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到中院,一道身影便从贾家的屋里迎了出来。
正是秦淮茹。
她今天穿了件浆洗得有些发白的碎花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惯有的那种温和又带点讨好的笑容。
当她的目光落在何雨生兄妹和那两辆自行车上时,那双漂亮的眸子里瞬间迸射出难以掩饰的惊艳和羡慕。
“哎呦!雨生,雨水!你们这是……买新车了?”
她快步走了上来,眼睛像是黏在了车上,围着自行车转了一圈,嘴里啧啧称奇。
“我的天,还是飞鸽牌的!这得花多少钱啊!你们兄妹俩可真有本事!”
她的语气里全是恭维,手也下意识地伸了出去,想要摸一摸那光滑冰凉的车把。
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车把的一瞬间,何雨生手腕一转,车头一偏,不动声色地避开了她的触碰。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秦淮茹的手尴尬地停在了半空中。
何雨生脸上没什么表情,,连一个多余的字都欠奉。
他只是淡淡地瞥了秦淮茹一眼,然后对身边的妹妹开口。
“雨水,我们走。”
说完,他推着车,径直从秦淮茹身边走了过去,何雨水也赶紧跟上,兄妹俩的背影挺得笔直。
秦淮茹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凝固,又一点点褪去。
她怔怔地看着那对兄妹推着两辆足以让整个大院都疯狂的自行车,渐行渐远,那背影里透着一股她从未见过的决绝和疏离。
她捏紧了衣角,眼神复杂地变幻着。
她心里清楚,这个从战场上回来的何家老大,跟他那个好拿捏的傻弟弟,根本就不是一种人。
这个院子,怕是真的要变天了。
她正出神,一道尖利刻薄的嗓音猛地从身后炸响。
“看什么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是不是瞧人家日子过好了,你这心里就长草了?”
贾张氏一阵风似的从屋里冲了出来,胖大的身躯带着一股恶臭,一双三角眼死死地剜着秦淮茹。
“我告诉你秦淮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花花肠子!看见人家何家老大回来了,有本事了,就想贴上去是不是?你个不要脸的狐媚子!我儿子东旭还没死呢!”
这番话骂得又响又亮,瞬间就吸引了院里几家开了窗户的注意。
秦淮茹的脸一下变得惨白,羞愤和屈辱涌上心头,她急忙辩解。
“妈!您胡说什么呢!我就是看他们买了新车,出来瞧个热闹……”
“呸!”
贾张氏一口浓痰吐在地上,指着秦淮茹的鼻子骂得更凶。
“瞧热闹?我瞧你那魂儿都快被勾走了!怎么着,嫌我们贾家穷,养不起你了?那何雨生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个当了几年大头兵回来的?能跟我儿子比吗?我儿子东旭可是八级钳工!铁饭碗!”
她越说越得意,仿佛贾东旭已经是厂长一般,浑然不顾秦淮茹那已经毫无血色的脸。
秦淮茹浑身发抖,不是冷的,是气的。
她想反驳,想嘶吼,可最后只是死死咬着嘴唇,将所有的话都咽回了肚子里。
在这个家,她没有说话的资格。
“还杵在这儿丢人现眼!滚进去做饭!”
贾张氏一把抓住秦淮茹的胳膊,像是拖牲口一样将她往屋里拽,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那些污言秽语让秦淮茹的脚步都踉跄了一下。
院子里的风,似乎更冷了。
另一边,何雨生和何雨水兄妹俩早已走出了四合院,将身后的腌臢事甩得一干二净。
拐过几条胡同,街道豁然开朗,一座挂着国徽的庄严建筑出现在眼前。
东城区分局派出所。
门口站着个挎着枪的民警,眼神锐利。
何雨生推着车,不卑不亢地走上前,立正站好,露出一口白牙。
“同志,您好,我想问一下,给自行车上牌照,是在哪个屋办?”
