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在亚都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即使尧丹赶回来了,他也开心不起来。
他很快发现,自己在亚都并不受欢迎。尽管没有人大声讲出来,但是人们的嫌弃几乎写在脸上——那是一种混合着优越感与轻微厌恶的表情,在他经过时,目光会刻意避开,或者在他背后形成短暂的寂静。
他来自西部那个落后的区域,还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一方面占优的古人类。古人类是亚都人对余庆这样的原生品种的人私底下的称谓。在亚都人眼中,他就像是个未开化的原始人,与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格格不入。这样一个渣渣居然还在亚都混得如此滋润!
他们认为余庆只是一个投机者,不曾给亚都创造任何价值,却在巧取豪夺亚都人的财富。这种不满在私下里悄悄蔓延,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亚都的人尤其受不了他对小琴这样的亚都女孩发号施令。看着一个来自落后地区的古人类指挥着受过高等教育的亚都女性,这岂不是在扇亚都这样先进的人类耳光吗?每当余庆向小琴下达指令时,总能感受到四周投来的不满目光。
有一天小琴漫不经心打碎了一个五千年前的陶罐,被余庆随口责备了几句。这事很快就传遍了亚都,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几乎成了人人口诛笔伐的靶子。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余庆的指责,称他为“不懂尊重人的野蛮人”。
余庆随意惯了,有一回高兴起来从后面抱了小琴一下。小琴本人倒没怎么在意,但是全亚都的男人都在意了。他们斥责他是个让人恶心的淫棍。这段监控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被加上各种侮辱性标签。
有人给他递了张条子,上面用整齐的字体写着:“请放开你那双洗不干净的手,不要碰我们亚都的女人。你的手只配伸向那个随叫到的类人姝。”纸条被塞在他的门缝下,像一把无形的匕首。
亚都人还发现了余庆的一个漏洞:他只聘用年轻的女孩。亚都之舟里有十一个人类员工,全部都是50岁以下的年轻女孩。这一发现让余庆的处境雪上加霜。
亚都人的平均寿命是218岁,60岁以下的人都被看做年轻人。这个事实让余庆的用人选择显得更加可疑。
因为这样,人们议论纷纷,认为余庆是带有不良的目的来亚都的。这分明是来亚都猎艳的嘛。小琴由于和余庆过于亲近,也卷入了风口浪尖,差点离开了。她不得不面对同事异样的目光和家人的质疑。
迫于舆论的压力,余庆不得不聘用了一位一百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他的工作很奇葩,就是测试亚都之舟里的类人姝是否合格。这个决定让余庆感到无奈又好笑。
最让人难以应对的是,在天上地上,至少有一万个高精准的摄像头对准了亚都之舟。很多人仅仅是出于好奇,想仔细研究一下余庆这样的古人类的行为方式。他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下来,被无数双眼睛审视着。
有时候,人们只是需要一个娱乐的目标,并不是你多么招人喜欢或者令人厌恶,而是不巧被大家选上了。余庆就成了人们取乐的目标。他的日常生活成了亚都人的消遣节目。
他走路的姿势也被大家拿来调侃。人们经过精准分析,发现他左脚和右脚迈出的幅度至少相差2厘米,因此有人断定他的右脑存在严重的基因疾病,因此缺乏相应的协调能力。这段分析视频获得了数百万的点击量。
有人发现他的牙齿也有问题,其中有好几颗都被蛀虫占领了。因此人们怀疑他有严重的口臭,在他身边的人一定会被熏死了。这个“发现”又引发了一波对古人类卫生习惯的讨论。
在亚都没有为余庆这样的生理特征设计的洗手间。他们的废物都是丢进一种垃圾桶里,它能够瞬间把垃圾气化成无害的气体排到地下管网里去。这种先进的设施对余庆来说却是一种折磨。
亚都人不排固体废物,那是他们九转陈香的材料。可余庆不同,他排出的是实打实的废物,因此每次如厕后需要用袋子装上送到垃圾桶里去。这个过程既麻烦又令人尴尬。
但有一次余庆忘了这一程序,拎着他的废物放到了桌子上。巧的是,小琴以为那是她遗忘在那儿的九转陈香,因为它们都是装在一个标准的袋子里……这一疏忽上了亚都的头条新闻,成为全城的笑柄。
在亚都对于余庆这样的古人类的厌恶因此达到了高潮。有人建议应当禁止这么腌臜低级的动物进城,或者给其划定专门的活动区域。这个提议在市民论坛上获得了大量支持。
余庆翘着屁股的形象被制成了一种新型垃圾桶的外观,他的嘴可以自动吸收丢在一米范围内的任何杂物。这种垃圾桶很快在亚都流行起来,成为对余庆的公开嘲讽。
亚都还出现了以余庆的外形成比例缩小的玩具,儿童只要挤一挤他的肚子,就会有一条面目丑陋的蛇从底部钻了出来。这种玩具销量惊人,几乎每家都有一个。
