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86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为“裴屠狗-《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第90章 86.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为“裴屠狗”盟加更)

  那北阴的矮个青年,转头看向被打倒在地的同族,再回望徐永生,想要说什么,却没能开口。

  黄纥拔罗温部的木杰,这时看看对面,再看看徐永生,最初感觉出一口气的舒畅很快便消失。

  他几乎立刻就明白,远方那北阴人挨打,是因为对方投石,实际出手。

  而他和近处那个矮个子北阴青年当下还能好好站在这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当真动手殴斗。

  虽然那是由于徐永生的止戈为武。

  但别管面上还是内里,只要听了徐永生的话罢手不斗,对方便是有礼君子的模样。

  否则远处那个北阴人就是下场。

  他同族的矮个青年险些被用来那后脑勺挡石头,也是被吓了一跳,没有真挨石头打,心情刚有所平复,却见同族帮忙的人被打翻在地,一颗心忽上忽下,当真如同被徐永生拧衣服一样来回揉搓。

  围观的人中,鹿婷最初惊讶后,当即笑起来。

  反倒是人群中四门学的同学吕澈,有些不安,连忙迎上去:“恒光兄。”

  徐永生:“怎么?”

  吕澈略有些担心地往北阴人那边望一眼:“一来他们在北阴都是贵族头人的子弟,二来不管对咱们东都学宫还是对大乾来说,都是客人,打了他们会不会有些……”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徐永生平静如故:“这教育我们,学不会讲礼貌的人,就打到他站不起来。”

  吕澈瞠目结舌:“……圣人言是这么解释的么?”

  远处有人正陆续朝校场这边赶来。

  一部分是方才眼见有人斗殴,怕出事情,于是去请人前来制止或者调解,另一部分是呼朋唤友单纯来看热闹。

  哪知道事态转眼间就已经平息,也没有发展成十人以上的群殴。

  如果严格来算,只有一人勉强被单方面殴打……

  东都学宫国子学老生陈言略有些不情愿的来到校场边。

  了解事情大致经过后,这位出身河洛望族陈氏的七品儒家武者顿时摆摆手,转身而走:

  “事情已经了结,再好不过,再好不过,都赶紧散了吧。”

  另一批同北阴子弟一样来自帝京学宫太学的异族青年,同样没有帮忙的意思。

  他们甚至都不是来自草原,而是来自雪山高原。

  对于草原上的北阴人同黄纥人之间的争斗,全然当热闹看。

  一定要选的话,他们希望黄纥人多吃些苦头,但也没兴趣帮助北阴人。

  唯独听见徐永生所言“威伏四方”几个字时,这些雪原贵族子弟方才面色微变。

  当中有人冷笑:“威伏四方……姑且就算这些乾人压住东、西、南、北,西南谁伏谁可不一定……嘿嘿,西边也不一定!”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雪原,正是大乾皇朝周边最强势的异族,高手辈出,双方互有胜败,时战时和,已经在大乾西南、西域针锋相对三百年。

  一定要说的话,部分时期雪原甚至还占据上风,势力范围进进退退突破雪域高原的限制,危及大乾边疆。

  大乾皇朝占优时,往往也很难深入雪原腹地,彻底重创对方。

  如今大乾以十大郡王分别镇守边疆,当中有差不多一半,都要跟雪原异族打过交道。

  就在前些年,双方还曾经开战。

  近几年算是大乾和雪原之间难得和平时期,雪原向大乾称臣,双方互通使节,同时雪原异族派遣大量权贵子弟入大乾关中帝京,半是人质,半是学习。

  只不过其中多人,仍然桀骜。

  众人视线纷纷看向他们当中为首的青年。

  徐永生是七品武者不假,是新生中佼佼者也没错,但不表示老生中没有七品武者。

  尤其是实战中,纯粹武夫对上儒家武者往往更有优势。

  “都看我干什么,顶多揍他一顿,又不能杀了他,事情闹大了这里是乾人的地盘我们也跑不了,要私下找他的话,人生地不熟,这里的路你们都认清了?”

  那青年嗤笑:“不必跟乾人争一时之气,咱们和他们以后有得打呢,边疆上见分晓便是。”

  校场上,几名北阴学生围着那个鼻梁断裂仰天昏倒的同族,一时间敢怒不敢言。

  “把他抬去绳愆厅救治。”徐永生则若无其事,冲那些北阴人说道:“校场地面收拾干净,不要沾血。”

  绳愆厅,在五厅中专司规章纪律,违纪学生受罚也在那里。

  那明显为首的矮个北阴青年张了张嘴,但接触到徐永生平静如水的目光,他最终还是把话咽回肚子里,带人抬他们的同族低头而走。

  有来自帝京学宫国子学的一名青年书生,对于帝京学宫太学的北阴子弟被打,完全没有要替对方出头的打算。

  他身边有同样来自帝京学宫的同学则轻声道:“赵兄,这些人终归是咱们西监的人,送去东监的绳愆厅,会不会?”

