之地的霸权,已经缠斗了近百年,仇恨早已刻入骨髓。
可如今,当王新那柄名为“统一”的利剑高悬于所有人之顶时,百年的世仇显得如此可笑而渺小。
很快郑国与北汉和解,结盟伐王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消息传出,南唐与越国这两个偏安江南的富庶国度,也再无坐山观虎斗的侥幸。
他们深知,唇亡齿寒,一旦中原沦陷,江南的歌舞升平不过是镜花水月,王新的铁骑迟早会踏碎他们繁花似锦的生活。
于是,一封封带着朱红印玺的盟约,快马加鞭,在四国间往来穿梭。
很快,一个史无前例的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远在西川的后蜀,素以天险为恃,本欲作壁上观。
但当四国结盟的密使抵达蓉城,呈上那份措辞恳切、分析透彻的盟约时,后蜀君主在宫殿中踱步了整整一夜。
他想到的,是王新那势如破竹的兵锋。
昭然若揭的野心,他要的不是一个半壁江山,而是整个天下。
为了不失去这祖辈传下的花花江山,为了不让自己这些王公贵胄沦为阶下之囚,天亮时分,他终于颤抖着手,在盟约上盖下了自己的国玺。
至此,北汉、郑国、南唐、越国、后蜀,五国结成“伐王同盟”,共同出兵讨伐王新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向天下震荡开来。
……
尽管五国的反应已经很快了,但多国结盟那根深蒂固的顽疾——人心不齐。
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死死地拖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
调兵遣将的命令在各国都城发出,却在各国将领的帐中打了折扣。
北汉的骑兵桀骜不驯,不愿听从郑国将领的节制,南唐的步兵虽装备精良,却习惯了江南水乡的温润,对中原的朔风颇有微词,越国的水师更是无用武之地,陆军成了凑数的角色,多山的后蜀,军队看着一望无际的平原充满了陌生。
当五国大军如同一盘散沙,磕磕绊绊地朝着预定的集结点——归德府汇集时,他们并不知道,王新的大军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归德府外的广袤平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这片土地成了决定天下命运的巨大棋盘。
五国将大军集结于此,其战略意图简单而明确。
趁王新大军主力远在辽东,新吞燕地,根基未稳之际,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其留守部队,将王新这头猛虎彻底打回原梁国的旧境,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他们想着人多力量大,三十万大军,足以踏平一切障碍,一战定乾坤。
然而王新的总参部,也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他们的“一战定乾坤”,是要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将这个脆弱的五国联盟彻底打散,打疼,打到他们再不敢有联合进攻的念头。
当五国联军终于抵达归德城外,扎下连绵数十里的营寨时。
在平原的另一端,王新十万大军的军帐早已经扎好。
营地前,军阵如刀切斧劈般整齐,无数面黑色的“王”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却不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十万士兵静立如山,沉默中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杀气。
他们的气势高昂,不是靠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是源于一种绝对的自信和对胜利的渴望。
三十万对十万,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让五国联军的将领们稍稍心安。
他们看着对面那支规模远小于己的军队,心中不禁生出几分轻蔑。
在他们看来,王新此举不过是困兽之斗,虚张声势。
“呜——”
低沉而悠长的号角声,如同来自九幽之下的召唤,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这声音不属于五国联军中的任何一国,它更加雄浑,更加压抑,仿佛能穿透人的胸膛,直击灵魂。
王新军阵中,前排的炮兵阵地瞬间“活”了过来。
四百于门崭新的火炮,在炮手的熟练操作下,调整着角度,黑洞洞的炮口如同死神的眼睛,冷冷地锁定着远方那片人山人海的联军营寨。
五国联军这边也响起了杂乱的号角,将领们大声嘶吼着,催促着士兵们仓促迎战。
弓箭手开始上前,步兵方阵在军官指挥下集结成阵。
“开火!”
王新军阵中,一名将官挥下了令旗。
下一刻,地动山摇。
数百门火炮同时轰鸣,震耳欲聋的巨响汇成一道毁灭的声浪,席卷了整个战场。
与五国联军那些射程近、威力小的旧式火炮不同,王新军使用的是新式野战炮。
一枚枚冰冷的炮弹被精准地投射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道死亡的抛物线,带着尖锐的呼啸,砸进了五国联军最为密集的中军。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但这一次,爆炸的景象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
没有传统的黑烟和土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团耀眼的火光和无数四散飞溅的致命金属碎片。
开花弹。
炮弹在人群中凌空炸裂,霰弹和铁片如同死神的镰刀,瞬间收割了成片的生命。
一个完整的步兵方阵,在瞬间就被撕扯得支离破碎,血肉横飞,惨叫声、哀嚎声汇成一片人间地狱。
五国联军的阵型,在第一轮炮击下就出现了巨大的混乱。
将领们惊骇欲绝,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武器。
这已经不是战争,这是单方面的屠杀。
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
炮击并未停止,一轮又一轮的开花弹如同精准的犁铧,反复耕耘着联军密集的军阵。
就在联军士兵被炸得晕头转向,阵脚大乱之际,王新军阵前方的步兵方阵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长枪。
那不是他们熟悉的长矛或火铳,而是一种造型奇特、通体乌黑的金属管状武器。
“瞄准!”
“放!”