当然也有人批评那些丑化余庆的人不够厚道,他们提醒亚都人自己的先祖其实和余庆一样……但这些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舆论的浪潮中。
为此还有些善意的发明家聚在一起,为余庆紧急设计了一种专用的自洁裤子。他们赶了十几天的工夫,硬是把成功的样品送到了余庆手上,让他试用。这个举动不知是善意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羞辱。
这种裤子可以及时把他的排泄物干燥成一块小饼,装在裤脚里,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再行处理。它已经非常干净了,人们告诉余庆,也可以聚起来当积木玩。发明家们自豪地演示着这个功能。
对此余庆还得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尽管内心充满了屈辱感。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感谢他们的“好意”。
亚都虽好,却并非他的家园。毕竟他只是寄生在这里的一个异类。假如他的同类将来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境况绝不会比现在强。这个认知让余庆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在余庆住的房间周围现在被贴上了20厘米的阻隔墙,以防他的一举一动都被那些具备透视能力的镜头窥探到了。这些墙壁让他感到安全,也让他更加孤立。
他更不敢出门,一天到晚待在自己的屋子里。有什么指令也是让尧丹出去传达。房间成了他的避难所,也是他的囚笼。
这样尧丹竟也被盯上了。出乎意料的是,她被人们吹捧得一塌糊涂。男人们开始抗议亚都对类人姝进行行为互动加以限制的做法,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压迫。尧丹突然成了某种象征,这让余庆感到十分讽刺。
余庆感觉在亚都这样生活下去,可能要不了多久自己真的要疯了。可这时候自己还能去哪里过上安生日子呢,本质上自己去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借住的过路人。这种无处可归的感觉让他夜不能寐。
他太需要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了,和自己的同类生活在一起。即便是掌控了胜天公司,那也只是因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大杂烩,也不会成为自己最终的归宿。这个渴望在他心中日益强烈。
他开始有意识地囤积物资,为将来开辟自己的定居点作准备。这个计划给了他一线希望,让他在绝望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优先囤积什么呢?食品和能源已经和空气一样唾手可得,暂不用考虑。这些东西应当可以确保族群的安全生活不受外界的滋扰,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因此,必要的防御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他开始详细规划所需的物资清单。
他想和其他一些城邦一样,建立一套城市防御体系,能够确保抵御所有的非法入侵,但对那些获得许可的人又要敞开大门。这种防御要能抗住任何无法预料的恶意攻击。这个想法既宏大又充满挑战。
原生态的人自身已经没有能力自保了,只有借助可靠的设施保护自己。而且他们现在连这个地球上的气候条件都无法靠自我调节来适应,必须穿戴相应的功能服装,或者建立一个微型低温区域。
然后还要建立一个由类人姝构成的医疗,生产和服务的体系,充分继承当今科学带来的便利。当然,这些可以在以后慢慢完善。最复杂和最困难的还是防御体系的建立。他在心中慢慢勾勒出这个未来社区的蓝图。
亚都拥有最完美的防御设施。它能够在多维度自动过滤危险因素,并且可以在无边界的条件下自动放行正常的人和物的出入。对这样一个体系,余庆可谓是垂涎三尺。
那天,他还亲自去咨询了一下这种城市防御体系的造价和生产周期。东部区域的绝大多数设施都是这家工厂生产的。工厂巨大的银色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充满了科技感。
接待他的一个亚都人非常惊讶,因为从来没有某一位个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更不会打听它的建造成本。对方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余庆,仿佛在看一个疯子。
他问:“你是为某一个城市来问价的吗?”
余庆如实答道:“不是。个人是不能买这些东西,是吧?”
