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夜,静谧而深沉。
东阁书房内,烛火通明,将三人的身影投映在窗纸之上。
秦封、萧瑶与王佐已商议了近一个时辰。
秦封将王府现有的布局与后手一一说明,特别点出了千户潘友龙射杀司徒空次子之事,以及羊翁背后竟牵扯到司徒空嫡女司徒静云这一关键情报。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殿下,不好了!”门外传来赵得福焦急的声音,“郡守府来人,说…说东宫有旨到了,让殿下亲自前去接旨!”
屋内三人目光交汇,却不见半分慌乱。
秦封早已将郡守府青鸾传书之事告知众人,东宫的发难,本就在预料之中。
秦封看向王佐,眼中带着问策之意。
王佐淡然一笑,指尖在紫檀木桌案上轻叩两下,声如落子:
“殿下远离洛京,看似被贬,实则是跳出樊笼的妙手。陛下闭关潜心修道半载,东宫监国,那位太子爷正急于剪除大皇子羽翼……此时他虽恨殿下,却分身乏术。”
他说得条理分明,秦封与萧瑶都露出专注的神色。
“故而东宫的手段,必打在殿下‘西平郡王’这名不副实的权位上——您名义上统管西平,却无兵无权。这道旨意,十有八九会借此做文章……”
他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冷嘲:“说不定,会命您领兵讨伐北戎。”
“北戎?”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秦封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谛听】的情报,曾两次提及到同一个人——犬戎部落的小公主,“萨仁图雅”!
王佐见他神色骤变,摆手笑道:“殿下莫惊,讨伐北戎不过属下戏言。东宫那位最是爱惜羽毛,岂会行此拙劣之举?让皇子征讨强邻,与送死何异?朝野非议,有损其贤名,他承受不起的。”
他随即剖析局势:
“北戎乃北方巨患,民风彪悍,举国皆兵。与大乾宗派林立不同,北戎修行界高度统一,唯有炼气士为主的“长生天宫”与武夫云集的“苍狼殿”。虽国力不及大乾,然近年大乾内耗日重,反令北戎屡犯边境。每到寒冬,北戎铁骑便越境“打草谷”,这正是岳山屯兵八万的缘由。
秦封却是目光一凝,沉声道:“他或许不会让本王去讨伐北戎。但……若是犬戎部族呢?”
这话一出,王佐脸上的笑容瞬间收住,微微一怔后,沉吟道:“确有此可能。”
秦封口中提到的“犬戎部族”,则是大乾的另一块心病。
犬戎部族,三十年前,也曾是北戎王族的一支。
但由于争夺王位失败,被胜利者流放出了北戎王庭,最终,在北戎与大乾之间的一块名叫“夜哭荒漠”的三不管的苦寒之地,扎下了根。
犬戎部族甲之士虽只有三万余人,但在荒凉之地的磨砺让他们骁勇善战。
而北戎,非但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反而暗中资助,意图将他们培养成一把,能时时刻刻在大乾身上割肉放血的刀子!
这几万人马的吃穿用度,基本都靠劫掠大乾边境维持,烧杀抢掠已成常态。
西平郡地处边关,就曾多次遭其荼毒,幸得岳山率军严防,才未吃大亏。
然而,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大乾也曾数度发兵征讨犬戎,却屡屡受挫于“夜哭荒漠”的恶劣环境!
此地终年风沙蔽日,狂啸的朔风卷着碎石与黄沙,将天地搅成一片混沌。
沙暴起时,三步之外便难辨人影,连军中传递号令的旗语、金鼓都尽数失效。
更兼昼夜温差悬殊,白日里黄沙滚烫如炙铁,入夜后寒气却似冰刃刺骨。
除了军中高层将领能以罡气护体,寻常士卒在此等环境下,莫说是冲锋陷阵,就连基本的行军扎营都极为艰难。
王佐语气沉了几分,“殿下是西平名义上的统管,岳山的八万边军理论上该听您调遣。让您领八万边军去讨伐只有三万带甲之士的犬戎部落,听起来合情合理,如此便不会引起朝臣非议!”
他顿了顿,冷冷道:“但,谁都知道,岳山肯定不会真给您一兵一卒的!”
秦封眼中泛着寒光:“若是本王勉强出兵,手中无兵可用,只能临时招募一些散兵游勇,以此对战犬戎精锐,必败无疑。到时候东宫便可借‘兵败’问罪。”
这既能彰显东宫心系边关的“大义”,又能名正言顺地除掉秦封这个眼中钉,事后,还不会落下任何口实!
当真是一石二鸟的毒计!
