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267.此一时彼一时(两更九千字到!)
史不得深吸一口气,然后也向“阿修罗王”唐后天行礼:“属下见过阿修罗王。”
唐后天颔首,没有多说什么。
地僧圣鉴则取出一身形质特殊的纱衣,交给史不得:“先以此宝包裹令郎,然后再将这件宝物交给阿修罗王。”
史不得上前双手接过。
一旁唐后天终于开口:“能瞒过殷雄和李摩云么?”
继当初临时过来坐镇不久的尉迟渊,首先因为川西战事升级扩大的原因,先一步赶往川西后,如今密宗三大士和宗明神僧拢共四位佛门武圣,也都离开河洛东都,令六道堂的压力小了许多。
但这里仍然有一品长生武圣殷雄和二品山河武圣李摩云。
六道堂想要安排唐后天取代史不得之子的身份做掩饰,从而悄然潜入河洛东都并长期隐藏下去,首先就要设法瞒过殷雄和李摩云。
“宗明等人既然离开,道门南宗的李摩云在东都城里也不会停留太久了。”
地僧圣鉴微笑说道:“否则莫说大乾朝廷,道门北宗首先就该坐不住了。”
他视线落在史不得双手所捧的那件纱衣上:“想要瞒过殷雄的耳目,自然不容易,万幸我们得到此宝,说来也是偶然,天意如此,合该我们成功。”
一身黑衣,腰挎长刀的唐后天微微颔首。
地僧圣鉴这时却说道:“作为史少监的公子,会长期养病,避免接触外界,但偶然一些特殊情况,往往躲不开,这时就需要你随机应变了。
阿修罗王你的实力和聪明,贫僧自然都是信得过的,只望你能控制住你的脾气。”
被地僧圣鉴如此当面指摘,唐后天神色如常,并不恼怒,只是再次点了点头:“我既然答应你,自当尽力。”
地僧圣鉴微微一笑:“贫僧答应阿修罗王的事,更不会有差池。”
唐后天言道:“如此再好不过。”
史不得默默立于一旁,临行前再次向地僧圣鉴请教之后,告退离开。
外界尚无人知晓,他那久病在床的独子史高峰,如今已经离开人世。
病情是真的。
若非如此,之前瞒不过李若森等名医圣手。
史不得为了儿子史高峰,也不惜做出各种尝试,可惜最终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早在有孩子之前,他便已经投身六道堂。
只是在有孩子之后的这些年,他关注重点更多在于独子史高峰。
但现在,孩子终究还是离他远去。
而他,该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轨迹了。
从他调任来河洛东都,已经超过两年时间。
两年下来,旁人该观察的都观察过了,该熟悉的也都熟悉过了。
真正的史高峰经历了这一切,而接下来将由其他人继续他的人生,接替他的身份生活下去。
先前云集东都的武圣强者因为西边战事,纷纷离开,当前将唐后天与史高峰的身份掉包,也是最不容易惹人怀疑的时机。
当然,风险仍然有。
现任东都留守殷雄乃是一品武圣,即便他不是主修武夫念气,但很多时候感应超乎寻常的敏锐。
好在,作为殷雄手下都水监的官吏,史不得完全不起眼,没有特殊诱因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关注史不得父子。
这正是六道堂所要的效果。
如果史不得之子史高峰是可造之材,六道堂不介意直接培养他,但可惜对方的病症,六道堂也没有回天之力,既然如此,那就唯有从其他方向考虑问道。
至于大乾一品武圣殷雄带来的额外风险,则借助那轻纱模样的宝物加以遮掩。
烛火映照下,史不得面孔阴晴不定。
他徐徐将那层轻纱笼罩在独子已经冰冷的尸身上。
在史不得、唐后天先后离去之后,那地宫中除了地僧圣鉴之外,很快又有一个僧人到来,正是与地僧圣鉴同为内六道领袖之一的“畜生道”火龙僧。
“阿修罗王那边,无大碍吧?”火龙僧问道。
地僧圣鉴回答:“照理说无大碍,但仍需仔细盯着。”
火龙僧颔首。
地僧圣鉴看向对方:“听说海上出事了?”