“这个倒也没有,只是我还是头一次碰到你这样的……”对方的话中带着明显的不解和轻蔑。
那人以为余庆只是好奇而已,谁知他从阻断距离,目的识别最小尺寸这样的参数都问得如此仔细,因此断定他并不只是走走看看而已,好像还是要来真的。余庆的专业问题让对方逐渐收起轻视,变得严肃起来。
不过,最终他并没有什么实际动作。价格高得令人咋舌,远超出他的预算。
然而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这一举动让一些人感到不安。而这又使他又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他的询问记录不知怎么被泄露了出去,引发了新一轮的猜测和恐慌。
人们传言他想在亚都建造一个城中城,搞一个独立王国!有人甚至给他想好了国名,叫“螳螂共和国”。这个荒谬的传言却在亚都快速传播,越传越真。
这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莫名其妙被当局反复调查询问,还委派了一颗天基卫星24小时跟踪监视他。余庆感到无处不在的监视,连睡梦中都觉得有眼睛在盯着他。
余庆觉得是时候离开这里了。亚都表面看起来繁荣,但是内部有着比西部落后地区更多的微小裂痕,这些裂纹早晚会炸开。他们中间最大的那条裂缝,是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才是最好的。这种集体自大让亚都看似坚固,实则脆弱。
但这样离开他有些不甘心。他在这两个月里已经成功地把接近一万亿RB套换成了三万亿余庆币了。这笔巨额财富是他未来计划的基础,不能轻易放弃。
按照亚都的规矩,只要他离开了,他现在所拥有的余庆币将立即清零。即使他下次再回来也不会恢复。这个规定冷酷而绝情,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
如果这样,他若是一走了之,这些天来岂不是白忙活了。再说,失去了这么大一笔财富,他以后可能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这个想法让他无法下定决心立即离开。
当然,他可以把余庆币都套换成物资,按照亚都的规定,即使他离开了亚都,他在亚都的财物在三年内依然还是他的。但有一个问题,他要把自己的东西都带出亚都却十分困难。这个困境让他夜不能寐。
首先,带出亚都的财物币值不能大于一百万,超过的部分会被悉数扣押甚至相当于没收。因为超过一百万币的货物运出去,完成审核手续据称需要327年。这个规定简直是为阻止物资流出而量身定做的。
其次,这些财物的技术含量如果超过或等于西部地区相同产品,还得额外缴纳百分之一千的调节税。这种重税几乎等同于禁止出口。
尽管他们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不冲击西部的市场,事实上就是不想自己的技术流到别的地方去。即使你愿意缴纳这么高昂的调节税,等过了327年后再运出去,黄花菜都凉了。这个制度设计得如此精妙,几乎堵死了所有可能的漏洞。
如果把物资留在东部地区,最终把大本营也放在这里,恐又难以实现。西部虽然分散落后,但还有不少空白地带,为原生态人类留有少量可以繁衍生息的空间。而这里已无自己的立锥之地。
余庆只能选择返回西部去。他还要煞费苦心要把自己套得的东西全部转移到西部去。这个任务看似不可能完成,但他必须找到办法。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第一乐园和瓮城也许可以成为他们重新回归的一个发源地。那里到目前为止还是个无人区,不会有谁阻止他建立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个想法给了他一线希望。
可是这么大规模的物资从东向西转移,在亚都是根本不被允许的。这个事实像一堵高墙挡在他的面前。
余庆需要和亚都人斗智斗勇才有一线希望。显然,以他个人的力量单纯和他们斗智也难有作为。他必须打出一记组合拳。这个决定既危险又必要。
既然自己已经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余庆干脆大张旗鼓行事。他突然向小琴她们下达了一条指令,要她们为自己在亚都租赁累积面积达五百万平方的仓库。如果不够,再去附近城市补齐空缺。这个命令让小琴和她的团队大吃一惊。
于是小琴带领了十几个亚都人和一千多个类人姝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寻找仓库。她们甚至连十几个平方的储物间也不放过。这个场面在亚都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猜测余庆的意图。
其实,余庆是故意让小琴采用这么原始的方法寻找业主的,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这种高调的行事方式与他往常的低调截然不同。
那些有仓库空置多年的业主自然欣喜异常,痛痛快快租给了他。租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他们的账户,让他们对余庆这个“古人类”刮目相看。
但老实说,在亚都闲置的仓库连五十万平方米都找不到。物以稀为贵,这一番操作把亚都的房租一下炒上天去了。房地产市场价格开始剧烈波动。
亚都的大量生产线每年只运行几天便能满足社会需求,大多数时间都是占块地儿蒙尘。于是有些商家开始拆除那些产线,腾出地方来租给余庆做仓库。这个趋势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甚至有些卖场纷纷压缩自己的产品展示空间,把空下来的地盘高价租给余庆。而余庆一概笑纳。
这引起了亚都的轰动。亚都人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余庆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每天都有关于他的最新报道。
人们纷纷猜测这个该死的古人类到底想干什么。这么多的仓库会装些什么呢?是囤积粮食去填他那个永远也填不饱的屎肚子吗?可他的一张嘴不可能吃掉那么多东西。各种荒谬的猜测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猜不透他想干什么,有些人都快发疯了,恨不得揪住他的衣领问个清楚明白。余庆的神秘举动成了亚都最大的谜团。
但这时许多亚都人突然发现,商品价格正在不可避免地上涨了。毕竟那些产线拆除后,有些产品的产量大大减少了,而只有过剩的东西才会价格低廉。这个发现让亚都人开始感到不安。
难道这个古人类是在故意这么做,破坏亚都的经济吗?可余庆的行动并不违反任何规则,人们除了咒骂外对此并无办法。这种无力感让亚都人既愤怒又无奈。
但这些人的想法也未免太简直幼稚了。这并不是他的初衷,真有这样的后果,那也只是一个副产品。余庆的心中有着更长远的计划。
余庆真正要干的事情还在后头呢。(本章完)
他很快发现,自己在亚都并不受欢迎。尽管没有人大声讲出来,但是人们的嫌弃几乎写在脸上——那是一种混合着优越感与轻微厌恶的表情,在他经过时,目光会刻意避开,或者在他背后形成短暂的寂静。
他来自西部那个落后的区域,还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一方面占优的古人类。古人类是亚都人对余庆这样的原生品种的人私底下的称谓。在亚都人眼中,他就像是个未开化的原始人,与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格格不入。这样一个渣渣居然还在亚都混得如此滋润!