那民警见他身形笔挺,气度不凡,说话也敞亮,态度缓和了不少。
他抬手一指旁边的侧门。
“往里走,左拐第三间,治安科。”
“谢了,同志。”
何雨生点点头,带着何雨水推车进了院子。
治安科的门开着,里面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民警,正百无聊赖地转着笔。
看到有人进来,他立刻坐直了身子。
“同志,有事吗?”
“给自行车上牌照。”
何雨生言简意赅。
年轻民警的目光落在两辆崭新的飞鸽自行车上,眼里闪过羡慕。
“好家伙,两辆!还是飞鸽的!”
他站起身,一边准备登记表格,一边打量着何雨生,忽然咦了一声,眉头微微皱起。
“同志,我怎么瞅着你这么眼熟呢?咱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何雨生心中念头急转。
他继承了前身的记忆,但毕竟隔了十几年,很多儿时的记忆早已模糊。
他脸上却不动声色,坦然一笑。
“我叫何雨生,打小就住南锣鼓巷95号。十几年没回来了,你可能认错了吧。”
“何雨生?!”
年轻民警猛地一拍桌子,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
“我想起来了!你是雨生哥!住大杂院的那个小霸王何雨生!”
他几步绕出办公桌,激动地抓住何雨生的胳膊。
“哥!是我啊!陈晓东!住你家斜对门那个鼻涕虫!小时候你还带我掏过鸟窝呢!”
何雨生脑海中终于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和眼前这个穿着警服的青年对上了号。
他恍然大悟,用力拍了拍陈晓东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是你小子!行啊,都穿上这身皮了!有出息!”
陈晓东嘿嘿直笑,挠了挠后脑勺,随即又好奇地上下打量着何雨生,眼神里充满了敬畏。
“雨生哥,这些年你都上哪儿去了?院里人都说你……”
“当兵去了。”
何雨生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平淡,却仿佛带着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
“四八年参的军,跟着部队打过长江。后来没歇脚,直接上了朝鲜。”
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却巨大无比。
陈晓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然起敬。
他看他的眼神彻底变了,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崇拜和儿时畏惧的复杂光芒。
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
这两个词的分量,在这个时代,足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正是秦淮茹。
她今天穿了件浆洗得有些发白的碎花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惯有的那种温和又带点讨好的笑容。
当她的目光落在何雨生兄妹和那两辆自行车上时,那双漂亮的眸子里瞬间迸射出难以掩饰的惊艳和羡慕。
“哎呦!雨生,雨水!你们这是……买新车了?”
她快步走了上来,眼睛像是黏在了车上,围着自行车转了一圈,嘴里啧啧称奇。
“我的天,还是飞鸽牌的!这得花多少钱啊!你们兄妹俩可真有本事!”
她的语气里全是恭维,手也下意识地伸了出去,想要摸一摸那光滑冰凉的车把。
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车把的一瞬间,何雨生手腕一转,车头一偏,不动声色地避开了她的触碰。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秦淮茹的手尴尬地停在了半空中。
何雨生脸上没什么表情,,连一个多余的字都欠奉。
他只是淡淡地瞥了秦淮茹一眼,然后对身边的妹妹开口。
“雨水,我们走。”
说完,他推着车,径直从秦淮茹身边走了过去,何雨水也赶紧跟上,兄妹俩的背影挺得笔直。
秦淮茹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凝固,又一点点褪去。
她怔怔地看着那对兄妹推着两辆足以让整个大院都疯狂的自行车,渐行渐远,那背影里透着一股她从未见过的决绝和疏离。
她捏紧了衣角,眼神复杂地变幻着。
她心里清楚,这个从战场上回来的何家老大,跟他那个好拿捏的傻弟弟,根本就不是一种人。
这个院子,怕是真的要变天了。
她正出神,一道尖利刻薄的嗓音猛地从身后炸响。
“看什么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是不是瞧人家日子过好了,你这心里就长草了?”
贾张氏一阵风似的从屋里冲了出来,胖大的身躯带着一股恶臭,一双三角眼死死地剜着秦淮茹。
“我告诉你秦淮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花花肠子!看见人家何家老大回来了,有本事了,就想贴上去是不是?你个不要脸的狐媚子!我儿子东旭还没死呢!”
