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东好说:“尊驾,你可能忽略了一件事。余云山除了留下了胜天公司,他用一部份资产额外还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所有后人在每年的第一天都可以平均得到一部分收益。”
余庆一拍脑袋,叫道:“我还真把这个事情忘掉了!老爷子还真是煞费苦心。”
“不仅仅如此。余云山生前和自己的所有儿孙都闹翻了,全被赶出了家门。他成立这个基金会,算是为自己的后代一个雨露均霑式的补偿吧。”
过了一会儿,东好又想起了一件事,说:“其实余归一原本也不是基金的收益人,因为他祖上已经从法律上被驱逐出去了。但是几年前他们找到了漏洞。”
“什么漏洞?”
“基金会的章程。关于受益人的界定是由血缘关系为依据,而没有排除余雄之的后人。”
“明白了。这样,如果我嗝屁了,余归一就少了一个分钱的人,这是一举两得。”
“尊驾,你还不知道吧?基金会的资产如今竟然比胜天公司的资产还要多两倍。”
余庆喊道:“怎么没人告诉我这个,他大爷的!”
东好说:“这要从成立基金会那会儿说起。当年余云山还在怨恨自己的子孙,明文规定除非自己主动并亲自去基本会申请利益,否则就当他根本不存在,不会拿到一分钱。”
“宿怨还真深。”
“他的那些子孙也很倔,生前没有一个人去基金会拿过一分钱,还不准自己的后人去。更奇葩的是,他的子孙在遗嘱里也规定,后人不论谁去基金会,就自动丧失继承自己财产的资格。”
“犟老子碰上倔儿孙了。”
余庆这时候冷静了下来。这个消息对自己太重要了。胜天公司被一代代的管理者巧取豪夺,增值规模没有那么大,而基金会相对透明,资产已经有了惊人的膨胀。
自己应该首先得到基金会的收益,然后才是拿下胜天公司。他决定调整一下自己的行动重点。
如今胜天和胜地的人都还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地下室里,余归一又麻烦缠身,还以为自己不在了,也不会来找他晦气,他暂时处于最轻松的状态。
这时候自己突然转去基金会申请利益,应该没有什么阻力了。
对于自己的这个决定,他事先一点准备也没有。那个基金会在哪儿呢?怎么申请呢?
东好说:“尊驾,那个基金会就在东邦……”
余庆高兴得跳了起来,说:“啊?那我们现在就去!”
“可就算你现在去了也没有用啊,那里只是运营和管理基金的地方。简单点说就是让基金投资增值的办公地点。每年元月份它会把可分配利润额度上报给资格审查委员会,由他们去分配。”
“绕来绕去,老爷子想干吗!那么资格审查委员会又在哪里呢?”
“余云山不相信任何人,这个资格审查委员会只是一个智能终端,安装在东邦银行的地下金库里。你只要在世界上任何身份认证和支付系统里留下过活体生物特征,只要是余云山的后人,即时获得资格。
不过,你还得完成下一步操作,才能参与分配利益:认祖归宗,就是前往他的父亲的出生地祭祀先人。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在他父亲或母亲,甚至祖父祖母任一个先人坟前跪着磕一个头就行了。”
“那些坟在哪里?又是谁检查我有没有去那里磕头呢?”
“那些坟前都有卫星终端系统,自动确认,不需要谁去检查。至于那些坟在哪里,无人知晓。但你只要去了他的出生地罗田村,就会有人屁颠屁颠领你去。因为领你去的人将得到你百分之五的收益。”
“老爷子真是个人精,把人性摸得死死的。罗田村的人肯定天天盼着有人去呢。我想,老爷子一定还会向罗田村的人分发一些钱,让他们照顾自家的祖坟。”
“的确如你所说,村民每年都会收到一笔钱,作为照看祖坟的报酬。”
“就没人冒充他后世子孙去行骗的吗?或者单纯好奇去溜达溜达?”