他们认为余庆只是一个投机者,不曾给亚都创造任何价值,却在巧取豪夺亚都人的财富。这种不满在私下里悄悄蔓延,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亚都的人尤其受不了他对小琴这样的亚都女孩发号施令。看着一个来自落后地区的古人类指挥着受过高等教育的亚都女性,这岂不是在扇亚都这样先进的人类耳光吗?每当余庆向小琴下达指令时,总能感受到四周投来的不满目光。
有一天小琴漫不经心打碎了一个五千年前的陶罐,被余庆随口责备了几句。这事很快就传遍了亚都,引起了轩然大波,他几乎成了人人口诛笔伐的靶子。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余庆的指责,称他为“不懂尊重人的野蛮人”。
余庆随意惯了,有一回高兴起来从后面抱了小琴一下。小琴本人倒没怎么在意,但是全亚都的男人都在意了。他们斥责他是个让人恶心的淫棍。这段监控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被加上各种侮辱性标签。
有人给他递了张条子,上面用整齐的字体写着:“请放开你那双洗不干净的手,不要碰我们亚都的女人。你的手只配伸向那个随叫到的类人姝。”纸条被塞在他的门缝下,像一把无形的匕首。
亚都人还发现了余庆的一个漏洞:他只聘用年轻的女孩。亚都之舟里有十一个人类员工,全部都是50岁以下的年轻女孩。这一发现让余庆的处境雪上加霜。
亚都人的平均寿命是218岁,60岁以下的人都被看做年轻人。这个事实让余庆的用人选择显得更加可疑。
因为这样,人们议论纷纷,认为余庆是带有不良的目的来亚都的。这分明是来亚都猎艳的嘛。小琴由于和余庆过于亲近,也卷入了风口浪尖,差点离开了。她不得不面对同事异样的目光和家人的质疑。
迫于舆论的压力,余庆不得不聘用了一位一百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他的工作很奇葩,就是测试亚都之舟里的类人姝是否合格。这个决定让余庆感到无奈又好笑。
最让人难以应对的是,在天上地上,至少有一万个高精准的摄像头对准了亚都之舟。很多人仅仅是出于好奇,想仔细研究一下余庆这样的古人类的行为方式。他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下来,被无数双眼睛审视着。
有时候,人们只是需要一个娱乐的目标,并不是你多么招人喜欢或者令人厌恶,而是不巧被大家选上了。余庆就成了人们取乐的目标。他的日常生活成了亚都人的消遣节目。
他走路的姿势也被大家拿来调侃。人们经过精准分析,发现他左脚和右脚迈出的幅度至少相差2厘米,因此有人断定他的右脑存在严重的基因疾病,因此缺乏相应的协调能力。这段分析视频获得了数百万的点击量。
有人发现他的牙齿也有问题,其中有好几颗都被蛀虫占领了。因此人们怀疑他有严重的口臭,在他身边的人一定会被熏死了。这个“发现”又引发了一波对古人类卫生习惯的讨论。
在亚都没有为余庆这样的生理特征设计的洗手间。他们的废物都是丢进一种垃圾桶里,它能够瞬间把垃圾气化成无害的气体排到地下管网里去。这种先进的设施对余庆来说却是一种折磨。
亚都人不排固体废物,那是他们九转陈香的材料。可余庆不同,他排出的是实打实的废物,因此每次如厕后需要用袋子装上送到垃圾桶里去。这个过程既麻烦又令人尴尬。
但有一次余庆忘了这一程序,拎着他的废物放到了桌子上。巧的是,小琴以为那是她遗忘在那儿的九转陈香,因为它们都是装在一个标准的袋子里……这一疏忽上了亚都的头条新闻,成为全城的笑柄。
在亚都对于余庆这样的古人类的厌恶因此达到了高潮。有人建议应当禁止这么腌臜低级的动物进城,或者给其划定专门的活动区域。这个提议在市民论坛上获得了大量支持。
余庆翘着屁股的形象被制成了一种新型垃圾桶的外观,他的嘴可以自动吸收丢在一米范围内的任何杂物。这种垃圾桶很快在亚都流行起来,成为对余庆的公开嘲讽。
亚都还出现了以余庆的外形成比例缩小的玩具,儿童只要挤一挤他的肚子,就会有一条面目丑陋的蛇从底部钻了出来。这种玩具销量惊人,几乎每家都有一个。
当然也有人批评那些丑化余庆的人不够厚道,他们提醒亚都人自己的先祖其实和余庆一样……但这些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舆论的浪潮中。
为此还有些善意的发明家聚在一起,为余庆紧急设计了一种专用的自洁裤子。他们赶了十几天的工夫,硬是把成功的样品送到了余庆手上,让他试用。这个举动不知是善意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羞辱。