火龙僧:“不错,北岛被乾廷端了,夜叉王身殒。”
地僧圣鉴徐徐说道:“北岛暴露的如此轻易,事情不同寻常,内部需要仔细查一查。”
火龙僧:“师兄所言极是,我也正有此意。”
“北岛遇袭,此前没听到多少风声,也不见乾廷调动太多人马。”地僧圣鉴问道:“是十二月初才离开东都的那一营镇魔卫,还是南边海域左武卫齐雁灵北上了?”
火龙僧叹息一声:“正是那一营镇魔卫。”
如果只是欧阳不器带队,正常情况下拿不下六道堂经营的北岛,尤其是那里近期刚好有“夜叉王”许宽坐镇。
“东都学宫徐永生,同镇魔卫欧阳不器同行。”火龙僧简单说道。
地僧圣鉴闻言不惊不怒,只是重复了一遍“徐永生”三字。
“年轻一辈,崛起迅猛。”地僧圣鉴微微摇头:“也不是第一次坏我们事了,一直放任不管,终将酿成大祸,眼下已经结出毒果了。”
从前还可说徐永生修为尚浅,顶多影响些旁枝末节改变不了大势所趋。
但现在,外八部领袖之一,四品宗师“夜叉王”许宽被徐永生亲手斩杀,直接导致六道堂的布局缺了一角。
那个名叫徐永生的年轻书生,已经能让六道堂一众高层感受到痛楚。
“海上动手简单,但终究找人困难,如果他返回陆上,接下来密切关注。”地僧圣鉴言道。
火龙僧双掌合十:“师兄所言甚是。”
地僧圣鉴复又问道:“天王那边当前如何?”
火龙僧:“有不少秘密。”
地僧圣鉴微微一笑:“可以一用,关键在于用法。”
火龙僧轻轻点头。
………………………………
新年之后,谢初然同林成煊也准备动身出发,离开河洛东都北上。
他们预计先到白鹿族的地方,然后再前往塞外东北松江流域,跟徐永生汇合。
王阐先前运作林成煊回归东都学宫,重新担任四门学博士,原本已经初见眉目。
眼下唯有先放一放,担子继续他自己来挑。
在林成煊那里看到四品晋升三品的民间典仪,并且听说徐永生此番外出寻访水韵青金石的事情后,王阐倒也不急着卸任四门学博士的位置转而闭门读书苦修以冲击三品境界。
先前在五品时等了几年,并没有磨掉他的耐心,眼下等徐永生碰运气,充其量是再多等一年时间。
而谢初然和林成煊那边,凭谢初然自己修为实力,当然不需要伯父一路陪同做监护人。
但对外公开修为尚浅的“林倏华”需要。
是以林成煊此番仍然与谢初然同行。
而随着时间推移,正如徐永生所料,晚入学的小熊猫哒哒确认可以参加下个月春社日二月二十二的“提前批”儒家入品典仪。
但申东明的妹妹申晓溪则赶不上这一遭。
不管是大大咧咧的申东明,还是少年老成的申晓溪,对此都不甚在意,反而知足常乐,只觉能入读东都学宫便已经很好。
而奚骥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东都学宫四门学的六品直讲。
新年过后,四门学一位直讲参加六品晋升五品的典仪,成功更进一步,臻至儒家五品境界。
而此人也成为四门学五品助教。
位置,正是顶替徐永生的。
徐永生倒不是被东都学宫开革了,而是他当前以四品武道宗师的境界实力兼任五品助教,本就是破例之举。
一个他,一个石靖邪,一东一西如今在东都、帝京也算是相映生辉的景观。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徐老师请假旷工的时候要比石老师多太多。
从去年九月授衣假结束后,徐永生十月开始请假计算,到如今已经超过三个月。
他不销假复工,东都学宫四门学等于一直缺个五品助教。
长此以往,自然不行。
是以这次有六品直讲成功晋升五品,就索性补上这个空位。
徐永生本人临行前也得韩帼英、王阐告知相关事。
