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停在中央银行门口,闻熹和父亲一前一后下了车。
刚走进大厅,就看到等候已久的赵忠良。
赵忠良快五十了,中等身材,相当富态。
圆脸重眉毛,大眼睛,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在银行迎来送往多了,赵忠良的锻炼上永远都是一团和气,鼻子几乎老拧起一旋笑纹。
他站在大厅里,尽管脸上堆着和煦的笑容,但不时伸头看向大门口的旋转门,透露出内心的焦急。
直到看到闻裕昌和闻熹的身影。
赵忠良几乎是瞬间就掉转方向,快步走到闻裕昌跟前,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朵根了。
“闻厂长?我们之前见过,您还有印象吗?”
闻裕昌和赵忠良握了握手,谦逊有礼地颔首,“您好。”
赵忠良目光飞快从闻熹脸上滑过,惊艳的神色一闪而逝。
“到我办公室去吧,领导们都在。”赵忠良率先侧身,一路将闻熹他们领进了办公室,贴心地关上门。
偌大的办公室里,侯书记已经到了。
坐在他身边的,除了秘书,还有其他部门的负责人。
闻裕昌面色平静地从包里将所有文件和资料拿出来,一一摆放在众人面前。
几名负责人将资料拿起来检查,另一边,闻裕昌将一个账本交给赵忠良,上面记录着闻家现有的所有资金名目。
闻熹安静地站在父亲身边,察觉到父亲的身体微微颤抖,闻熹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希望能够给予父亲一点坚持下去的力量。
闻裕昌几乎是白手起家,名下的纺织厂能够做到今天的规模,靠得是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一刻都不敢懈怠。
如今走到这一步,说不舍得都是骗人的。
但闻裕昌知道,没有比上交给国家更好的办法。
熹熹说得对,只要人还在,就永远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他回拍了拍女儿的手,安抚对方,自己没事。
“闻裕昌同志,你提交的资料我们已经检查过了,没什么问题的话,请你在交接书上签字,并盖上手印。”
坐在一旁的侯书记没看闻裕昌,注意力都停在闻熹这个姑娘身上。
这就是宋清延的对象啊,侯书记感叹道。
年轻漂亮,懂礼仪知进退,遇事不慌,有一种超出年龄的冷静和机敏。
自家大侄子这是捡到宝了。
办完所有手续之后,确认没任何问题,其他人起身,鱼贯而出,离开办公室。
赵忠良将领导都送出去之后,再回来,办公室里的气氛就轻松了不少。
“我这里还有一本存折……”
闻熹看正事办完了,拿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嫁妆。
“闻家丫头,这些是你自己的,可以收起来,不用上交。”
联想到昨天巡逻队上门时,闻然说的那些话,侯书记自然明白,闻熹手里这一份是什么。
那是闻裕昌留给家人最后一点傍身的钱。
闻裕昌连忙拉住闻熹,“熹熹,这些是你的……”
闻熹笑了,解释道,“我就是想问问,这笔钱怎么存才合适。”
“毕竟我们过几天就要去肃州了,带着这些东西,不太方便。”
闻裕昌闻言松了口气。
赵忠良迟疑地接过存折,翻看到最后的数字,微微睁大眼睛。
这可是整整一万块!
该说不说,闻家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光是留给子女的这一点,都是普通人家几辈子赚不来的。
赵忠良想了想,真心实意地对闻熹说,“一半存定期,一半买国债。”
闻熹点点头,和她计划的一样。
“那就麻烦都给我存成五年期吧。到时间,我会自己回来取。”
“都存?”
赵忠良愣住了,他和侯书记交换了一个眼神,想起侯书记早上的交代,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你们不是要去肃州吗?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存了,日常生活的开销怎么办?”
