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章 会有人上门-《让我进京当质子,我开局带兵强掳花魁》

  大理寺高耸的官阶下,陈辰步履平稳地跟在身侧。

  见姜尘舍了规整的汉白玉台阶,径直踏过石缝间的青草,选了条最直接却也最不合规矩的路径。

  他神色未变,只声音平稳地探问,话中似有深意。

  “世子殿下,似乎……不爱走台阶?”

  姜尘脚步未停,闻言嘴角一扬,立刻听懂了弦外之音。

  他侧过头,眼中闪烁着桀骜不驯的光芒,笑着回道。

  “台阶是给守规矩的人走的。我嘛,更喜欢自己开路。”

  他说话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陈辰的脸,试图捕捉一丝慌乱或奉承,却什么也没找到。

  陈辰只是微微颔首,仿佛只是记下了一个寻常的偏好,脸上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平静神情。

  他稍落后半步,语气依旧谨慎而稳定,终于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不知世子殿下此番前来,是看上了哪一宗积压的案子,欲要亲自审理?”

  他问得直接,却不带逼迫,只是一种基于职责的确认。

  姜尘心下略感诧异。

  这陈辰的反应,平淡得超乎他的预料。

  既无惧意,也无谄媚,甚至没有多少好奇,就像在处理一桩寻常的公务交接。

  他故意将语气放得更加懒散,试探道。

  “哦?陈大人何出此言啊?本世子不是说了么,就是闲得发慌,来找点乐子……哦不,找点事干而已。”

  陈辰闻言,脸上依旧看不出波澜,只是用一种陈述事实的平稳语调回应,仿佛在介绍大理寺的日常。

  “世子明鉴,在京城这天子脚下,办案子,尤其是办大理寺的案子,是天底下最难,最险的差事,皇城内权贵云集,盘根错节,往往一案牵涉多方,因此,除却陛下明旨定案的铁案,大多积压之案,皆因牵扯甚广,只得暂作无头或悬案处置,分库封存,下官斗胆,只是想知晓世子属意从何处着手,也好提前做些准备。”

  他这番话,说得极其坦然,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唯独没有畏缩。

  这份异乎寻常的镇定,让姜尘原本玩味的笑容里,不禁掺入了一丝真正的审视。

  他收起几分戏谑,拍了拍陈辰的肩膀,语气依旧自信,却少了些刻意张扬。

  “陈大人多虑了,案子嘛……说不定会有人上门报案呢。”

  陈辰立刻听懂了言外之意,他沉默一瞬,再次开口时,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清晰的界限。

  “世子殿下果然是有的放矢,不过,有些浑水,下官与寺中同僚身不由己,实难涉足,也还请世子殿下体谅,莫要过于为难他们。”

  这是在划清界限,却说得不卑不亢,令人难以指责。

  姜尘看着他,心中那份意外感更浓了。

  这人倒是有趣。他索性给出了一个直白的方案。

  “这好办,陈大人可以现在就给他们也放三天假,只需给我留个熟悉卷宗存放,文书流程的老吏即可。”

  “谢世子体恤。”

  陈辰立刻应下,没有半分犹豫或感激涕零,只是如同接受了一个合理的工作安排。

  他甚至没有追问细节,只是平静地等待下一步指示。

  姜尘点了点头,吩咐道。

  “你去安排吧,我回府一趟。”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陈辰一眼。

  “得找两个自己人来办事啊。”

  陈辰自是心知肚明对方指的乃是那批煞气冲天的北境铁骑。

  但他脸上依旧看不出丝毫惊惧或抵触,只是如常地躬身回应。

  “下官明白,下官就在大理寺,静候世子。”

  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直到姜尘转身离去,陈辰的脸上都没有出现任何一丝符合常理的情绪波动。

  这份从始至终的平淡与不卑不亢,仿佛他面对的不是一个能搅动京城风云的煞星,只是一个前来短期公干的同僚。

  这份异样的沉稳,让姜尘在迈出几步后,忍不住回头又看了一眼那道依旧立在原地的青色官袍身影。

  “是早已对皇城司法的沉疴积弊心灰意冷,还是胸中仍有意气,只是藏得太深?”

  姜尘望着那身影,忍不住低声自语,抛出了一个无人回答的问题。

  随即他索性将这点好奇暂搁一旁。

  随即姜尘快步回到府邸,雷厉风行地点了二十名最为精干,眼神锐利的带甲兵卒。

  而后,他与始终如影随形的祁连雪翻身上马,领着这支沉默却煞气隐隐的队伍,径直再度奔向大理寺。

  出发前,他并未忘记正事,特意嘱咐林妙音。

  “诉状备好,一会儿让吴伯护着你,准时来大理寺报案。”

  然而,当他踏入大理寺衙门时,却发现情形并非如陈辰所言那般清静。

  只见院内,除了一身青色官袍,静立等候的陈辰之外。

  竟还有十余名身着各色官服的官吏并未离去。

  他们聚在一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刚刚进门的姜尘及其身后煞气腾腾的北境扈从。

  那些目光复杂至极。

  有毫不掩饰的挑衅,有居高临下的鄙夷,有冷眼旁观的审视,仿佛在打量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闯入者。

  陈辰迎上前几步,来到姜尘身侧,声音依旧平稳,却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下官已按世子吩咐,将话隐约传达,只是,诸位同僚似各有坚持,或心有所向,或需对某些人负责,去留之事,下官,实不好强人所难。”

  他这番话,既解释了现状,也点明了这些人的背景。

  他们大多是皇室或朝中某些显赫人物安插在大理寺的眼线与亲信。

  姜尘闻言,目光扫过那群神色各异的官吏,嘴角反而勾起一抹意料之中的弧度。

  他浑不在意地对陈辰说道。

  “无所谓,你已仁至义尽。”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庭院,带着一种全然未将眼前阻碍放在心上的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