至于他将来回来销假,届时未必没有机会顶王阐的班儿。
此一时彼一时。
过去他在朝廷眼中是值得留意观察的对象。
但眼下在川西雪山一战后,又在东边海上干掉六道堂“夜叉王”许宽,徐先生在朝野间的名声变好不少。
哪怕还跟拓跋锋、常杰、谢今朝等人不清不楚,但在其他方向,未必不能为大乾皇朝派上用场。
林成煊放心出行,王阐继续留任,同样有这方面的考虑。
徐永生在海外建功的消息传回东都后,学宫四门学补上一个五品助教,相关决定就更加干脆了。
……………………………………
许氏一族年轻一代佼佼者许冲,新年后在东都城中正式置业,单独修宅立户。
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他都会常驻东都。
其伯父许书明已经从东都学宫国子学博士的位置上离任。
原本的太学博士燕德成为新的国子学博士,而许冲则接任燕德留下的太学博士位置。
至此,新任太学博士许冲,再加上四门学博士王阐和尉学博士黄选,东都学宫七学中有三家的博士当前尚不足四十岁。
许书明从东都学宫离任后,接下来正常情况便该返回许氏一族祖地,闭门读书,默默积累,开始正式为将来接掌族长位置而努力。
不过当前许书明不打算直接返回祖地,而是预备先北上,赴河北道一行。
“大伯何不留在河洛中原之地完成相关历练?”许冲在旁问道。
他清楚事情始末。
许书明前往河北道,是因为他需要完成第六层“礼”的相关历练,而这场历练需要修订增补《岁时祭礼疏》,厘正各州郡祭祀规格流程,消弭僭越混乱。
这一项历练,涉及范围影响开始更进一步渐渐扩大,仅凭一隅之地很难完成。
许氏一族倒是在天下间多个地方购置有庄园、产业,分散各地,理论上可以为许书明提供历练的环境和条件。
不过……
“我正好北上,拜会燕老相爷,就当前一些情形,与他相商,所以,索性走这一趟。”
许书明看着许冲言道:“如此一来,也方便你和其他人利用相关事物完成第六层‘礼’的修炼。”
许冲俯首:“多谢大伯。”
于是在盛景十七年二月初,三品大宗师许书明也离开河洛东都,向北而行。
………………………………
相较于其他人,徐永生的新年今朝是在海上渡过的。
彼时,他在越氏一族经营的那座岛上。
从岛上外出,都是乘坐越氏一族的商船。
几次外出,方向各不相同,在外人看来全无收获。
徐永生本人对此安之若素,连带着影响船上其他人。
而遇到过大的风浪时,他又亲自留在甲板上,甚至是直接潜入水中为船护航。
几次下来,徐永生对周围环境越发熟悉,只是有些可惜,通过扩大范围,以便更利于谛听搜索有效价值消息的尝试暂时没有进展。
越天声的新年,自然是在陆地上陪父母一起过。
所以当初见过徐永生、欧阳不器后,他便匆匆离开。
但时间刚刚临近二月,越天声居然又专门出海,并来到岛上。
同徐永生一番叙旧之后,越天声仍旧没有离开这座岛屿。
对方当然不至于这么闲,徐永生猜测可能越天声还约了别人。
果然,当天晚上子夜过后,谛听为他带来这样一条消息:
【越天声同陈天发会面于碧山岛北崖。】
天下名门之一,甚至隐隐然是江南第一名门的越氏家族,同九路贼之一的岛贼有联系……
徐永生见状若有所思,居然不是特别意外。
当初岛贼家眷被血鲨帮拐卖,陈天发等岛贼高手深入太湖大泽奇袭,最终成功救人。
以当时的情形看,救人本身难度不高。
关键在于岛贼如何有那么精确的消息。
现在看来,或许就是越氏一族在其中发挥作用。
姑苏太湖不是他们固有势力范围,但作为江南最大坐地虎,消息仍然不是一般的灵通。
但是反过来,就是一个非常能引人遐想的事情,越氏一族帮助岛贼,是图什么?