闻熹笑了,“我们身上还有几百块钱,应付日常的生活没问题。”
赵忠良这才放心下来。
他不由得多看了闻熹几眼。
不怪侯书记百忙之中,还要跑到中央银行来亲自过问此事。
除了两家的姻亲关系之外,闻家这姑娘,的确不简单。
虽然看起来是个娇滴滴的大小姐,内里却极为清醒。
光是有这个决心和毅力,跟着父亲奔赴千里之外的肃州,这心智就绝非一般人可比。
闻家两口子最近离婚事,赵忠良也略有耳闻。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本不是他们这些外人可以置喙的。
但像陈英这样,危急关头,直接离婚撇干净关系,马不停蹄分家搬出去的,真是少见。
赵忠良见过太多人性的阴暗面,碰上闻熹这种不离不弃的,愈发觉得难得。
可惜了。
赵忠良叹了口气,这么好的姑娘,被宋家提前预定了。
不然,介绍给家里那个不成器的孽子,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赵忠良拿着存折出去给闻熹办理了,趁着这个空档,侯书记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该说的还得说,一点都跑不掉。
“闻……闻熹啊,这个,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们。”
闻熹转身,看到谦和的市官员一脸为难,就差挠头了。
“这个……”迎着小辈澄澈的目光,侯书记在心里把混蛋大侄子翻来覆去骂了个狗血淋头。
姐姐说的一点没错,宋清延就是个讨债鬼!
没一日不让他们这些长辈操心的。
“清延他……他已经回肃州了。”
闻熹动了动嘴唇,没吭声。
意料之中。
反而是闻裕昌怔住了,“宋营长走了?”
侯书记叹了口气,觉得这几天肯定愁白了不少头发,“对,他们团任务重,探亲假没请几天。”
涉及到部队的安排,闻裕昌便不好多说什么。
闻熹心里轻嗤一声,没几天的探亲假,难道宋清延不知道这次回来是为了什么吗?
虽然两人素未蒙面,但闻熹觉得,宋营长和自己在面对婚约这件事情上,态度出奇的一致。
避之不及,躲得越远越好。
这样也好,闻熹淡淡一笑。
省的自己到时候多费唇舌解释,等到了肃州,直接和男人说清楚。
解除婚约,一拍两散。
刚走进大厅,就看到等候已久的赵忠良。
赵忠良快五十了,中等身材,相当富态。
圆脸重眉毛,大眼睛,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在银行迎来送往多了,赵忠良的锻炼上永远都是一团和气,鼻子几乎老拧起一旋笑纹。
他站在大厅里,尽管脸上堆着和煦的笑容,但不时伸头看向大门口的旋转门,透露出内心的焦急。
直到看到闻裕昌和闻熹的身影。
赵忠良几乎是瞬间就掉转方向,快步走到闻裕昌跟前,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朵根了。
“闻厂长?我们之前见过,您还有印象吗?”
闻裕昌和赵忠良握了握手,谦逊有礼地颔首,“您好。”
赵忠良目光飞快从闻熹脸上滑过,惊艳的神色一闪而逝。
“到我办公室去吧,领导们都在。”赵忠良率先侧身,一路将闻熹他们领进了办公室,贴心地关上门。
偌大的办公室里,侯书记已经到了。
坐在他身边的,除了秘书,还有其他部门的负责人。
闻裕昌面色平静地从包里将所有文件和资料拿出来,一一摆放在众人面前。
几名负责人将资料拿起来检查,另一边,闻裕昌将一个账本交给赵忠良,上面记录着闻家现有的所有资金名目。
闻熹安静地站在父亲身边,察觉到父亲的身体微微颤抖,闻熹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希望能够给予父亲一点坚持下去的力量。
闻裕昌几乎是白手起家,名下的纺织厂能够做到今天的规模,靠得是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一刻都不敢懈怠。
如今走到这一步,说不舍得都是骗人的。
但闻裕昌知道,没有比上交给国家更好的办法。
熹熹说得对,只要人还在,就永远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他回拍了拍女儿的手,安抚对方,自己没事。