王佐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夜色:“不错。军伍之事,向来以军法论处,我朝军法严明,便是皇子,若败军辱国,东宫也有理由从重处置,甚至……”
他没说下去,却已点明了其中的凶险,届时哪怕东宫要斩了秦封,都能以“军法”为借口,名正言顺。
“可太子监国,东宫旨意加盖玉玺,等同圣旨。”秦封皱眉,“若抗旨不接,他立时便可降罪。”
王佐闻言,脸上却露出了一抹笑意。
“自然不是抗旨。”他缓缓道,“殿下今日在普陀寺,遭‘血浮屠’十二长老之一的魔头巫野袭击,身受重伤,九死一生。”
“如今,殿下正卧床不起,昏迷不醒,自然……接不了这个旨了!”
“然后,”王佐泛起一抹冷厉之色:“殿下当立刻以此为由,大张旗鼓,遣人前往郡守府,要一个说法!就说那魔头巫野,在西平郡内祸害一方,以百姓血肉祭炼邪法,致使上万大乾百姓惨死!”
“请郡守大人,务必尽快将其缉拿归案!以慰民心,以正国法!”
“巫野不是死……”说到一半,秦封的眼睛,猛地一亮:“妙!!”
一直未曾说话的萧瑶,在此时,却突然建言:“若是妾身没有记错的话,我大乾十三道,各地斩妖司,其名义上的统辖之权,应在皇家手中!”
此言一出,王佐眼中闪过赞赏之色!
萧瑶说的没错!
斩妖司,作为处理“非人之事”的特殊机构,其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被皇室牢牢掌控在手中。
一来,斩妖司对付的是邪修、妖祟,关乎民间安定与皇权威严,若归地方统管,易被地方势力操控,滋生私弊;
二来,斩妖司手中握有‘缉邪权’,可调动地方兵力协助缉拿邪修,这等权力若落于他人之手,对皇权是潜在威胁。
历朝历代,因此而起的祸乱,数不胜数。所以,斩妖司,向来只听命于君王!
而在地方,则受各地驻守的王府统辖!
王佐嘴角勾起冷冽弧度:
“如今西平斩妖司受郡守府掌控,本已违制。殿下正好借‘巫野之祸’发难——既避开东宫旨意,又可名正言顺收回斩妖司权柄。一石二鸟,破局就在此处!”
秦封霍然起身,眼中燃起锐芒:“便依先生之计!”
王佐整衣肃立,向秦封与萧瑶深深一揖:
“殿下放心,此事交由属下处置。必让东宫此计,反成殿下掌权之阶!”
东阁书房内,烛火通明,将三人的身影投映在窗纸之上。
秦封、萧瑶与王佐已商议了近一个时辰。
秦封将王府现有的布局与后手一一说明,特别点出了千户潘友龙射杀司徒空次子之事,以及羊翁背后竟牵扯到司徒空嫡女司徒静云这一关键情报。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殿下,不好了!”门外传来赵得福焦急的声音,“郡守府来人,说…说东宫有旨到了,让殿下亲自前去接旨!”
屋内三人目光交汇,却不见半分慌乱。
秦封早已将郡守府青鸾传书之事告知众人,东宫的发难,本就在预料之中。
秦封看向王佐,眼中带着问策之意。
王佐淡然一笑,指尖在紫檀木桌案上轻叩两下,声如落子:
“殿下远离洛京,看似被贬,实则是跳出樊笼的妙手。陛下闭关潜心修道半载,东宫监国,那位太子爷正急于剪除大皇子羽翼……此时他虽恨殿下,却分身乏术。”
他说得条理分明,秦封与萧瑶都露出专注的神色。
“故而东宫的手段,必打在殿下‘西平郡王’这名不副实的权位上——您名义上统管西平,却无兵无权。这道旨意,十有八九会借此做文章……”
他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冷嘲:“说不定,会命您领兵讨伐北戎。”
“北戎?”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秦封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谛听】的情报,曾两次提及到同一个人——犬戎部落的小公主,“萨仁图雅”!
王佐见他神色骤变,摆手笑道:“殿下莫惊,讨伐北戎不过属下戏言。东宫那位最是爱惜羽毛,岂会行此拙劣之举?让皇子征讨强邻,与送死何异?朝野非议,有损其贤名,他承受不起的。”
他随即剖析局势:
“北戎乃北方巨患,民风彪悍,举国皆兵。与大乾宗派林立不同,北戎修行界高度统一,唯有炼气士为主的“长生天宫”与武夫云集的“苍狼殿”。虽国力不及大乾,然近年大乾内耗日重,反令北戎屡犯边境。每到寒冬,北戎铁骑便越境“打草谷”,这正是岳山屯兵八万的缘由。
秦封却是目光一凝,沉声道:“他或许不会让本王去讨伐北戎。但……若是犬戎部族呢?”