(本章完)
史不得深吸一口气,然后也向“阿修罗王”唐后天行礼:“属下见过阿修罗王。”
唐后天颔首,没有多说什么。
地僧圣鉴则取出一身形质特殊的纱衣,交给史不得:“先以此宝包裹令郎,然后再将这件宝物交给阿修罗王。”
史不得上前双手接过。
一旁唐后天终于开口:“能瞒过殷雄和李摩云么?”
继当初临时过来坐镇不久的尉迟渊,首先因为川西战事升级扩大的原因,先一步赶往川西后,如今密宗三大士和宗明神僧拢共四位佛门武圣,也都离开河洛东都,令六道堂的压力小了许多。
但这里仍然有一品长生武圣殷雄和二品山河武圣李摩云。
六道堂想要安排唐后天取代史不得之子的身份做掩饰,从而悄然潜入河洛东都并长期隐藏下去,首先就要设法瞒过殷雄和李摩云。
“宗明等人既然离开,道门南宗的李摩云在东都城里也不会停留太久了。”
地僧圣鉴微笑说道:“否则莫说大乾朝廷,道门北宗首先就该坐不住了。”
他视线落在史不得双手所捧的那件纱衣上:“想要瞒过殷雄的耳目,自然不容易,万幸我们得到此宝,说来也是偶然,天意如此,合该我们成功。”
一身黑衣,腰挎长刀的唐后天微微颔首。
地僧圣鉴这时却说道:“作为史少监的公子,会长期养病,避免接触外界,但偶然一些特殊情况,往往躲不开,这时就需要你随机应变了。
阿修罗王你的实力和聪明,贫僧自然都是信得过的,只望你能控制住你的脾气。”
被地僧圣鉴如此当面指摘,唐后天神色如常,并不恼怒,只是再次点了点头:“我既然答应你,自当尽力。”
地僧圣鉴微微一笑:“贫僧答应阿修罗王的事,更不会有差池。”
唐后天言道:“如此再好不过。”
史不得默默立于一旁,临行前再次向地僧圣鉴请教之后,告退离开。
外界尚无人知晓,他那久病在床的独子史高峰,如今已经离开人世。
病情是真的。
若非如此,之前瞒不过李若森等名医圣手。
史不得为了儿子史高峰,也不惜做出各种尝试,可惜最终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早在有孩子之前,他便已经投身六道堂。
只是在有孩子之后的这些年,他关注重点更多在于独子史高峰。
但现在,孩子终究还是离他远去。
而他,该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轨迹了。
从他调任来河洛东都,已经超过两年时间。
两年下来,旁人该观察的都观察过了,该熟悉的也都熟悉过了。
真正的史高峰经历了这一切,而接下来将由其他人继续他的人生,接替他的身份生活下去。
先前云集东都的武圣强者因为西边战事,纷纷离开,当前将唐后天与史高峰的身份掉包,也是最不容易惹人怀疑的时机。
当然,风险仍然有。
现任东都留守殷雄乃是一品武圣,即便他不是主修武夫念气,但很多时候感应超乎寻常的敏锐。
好在,作为殷雄手下都水监的官吏,史不得完全不起眼,没有特殊诱因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关注史不得父子。
这正是六道堂所要的效果。
如果史不得之子史高峰是可造之材,六道堂不介意直接培养他,但可惜对方的病症,六道堂也没有回天之力,既然如此,那就唯有从其他方向考虑问道。
至于大乾一品武圣殷雄带来的额外风险,则借助那轻纱模样的宝物加以遮掩。
烛火映照下,史不得面孔阴晴不定。
他徐徐将那层轻纱笼罩在独子已经冰冷的尸身上。
在史不得、唐后天先后离去之后,那地宫中除了地僧圣鉴之外,很快又有一个僧人到来,正是与地僧圣鉴同为内六道领袖之一的“畜生道”火龙僧。
“阿修罗王那边,无大碍吧?”火龙僧问道。
地僧圣鉴回答:“照理说无大碍,但仍需仔细盯着。”
火龙僧颔首。
地僧圣鉴看向对方:“听说海上出事了?”