“闻裕昌同志,你提交的资料我们已经检查过了,没什么问题的话,请你在交接书上签字,并盖上手印。”
坐在一旁的侯书记没看闻裕昌,注意力都停在闻熹这个姑娘身上。
这就是宋清延的对象啊,侯书记感叹道。
年轻漂亮,懂礼仪知进退,遇事不慌,有一种超出年龄的冷静和机敏。
自家大侄子这是捡到宝了。
办完所有手续之后,确认没任何问题,其他人起身,鱼贯而出,离开办公室。
赵忠良将领导都送出去之后,再回来,办公室里的气氛就轻松了不少。
“我这里还有一本存折……”
闻熹看正事办完了,拿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嫁妆。
“闻家丫头,这些是你自己的,可以收起来,不用上交。”
联想到昨天巡逻队上门时,闻然说的那些话,侯书记自然明白,闻熹手里这一份是什么。
那是闻裕昌留给家人最后一点傍身的钱。
闻裕昌连忙拉住闻熹,“熹熹,这些是你的……”
闻熹笑了,解释道,“我就是想问问,这笔钱怎么存才合适。”
“毕竟我们过几天就要去肃州了,带着这些东西,不太方便。”
闻裕昌闻言松了口气。
赵忠良迟疑地接过存折,翻看到最后的数字,微微睁大眼睛。
这可是整整一万块!
该说不说,闻家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光是留给子女的这一点,都是普通人家几辈子赚不来的。
赵忠良想了想,真心实意地对闻熹说,“一半存定期,一半买国债。”
闻熹点点头,和她计划的一样。
“那就麻烦都给我存成五年期吧。到时间,我会自己回来取。”
“都存?”
赵忠良愣住了,他和侯书记交换了一个眼神,想起侯书记早上的交代,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你们不是要去肃州吗?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存了,日常生活的开销怎么办?”
闻熹笑了,“我们身上还有几百块钱,应付日常的生活没问题。”
赵忠良这才放心下来。
他不由得多看了闻熹几眼。
不怪侯书记百忙之中,还要跑到中央银行来亲自过问此事。
除了两家的姻亲关系之外,闻家这姑娘,的确不简单。
虽然看起来是个娇滴滴的大小姐,内里却极为清醒。
光是有这个决心和毅力,跟着父亲奔赴千里之外的肃州,这心智就绝非一般人可比。
闻家两口子最近离婚事,赵忠良也略有耳闻。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本不是他们这些外人可以置喙的。
但像陈英这样,危急关头,直接离婚撇干净关系,马不停蹄分家搬出去的,真是少见。
赵忠良见过太多人性的阴暗面,碰上闻熹这种不离不弃的,愈发觉得难得。
可惜了。
赵忠良叹了口气,这么好的姑娘,被宋家提前预定了。
不然,介绍给家里那个不成器的孽子,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赵忠良拿着存折出去给闻熹办理了,趁着这个空档,侯书记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该说的还得说,一点都跑不掉。
“闻……闻熹啊,这个,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们。”
闻熹转身,看到谦和的市官员一脸为难,就差挠头了。
“这个……”迎着小辈澄澈的目光,侯书记在心里把混蛋大侄子翻来覆去骂了个狗血淋头。
姐姐说的一点没错,宋清延就是个讨债鬼!
没一日不让他们这些长辈操心的。
“清延他……他已经回肃州了。”
闻熹动了动嘴唇,没吭声。
意料之中。
反而是闻裕昌怔住了,“宋营长走了?”
侯书记叹了口气,觉得这几天肯定愁白了不少头发,“对,他们团任务重,探亲假没请几天。”
涉及到部队的安排,闻裕昌便不好多说什么。
闻熹心里轻嗤一声,没几天的探亲假,难道宋清延不知道这次回来是为了什么吗?
虽然两人素未蒙面,但闻熹觉得,宋营长和自己在面对婚约这件事情上,态度出奇的一致。
避之不及,躲得越远越好。
这样也好,闻熹淡淡一笑。
省的自己到时候多费唇舌解释,等到了肃州,直接和男人说清楚。
解除婚约,一拍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