“怎么没有?曾经有人想冒充他的后裔去磕头,看看那些坟长什么样,但他一进村人家就知道是个冒牌货,被赶了出来。”
“好好好!那我们去罗田村!对了,罗田村在哪儿呢?”
“在东部地区,也就是枫镇以南五十公里的地方。”
“什么?也就是在那个……避难所附近?”
“没错,就是那里。”
“他大爷的,那里现在不是核泄漏的封禁区吗?”
“只要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进去是没有问题的。”
“东好,你有个猪脑袋,那里都是核污染区了,罗田村的人还住在那儿吗?没有他们领路,你去哪里找祖坟?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去查啊?”
“尊驾,我没有猪脑袋啊,那是长在猪身上的…〞
余庆又气又好笑,说:“开个玩笑都不会……前些时我们在亚都,你为什么不对我说这些啊!”
“尊驾,我的信息库很大,你没有询问时我是不会提取的。”
余庆无奈地叹气道:“行吗,只怪我没早点问。”
“尊驾真要去的话,我们也可以去找防护装备,进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亚都就有很多专业的防护机构……”
“打住!重点不在防护装备,我说过了,主要是找不到领路去找坟的人。你知道那些人去哪里了吗?有没有相关的信息。”
“抱歉,尊驾,我不知道他们现在去哪儿了,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任何信息。”
余庆没搭腔,心里明白原来的计划又难以实现了。对于他来说,真是条条蛇都咬人,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最容易的事是:先痛痛快快睡一觉。但余庆翻来覆去根本睡不着。
老爷子啊,你虽然费尽心机,可曾料到一二百年后沧海桑田的巨变?他此刻宁愿没有现在这个左右为难的身份。
可就这样打退堂鼓也显得太窝囊了。再说,事已至此,他也没有退路了。
在这个地下室里,他最不能适应的是没有白天黑夜的变化,你只能通过时间才知道自己醒来时到底是早晨还是午夜。这一晚他醒来几次,发现离天明还有两三个小时。
他干脆不睡了。见东好还在旁边休眠,他自己一个人静悄悄走出房间,在灯火通明的地宫里四处走动。
这些天他都没有注意到地宫会有这么大。当年的业主为什么建这么大一个地宫呢,仅仅出于他们祖先矿工出身遗传下来的癖好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需要多么坚韧的毅力和决心。
自己就缺乏这样的决心。困难总是在所难免。他打定主意了,还是先拿下基金会这一档子事,其余先放到一边去。
刚好,东好感应到余庆离开自己一百米远了,立马赶了过来。
余庆说:“你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出发去罗田村!”
“就现在吗?这时才午夜四点半……”
“是的,说走就走!很久以前有个伟人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尊驾,这次去东部区域,只能授1余庆币了。我们是没法买到任何东西的。是不是要带上一些物品用来赚取出行费用?”
余庆沉吟了一下,说:“还是和过去一样,不过别带那么多。对了,我们在亚都不是还有几个仓库的谷草吗?这个就能解决我们的费用问题。”
“稻谷草?这个我们回来时,在亚都不是就已经没人要了吗?”
余庆笑道:“敝人再摆一道,高价卖给亚都的人,余庆币不就又有了吗?”
不过余庆想了一下,又说:“我还是不公开露面的好,不然前面做的一切都白费力气了。如果我秘密潜入东部去,你单独进入亚都时会不会授予东好币?”
“不能,我已经绑定尊驾了,因此主体还是你,可以代表你授币,依然还是余庆币。可你打算怎么潜进去呢?”
“当然是你们把我当成货物一样携带进去。这次你们是运送防御部件去亚都检修,明白吧?”
