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工作-《重生肥妻有空间,逃荒不愁顿顿肉》

  苏眠眠站在院角晾衣绳旁,假装在整理晒着的棉布。

  实际上耳朵却悄悄竖着,把厨房里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听见李氏那句“下次得好好回她一句”,她悄悄抿了抿唇。

  脸上浮起一丝红晕。

  早饭刚吃完,碗筷还没收拾干净,忽然听见村口传来一阵喧哗声。

  苏眠眠抬头望向门外,只见村道上尘土微扬,一群男女老少正从四面八方涌来。

  村长家的媳妇苏芳走在最前头,一进院子就看到了正在收拾桌椅的苏老太。

  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脸上堆满笑容,声音洪亮又亲切。

  “婶子,大伙听说您家作坊建好了,早饭都顾不上多吃,粥都没喝完就赶紧赶过来了!”

  苏老太一下就明白了苏芳的意思——

  谁不想早点上工,多赚点铜板贴补家用呢?

  她赶紧叫来苏老爹,对外面的人喊道:“你们先去作坊门口等会儿,我们马上就到!”

  村民们应了一声,转身朝作坊方向走去。

  苏老太一进屋,就招呼几个孙子孙女过来。

  “等会儿去作坊查工的时候,桃儿你们几个得睁大眼睛看清楚,别出岔子。东哥儿你们几个呢,负责记好名字和情况。”

  “做事要认真,别嫌麻烦,这是咱们苏家头一回正经用人,不能乱了规矩。”

  大家纷纷答应下来。

  只有苏老二两口子留在家里,其他人全都动身往作坊走。

  苏老二媳妇抱着小儿子抬头看了看离去的背影,轻声开口。

  “咱们守家也好,万一有事还能照应。”

  苏老二点点头,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目光却也朝着门外飘去,带着几分羡慕。

  张月现在是跟着苏老太的,专门照顾她的日常起居。

  杨虎就跟在苏云东身边打下手。

  杨兔则跟着苏云桃做事。

  苏家离作坊不远,走上一小段路就到了。

  当苏老爹带着人走到作坊门口时。

  原本吵吵嚷嚷的村民们立马安静了下来。

  “我知道大家都晓得我家办了作坊,也知道你们都想来干活。”

  苏老爹站在台阶上开口。

  苏老爹停了一下,扫了眼人群。

  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张早就写好的名单。

  “这是前些天登记过的名字,等会我念到谁,谁就站出来,站到我家老太婆那边去。”

  “听见名字的,出来站好,别挤,一个个来。”

  “钱福玉、何翠花……”

  每念一个名字,就有人从人群中走出来朝着苏老太那边走去。

  最终,三十六名女子站成一排,十二名男子另列一队。

  没被叫到名字的人唉声叹气,心里后悔没早点来报名。

  可下一秒,苏老爹一句话又让他们眼睛亮了。

  “我们家里商量过了,今天决定再多招十个女工,五个男工,外加六个卖货的。”

  这句话让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叔,卖货的是干啥的?”

  一个年轻小伙开口问道。

  其余人也都围成一圈,全都紧紧盯着苏老爹,等着他给出答案。

  “卖货的,就是把咱们苏家做的豆干、豆腐这些东西,用扁担挑着,或者用推车推着,拿到别的镇上去推销。”

  苏老爹慢慢解释道。

  “主要卖给那些杂货铺、饭馆、小食摊,只要他们愿意进货,咱们就长期合作。第一个月不算成绩,你们可以随便试试看,看看能不能拉到生意,也熟悉熟悉路子。第二个月开始,就有规定任务了,完成规定数目的一半才算过关。到了第三个月,就得完整完成任务。完不成的,就得走人。”

  这些说词都是苏眠眠教给苏老爹的。

  一听要考核任务,不少人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这时候李二头开口了。

  “苏叔,那工钱怎么算啊?要是卖不出去,总不能白干吧?”

  “咱们是底薪加提成。”

  苏老爹不紧不慢地回答。

  “底薪就是每月最少两百文,只要你在岗,哪怕一单没做成,也照样拿这二百文。提成呢,是你做成一单,就额外拿一笔钱。卖得多,拿得多。具体多少,等你们真成了作坊的人,自然就知道了。但有一条记住了——每三个月一次考核,连续两次不合格的,直接走人。”

  李二头在心里算了算。

  两百文保底,听起来不算多。

  但也比打零工强,更何况还有提成。

  他低头想了想,觉得这活儿还能干。

  他又问:“苏叔,那现在哪儿能报名?咱们去哪儿登记?”

  “东哥儿,你过来负责登记。”

  苏老爹转头招呼道。

  “想当卖货员的,都去东哥儿那边报上名字。其他的,愿意去作坊里做豆腐、切豆干的,就去河哥儿那儿排队。”

  话音刚落,现场一阵骚动。

  大多数人涌向苏云河那边。

  只有稀稀拉拉三四个人走到苏云东面前。

  苏云东挨个询问了几句。

  觉得这几个人虽然胆小些。

  但口齿清楚,态度诚恳,便点了点头,全都通过了。

  随后,他带着他们进了作坊的屋子。

  然后搬出几张长凳,请他们坐下,准备签条约。

  “这是咱们之间的条约,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苏云东拿出几张纸。

  “要是不识字,没关系,我来念给你们听。”

  他一字一句地念完一遍。

  将每一条都解释得明明白白。

  念完后,四个人都抬起头,齐齐点头。

  “清楚了,明白意思。”

  “那你们现在在这儿签个名字,或者按个手印也行。明天早上七点前到作坊集合,到时候先给你们做个简单的培训。”

  其他人报完名后,就跟张月去试试做豆腐的后面几步工序。

  但关键的环节,比如点卤水、压豆腐脑这些步骤。

  还是由苏家人亲自把控,绝不轻易假手于人。

  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准无误,才能保证豆腐的口感和质量。

  最后,挑出了二十个做事认真、手脚利落又爱干净的女工。

  男工这边经过一番观察和考验,最后选了十个人。

  这些人个个膀大腰圆,肩膀宽厚,一看就是干重活的好手。

  等大家都签完合同,苏云东就把人带到作坊前的空地上。

  那是一片刚平整出来的泥地。

  边上堆着新砍的木材和几袋豆子。

  “咱们这作坊刚起步,有些地方还不齐全,工具缺,灶台还得再修整,但规矩先说清楚——”

  苏老爹声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