火龙僧:“不错,北岛被乾廷端了,夜叉王身殒。”
地僧圣鉴徐徐说道:“北岛暴露的如此轻易,事情不同寻常,内部需要仔细查一查。”
火龙僧:“师兄所言极是,我也正有此意。”
“北岛遇袭,此前没听到多少风声,也不见乾廷调动太多人马。”地僧圣鉴问道:“是十二月初才离开东都的那一营镇魔卫,还是南边海域左武卫齐雁灵北上了?”
火龙僧叹息一声:“正是那一营镇魔卫。”
如果只是欧阳不器带队,正常情况下拿不下六道堂经营的北岛,尤其是那里近期刚好有“夜叉王”许宽坐镇。
“东都学宫徐永生,同镇魔卫欧阳不器同行。”火龙僧简单说道。
地僧圣鉴闻言不惊不怒,只是重复了一遍“徐永生”三字。
“年轻一辈,崛起迅猛。”地僧圣鉴微微摇头:“也不是第一次坏我们事了,一直放任不管,终将酿成大祸,眼下已经结出毒果了。”
从前还可说徐永生修为尚浅,顶多影响些旁枝末节改变不了大势所趋。
但现在,外八部领袖之一,四品宗师“夜叉王”许宽被徐永生亲手斩杀,直接导致六道堂的布局缺了一角。
那个名叫徐永生的年轻书生,已经能让六道堂一众高层感受到痛楚。
“海上动手简单,但终究找人困难,如果他返回陆上,接下来密切关注。”地僧圣鉴言道。
火龙僧双掌合十:“师兄所言甚是。”
地僧圣鉴复又问道:“天王那边当前如何?”
火龙僧:“有不少秘密。”
地僧圣鉴微微一笑:“可以一用,关键在于用法。”
火龙僧轻轻点头。
………………………………
新年之后,谢初然同林成煊也准备动身出发,离开河洛东都北上。
他们预计先到白鹿族的地方,然后再前往塞外东北松江流域,跟徐永生汇合。
王阐先前运作林成煊回归东都学宫,重新担任四门学博士,原本已经初见眉目。
眼下唯有先放一放,担子继续他自己来挑。
在林成煊那里看到四品晋升三品的民间典仪,并且听说徐永生此番外出寻访水韵青金石的事情后,王阐倒也不急着卸任四门学博士的位置转而闭门读书苦修以冲击三品境界。
先前在五品时等了几年,并没有磨掉他的耐心,眼下等徐永生碰运气,充其量是再多等一年时间。
而谢初然和林成煊那边,凭谢初然自己修为实力,当然不需要伯父一路陪同做监护人。
但对外公开修为尚浅的“林倏华”需要。
是以林成煊此番仍然与谢初然同行。
而随着时间推移,正如徐永生所料,晚入学的小熊猫哒哒确认可以参加下个月春社日二月二十二的“提前批”儒家入品典仪。
但申东明的妹妹申晓溪则赶不上这一遭。
不管是大大咧咧的申东明,还是少年老成的申晓溪,对此都不甚在意,反而知足常乐,只觉能入读东都学宫便已经很好。
而奚骥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东都学宫四门学的六品直讲。
新年过后,四门学一位直讲参加六品晋升五品的典仪,成功更进一步,臻至儒家五品境界。
而此人也成为四门学五品助教。
位置,正是顶替徐永生的。
徐永生倒不是被东都学宫开革了,而是他当前以四品武道宗师的境界实力兼任五品助教,本就是破例之举。
一个他,一个石靖邪,一东一西如今在东都、帝京也算是相映生辉的景观。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徐老师请假旷工的时候要比石老师多太多。
从去年九月授衣假结束后,徐永生十月开始请假计算,到如今已经超过三个月。
他不销假复工,东都学宫四门学等于一直缺个五品助教。
长此以往,自然不行。
是以这次有六品直讲成功晋升五品,就索性补上这个空位。
徐永生本人临行前也得韩帼英、王阐告知相关事。
至于他将来回来销假,届时未必没有机会顶王阐的班儿。
此一时彼一时。