“明白。尊驾是让我们把你装进其中一只箱子里运进亚都去。”
且说余庆被东好,西好几个类人姝用箱子运到亚都后,也没有找地方住宿,就歇在上次租下的一个大仓库里。这里还堆放着一堆堆稻谷草压制的砖头呢。
余庆让东好去找到小琴,忽悠她说:“尊驾生前交代,他死后要在第一乐园旁边修建一座用稻草砖砌成的大墓,长宽二十公里,高两百米。我这次是把上次存放在亚都的草砖运到第一乐园去。”
小琴问:“那你想让我做点什么事呢?”
“你帮我去当局申请一下出城许可就行了。目前稻草砖不够,这次我还得买一些,没精力去和当局周旋。”
“这个没问题,我去帮你申请。余先生对我还是很好的,就算我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东好回去后,按照余庆的吩咐,把城东仓库的草砖运到城北的仓库里去,又把城西的运到城南的仓库去,忙得个不亦乐乎。然后又把城东的和城南的对调,城西和城北仓库的再拉到城东和城南。
由于“数量”不够,东好和西好到处宣称还要收购一百万吨,不过这次只要现货,其他的免谈。这个消息很快传开了。
与此同时,东好她们又开始把草砖运往城外三十里的燕水城,囤在一家停产关闭的工厂里,并让厂主代为出售这些草砖,所得款项三七分成。厂主正无事可干,这样无本的生意何乐而不为。
不过,他担心这些东西卖不到多少钱。可东好说:“你按我们的定价出售,每天只卖五百吨,并且第二天涨价百分之五。”
东好则在亚都以高于燕水城百分之五十的价格公开在城东仓库收购草砖,每一百吨结算一次。若不满一百吨,则两个月后结算。
很快有人发现了草砖在两城之间的巨大价格差,成百上千的人涌入燕水城抢购。但买的人太多,只能每人限购十吨,售完为止。
从燕水把草砖运到亚都交付,立即赚百分之五十,这买卖太划算了,虽然要集齐到一百吨才结算,不过只要十天时间钱就到手了。即使不够一百吨,到时候钱也不会少一分,只是要等一个月而已。
因此第一天五百吨很快被五十个人抢光了,并且送往亚都转手高价卖掉了。
第二天尽管涨价了百分之五,但依然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利润,所以抢购的人只多不少。只是,第一天没买过的人优先,所以第一天赚到钱的人大多踩空了一天……
这样十天以后,燕水和亚都两地的价格都一样了,根本无利可图,但依然还是被抢购一空,因为这时候有几千人都不够一百吨,为了落袋为安,还是选择凑足数量。
这时西好在城西仓库也开门收货,并提高收购价格百分之五十,承诺敞开收购十天,但只接收两百吨以上的大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先前那些交了货又没结算的人不干了,这不用去燕水只要把草砖从城东拉到城西,可以多赚百分之五十!
于是都把新买的草砖囤在手上,有人甚至以没结算为由,闹着去把已经交付城东仓库的货要了回来。
又过了十天,这时燕水城突然宣布货已售罄,暂停营业。
这时有几个人凑齐了两百吨,把货交到城西仓库变现了,狠狠赚了一笔。但大多数人手上仍然只有几吨的货,因此不少人相约把各人手上的草砖合并在一处去交货。
但在由谁主持相关事情上,大家都争吵不休,三四天也没达成一致。因为亚都的税收规定,当你的年收入达到一定额度后,接下来的税率会大幅提高。谁主持这事,岂不是自己接下来要交更多的税?