随着冰冷的口令,前排的步兵方阵爆发出密集而清脆的响声,如同无数鞭子同时抽打在空气中。
紧接着,远在三百步之外的联军阵中,成片的士兵如同被无形的巨锤击中,身体猛地一震,然后颓然倒下。
他们身上没有箭矢,没有刀伤,只有一个触目惊心的小孔,鲜血汩汩流出。
后装线膛步枪!
这种射程、精度和射速都远超时代的新式武器,在这一刻展现出了它最为冷酷的一面。
步兵们以三段式的轮射,保持着永不间断的火力。
一排排士兵跪下装填,另一排士兵举枪射击,动作整齐划一,如同精密的机器。
弹雨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之墙,任何试图冲锋的联军部队,都在踏入这片死亡地带的瞬间被成片扫倒。
五国联军的将领们彻底崩溃了。
他们的骑兵在火炮和步枪的打击下,根本无法靠近步兵阵线,冲锋变成了自杀式的奔袭。
他们的弓箭手射程够不到对方,只能在对方的精准打击下白白送死。
他们的步兵,手持着冷兵器和旧式火器,在绝对的技术代差面前,就像是赤身裸体的孩童,面对着全副武装的屠夫。
一个白天的搏杀,与其说是搏杀,不如说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戮。
五国联军引以为傲的数量优势,在王新军现代化的火力体系面前,成了一个笑话。
密集的阵型,反而成了开花弹和步枪弹最好的靶子。
士兵们的勇气和血性,在冰冷的钢铁和精准的弹道面前,被碾得粉碎。
当夕阳的余晖将平原染成一片血红时,王新军阵中响起了收兵的号角。
十万大军,阵型依旧整齐,仿佛只是进行了一场寻常的演习。
而在他们面前,整个归德平原已经变成了一片修罗场。
五国联军的营寨被彻底摧毁,旌旗倒插在血泊之中,无数残缺的尸体铺满了大地。
幸存的士兵们彻底丧失了斗志,他们丢盔弃甲,如同被惊散的鸟群,朝着四面八方疯狂溃逃。
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将军,有的被炮弹炸上了天,有的被乱枪射成了筛子,剩下的则带着亲兵,混在溃兵之中,狼狈不堪地逃命。
溃逃的士兵如同天女散花,四处都是。
他们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脱下了沉重的甲胄,只为了能跑得更快一些。
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将这支三十万大军最后的凝聚力被彻底吞噬。
归德平原的惨败,如同一场无法遏制的瘟疫,迅速在五国联盟中蔓延。
三十万大军溃败,更彻底击垮了五国君臣最后的心理防线。
溃逃的士兵将王新军队那如同天罚般的火力描述得神乎其神,恐惧的种子在每一个百姓和士兵心中生根发芽,王新大军的铁蹄尚未踏至,人心已然崩溃。
没有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归德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总参便已经制定了详尽的追击计划。
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为主战场和联盟核心的郑国。
大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向着郑国腹地席卷而来。
郑国在归德损失了几乎全部的精锐,地方守军闻风丧胆,王新大军所到之处,城池要么望风而降,要么稍作抵抗便被摧枯拉朽般攻破。
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只剩下仓皇逃难的人流。
王新军队的后装线膛步枪和开花弹,成了郑国守军无法逾越的梦魇,任何坚固的城墙在绝对的技术代差面前,都显得薄如纸片。
仅仅五天后,当郑国君主还沉浸在国都洛阳的歌舞升平中,做着最后的顽抗之梦时,王新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黑色的“王”字大旗在洛阳城外连绵不绝,如同将整座城市吞噬的乌云。
洛阳城内,人心惶惶,达官显贵们早已经收拾好金银细软,逃离了洛阳。
与此同时,北方军团也展开了雷霆行动。
北汉刚从郑国手中夺取的三晋还没捂热,又迎来了新的敌人。
北汉本就与郑国是世仇,三晋之地得来不易,尚未完全消化,便迎来了王新这支百战精锐。
北汉军队虽以悍勇着称,但在王新军先进的战术和武器面前,他们的勇猛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一场场血战之后,北汉军节节败退,那片他们梦寐以求的沃土,仅在手中停留了数月,便再次易主。
南方的战场上,军队同样势如破竹。
富庶的南唐军队久疏战阵,士兵们习惯了江南的安逸,面对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王新大军,毫无抵抗之力。
时间在绝望中飞速流逝。
三月之后,洛阳城破。
王新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入城中,郑国宣告灭亡。
郑国的末代君主在宫中自焚而亡,而大量的王公贵胄、文武百官,则早已提前逃亡后蜀。
北方的战局也已尘埃落定。
北汉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被迫放弃了整个三晋地区,全线退回关中,加大了对潼关的防御。
南唐的境况则更为凄惨。
在连续的溃败后,他们被彻底撵到了长江以南。
富庶的汉中地区尽数落入王新之手。
短短三个月,曾经声势浩大的五国联盟便已分崩离析。
郑国覆灭,北汉重创,南唐残破。
现在的战果已经很令人满意了,新占领的大片领土还需要慢慢消化,王新让总参下令各部就地休整,展开对军队余孽和山匪的清剿,还有防止敌国残部反扑。
培养的大批政务官员,是时候发挥作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