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旅长的悲伤-《亮剑光芒冷,马踏樱花红》

  “孔大伟,原汰原兵工厂设计最年轻,最有能力的新星。”

  但是,这能和王睿谈条件吗?

  不能。

  王睿说的,旅长是一点也不怀疑,这事必须毫无条件支持。

  真心疼啊!

  旅长,长长叹了口气,摆了摆左手,“去吧!”

  咳咳……,参谋将王睿目光吸引过来,“我们旅不只有工人,还有报社,有记者、编辑、排版、印制一整套流程。”

  “王团长是否有需求啊?”

  王睿来了兴趣,“有啊!我打算成立军事宣传部门,不但需要报社,还需要会照相、会用录像机的战士。”

  “比如高射炮如何操作,坦克和装甲车如何操作。”

  “各种武器配合,在战场上作战过程都拍下来,制作成记录片。”

  “对我团战术研究与改进,和对我军以后高炮和装甲集群都有一定借鉴作用。”

  旅长和参谋长相互看了看。

  旅长再次捂住了心脏,“把沈老师调过去。”

  唉……,参谋长叹了口气,“燕京大学毕业,旅里记者培训老师,还是学校高级教员。”

  “照相和录相都非常精通。”

  王睿大喜,“相互支援,相互支援,想要我团支援什么?”

  参谋长想了一下,“我们开个会再说吧!”

  “王团长,我们旅有宣传部队,你们团需要支援吧?”

  “需要,太需要了,参谋长知道我作一首歌吧?”

  参谋长面露微笑,“战士们最喜欢歌曲之一,每次宣传队必唱歌曲。”

  王睿挥了挥手,“歌曲不难,我又作了一首,就是没人给成谱。”

  “有时间组建个乐团,制作成唱片,只要有留声机,在家就能听。”

  “小鬼子扫荡过后,再组建个电台,就算是最先进的也不会超过8万大洋。”

  “只不过在国内,买不到先进的大型设备而已,有了大功率发射机,在全国各地的收音机都能听到。”

  参谋长不可思议确定道,“你能买到?”

  “没问题,你们想买一套,包在我身上。”

  咳咳……,旅长再再次捂住心脏,“买不起呀……,把小吴调过去。”

  唉……,参谋长又叹了口气,“原广播电台主持人,现在旅内随军记者。”

  “王团长,我们还有……”

  话没说完,旅长高喝一声,“停……”

  声音都带着颤抖,“我的参谋长,3句话,3个大学生没了,你想干什么?”

  “我是藏了又藏,结果还是没藏住。”

  “我的大参谋长啊,你可别说了。”

  “王睿,你都有什么和我说。”

  王睿想了想,“枪支弹药,各种火炮,还有和军事相关的设备,都差不多能搞到吧!”

  咳咳……,咳咳……,“参谋长,你们参谋部指定我旅需要什么?”

  “我和王团长去训练场转转。”

  到了训练场,有一个连的士兵,脚上有2成士兵穿的是布鞋,其他穿的都是草鞋。

  草鞋不结实,一天得穿两双,很多战士脚趾头顶出鞋尖。

  穿的全是军服,但依然补丁落着补丁。

  这还是有很多织衣厂工人的结果,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布料太少。

  没有实弹射击,都是端着枪,前面挂着砖头。

  过了一个小时,参谋长找了过来,不要武器,不要子弹,要一套小型子弹生产线。

  小型的,半自动的12万积分,王睿直接同意。

  又答应送胶鞋2000双,500条枪,10万子弹,20门60毫米小钢炮,炮弹1000发。

  但这次只是定下方案,子弹生产线在鬼子扫荡后送到旅里。

  但先带走了3个大学生。

  在二团休息,翌日。

  孙德胜带回30家牧民,马牛羊数量过1200。

  孙德胜低着脑袋,“团长,我没完成任务,还有60多家,各种理由就是不来。”

  “大洋一块也没花出去,他们只要冲锋枪。”

  “我,我私自做主用35支冲锋枪,换175匹战马,您处罚我吧!”

  王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再说一遍。”

  孙德胜脑袋更低了,“看到战马,我当时就上头了,用35支冲锋枪换175匹战马,私自贩卖武器,您处罚我吧!”

  “下次必须发电报,滚吧!”

  孙德胜大喜,“谢谢团长,谢谢团长。”

  王睿不禁感叹,如果日耳曼知道1支冲锋枪能换5匹战马,能乐疯了吧!

  mp38冲锋枪虽然非常优秀,但生产成本不过是24美刀。

  但一匹战马在欧洲,少则300大洋,多则上千大洋,换成美刀125到400,这是赚大了。

  带着全部人员回到仙北县。

  战车营带第一批百姓到来,老百姓看已经挖好的房子,只要稍微修理一下就能入住,非常感激。

  在战士帮助下,从车上卸下大包小包,锅碗瓢盆,鸡鸭牛羊。

  徐主任一边感叹,一边安抚百姓。

  接连5天, 共1700多百姓来到铁芦山。

  徐主任亲自去劝,也只接回50多名百姓。

  还有8家百姓,说什么也不来,只能帮他们挖地道。

  8月9号,张大彪战车营带物资去旅里,10号带工人返回仙北县。

  选兵工厂地址,还需要各种电力支持,各种原材料,真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晚上接到老旅长电报,前指同意使用b-13火箭炮,但隐瞒鬼子时间越长越好。

  王睿打开系统,兑换bm-13火箭炮8门,每门4100积分,最大射程8500米。

  8门一次性打出128枚,可以覆盖400米乘400米的面积。

  火箭弹每枚180积分,兑换640枚火箭弹。

  系统积分有进账,也有兑换物资、补充弹药等出账,剩18万积分。

  8月11号,老旅长电报,通知鬼子开始集结。

  王睿对和尚密语一番,下令城内部队集合向南出发,刚出南谷口,步话机响起。

  “团长,用测向仪抓到了3个团伙,请指示?”

  “全抓到指挥部。”

  回到指挥部,“和尚先带来1伙,我看看是谁的眼睛?”

  进来的是一对夫妻和一个小伙子。

  “说吧,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王团长,我们是第二战区的。”

  这么快就招了!

  “关起来,写下培训手册,不写不给吃饭。”

  “领下一伙儿。”

  一个饭店老板,一个厨师,还有一个伙计。

  “说吧,哪个部分的?”

  没有一个人知声。

  砰……,伙计捂着下边,面色惨白,差点吓尿了。

  王睿吹了枪上的烟尘,“还不说吗?”

  3人还是一声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