最精彩的事在小琴那里。她为东好她们申请运出大批草砖去西部区域的许可被拒绝了。不为别的,当局担心她们又像上次那样,把草砖价格炒到天上去了,造成经济动荡。
东好和西好立即宣布因为政策原因,全面停止收购新的草砖,而已经收购了的,即时结清货款。百分之几的人确实赚钱了,剩下的人手上只有一堆草压成的砖。
挨骂的自然是当局那些人,是他们阻止了那些人发财。
亚都人把旧货当新品卖给余庆,余庆也不过回敬了一手。
而且余庆在东部区域接下来要办的事确实需要不少余庆币,他也只好出此下策了。(本章完)
余庆一拍脑袋,叫道:“我还真把这个事情忘掉了!老爷子还真是煞费苦心。”
“不仅仅如此。余云山生前和自己的所有儿孙都闹翻了,全被赶出了家门。他成立这个基金会,算是为自己的后代一个雨露均霑式的补偿吧。”
过了一会儿,东好又想起了一件事,说:“其实余归一原本也不是基金的收益人,因为他祖上已经从法律上被驱逐出去了。但是几年前他们找到了漏洞。”
“什么漏洞?”
“基金会的章程。关于受益人的界定是由血缘关系为依据,而没有排除余雄之的后人。”
“明白了。这样,如果我嗝屁了,余归一就少了一个分钱的人,这是一举两得。”
“尊驾,你还不知道吧?基金会的资产如今竟然比胜天公司的资产还要多两倍。”
余庆喊道:“怎么没人告诉我这个,他大爷的!”
东好说:“这要从成立基金会那会儿说起。当年余云山还在怨恨自己的子孙,明文规定除非自己主动并亲自去基本会申请利益,否则就当他根本不存在,不会拿到一分钱。”
“宿怨还真深。”
“他的那些子孙也很倔,生前没有一个人去基金会拿过一分钱,还不准自己的后人去。更奇葩的是,他的子孙在遗嘱里也规定,后人不论谁去基金会,就自动丧失继承自己财产的资格。”
“犟老子碰上倔儿孙了。”
余庆这时候冷静了下来。这个消息对自己太重要了。胜天公司被一代代的管理者巧取豪夺,增值规模没有那么大,而基金会相对透明,资产已经有了惊人的膨胀。
自己应该首先得到基金会的收益,然后才是拿下胜天公司。他决定调整一下自己的行动重点。
如今胜天和胜地的人都还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地下室里,余归一又麻烦缠身,还以为自己不在了,也不会来找他晦气,他暂时处于最轻松的状态。
这时候自己突然转去基金会申请利益,应该没有什么阻力了。
对于自己的这个决定,他事先一点准备也没有。那个基金会在哪儿呢?怎么申请呢?
东好说:“尊驾,那个基金会就在东邦……”
余庆高兴得跳了起来,说:“啊?那我们现在就去!”
“可就算你现在去了也没有用啊,那里只是运营和管理基金的地方。简单点说就是让基金投资增值的办公地点。每年元月份它会把可分配利润额度上报给资格审查委员会,由他们去分配。”
“绕来绕去,老爷子想干吗!那么资格审查委员会又在哪里呢?”
“余云山不相信任何人,这个资格审查委员会只是一个智能终端,安装在东邦银行的地下金库里。你只要在世界上任何身份认证和支付系统里留下过活体生物特征,只要是余云山的后人,即时获得资格。
不过,你还得完成下一步操作,才能参与分配利益:认祖归宗,就是前往他的父亲的出生地祭祀先人。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在他父亲或母亲,甚至祖父祖母任一个先人坟前跪着磕一个头就行了。”
“那些坟在哪里?又是谁检查我有没有去那里磕头呢?”
“那些坟前都有卫星终端系统,自动确认,不需要谁去检查。至于那些坟在哪里,无人知晓。但你只要去了他的出生地罗田村,就会有人屁颠屁颠领你去。因为领你去的人将得到你百分之五的收益。”
“老爷子真是个人精,把人性摸得死死的。罗田村的人肯定天天盼着有人去呢。我想,老爷子一定还会向罗田村的人分发一些钱,让他们照顾自家的祖坟。”
“的确如你所说,村民每年都会收到一笔钱,作为照看祖坟的报酬。”
“就没人冒充他后世子孙去行骗的吗?或者单纯好奇去溜达溜达?”
