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遭遇刺客-《闪婚北周做天后》

  那玄真观道长让沈君茹要道法自然,虚其心,重新去抽签的话,让她简直哭笑不得。

  她本来辛辛苦苦排队求的这支签,是为问前程而来,谁知道竟抽了个寂寞。

  风云际会的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朝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

  也是道释诸教最为繁盛的阶段。

  更是一个方术横行,占卜为王的时代。

  星占、望气、风角、谶纬、占梦、相术弥漫于朝堂与民间的每一个角落。

  相士,巫师,各种牛鬼蛇神游走人间。

  按道理来说,对于沈君茹这种从小学着科学,做着科学试验长大的现代人说,这些旁门左道未免荒诞。

  但即便是现代人,在面对人生困惑和艰难的情境时,也难以摆脱内心试图对命运和未来的掌控与期盼。

  在沈君茹的心里,她其实一直对她蓦然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有所疑惑。

  如果说,当初那个意外是由于青瓷莲花尊上的那张黄色的符纸,那么既然有来路,难道就没有去路么?

  她在元始天尊的脚下憧憬着,心里一直期盼着她抽到的灵签,可以带给她上天的启示。

  至少能让她在眼下的困境中,能顺风顺水,一路走得更远。

  最好是有神仙告诉她回家的路,能让她明天便能重新见到二十一世纪的绿树蓝天。

  哪怕背着那沉重的负债。 可她失败了。

  她和锦儿忙着在堂前排队抽签时,陈柏然带着王端,去帮她找那个丈母娘喜欢的蟹酱和定胜糕去了。

  道观的厨房应该离开的不远,有食物烹饪的香味随风传来。

  陈柏然一路观光着,还没走去多远,

  就看见厨房后面有座殿宇的顶上,紫烟穿屋,浓雾滚滚,瞬间着起火来。

  然后便听见了一连串沉闷的连环爆炸声。

  随之便看见了屋顶冲天而起,瓦片四射而来。

  “殿下,好像走火了!这里危险,我们快走!” 王端警觉着,赶紧上前护卫着他,想往回就撤。

  可陈柏然却满心好奇着那爆炸的声音是怎么回事?

  道观里有爆炸声音。

  难道这观里在造武器么?可南北朝时期火药还没发明呢。鞭炮也才是唐朝才有的。

  什么声音会发出这样的声响?

  他正有心想前往查看一番,就听见有个凄厉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丹房着火了!快救火啊!”

  眼见着观里的大小道士,听见呼救声从纷纷从殿宇里冲了出来,拿桶的拿桶,抬水的抬水,急忙奔向了火场。

  又见着有人匆忙抬着满身是血的道人,一路小跑着路过了身边。

  “丹房着火了?怎么,这个玄真观里还有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陈柏然奇怪着。

  “哎呀!郎君有所不知,玄真观的丹药可是天下闻名啊!” 王端不由分说拉着殿下。

  “那炼丹的张宾道长,常年在此修炼造丹。”

  “据说他的金丹术,黄金入火,百炼不消,能令人不老不死。”

  “朝中大臣趋之若鹜,可是一向一丹难求啊。” 他说。

  “求丹药?长生丹?” 怪不得着了火呢。陈柏然突然明白了爆炸的原因。

  这历史上火药的发明,不就是因为道教炼丹药而意外发现的么。

  “殿下!那张宾道长不是说过,这草木炼成的地元丹,能杀菌消毒,延年益寿。”

  “体内丹田之气炼成的,叫“人元丹”。可练金刚不坏之身。”

  “那用矿物和金属炼成的便为天元丹。据说要七七四十九天乃成。”

  “张道长的金丹便是那种天元丹。” 两人疾步往外退着,王端一路絮絮地对他讲。

  “王端,看不出来你知道的挺多啊!” 陈柏然一边夸赞着他,一边在心里速记着。

  “殿下,您忘记了。这可是上次张道长随侍殿下的时候,给您介绍的。”

  “您那时嫌他啰嗦,让小的帮您记着的。”

  听着王端的解释,陈柏然听了无奈地看了他一眼。

  心里寻思他这个太子殿下,之前都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倒是王端,做个太子的贴身小厮,得要多么的聪明伶俐兼头脑灵活。

  他们一路往签堂退着,正打算和沈君茹去汇合。

  突然间,眼前就不知从什么地方旋风般地窜出了几个持刀的黑衣壮汉。

  说时迟,那时快,就见一道光奔着两人面门而来。

  “有刺客!”

  王端大叫一声。

  陈柏然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凌空顿生一个黑色的八卦圆球,高速旋转着来到了面前。

  当地一脚踢掉了那迎面而来的刀剑,然后翻滚着落到了那些人的中间,

  那球展开了人形,只用着手中一根短短的竹签,便三拳两脚击翻了刺客。

  “不好!郎君,咱们快走。” 王端惊慌着。

  陈柏然煞白了脸刚准备抬脚,就见陈君茹一路喊着奔了出来。

  “喂!道长,道长!”

  沈君茹是追着那个解签的道人跑来的。

  原来听说观里着了火,求签的人们顿时乱了。

  沈君茹本来正和那老道在理论签的长短。

  就见那老道听说着火了,他那一直似睁非睁的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

  他也不问哪里着火了,慌忙将那手中的道将书一卷,喊了声快跑。转眼就不见了。

  靠!死道友不死贫道啊。

  沈君茹的签还在他手上呢,她都没来及看,于是她一路喊着,追了出来。

  可随即便惊讶地见到了眼前这一幕突发的变故。

  那几个黑衣客在地上翻滚着,动弹不得。

  那老道却随意地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将那手中的签弹回给了沈君茹。

  “嗳,我不是跟你说了么,那签你便去重抽好了。”

  “没事别在这里晃悠了,赶紧走吧!” 然后便挥手赶着他们。

  玄真观着了火,道观里到处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的。待着实在危险。

  陈柏然甚至都来不及想清楚,哪里来的刺客,会对着他来。

  他和沈君茹进玄真观,不是一时兴起么。

  都没穿太子的行头,居然这么快就被人盯上了么?

  四人立刻放弃了买糕的计划,边走边退,出了道观的大门。

  可硬是没想到这门出错了。

  道观太大,侧门太多,还都长的一样。

  刚出了道观的门,就见一个戴着渔帽的中年男人,挑着一副担子,正勾着头在门口张望着。

  可能听说道观里着了火,他口中一直叨叨着:“这怎么办。这怎么办。”

  看见他们出来,便连忙打听。

  “小郎,娘子。这观里的火情可大么?俺听说厨房和丹房烧了?”

  “呃,你知道的倒比我们还清楚。” 锦儿应了一声。

  “完了完了,那怎么办!” 那人开始跺脚。

  “什么怎么办?” 沈君茹好奇的心又开始泛滥。

  听见有人询问,那中年人仿佛找到了可以倾诉的对象,急忙转脸对他们叨叨:

  “我这担子里的螃蟹,是给观里做蟹酱的。现在观里着火了,厨房里没人出来收货了。”

  “我这还要赶在城门关闭前,赶回家去。小郎和娘子,你们看看可要这货?我可以便宜点卖!”

  他着急地用毛巾擦着额头的汗,不管不顾地推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