这番话骂得又响又亮,瞬间就吸引了院里几家开了窗户的注意。
秦淮茹的脸一下变得惨白,羞愤和屈辱涌上心头,她急忙辩解。
“妈!您胡说什么呢!我就是看他们买了新车,出来瞧个热闹……”
“呸!”
贾张氏一口浓痰吐在地上,指着秦淮茹的鼻子骂得更凶。
“瞧热闹?我瞧你那魂儿都快被勾走了!怎么着,嫌我们贾家穷,养不起你了?那何雨生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个当了几年大头兵回来的?能跟我儿子比吗?我儿子东旭可是八级钳工!铁饭碗!”
她越说越得意,仿佛贾东旭已经是厂长一般,浑然不顾秦淮茹那已经毫无血色的脸。
秦淮茹浑身发抖,不是冷的,是气的。
她想反驳,想嘶吼,可最后只是死死咬着嘴唇,将所有的话都咽回了肚子里。
在这个家,她没有说话的资格。
“还杵在这儿丢人现眼!滚进去做饭!”
贾张氏一把抓住秦淮茹的胳膊,像是拖牲口一样将她往屋里拽,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那些污言秽语让秦淮茹的脚步都踉跄了一下。
院子里的风,似乎更冷了。
另一边,何雨生和何雨水兄妹俩早已走出了四合院,将身后的腌臢事甩得一干二净。
拐过几条胡同,街道豁然开朗,一座挂着国徽的庄严建筑出现在眼前。
东城区分局派出所。
门口站着个挎着枪的民警,眼神锐利。
何雨生推着车,不卑不亢地走上前,立正站好,露出一口白牙。
“同志,您好,我想问一下,给自行车上牌照,是在哪个屋办?”
那民警见他身形笔挺,气度不凡,说话也敞亮,态度缓和了不少。
他抬手一指旁边的侧门。
“往里走,左拐第三间,治安科。”
“谢了,同志。”
何雨生点点头,带着何雨水推车进了院子。
治安科的门开着,里面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民警,正百无聊赖地转着笔。
看到有人进来,他立刻坐直了身子。
“同志,有事吗?”
“给自行车上牌照。”
何雨生言简意赅。
年轻民警的目光落在两辆崭新的飞鸽自行车上,眼里闪过羡慕。
“好家伙,两辆!还是飞鸽的!”
他站起身,一边准备登记表格,一边打量着何雨生,忽然咦了一声,眉头微微皱起。
“同志,我怎么瞅着你这么眼熟呢?咱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何雨生心中念头急转。
他继承了前身的记忆,但毕竟隔了十几年,很多儿时的记忆早已模糊。
他脸上却不动声色,坦然一笑。
“我叫何雨生,打小就住南锣鼓巷95号。十几年没回来了,你可能认错了吧。”
“何雨生?!”
年轻民警猛地一拍桌子,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
“我想起来了!你是雨生哥!住大杂院的那个小霸王何雨生!”
他几步绕出办公桌,激动地抓住何雨生的胳膊。
“哥!是我啊!陈晓东!住你家斜对门那个鼻涕虫!小时候你还带我掏过鸟窝呢!”
何雨生脑海中终于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和眼前这个穿着警服的青年对上了号。
他恍然大悟,用力拍了拍陈晓东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是你小子!行啊,都穿上这身皮了!有出息!”
陈晓东嘿嘿直笑,挠了挠后脑勺,随即又好奇地上下打量着何雨生,眼神里充满了敬畏。
“雨生哥,这些年你都上哪儿去了?院里人都说你……”
“当兵去了。”
何雨生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平淡,却仿佛带着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
“四八年参的军,跟着部队打过长江。后来没歇脚,直接上了朝鲜。”
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却巨大无比。
陈晓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然起敬。
他看他的眼神彻底变了,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崇拜和儿时畏惧的复杂光芒。
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
这两个词的分量,在这个时代,足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