“怎么没有?曾经有人想冒充他的后裔去磕头,看看那些坟长什么样,但他一进村人家就知道是个冒牌货,被赶了出来。”
“好好好!那我们去罗田村!对了,罗田村在哪儿呢?”
“在东部地区,也就是枫镇以南五十公里的地方。”
“什么?也就是在那个……避难所附近?”
“没错,就是那里。”
“他大爷的,那里现在不是核泄漏的封禁区吗?”
“只要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进去是没有问题的。”
“东好,你有个猪脑袋,那里都是核污染区了,罗田村的人还住在那儿吗?没有他们领路,你去哪里找祖坟?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去查啊?”
“尊驾,我没有猪脑袋啊,那是长在猪身上的…〞
余庆又气又好笑,说:“开个玩笑都不会……前些时我们在亚都,你为什么不对我说这些啊!”
“尊驾,我的信息库很大,你没有询问时我是不会提取的。”
余庆无奈地叹气道:“行吗,只怪我没早点问。”
“尊驾真要去的话,我们也可以去找防护装备,进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亚都就有很多专业的防护机构……”
“打住!重点不在防护装备,我说过了,主要是找不到领路去找坟的人。你知道那些人去哪里了吗?有没有相关的信息。”
“抱歉,尊驾,我不知道他们现在去哪儿了,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任何信息。”
余庆没搭腔,心里明白原来的计划又难以实现了。对于他来说,真是条条蛇都咬人,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最容易的事是:先痛痛快快睡一觉。但余庆翻来覆去根本睡不着。
老爷子啊,你虽然费尽心机,可曾料到一二百年后沧海桑田的巨变?他此刻宁愿没有现在这个左右为难的身份。
可就这样打退堂鼓也显得太窝囊了。再说,事已至此,他也没有退路了。
在这个地下室里,他最不能适应的是没有白天黑夜的变化,你只能通过时间才知道自己醒来时到底是早晨还是午夜。这一晚他醒来几次,发现离天明还有两三个小时。
他干脆不睡了。见东好还在旁边休眠,他自己一个人静悄悄走出房间,在灯火通明的地宫里四处走动。
这些天他都没有注意到地宫会有这么大。当年的业主为什么建这么大一个地宫呢,仅仅出于他们祖先矿工出身遗传下来的癖好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需要多么坚韧的毅力和决心。
自己就缺乏这样的决心。困难总是在所难免。他打定主意了,还是先拿下基金会这一档子事,其余先放到一边去。
刚好,东好感应到余庆离开自己一百米远了,立马赶了过来。
余庆说:“你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出发去罗田村!”
“就现在吗?这时才午夜四点半……”
“是的,说走就走!很久以前有个伟人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尊驾,这次去东部区域,只能授1余庆币了。我们是没法买到任何东西的。是不是要带上一些物品用来赚取出行费用?”
余庆沉吟了一下,说:“还是和过去一样,不过别带那么多。对了,我们在亚都不是还有几个仓库的谷草吗?这个就能解决我们的费用问题。”
“稻谷草?这个我们回来时,在亚都不是就已经没人要了吗?”
余庆笑道:“敝人再摆一道,高价卖给亚都的人,余庆币不就又有了吗?”
不过余庆想了一下,又说:“我还是不公开露面的好,不然前面做的一切都白费力气了。如果我秘密潜入东部去,你单独进入亚都时会不会授予东好币?”
“不能,我已经绑定尊驾了,因此主体还是你,可以代表你授币,依然还是余庆币。可你打算怎么潜进去呢?”
“当然是你们把我当成货物一样携带进去。这次你们是运送防御部件去亚都检修,明白吧?”
“明白。尊驾是让我们把你装进其中一只箱子里运进亚都去。”
且说余庆被东好,西好几个类人姝用箱子运到亚都后,也没有找地方住宿,就歇在上次租下的一个大仓库里。这里还堆放着一堆堆稻谷草压制的砖头呢。
余庆让东好去找到小琴,忽悠她说:“尊驾生前交代,他死后要在第一乐园旁边修建一座用稻草砖砌成的大墓,长宽二十公里,高两百米。我这次是把上次存放在亚都的草砖运到第一乐园去。”
小琴问:“那你想让我做点什么事呢?”
