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左公巧解惑,相随入盟府-《左传游记》

  在这之后不久,王嘉便认真的收拾起竹简,然后便准备去找他的老师左丘明答疑解惑。

  此刻的王嘉,虽说是大致明白了先前进入《左传》所记述的时间节点中,在脑内来了一场极其生动的“现实演出”的具体原理。

  同时,自己也萌生了许多有关其中知名事件的观点与看法。

  但是,令他不解的是,还有许多有关自己进入书中世界之中遨游的更多细节和注意的地方,他都丝毫不知,他也不明白要从何处下手。

  没办法,看来今后只能是通过训练,更加熟练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同时靠摸爬滚打、实地探查,从而揭开这种思维方法更多的“面纱”。

  同时,他还不知道的是,当他的大脑进入竹简与相关书籍中“遨游”之时,周围的时间几乎都处于静止的状态,直到他的思绪重回正轨,一切才恢复正常。

  此刻,只见他眉头紧锁,十分紧张的整理着他负责的那片区域的竹简,连气也不敢多喘几下。

  他生怕因为阅读这竹简,大脑内天马行空想象太多,耗费了大量时间,从而出现在他的师兄妹都整理完各自区域内的竹简的时候,他都没有整理完的悲惨情况。

  于是乎,他便马不停蹄的整理着他所负责那片区域的各类文学与史料内容,还不停的疯狂暗示着自己什么。

  “完蛋了…完蛋了!”

  “如果被师姐发现刚才我在看书发呆,偷懒不干活,指不定会遭受什么样的惩罚,同时还会成为其他师兄妹的“众矢之地”。”

  “眼前这一幕,还真让我想起了我大一的时候,不知道在图书馆读书的具体流程,于是在图书馆里看完书不整理放回原书橱,不进行签退处理从而遭到图书管理员的“惩罚”,以及被同系师兄妹嘲笑的场景。”

  “真是悔不当初,好在还好我后来遇贵人及时化解矛盾,养成了良好习惯。”

  “绿茵衬菲碧,红花总相情。”

  “当时都是我当时太青涩懵懂了吧…”

  “唉…”

  …

  “快…快,还在这里发什么牢骚?要是再不快点,那可就真是坏事儿了。”

  “这捆竹简,应该放到什么地方来着?”

  “提示…提示…”

  “呼…还好架子上面刚好有用篆体写成的标签,在关键的时候“救”了我一命。”

  “真的是太好了…”

  “下次,可不能再这么做了。”

  话说王嘉这个“大冒失鬼”,在背地里回忆往事大半天,才开始认真整理起相关史料来。

  不过,他的手速还是极为神速的。

  没过一会儿,根据标签的提示,再结合竹简内的内容,他很快便将他那片区域的文学史料整理完毕了。

  但是,当他麻利的忙完这一系列活儿的时候,朝四周看去之时。

  他却发现,他的那几位师兄妹,现在居然还都在忙着整理各自区域的书籍竹简,那可是忙的不亦乐乎。

  “咦?”

  “怎么现在,师兄妹,他们还在那里整理?”

  “难道说…”

  不一会儿,王嘉便陷入疑惑之中。

  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的啊。”

  “怪不得呢…”

  而他的师兄妹,见王嘉此刻竟然还有时间空出手来帮助他们一同整理,他们便十分疑惑。

  “王嘉师弟,你的速度这么快吗?”

  “这才没过多长时间,就把竹简全都整理好了,”

  “就是就是…”

  面对他师兄妹的这番询问,王嘉也只好委婉含蓄的回答起来。

  “啊哈哈哈…”

  “也许…是“熟能生巧”所带来的结果吧,哈哈…”

  在这之后,又过了几盏茶的功夫,当他的师姐也完成了她的整理任务,准备检查大家的整理情况时。

  王嘉却主动站出来,让她先检查他负责整理的那片区域。

  “师姐,先来师弟我这里吧,师弟我现在恰巧有急事要去做呢。”

  “呃…”

  “王嘉师弟,你这是…为何?”

  “哎呀,师姐你就别多管啦,总之师弟我有有事去做。”

  在一番交流之下,王嘉的师姐也是拿他没有办法。

  所性,也只好先从他这里开始检查了。

  经过一番检查过后…

  “嗯…”

  “可以啊,王嘉师弟,整理的不错,记述不同种类内容的竹简书籍,都被分门别类的码放在对应的架子上了,还挺井井有条的。”

  “不错不错…”

  “王嘉师弟,你这整理书籍的功夫,是不是以前练过呀,这么有经验。”

  “不妨跟师姐我和你的其他几位师兄妹的分享分享呗,也好互相学习一下。”

  见他的师姐夸奖与疑惑,王嘉显得既受宠若惊,又有些不知所措。

  “师姐,这个嘛…”

  没过一会儿,他的师姐正在一边检查他的为数不多的那几位师兄妹的整理情况,一边等待他的答复的时候。

  王嘉此刻,却借机找机会开溜了。

  “师姐…”

  “有关这个问题,还是以后有时间了,师弟再跟你娓娓道来吧。”

  “师弟我现在有急事…”

  “再会!”