  那赵氏子弟不以为然:“何必为草原蛮子出头?”

  周围人闻言纷纷点头,全没有东、西两监之间相争的意思。

  这赵氏子弟心有所感,转头看向另一个方向。

  却见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来到校场。

  一众学生捡见到来者,大都神情为之一肃。

  吕澈则有些担心地看向徐永生。

  他和徐永生都认出那看似年轻的男子,乃是东都学宫国子学的六品直讲,其名曹朗,河洛名门曹氏分支子弟,但天赋过人,乃是如今东都学宫最年轻的讲师之一。

  曹朗面无表情,不苟言笑,目光扫视间颇为锐利:“事情经过具体怎样?”

  徐永生平静应答,不作添油加醋,只如实介绍情况。

  曹朗听完之后,目光看向那面脸是血还在昏迷中的北阴学生,却也是干脆利落地说道:

  “带去绳愆厅。”

  一群北阴人闻言,神情晦暗,但只得照做。

  然后曹朗转头又看向拔罗温木杰等黄纥学生:“你们也去。”

  拔罗温木杰等人无奈,只能应声。

  曹朗最后再转头看向徐永生,却是微微点头:“做得不错。”

  徐永生:“多蒙列位先生教导。”

  曹朗不多言,径自带着北阴、黄纥两方人一同前往绳愆厅。

  而校场上众人,当即也纷纷散了。

  鹿婷冲徐永生笑道:“干得漂亮。”

  徐永生则摇头:“无事发生,方才最好。”

  不管怎么说,徐永生这趟在学宫东、西两监都一战成名了。

  此前在学宫高层、师长那边,作为新生里最出众的人之一,他很容易就挂上名。

  这趟调解劝架,则是让他在帝京学宫那边学生中也声名鹊起,尤其是在大家知道他其实是去年才正式入学的新生时。

  第二天的交流大课,下了课后,马上就有帝京学宫的学生前来寻徐永生:“徐郎君?”

  来人同样身着青衿,面相清秀,目光温和,这时自我介绍道:“西监太学石靖邪,草字守正,乃是受徐郎君一位姓韩故人托付而来。”

  “韩九郎么?”徐永生点点头:“徐某草字恒光,石兄不必客气。”

  石靖邪于是取出信件:“确实是受韩九郎所托,带信给恒光兄。”

  略微顿了顿后,他继续说道:“其实还有两封信,是分别带给东监四门学的一位王助教和一位在国子学就读的谢家三娘子。

  王助教的信,我已经送过去,听说谢三娘子当前外出历练不在东都,也不知道能否在我们返回帝京前归来,因此我将信一并给了王助教,请他代为转交。”

  徐永生:“如此自然妥当。”

  他从石靖邪那里接了信,不忙着拆开:“不知韩九郎在关中帝京如何了?我先前只听到一点风声,他似是转入帝京学宫就读。”

  石靖邪颔首:“对,在帝京学宫国子学,除了司业和几位博士外,连学宫祭酒也亲自过问他的学业,只是这次没能和我们一起过来。”

  徐永生面不改色。

  至少韩振当前无大碍,虽然看上去他很难出帝京城。

  他的事情,想必也不仅仅是帝京学宫在关注,有不少人都在盯着,更少不得皇室中人。

  准确说,乾皇多半给了个明确的说法。

  否则韩振连现在都生活都未必能保证。

  “此番有劳守正兄了。”徐永生再次谢过石靖邪,对方连道不必。

  其人随和,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双方通过年龄生辰后,双方算是同岁,石靖邪二月出生还要略大一些。

  但其人面嫩,五官清秀,眼下看上去不过十六、七的模样,以至于徐永生初见对方,看对方已经加冠还有表字的时候不禁略有些惊讶。

  现在了解情况后则是感慨对方面相显小。

  对面石靖邪则是望着比自己高出近半头的徐永生,不禁有些羡慕起身高。

  徐永生同对方聊得颇为投契,晚上做东,带着石靖邪游览东都城。

  等回到学宫后,徐永生不因这两天事又任何动摇变化,继续专心于自身修炼。

  谛听当晚继续打卡上班下班。

  不过这次回来的晚了些,接近天明才为他带回一条消息:

  【邙山龙马峰南麓璟泉,流落火龙鳞一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