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独孤送信-《闪婚北周做天后》

  宇文心兰失踪了。

  一连几天没有找到女儿踪迹的郑姬着了急。

  听说惠休已经在御史台的大牢里死于非命。

  她的宝贝心兰几日都没有回去杨府,不会是真的找了个地方,为他殉了情吧。

  想到这里,她的心里是焦躁万分。

  她派出去寻找的人,一批批回来了。

  在心兰所有可能会去的地方,都翻了个遍。

  可除了那日心兰离开丰源纸行后回到杨府的信息,便再也没有丝毫关于她的痕迹。

  皇帝眼看就要回銮了,随同前往云阳宫伴驾的齐王也将回府。

  女儿手中的那封信,还没有及时收回。

  此时的郑姬着急如热锅上的蚂蚁。

  那日夜里,杨家人强做镇定,以心兰一直未归为由,搪塞了赶上门来寻找女儿的郑姬。

  只是那郑姬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窃以为女儿一向自以为是,说不定为了惠休又不知道哪里去安身立命了。

  所以,她在翻找了杨府没有结果后,迟疑了片刻,便甩手而去。

  如今,几天过去了。

  女儿不仅没了身影,就连她一向在外花天酒地的丈夫杨淦莫名也没了踪影。

  按道理说,女儿嫁做了杨府的妻,就算在杨府再不讨人喜欢,难道媳妇几日不归,杨淦一家不着急么?

  可分明她的夫家安静的像没有事情一般。

  这里面会不会隐瞒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都说母女连心,虽说女儿离开家久了,可冥冥中一种不祥的预感还是揪住了郑姬的心。

  郑姬的疑问随着彻夜而来的噩梦,一日紧似一日。

  直到那日夜里,杨府偷偷摸摸在深夜运出了无数个箱子,被大冢宰府的暗探看了个分明。

  箱子被查抄了,可里面除了财物和衣物,并没有什么特别。

  杨家解释这箱子运出,是为了心兰的婆母回齐国省亲。

  婆母出身富贵商家,白日携诸多财宝出行,太过招摇。

  这个理由不免牵强,更何况出城的城门早已关闭。

  杨家为什么在深夜出运财物呢?难道女儿藏在了外面?

  心兰不想见到自己的娘亲?

  这莫名的疑问,不禁让郑姬疑心更甚。

  在女儿的卧室里,她边边角角仔仔细细查了好久,可没有任何值得她可以,怀疑的地方。

  倒是窗前那棵女儿最爱的玉兰树,莫名萎靡了叶子。

  任性的女儿伤透了母亲的心。可母女之间到底有什么是不可原谅的呢?

  只不过此时,郑姬更为操心的毕竟是尽快找到女儿,找到她手上的那封构陷信。

  可对于杨府来说,心兰暴毙这事情一定瞒不了多久。

  心兰娘家的每一次来人,都是透骨的煎熬。

  这媳妇的死,他们需要盘算出多少种可信的理由,才能说服心兰的娘家,说服他们自己。

  他们当然可以说,心兰为了惠休服毒自戕了。

  或者也可以辩驳,心兰思虑惠休过度,想不开引颈自刎了。

  总之,她的死只要攀上了和惠休的种种,撇清了杨家的关系,便有了杨府求生的机会。

  只不过,她身上的伤口,实在经不起仔细的推敲。

  万一朝廷细究起来,这谋害皇亲,满门抄斩的罪行铁板钉钉。

  所以千种万种,都不如说她就此失踪了为好。

  想着那郑姬在外找不到女儿,必定会重新过府寻求。

  那心兰之死瞒不了多久。

  杨家人开始了分头的行动,准备着各自逃离。

  花弄蝶飞快地盘算着眼前的现实。

  她知道此时,她在杨府的庇护不过还剩下咫尺片时。

  虽然表面上看来,杨淦心态全毁,哭闹着不让花弄蝶擅离他的左右。

  其实现在她被杨府也是软禁起来了。

  想是因为她此时身份的暴露。

  可也不排除,在李代桃僵后,杨家会拿她出去抵命。

  簪子是她的,杀了心兰的凶器是她的,杨府上下均是同一张嘴,

  谁会管顾及她一个外来的,谁也不会把她当人的青楼花魁?更不用说当时谁攥着那锐器。

  杨府如果不能在这件事情上安然脱身,

  只有将她这个朝廷钦犯推出去,以她与心兰扭打错手杀死心兰的解释,才会是杨府最好的结局。

  人在最后的时刻,必定为自己谋算最好的结局。

  但这一切必定会牺牲一些命如草芥的性命。

  花弄蝶该如何自救,又该如何置死地而后生呢。

  她不由想到了心兰手中的那封重要的信。

  那封信,成了谋局的关键。

  这是一张身价贵重的投名状。如果有用,换来的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东宫的照应。

  可那信不知真假。

  但不管怎么样,先下手为强,抢得先机才有生的机会。

  于是她便向杨淦提议,将手上这封信送往东宫太子妃。

  如此她与杨府,便可苟延残喘,以求东宫和随国公府的庇护。

  花弄蝶的花言巧语,让早已没有了主张的杨淦动了心。

  心兰手中的信被辗转送到了独狐夫人手中。

  隋国公府本正为长女杨丽华在丰源纸行出的事合府不安,却在深夜看到了一个黑衣人秘密来会的消息。

  这事虽不明真假,却意义重大。

  然后便有了独孤夫人连夜套车赶往东宫。

  两封信被太子对在了一起,分毫无差。

  只在最后落笔处有暇庇,看来这信是个复本。

  郑姬一定是在心兰拿走了原件后,临时起意用了副本交给了皇后。

  这构陷游戏正因为此,有了峰回路转的机会。

  “这信,还是让那来人送交御史台裴大人去查比较合适吧!”

  太子收起了那信,把它交还给了独孤夫人,然后静静地言道。

  “殿下!您的意思?”

  太子的淡然,让独孤夫人实为不解。

  “岳母有所不知。心兰已死,外人尚且不知。”

  “既然杨府着急着人来送信,必是心有惶恐,有求东宫的意思。”

  “这信当是那日里,在丰源纸行构陷丽华,却被心兰带走的那封原稿。”

  “可这信若是此时在东宫手中,事情便远没有当初那么简单了!”

  的确,这信虽然对于郑姬来说尤为重要,但是对于太子来说,却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惠休之事,陈柏然早已预料到是皇帝的手笔。

  既然如此,那么心兰的一举一动,当在裴文举的监控当中。

  心兰亡故的消息,虽然此时还没发酵,但终归有水落石出的那天。

  可如果这封当初的构陷信到了太子手中,心兰的死便说不清楚了。

  有心人可以堂而皇之指证东宫,心兰便成了太子派人谋杀的了。

  送信的人只想了要救他自己,却没有为东宫的境地去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