  哒哒哒…咚咚咚…

  见王嘉逐渐跑远了的影子,他的师姐叫都叫不回。

  “喂,王嘉!”

  “你…你回来!”

  “呃…”

  “真实的…”

  “哼!”

  见师姐正气得直跺脚,他的师兄妹此刻偷偷聊了起来。

  “欸?师兄师妹你们都说说,咱王嘉师弟的性情还真是古怪呀,说走就走。”

  “对呀…”

  “可不是嘛…”

  “咱们就是说啊…”

  后来,见看不见他的那几位师兄妹了,王嘉便一边哼着歌儿,一边朝四周看去。

  “嘿嘿嘿,现在终于可以有时间去寻找丘明先生去询问相关问题了。”

  不过很快,他便想到了些什么,于是便不敢多吭一声了。

  “不对!现在丘明先生应该还在阅读史书,编纂相应史料吧。”

  “也不知道除了《左氏春秋》这部书,先生的《国语》以及其他书籍是什么时候编撰的?”

  “也好,丘明先生现在正在工作,能在工作休息之余还能做到勤奋用功刻苦钻研,真是很了不起呢。”

  “好吧,现在还是先不要大声喧哗,等先生差不多休息的时候,再去向他请教有关问题。”

  “现在,还是回去找师兄妹他们讨要几捆竹简来阅读,相信先生不会因此治罪于我吧。”

  于是乎,后来…

  看着古代计时器上影子的移动,又过了些许时光…

  直到傍晚时分,天色昏暗,房间亮起了烛光的时候。

  此刻,王嘉便起身去寻找他的老师-丘明先生了。

  在路上,他一边时不时抬头仰望落日余晖之景,一边暗想着。

  “红彤彤的一轮落日,也就象征着黑夜的降临。”

  “也不知这古时的星空,会比今天的更加璀璨吗?”

  “天快黑了,也快到了夜深时分,先生应该休息了吧。”

  “毕竟都忙了一天了,指不定明日时分先生还要去那珍藏史料的盟府档案馆里,去工作呢。”

  “如果我有幸与先生一同前往,那就实在再好不过了。”

  哒哒哒…咚咚咚…

  伴随着脚步声的日益靠近,王嘉便按照先前他师兄妹跟他说的话,来到了左丘明丘明先生休息的地方。

  不过,虽说是休息,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微弱的火光之中, 依然依稀可见有一个人影在不断翻动着竹简,奋笔疾书。

  见这一系列场景,不由得让王嘉心生敬意。

  “原来这么晚了,先生还是这么刻苦用功,丝毫不敢懈怠。”

  “作为后辈,真的是大为震撼。”

  “虽然我也是跟着考古团队与博物馆相关人员,日复一日的清理着遗址中的历史文物,不过也才刚入职十多年而已,有些功夫还没有练到家。”

  “但是,先生的这般日复一日,反复一年的刻苦钻研坚定的意志,几十年如一日般的坚持,却是令后辈我大为惊叹的地方。”

  “后辈我真的是不想打扰先生了…”

  想到这儿,王嘉曾一度想要放弃。

  但是,强大的求知欲还是驱使着他继续前进。

  “不行, 作为一个求知欲极强的人,我怎么能够轻易的后退呢?”

  “先生既然到夜里都能如此刻苦用功着书立说,那身为后辈的我,也应该勇往直前,拿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毅力,勇敢的询问才行。”

  “加油,王嘉,相信自己,相信先生一定不会责怪你的!”

  王嘉在经过一番自我暗示之后,便鼓起勇气,勇敢的来到丘明先生所在的房间之中,用手指叩响了门扉。

  而丘明先生呢,则是在阅读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史料文学,编纂相应的史书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呃…”

  “这一部分的内容该如何理解?”

  “难不成…要把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吗?”

  突然,只听离他不远处传来一阵叩门声。

  “嗯?!”

  “是谁呀,大晚上还要来我这里,难道是有什么事情有求于我吗?还是有什么疑惑想要向我寻求解答?”

