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百家诸贤,战国群星耀眼之时。-《文明领主:我建神话天庭为运朝》

  中山王宫大殿内。

  卢云亲自接见,一路奔波到此的各国贤士,已经面谈上百人。

  此时。

  一脸忐忑的东郭先生进入大殿内。

  【气运神通】悄无声息的运转。

  卢云法眼大开,通天的金青色光柱映入眼帘。

  满殿大殿的气运,颜色呈现黄白之气,偶然有几道红光汇聚。

  连续几百人中。

  这是今天气运最强盛的一位。

  “贤士请起,来人快快奉上座。”

  卢云亲自搀扶起东郭先生,令后者坐下。

  “王上不计较我乃亡国之臣。”

  “从齐国逃亡之罪,在身吗?”

  东郭先生声音哽咽。

  回想起一路逃亡的心酸历程,加上成国亡国百姓不存,心底万般惆怅。

  他意气风发的年纪。

  已经被战国的乱世打击到体无完肤。

  本来想要投奔中山国的念头。

  不知不觉。

  被刚才突如其来的横祸,打击到有些崩溃。

  “你不觉得老朽,已经是衰残之年,昏聩无用了吗?”

  东郭先生双鬓皆白,脸上布满皱褶,苍老的大手轻轻颤抖。

  卢云很认真的看了一眼东郭先生,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

  还未等他说话。

  “王上与我为伍,不觉自家丢人,不怕天下笑话吗?”

  东郭先生更加激动起来。

  双手指着自己大喊。

  东郭先生的自卑和亡国耻辱一下子涌现。

  他身为墨家门人又如何。

  救不了自己的祖国,更救不了成国的黎民百姓。

  齐国铁骑战车洪流下,成国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沦为最低贱的奴隶。

  “若得东郭先生,无异商得比干、周得吕望也。”

  卢云坚定的语气。

  轰然。

  在东郭先生内心泛起狂涛骇浪。

  即使。

  东郭先生在成国。

  成国的国君看重他墨家门人的身份。

  现在眼前中山国的王。

  这位王上他不一样!

  他懂我,他明白我,他是真的看重我。

  东郭先生泪流满面,颤颤巍巍的身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臣东郭,愿拜王上为君上!”

  “老朽愿以残躯,追逐君上一生前行的步伐,为此不惜一切。”

  “此生若违此誓,神魂俱灭,永不入泰山蒿里。”

  (泰山蒿里:先秦时期认为鬼魂死后去的地方)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表面上是。

  士为君者死。

  东郭先生心里则是另一个想法。

  “紫薇帝王命格,现在不抓紧机会抱住大腿。”

  “以后想跟着混口汤都喝不上了。”

  卢云脸色古怪,东郭先生能不能进泰山蒿里,好像也是他这位北阴天子说了算。

  “快快请起,寡人愿尊东郭先生为相国!”

  卢云紧紧握住东郭先生的手。

  “赏顾城相府一座,赐千两黄金,七百石粮食。”

  “凡有国政,相国尽可畅所欲言,先禀告相国,再禀告寡人。”

  大殿里其他人看到这一幕。

  心中无不动容憧憬。

  真的如同王书诏令里说的一样,中山王礼贤下士,许诺高官厚禄,肯重赏贤人。

  东郭先生。

  在场的各位都不是很陌生,一路上的交谈中,各自都被东郭先生的学识所折服。

  墨家嫡传名不虚传。

  东郭先生一个亡国罪臣,得到卢云赏识,都能成为中山国的国相。

  那他们再差,也能混个士大夫当当吧?

  千金买骨的效果悄然达成。

  ……

  送走东郭先生等人后。

  “擦,可算完事了,累死我了。”

  卢云瘫坐在王座上,生无可恋的吐槽。

  他连续施展一整天的【气运神通】,自己副本里这点浅薄道行,也算见底了。

  另一旁。

  雁纹青铜灯里,灯火摇曳,昏暗不明。

  一个王宫太史借助灯光,奋笔疾书,施展史家神通【秉笔直书】。

  将这一幕幕载入历史长河内。

  “能把这一段丢脸的事情抹去吗?”

  卢云腾的一下站起身和太史商量着。

  太史毫不迟疑的摇了摇头,忠实的记录着卢云的一言一行。

  春秋笔法,看懂靠猜。

  “算了算了,你先出去。”

  卢云脸色一黑。

  把太史赶出去,自己一个人静一会。

  崔杼弑君,三杀史官,太史不改弑君记录。

  各国史家门人奉其为精神榜样。

  故此。

  史家据事直书,一字不改!

  ……

  送走了太史言官。

  “春秋三百年。”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卢云嘴里默默念叨了几句。

  原先不过普普通通的副本背景介绍。

  此时。

  听完东郭先生的经历,在他心里又有了另一重感悟。

  “春秋是播种也是收获,短短二字,却点缀了中华上下千年的时光。”

  “诸侯列国,百家争鸣。”

  “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

  “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更是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平民不得保障的年代。”

  卢云缓缓起身,走到宫殿门口,凝视面前这扇青铜大门。

  一如。

  他最开始进入领主大殿一样。

  “他们宛如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清辉,普照着终将消失的黑夜。”

  文艺复兴馆的旁白声历历在目。

  卢云深呼一口气,握紧双手。

  “今天。”

  “我有幸,从时光长河过往的细碎一叶,见证华夏群星最耀眼之时。”

  他推开面前这座青铜大门。

  卢云想要重新做一些什么,至少先圣绝学,不应该失散在战火岁月中。

  东方中华文明。

  从来没有逊色过西方文明一丝一毫。

  “拜见君上!”

  “臣等,定竭尽全力,辅佐君上,入住四海!”

  门外百家各派门人,左右维持秩序的中山巫士,以及刚任命的相国东郭先生。

  齐齐呐喊。

  成千上万名身穿简陋衣物的中山百姓。

  各种打扮的人混迹在人群之中,从王宫两侧各处的街市涌出。

  汇成了一道道人流组成的溪流,在各级军士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向王宫走去。

  诸子百家门人不明所以,紧张的看着不断,围过来的中山百姓。

  “恭迎百家先贤,入中山国为官!”

  所有中山人都是高举着拳头,振臂高呼,人群之中甚至有喜极而泣者。

  他们被视为北狄蛮夷。

  多年来未曾有百家学子肯来中山国为官。

  四五十年的立国动荡,再加上一直以来被中原霸主晋国追着穷追猛打。

  现在这种被认同的感觉。

  是前所未有的。

  当然。

  这种说法也是卢云暗中派人宣扬的。

  “民心,臣心,军心。”

  “我全都要。”

  卢云站在王宫楼阁上,俯瞰顾城百姓的繁华盛景,不知所措的诸子百家门人。

  除此之外。

  卢云派遣使者,去往北方燕国之地,送重礼交好。

  虽然。

  赵韩魏三国已经交恶。

  但是。

  其他各国还有拉拢谈判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