“你帮我去当局申请一下出城许可就行了。目前稻草砖不够,这次我还得买一些,没精力去和当局周旋。”
“这个没问题,我去帮你申请。余先生对我还是很好的,就算我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东好回去后,按照余庆的吩咐,把城东仓库的草砖运到城北的仓库里去,又把城西的运到城南的仓库去,忙得个不亦乐乎。然后又把城东的和城南的对调,城西和城北仓库的再拉到城东和城南。
由于“数量”不够,东好和西好到处宣称还要收购一百万吨,不过这次只要现货,其他的免谈。这个消息很快传开了。
与此同时,东好她们又开始把草砖运往城外三十里的燕水城,囤在一家停产关闭的工厂里,并让厂主代为出售这些草砖,所得款项三七分成。厂主正无事可干,这样无本的生意何乐而不为。
不过,他担心这些东西卖不到多少钱。可东好说:“你按我们的定价出售,每天只卖五百吨,并且第二天涨价百分之五。”
东好则在亚都以高于燕水城百分之五十的价格公开在城东仓库收购草砖,每一百吨结算一次。若不满一百吨,则两个月后结算。
很快有人发现了草砖在两城之间的巨大价格差,成百上千的人涌入燕水城抢购。但买的人太多,只能每人限购十吨,售完为止。
从燕水把草砖运到亚都交付,立即赚百分之五十,这买卖太划算了,虽然要集齐到一百吨才结算,不过只要十天时间钱就到手了。即使不够一百吨,到时候钱也不会少一分,只是要等一个月而已。
因此第一天五百吨很快被五十个人抢光了,并且送往亚都转手高价卖掉了。
第二天尽管涨价了百分之五,但依然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利润,所以抢购的人只多不少。只是,第一天没买过的人优先,所以第一天赚到钱的人大多踩空了一天……
这样十天以后,燕水和亚都两地的价格都一样了,根本无利可图,但依然还是被抢购一空,因为这时候有几千人都不够一百吨,为了落袋为安,还是选择凑足数量。
这时西好在城西仓库也开门收货,并提高收购价格百分之五十,承诺敞开收购十天,但只接收两百吨以上的大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先前那些交了货又没结算的人不干了,这不用去燕水只要把草砖从城东拉到城西,可以多赚百分之五十!
于是都把新买的草砖囤在手上,有人甚至以没结算为由,闹着去把已经交付城东仓库的货要了回来。
又过了十天,这时燕水城突然宣布货已售罄,暂停营业。
这时有几个人凑齐了两百吨,把货交到城西仓库变现了,狠狠赚了一笔。但大多数人手上仍然只有几吨的货,因此不少人相约把各人手上的草砖合并在一处去交货。
但在由谁主持相关事情上,大家都争吵不休,三四天也没达成一致。因为亚都的税收规定,当你的年收入达到一定额度后,接下来的税率会大幅提高。谁主持这事,岂不是自己接下来要交更多的税?
最精彩的事在小琴那里。她为东好她们申请运出大批草砖去西部区域的许可被拒绝了。不为别的,当局担心她们又像上次那样,把草砖价格炒到天上去了,造成经济动荡。
东好和西好立即宣布因为政策原因,全面停止收购新的草砖,而已经收购了的,即时结清货款。百分之几的人确实赚钱了,剩下的人手上只有一堆草压成的砖。
挨骂的自然是当局那些人,是他们阻止了那些人发财。
亚都人把旧货当新品卖给余庆,余庆也不过回敬了一手。
而且余庆在东部区域接下来要办的事确实需要不少余庆币,他也只好出此下策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