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灾民们不懂,她也带头胡来吗?!
尽管连画仍心存疑惑,却还是照办。
待她走后,谢岁杳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枝叶出神。
前世,她是亲自搭起粥棚、为百姓施粥不假。
但她行事并不高调。
她只搭了一个不大不小、中规中矩的粥棚。
原因无他,京中世家如云,永宁伯府在京城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中等世家,自身实力不足,哪配与旁的世家争锋?
所以这是第一步:静心行善事,不引起其他世家的反感、不抢其他世家的风头。
至于第二步……
谢岁杳唇角微微上扬。
赈灾当然要赈,但关键是如何赈。
要赈得百姓对你感念恩德,掌权者能为你记上一功。
像狗男女这般,眼皮子短浅、赈灾只图名利,全然忽略了背后的根源。
试问有哪个掌权者不会忌惮手下官员威名太盛、于皇权有碍?
前世,她赈灾时刻不忘打着奉皇命赈灾的旗号,这才为沈家赢得了最后的封赏。
只可惜,沈家人不屑一顾、将她的殚精竭虑当成理所应当。
既如此,今生就休要怪她心狠手辣了!
……
永宁伯府在京中大出风头了整整两日,谢岁杳才不紧不慢地戴好帷帽,吩咐连画。
“随我悄悄出府。”
在京城中,她亦搭起了一处粥棚。
这处粥棚不远不近,刚好在……永宁伯府粥棚的斜对面。
“姨娘,还是您深谋远虑,如今京中人人都在夸赞大公子和您呢!”月茹一边拍马屁,一边不屑地看向斜对面:“您看对面的粥棚,连个露面主人家都没有,哪有半点诚心的模样?”
“他们不止不诚心,连大米都不舍得多给灾民施舍些。”
周清如得意一笑,搅动着锅里的米粥。
黏稠得几乎一动不动。
“哪像我们永宁伯府,真心实意为百姓着想,连施粥都是用的最上等的稠粥。”
眼看着粥棚前的灾民端着木碗排起长队,周清如灵机一动,干脆吩咐下去。
“不必再熬粥了,直接蒸成米饭,分给灾民。”
她料定这些贱民哪怕不受灾,也没什么机会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
而她今日就要做一个大善人:直接施饭!
灾民们闻言,纷纷激动地谢恩:“多谢夫人!夫人如此心善,必有大功德!”
谢岁杳与连画刚好赶到。
连画听见这边的动静,眉头紧皱,差点想冲上去:“姑娘,他们究竟会不会施粥?!”
“灾民们千里迢迢赶来京城,皆是久饿之人,脾胃极其脆弱,若贸然进食太干的米饭,只怕会出大问题!”
“此等道理连奴婢都懂!她真的不明白吗?”
谢岁杳亦是面色一沉。
周清如平素出门连脑子都不带吗?
灾民们不懂,她也带头胡来吗?!
要不是怕暴露身份、又担心灾民们不相信她的劝阻,她真恨不得冲上去掀了对面的粥棚。
但眼下,永宁伯府的粥棚被百姓追捧着,她绝不能那么做。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谢岁杳重重叹了口气,沉声道:“吩咐下去,将这一锅的粥熬得稀些,一会有用。”
“是!”
尽管连画仍心存疑惑,却还是照办。
待她走后,谢岁杳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枝叶出神。
前世,她是亲自搭起粥棚、为百姓施粥不假。
但她行事并不高调。
她只搭了一个不大不小、中规中矩的粥棚。
原因无他,京中世家如云,永宁伯府在京城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中等世家,自身实力不足,哪配与旁的世家争锋?
所以这是第一步:静心行善事,不引起其他世家的反感、不抢其他世家的风头。
至于第二步……
谢岁杳唇角微微上扬。
赈灾当然要赈,但关键是如何赈。
要赈得百姓对你感念恩德,掌权者能为你记上一功。
像狗男女这般,眼皮子短浅、赈灾只图名利,全然忽略了背后的根源。
试问有哪个掌权者不会忌惮手下官员威名太盛、于皇权有碍?
前世,她赈灾时刻不忘打着奉皇命赈灾的旗号,这才为沈家赢得了最后的封赏。
只可惜,沈家人不屑一顾、将她的殚精竭虑当成理所应当。
既如此,今生就休要怪她心狠手辣了!
……
永宁伯府在京中大出风头了整整两日,谢岁杳才不紧不慢地戴好帷帽,吩咐连画。
“随我悄悄出府。”
在京城中,她亦搭起了一处粥棚。
这处粥棚不远不近,刚好在……永宁伯府粥棚的斜对面。
“姨娘,还是您深谋远虑,如今京中人人都在夸赞大公子和您呢!”月茹一边拍马屁,一边不屑地看向斜对面:“您看对面的粥棚,连个露面主人家都没有,哪有半点诚心的模样?”
“他们不止不诚心,连大米都不舍得多给灾民施舍些。”
周清如得意一笑,搅动着锅里的米粥。
黏稠得几乎一动不动。
“哪像我们永宁伯府,真心实意为百姓着想,连施粥都是用的最上等的稠粥。”
眼看着粥棚前的灾民端着木碗排起长队,周清如灵机一动,干脆吩咐下去。
“不必再熬粥了,直接蒸成米饭,分给灾民。”
她料定这些贱民哪怕不受灾,也没什么机会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
而她今日就要做一个大善人:直接施饭!
灾民们闻言,纷纷激动地谢恩:“多谢夫人!夫人如此心善,必有大功德!”
谢岁杳与连画刚好赶到。
连画听见这边的动静,眉头紧皱,差点想冲上去:“姑娘,他们究竟会不会施粥?!”
“灾民们千里迢迢赶来京城,皆是久饿之人,脾胃极其脆弱,若贸然进食太干的米饭,只怕会出大问题!”
“此等道理连奴婢都懂!她真的不明白吗?”
谢岁杳亦是面色一沉。
周清如平素出门连脑子都不带吗?
灾民们不懂,她也带头胡来吗?!
要不是怕暴露身份、又担心灾民们不相信她的劝阻,她真恨不得冲上去掀了对面的粥棚。
但眼下,永宁伯府的粥棚被百姓追捧着,她绝不能那么做。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谢岁杳重重叹了口气,沉声道:“吩咐下去,将这一锅的粥熬得稀些,一会有用。”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