  于是乎,他便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然后连忙起身推门相迎。

  伴随着一阵推门声…

  只见在门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声音…

  随后,便看见了一个熟悉身影正恭敬的拱手行礼。

  “你是?”

  还没等他把接下来的话说完,王嘉便连忙用恭敬的语气说道。

  “先生莫怪,弟子此番前来,是有些问题想要询问先生。”

  一听这话,左丘明似乎想起了个熟悉的人来,不过他还是不放心。

  于是乎,他便端来了一个烛台,朝门外细细的照去,才发现是他的弟子王嘉。

  “哦?!是王嘉啊!”

  “快快快,请进请进!”

  “在外面天儿凉,要是冻着了就不好了。”

  见左丘明如此热情邀请他进入屋中,王嘉便一边恭敬的答谢,一边小声轻轻的踱步进入屋中,生怕有什么太大的响动,从而打扰了其他人。

  而左丘明见状,却觉得他有些太过了。

  “王嘉啊,你不必如此太过拘谨了,此番又不是像君君臣臣那般恪守礼仪。”

  “虽说是要以礼相待,但你我毕竟师徒一场,还是在平常时分,又不像是在专门的学塾乡校之中,所以不必尽太多礼数,平常一些就好。”

  “哈哈哈…”

  见他的老师左丘明一边对他说着这一番话,一边朝他微笑之时,王嘉也就显得没有像之前那般拘谨了。

  后来,进入屋中,左丘明便连忙给他找来了一个蒲团,示意让他坐下。

  “这晚上突然见你进来,为师也没准备好垫子让你坐下。”

  “所以,就先用这个蒲团将就一下吧。”

  见老师如此说来,王嘉不仅没有感到不满,相反显得更加恭敬了。

  “不…这不是先生您的错。”

  “毕竟,是弟子大晚上前来先生您屋里拜访,实属叨扰了,还望先生您见谅。”

  此番话一出,左丘明又笑了笑,然后便示意让他坐下,还让他不要太过谦卑了。

  之后,只见这左丘明先是轻笑几声,然后便朝端坐在蒲团上的王嘉看了看,之后便问道。

  “王嘉啊,今日你与你的那几位师兄妹相处的如何?”

  “这整理竹简书籍的工作,还算得心应手吗?”

  一听这话,王嘉便朝他拱手行礼,然后连忙回复道。

  “先生,弟子王嘉与那几位师兄妹相处甚好,并没有过多矛盾。”

  “至于整理竹简书籍一事,弟子既自力更生,又与那几位师兄妹齐心协力,互相合作解决困难,故一切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先生您若不信,大可询问您的大弟子相关事宜。”

  话音刚落,只见左丘明嫣然一笑,随后便挥手示意了起来。

  “好好好…”

  “嘉儿,你现在不必多说什么了,为师已经看得出来你状态不错了。”

  之后过了不久,左丘明便继续询问道。

  “不知嘉儿你此番前来,是有什么要事想要询问为师的吗?”

  “正好,为师现在遇到些问题,需要暂时缓一缓,刚好可以替你解答一二。”

  见老师左丘明这样说来,王嘉便不好意思多说什么了,直接开门见山阐述起他的问题来。

  “弟子斗胆,弟子的确有几件事情想要询问先生您。”

  “这其一,便是先生您的《左传》这部书是初稿吗?”

  “弟子方才在与那几位师兄妹整理竹简书籍的时候,看见先生你有关记载隐公元年部分的内容有所缺漏,不知是不是系此为?”

  “其二,便是弟子对先生您书中所记载的那仲子手心有字曰“鲁夫人”,以及后续隐公摄政,待其子庄公加冠让位于庄公,隐公与邾仪父、宋国等国结盟。郑庄公其母姜氏生郑庄公倒生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为寤生,并且日益疏远郑庄公,亲近其弟共叔段,与母绝裂,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终于和好,以及后续在隐公元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这都是真的吗?”

  “其三,就是先生您博览群书,并将其中的话加进了对历史之中,形成了相对公正客观的评论,也不知先生您是如何做到的?”

  “弟子不解,还望先生赐教!”

