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罢黜之祸-《闪婚北周做天后》

  万英喆带来的惊天消息,让坠入迷雾中的太子爷,终于知道了面临绝境的缘由。

  有人假借了太子的名义,以勤王为名,在天子从云阳宫回来的路上设了埋伏。

  东宫谋反,自夏商之始,便从没好的结果。

  律法峻厉,必死无生。

  父皇没有立时赐死太子,让他还能在东宫苟延残喘几日,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

  这等待引颈而死前的黎明,充满了腥风血雨即将来临前的异样平静。

  太子妃落了一张构陷与外男私通的信。

  太子爷被抓了一封调兵谋反的证据。

  结合着那日在勘陵路上的劫杀,桩桩件件都预示了深藏在黑暗背后之人的远虑深谋。

  正如太子的老师颜之仪,当初对太子再三建言时曾问过:

  太子可曾知道自己眼前到底面对的敌人是谁。

  然而这个问题,至今陈柏然都没有搞明白过。

  “殿下!一旦东宫谋反的罪名坐实,您将万劫不复。”

  “不如让英喆带走殿下,从此远走高飞!” 万英喆焦急地说。

  “不行。太子妃还在孕期之中。孤不可能丢下她一人独生。”

  “况且,一旦孤走了,这谋反的罪名岂不是落在了实处。”

  “孤需要你此时帮忙去找一个人。”

  “皇城的郊外,皇陵工地。他是风水的堪舆方士,名字叫做安伽陀。”

  “诺!”

  万英喆悄无声息地带走了太子的嘱托。

  皇帝的封禁,一连数日没有动静。

  那种在刀尖上游走的煎熬,让两个来自未来的年轻人惺惺相惜着,感到了封建社会称王曰霸的残酷。

  方士的回话,只带来了一个认真的字,鸡。

  鸡,是这危局的解决方案么?

  可谁能想得通,这鸡是指属鸡的人,还是其他什么。

  太子爷为着这个简单的字绞尽了脑汁。

  东宫的上下因为生死,也为太子爷的危境担忧着。

  而紫禁城里,皇帝的案头正铺展着一张,刚刚从秋官司寇那里转来的口供。

  那个擅自带兵埋伏在天子回銮半路,本是留守皇城的禁军副统领姬通招供:

  那夜子时,他的军帐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的面孔。

  来人自称是太子身边的黄门侍卫王端,前来大帐传东宫口谕。

  说是有侯官内线的消息,有人会在天子回銮的半路伏击行刺天子。

  因此要他带着太子的手谕,调集手下的兵卒,翌日中午埋伏在天子入城的必经之路。

  一般来说,太子是无权调动皇城的禁军的。

  没有调兵的虎符,姬通本不该妄动。

  可来人拿着盖着皇太子大印的手谕,又以勤王为名。

  万一事关重大,坏了天子的性命。

  生怕耽误了朝廷大事的姬通便想也没想,接受了命令。

  没有调兵虎符,他只能带走数量五十以下的兵士。

  在天还麻麻亮的时候,便按照太子的命令,擅自率领旗下的四十九名军士,埋伏在了山林之中。

  可巧不巧的是,正当皇帝和太后的仪仗已经远远在目。

  马队的声响已经由远及近的时候,果真从岔道上飞马来了一哨人马。

  那姬通自以为是刺客,便招呼着手下冲了出去。

  这突然而出的兵马,和那哨铁甲金戈的所谓刺客战在了一处,正逢天子的仪仗到达了面前。

  一场混战之后,那姬通被进京述职的老将韦孝宽抓了个正着。

  就这样,藏在他身上的那张盖着太子印玺的文书,便被送到了陛下的手中。

  宇文邕看着那份已经签字画押的口供,啪地一记拍在了书案上。

  伺候在侧的何泉蓦地吓了一跳。

  他捏着手里一份来自东宫的奏本,用袖口擦着头上的冷汗,不知该进还是退。

  皇帝愤愤地抬起了头来,正看到了他手里抖索着的黄册。

  “谁的奏本?” 皇帝问。

  “陛下!东宫送来了太子爷的上奏,您要看看么?” 何泉小心翼翼地说。

  “他还有脸给朕上奏本?念!什么内容?”

  “陛下!太子说:太子妃身怀皇嗣,因东宫封禁,这几日厨下物资匮乏。”

  “太子为皇嗣之念,恳请天子能赐予母鸡几首用于熬汤。”

  “哼!这可真是朕的好儿子啊。死到临头了,还想着为他的女人讨一口鸡汤。”

  “他倒是怎么还有心情能吃的下的!”

  皇帝的愤怒,让何泉左右不是。他尴尬地笑着劝解说:

  “陛下!您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殿下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压根不知道陛下怒在何处啊?”

  “他自己做的事情,口供都有了,他居然会不知道?”

  “以勤王的名义,调集禁军,伺伏天子。谁给的他胆子。他不知道这是谋逆之罪么?”

  “陛下!恕老奴直言。所谓谋逆者当是图谋陛下天下之人。”

  “殿下既为东宫太子,乃未来储君。承继大统,唯时间而已,何必冒险犯难作此谋逆之事呢?”

  “况且,太子一向行事懦弱无有主见,如何突然会有魄力做这等明知是死罪的无脑之事。”

  “这里面会否有什么误会啊?”

  “奴婢闻听,天子在云阳宫时,京城发生诸多事情。”

  “听闻太子在去皇陵勘察时,遭遇了刺客,差点命送黄泉。”

  “他身边的一概亲侍皆身负重伤。”

  “你这都是哪来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大概又是那个老滑头郑译来勾兑你的吧!”

  “他怎么没敢来见朕?朕的儿子交给他,他都教给他学了些什么!”

  天子听着,颇为恼火地堵了一句。

  “呃。。。陛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非是郑大人勾兑,这只是老奴的感觉而已啊。”

  “老奴记得,当初勘陵之事,您在云阳宫是下旨派了一个造作局大臣同往的。”

  “孰是孰非,唤来一问不就明了了么?”

  何泉的话,一语提醒了梦中人。

  皇帝顿时想起了皇陵勘墓,太子确是请旨让皇帝派了一个名叫裘渥的造作局官员,一同随太子去勘陵的。

  太子半途遇刺,他只是回銮后有所风闻,但并没有认真追究过这回事。

  毕竟太子谋逆的罪过远比其他重要。

  更何况,如此的卖惨,或许是太子预料到在劫难逃,放出的迷魂雾也不一定。

  可那陵寝的状况,至少也该有个人面君回复。

  “如此,差人速唤裘渥来见驾。另外请太子的师傅颜之仪来。” 皇帝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