过去他在朝廷眼中是值得留意观察的对象。
但眼下在川西雪山一战后,又在东边海上干掉六道堂“夜叉王”许宽,徐先生在朝野间的名声变好不少。
哪怕还跟拓跋锋、常杰、谢今朝等人不清不楚,但在其他方向,未必不能为大乾皇朝派上用场。
林成煊放心出行,王阐继续留任,同样有这方面的考虑。
徐永生在海外建功的消息传回东都后,学宫四门学补上一个五品助教,相关决定就更加干脆了。
……………………………………
许氏一族年轻一代佼佼者许冲,新年后在东都城中正式置业,单独修宅立户。
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他都会常驻东都。
其伯父许书明已经从东都学宫国子学博士的位置上离任。
原本的太学博士燕德成为新的国子学博士,而许冲则接任燕德留下的太学博士位置。
至此,新任太学博士许冲,再加上四门学博士王阐和尉学博士黄选,东都学宫七学中有三家的博士当前尚不足四十岁。
许书明从东都学宫离任后,接下来正常情况便该返回许氏一族祖地,闭门读书,默默积累,开始正式为将来接掌族长位置而努力。
不过当前许书明不打算直接返回祖地,而是预备先北上,赴河北道一行。
“大伯何不留在河洛中原之地完成相关历练?”许冲在旁问道。
他清楚事情始末。
许书明前往河北道,是因为他需要完成第六层“礼”的相关历练,而这场历练需要修订增补《岁时祭礼疏》,厘正各州郡祭祀规格流程,消弭僭越混乱。
这一项历练,涉及范围影响开始更进一步渐渐扩大,仅凭一隅之地很难完成。
许氏一族倒是在天下间多个地方购置有庄园、产业,分散各地,理论上可以为许书明提供历练的环境和条件。
不过……
“我正好北上,拜会燕老相爷,就当前一些情形,与他相商,所以,索性走这一趟。”
许书明看着许冲言道:“如此一来,也方便你和其他人利用相关事物完成第六层‘礼’的修炼。”
许冲俯首:“多谢大伯。”
于是在盛景十七年二月初,三品大宗师许书明也离开河洛东都,向北而行。
………………………………
相较于其他人,徐永生的新年今朝是在海上渡过的。
彼时,他在越氏一族经营的那座岛上。
从岛上外出,都是乘坐越氏一族的商船。
几次外出,方向各不相同,在外人看来全无收获。
徐永生本人对此安之若素,连带着影响船上其他人。
而遇到过大的风浪时,他又亲自留在甲板上,甚至是直接潜入水中为船护航。
几次下来,徐永生对周围环境越发熟悉,只是有些可惜,通过扩大范围,以便更利于谛听搜索有效价值消息的尝试暂时没有进展。
越天声的新年,自然是在陆地上陪父母一起过。
所以当初见过徐永生、欧阳不器后,他便匆匆离开。
但时间刚刚临近二月,越天声居然又专门出海,并来到岛上。
同徐永生一番叙旧之后,越天声仍旧没有离开这座岛屿。
对方当然不至于这么闲,徐永生猜测可能越天声还约了别人。
果然,当天晚上子夜过后,谛听为他带来这样一条消息:
【越天声同陈天发会面于碧山岛北崖。】
天下名门之一,甚至隐隐然是江南第一名门的越氏家族,同九路贼之一的岛贼有联系……
徐永生见状若有所思,居然不是特别意外。
当初岛贼家眷被血鲨帮拐卖,陈天发等岛贼高手深入太湖大泽奇袭,最终成功救人。
以当时的情形看,救人本身难度不高。
关键在于岛贼如何有那么精确的消息。
现在看来,或许就是越氏一族在其中发挥作用。
姑苏太湖不是他们固有势力范围,但作为江南最大坐地虎,消息仍然不是一般的灵通。
但是反过来,就是一个非常能引人遐想的事情,越氏一族帮助岛贼,是图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