  见弟子王嘉询问完毕后,又恭敬地朝他拱手行礼,左丘明思索了片刻,之后便一一回答了起来。

  “关于嘉儿你所提问的问题,实在是有点多,为师就挨个为你解答吧。”

  “这是第一点,《左传》这部书,为师原想着是在任期满后,待年老之时辞退史官这份工作,然后回乡创作。”

  “不过呢,现在为师所任史官的期限也就没多久了,所以就先打一个草稿,以备后患。”

  “至于内容如何,嘉儿你不必有太多疑虑,为师的这些内容都还是简化版本,之后才会进一步完善。”

  “所以,要想看到成书,还得等为师辞官回乡之后才可以啊,哈哈哈…”

  “这第二点,先抛开仲子手中有字这件事不谈,为师身为史官,记述历史必须要讲究客观公正,不管历朝历代,记载历史大抵要讲究个“公平”。”

  “虽说,不可避免的,会加入一些个人的想法,或者是由于这段历史太难以转述,所以就抽象一些,但这也是出于更加现实的需要,以便让后人更容易理解。”

  “不管是这记述历史,还是编纂史书这件事,那都可是功过千秋万代的大事。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上任,首先必定是会让史官记载下历史,以便让后世传诵。”

  “为师相信,即使度过了几千几万甚至更长的岁月,该有的历史,就应该还原其原本的公正,真正的历史是不会随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消磨殆尽的。”

  “所以关于这些历史,为师都是会经过仔细的核查,确定好其中的年月日,在确定历史来源真实可靠,为师才会记载在竹简之上。”

  “这第三点,想必嘉儿你也看见了,在为师的小院中,有不少房间都是堆满了竹简,这些竹简记载的都是各国的史书和文学。”

  “而为师我呢,自然就是从这些书中汲取知识与智慧,同样还要去朝廷中负责编撰保存图书的地方进行阅续相关史料,博览群书。”

  “还要与各路人员甚至是乡下百姓获取这珍贵史料,经筛选加工后才可以放心应用。”

  “所以说,别看为师平时什么都不做,其实为师做的事情很多,学问也很大,丝毫不输为师的好友孔夫子乃至其他一系列思想家之辈。”

  “再说了,所学的内容如果不灵活掌握的话,那岂不就失去它的价值了?”

  “嘉儿,你说对不对呀?”

  此话一出,王嘉顿时便连连点头称是,还不禁赞叹敬佩起来。

  “先生您此话皆有理,弟子实在佩服的五体投地。”

  之后,在关于仲子手中有字的这件事,左丘明想不见有什么好的办法解释,于是便想了个主意,取来一个小杯子,在杯子后面的墙上挂了一张弓,然后烛光正对着杯子,通过映射弓的影子在杯子中。

  之后,左丘明便指着杯中的水,对王嘉说道。

  “嘉儿,你看,这杯中倒映着是弓的累子。”

  “可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的人却认为这是蛇在杯子中,所以吓了一大跳。”

  一听这话,王嘉按照他的老师的方法去做,果然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景象。

  “先生,弟子明白先生您的意思,弟子果然从不同的角度中,在杯中看到了不同的景象。”

  话刚说罢,左丘明便大笑道。

  “哈哈哈…”

  “这就对啦,这就对啦。”

  “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物,他都是不一样的,凡事呢都会具有两面性,并不是单指一方面。”

  “千人千面,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更何况是关于历史的相关事宜呢,每个人的看法那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肯定是显得更为激烈了。”

  “不过,只要是能准确的记载,保证历史的真实性,无论是怎样记述,其实都是合理的。”

  “嘉儿,为师觉得你更应该将重心转移到这仲子为何能够成为这隐公的侧室,并为隐公生子庄公这件事儿,而不是去探讨她合法的原由。”

  “毕竟,她乃是宋武公的女儿,成为一国之君的孩子,能成为我鲁国国君的侧室,想必其中一定有政治联姻的因素存在。”

  “至于她手上有字儿这件事儿,本就是为她的合法性做辩解的手段之一罢了。”

  见老师左丘明将他的问题一一解答,王嘉更是一度佩服的下跪行礼,但之后却被左丘明制止了。

  后来,王嘉又通过现代人解决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变通思想帮助了他的老师左丘明大师解决了相关问题,得到了左丘明大师的好评。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当王嘉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向左丘明大师询问道。

  “弟子不知,今后弟子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向大师您再次讨教解决方法吗?”

  见王嘉如此说来,左丘明畅怀大笑,之后便回答说道。

  “没问题!”

  “今后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找为师便好,为师会尽为师所能给予你帮助的。”

  一听这话,王嘉便十分感激的答谢道。

  “多谢老师,弟子定将会把恩师之情铭记于心!”

  在这之后不久,正当王嘉准备离开,回去休息时,左丘明大师却叫住了他。

  “且慢!”

  “你不是喜欢看书吗?平时正好明日要去盟府办公,届时你可以一同前往,多看看书,好增长增长阅历。”

  王嘉听了这番话,十分恭敬的朝他的老师行礼答谢,并表达他明日一定会与他一同前往的想法。

  也不知,这一路上,是否会遇见时任大司寇大司空的孔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