这话一出,王佐脸上的笑容瞬间收住,微微一怔后,沉吟道:“确有此可能。”
秦封口中提到的“犬戎部族”,则是大乾的另一块心病。
犬戎部族,三十年前,也曾是北戎王族的一支。
但由于争夺王位失败,被胜利者流放出了北戎王庭,最终,在北戎与大乾之间的一块名叫“夜哭荒漠”的三不管的苦寒之地,扎下了根。
犬戎部族甲之士虽只有三万余人,但在荒凉之地的磨砺让他们骁勇善战。
而北戎,非但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反而暗中资助,意图将他们培养成一把,能时时刻刻在大乾身上割肉放血的刀子!
这几万人马的吃穿用度,基本都靠劫掠大乾边境维持,烧杀抢掠已成常态。
西平郡地处边关,就曾多次遭其荼毒,幸得岳山率军严防,才未吃大亏。
然而,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大乾也曾数度发兵征讨犬戎,却屡屡受挫于“夜哭荒漠”的恶劣环境!
此地终年风沙蔽日,狂啸的朔风卷着碎石与黄沙,将天地搅成一片混沌。
沙暴起时,三步之外便难辨人影,连军中传递号令的旗语、金鼓都尽数失效。
更兼昼夜温差悬殊,白日里黄沙滚烫如炙铁,入夜后寒气却似冰刃刺骨。
除了军中高层将领能以罡气护体,寻常士卒在此等环境下,莫说是冲锋陷阵,就连基本的行军扎营都极为艰难。
王佐语气沉了几分,“殿下是西平名义上的统管,岳山的八万边军理论上该听您调遣。让您领八万边军去讨伐只有三万带甲之士的犬戎部落,听起来合情合理,如此便不会引起朝臣非议!”
他顿了顿,冷冷道:“但,谁都知道,岳山肯定不会真给您一兵一卒的!”
秦封眼中泛着寒光:“若是本王勉强出兵,手中无兵可用,只能临时招募一些散兵游勇,以此对战犬戎精锐,必败无疑。到时候东宫便可借‘兵败’问罪。”
这既能彰显东宫心系边关的“大义”,又能名正言顺地除掉秦封这个眼中钉,事后,还不会落下任何口实!
当真是一石二鸟的毒计!
王佐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夜色:“不错。军伍之事,向来以军法论处,我朝军法严明,便是皇子,若败军辱国,东宫也有理由从重处置,甚至……”
他没说下去,却已点明了其中的凶险,届时哪怕东宫要斩了秦封,都能以“军法”为借口,名正言顺。
“可太子监国,东宫旨意加盖玉玺,等同圣旨。”秦封皱眉,“若抗旨不接,他立时便可降罪。”
王佐闻言,脸上却露出了一抹笑意。
“自然不是抗旨。”他缓缓道,“殿下今日在普陀寺,遭‘血浮屠’十二长老之一的魔头巫野袭击,身受重伤,九死一生。”
“如今,殿下正卧床不起,昏迷不醒,自然……接不了这个旨了!”
“然后,”王佐泛起一抹冷厉之色:“殿下当立刻以此为由,大张旗鼓,遣人前往郡守府,要一个说法!就说那魔头巫野,在西平郡内祸害一方,以百姓血肉祭炼邪法,致使上万大乾百姓惨死!”
“请郡守大人,务必尽快将其缉拿归案!以慰民心,以正国法!”
“巫野不是死……”说到一半,秦封的眼睛,猛地一亮:“妙!!”
一直未曾说话的萧瑶,在此时,却突然建言:“若是妾身没有记错的话,我大乾十三道,各地斩妖司,其名义上的统辖之权,应在皇家手中!”
此言一出,王佐眼中闪过赞赏之色!
萧瑶说的没错!
斩妖司,作为处理“非人之事”的特殊机构,其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被皇室牢牢掌控在手中。
一来,斩妖司对付的是邪修、妖祟,关乎民间安定与皇权威严,若归地方统管,易被地方势力操控,滋生私弊;
二来,斩妖司手中握有‘缉邪权’,可调动地方兵力协助缉拿邪修,这等权力若落于他人之手,对皇权是潜在威胁。
历朝历代,因此而起的祸乱,数不胜数。所以,斩妖司,向来只听命于君王!
而在地方,则受各地驻守的王府统辖!
王佐嘴角勾起冷冽弧度:
“如今西平斩妖司受郡守府掌控,本已违制。殿下正好借‘巫野之祸’发难——既避开东宫旨意,又可名正言顺收回斩妖司权柄。一石二鸟,破局就在此处!”
秦封霍然起身,眼中燃起锐芒:“便依先生之计!”
王佐整衣肃立,向秦封与萧瑶深深一揖:
“殿下放心,此事交由属下处置。必让东宫此计,反成殿下掌权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