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这便是大明铁甲战舰吗?!-《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半个时辰后。

  龙江码头,烟波浩渺。

  初冬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阳光努力穿透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

  当朱元璋的圣驾仪仗,以及紧随其后的文武百官车马抵达码头外围的高地时。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远处江岸那一排排巍峨的巨影所吸引,再也无法移开!

  只见那宽阔的江面上,一字排开十数艘巨舰,更远处还有更多舰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它们静静地停泊在那里,与常见的漕船、战船截然不同。

  船体呈现出一种深沉而近乎玄黑的色泽!

  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投下如同山岳般的巨大倒影!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船体水线以上部分。

  覆盖着一层明显不同于木材,带着金属冷硬质感的防护。

  在稀薄的阳光下,反射出幽暗而令人心悸的光泽!

  远远望去,这一艘艘巨舰,不像是在水中漂浮。

  反倒像是一群连接在一起,从天水相接处生长出来的钢铁山峦!

  带着一种沉默而磅礴的力量感。

  压迫着每一个目睹者的心神。

  那是一种…超越了时代认知的壮阔与威严!

  “嘶——!!!”

  不知是谁,率先倒吸了一口冷气。

  紧接着。

  便是此起彼伏,难以抑制的惊叹和抽气声。

  百官队伍中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许多人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见。

  “那……那就是铁甲战舰?”

  “如此巨物,竟真能浮于水上?”

  “简直……简直是鬼斧神工!”

  “宛若水中巨兽,蛰伏待发……”

  龙辇之上,朱元璋早已按捺不住,不待内侍完全摆好踏凳,便一步跨了下来。

  他魁梧的身躯挺立在江风之中,猎猎江风吹动龙袍下摆。

  他眯着眼睛,手搭凉棚,极力远眺。

  那平日里深沉如古井的眼眸中,此刻迸发出如同少年般炽热的光芒!!!

  他胸膛微微起伏,呼吸都变得粗重了几分。

  “好!好家伙!”

  他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真他娘的大!”

  “比画上看的,比咱想象的,还要威风!”

  随着车驾缓缓靠近码头,那铁甲战舰的细节越发清晰,带来的震撼也越发强烈。

  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那庞然大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高耸的船首如同巨兽昂起的头颅,两侧船舷那明显加厚,覆盖着暗沉铁甲的护板,宛若巨兽张开布满鳞片的狰狞身躯。

  随时准备将胆敢靠近的敌人碾碎!

  整艘船,就像一座武装到牙齿的移动钢铁城堡,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朱元璋几乎是小跑着来到了码头最前沿,迫不及待地对着早已在此恭候的船厂督办,和几名须发花白,但眼神炯炯的老匠师吼道!

  “快!给咱说说!”

  “这船,到底有多大?”

  “能装多少人?”

  “快说!”

  为首的船厂督办连忙躬身,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回陛下!”

  “此型铁甲战舰,乃依照太子殿下提供的图谱,结合我等多年经验所造!”

  “舰身以巨木为骨,关键部位以精铁为肋,水线以上船身外侧,皆覆有寸许厚的熟铁甲片,以特制大钉铆接牢固!”

  他指着最近的一艘巨舰,如数家珍!

  “陛下请看,此舰由首至尾,长约四十四丈,阔近十八丈!”

  “船体内部设有水密隔舱十余个,即便一两舱破损,亦不致沉没!”

  朱元璋听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追问道:“好!够大!”

  “能装多少儿郎?”

  另一名老匠师接口道,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启禀陛下,若满载兵士、水手、炮手及各类物资,一舰可容纳……近两千五百人!”

  “两千五百人?”

  朱元璋猛地瞪大了眼睛,连身后的文武百官也爆发出巨大的惊呼。

  “能装那么多?”

  朱元璋狠狠一拍大腿,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光。

  “这…这简直就是一座水上兵营啊!”

  那督办又补充道:“陛下,为防铁甲受江水海水侵蚀生锈,我等在铁甲之外反复涂抹数层特制桐油混合生漆。”

  “干透之后坚硬如铁,水火不侵,可保数年无恙。”

  朱元璋围着码头走了几步,仰头看着那高耸船舷,目光落在船舷两侧,那一排排用油布遮盖,但依旧能看出狰狞轮廓的射击孔上。

  他眼神一凝,指着那里问道:“那些……就是新式火炮?”

  “陛下圣明!”

  督办连忙道:“每艘铁甲战舰,左右两舷各配备八门大明新式重型火炮,共计一十六门!”

  “此炮射程远,威力巨大,发射实心弹可摧城拔寨,发射霰弹则可横扫甲板!”

  “此外,船首船尾还各有两门稍小之辅炮,用于近程御敌。”

  十六门重炮!

  一边八门!!

  这个数字,让在场所有武将,包括蓝玉等见惯沙场惨烈的悍将,都感到心头一凛!

  他们完全可以想象,当这样的巨舰侧过船身,十六门重炮依次怒吼时,会是何等毁天灭地的景象!

  什么样的木船能够抵挡?

  什么样的水师能够抗衡?

  一时间,码头上陷入短暂寂静。

  只有江风吹拂旗帜的猎猎声,以及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百官们望着那如同洪荒巨兽般匍匐在江面的铁甲战舰,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画面。

  如此巍峨巨舰,披坚执锐,乘风破浪,航行于万里波涛之上。

  四海列国,谁人能挡?

  谁人敢挡?!!

  什么倭寇海盗,什么番邦小国……

  在这等国之重器面前,恐怕连螳臂当车都算不上!

  这已非寻常战船。

  这是移动的天堑,是浮动的长城,是大明天威的无上象征!

  一股混杂着自豪、震撼,以及隐隐敬畏的情绪,在每位官员心中激荡!

  他们似乎已经看到,大明龙旗在铁甲巨舰护卫下插遍四海八荒!

  朱元璋深吸一口带江水腥味的空气,胸膛剧烈起伏,那压抑不住的豪情与急切几乎要破胸而出!

  他猛地转身,对着随行百官和内侍们,声音如洪钟!

  “都别愣着了!”

  “走!”

  “随咱登船!”

  “咱要亲自上去看看,摸摸这铁家伙!”

  “看看我大明的好儿郎们!”

  说罢,他不等侍卫清开道路,大手一挥,率先迈步,朝着那最近一艘已放下跳板的铁甲战舰走去。

  那步伐稳健而有力,带着开创者见证奇迹的激动,更带着帝王审视武力的威严!

  文武百官见状,哪敢怠慢。

  纷纷压下震撼与思绪,整理衣冠,怀着激动、好奇,以及一丝忐忑,紧随其后,踏上通往这“水中巨兽”的跳板。

  叶凡也跟在人群中,仰望着这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智慧的庞然大物。

  他平静的眼眸深处,亦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