这种裤子可以及时把他的排泄物干燥成一块小饼,装在裤脚里,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再行处理。它已经非常干净了,人们告诉余庆,也可以聚起来当积木玩。发明家们自豪地演示着这个功能。
对此余庆还得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尽管内心充满了屈辱感。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感谢他们的“好意”。
亚都虽好,却并非他的家园。毕竟他只是寄生在这里的一个异类。假如他的同类将来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境况绝不会比现在强。这个认知让余庆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在余庆住的房间周围现在被贴上了20厘米的阻隔墙,以防他的一举一动都被那些具备透视能力的镜头窥探到了。这些墙壁让他感到安全,也让他更加孤立。
他更不敢出门,一天到晚待在自己的屋子里。有什么指令也是让尧丹出去传达。房间成了他的避难所,也是他的囚笼。
这样尧丹竟也被盯上了。出乎意料的是,她被人们吹捧得一塌糊涂。男人们开始抗议亚都对类人姝进行行为互动加以限制的做法,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压迫。尧丹突然成了某种象征,这让余庆感到十分讽刺。
余庆感觉在亚都这样生活下去,可能要不了多久自己真的要疯了。可这时候自己还能去哪里过上安生日子呢,本质上自己去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借住的过路人。这种无处可归的感觉让他夜不能寐。
他太需要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了,和自己的同类生活在一起。即便是掌控了胜天公司,那也只是因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大杂烩,也不会成为自己最终的归宿。这个渴望在他心中日益强烈。
他开始有意识地囤积物资,为将来开辟自己的定居点作准备。这个计划给了他一线希望,让他在绝望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优先囤积什么呢?食品和能源已经和空气一样唾手可得,暂不用考虑。这些东西应当可以确保族群的安全生活不受外界的滋扰,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因此,必要的防御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他开始详细规划所需的物资清单。
他想和其他一些城邦一样,建立一套城市防御体系,能够确保抵御所有的非法入侵,但对那些获得许可的人又要敞开大门。这种防御要能抗住任何无法预料的恶意攻击。这个想法既宏大又充满挑战。
原生态的人自身已经没有能力自保了,只有借助可靠的设施保护自己。而且他们现在连这个地球上的气候条件都无法靠自我调节来适应,必须穿戴相应的功能服装,或者建立一个微型低温区域。
然后还要建立一个由类人姝构成的医疗,生产和服务的体系,充分继承当今科学带来的便利。当然,这些可以在以后慢慢完善。最复杂和最困难的还是防御体系的建立。他在心中慢慢勾勒出这个未来社区的蓝图。
亚都拥有最完美的防御设施。它能够在多维度自动过滤危险因素,并且可以在无边界的条件下自动放行正常的人和物的出入。对这样一个体系,余庆可谓是垂涎三尺。
那天,他还亲自去咨询了一下这种城市防御体系的造价和生产周期。东部区域的绝大多数设施都是这家工厂生产的。工厂巨大的银色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充满了科技感。
接待他的一个亚都人非常惊讶,因为从来没有某一位个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更不会打听它的建造成本。对方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余庆,仿佛在看一个疯子。
他问:“你是为某一个城市来问价的吗?”
余庆如实答道:“不是。个人是不能买这些东西,是吧?”
“这个倒也没有,只是我还是头一次碰到你这样的……”对方的话中带着明显的不解和轻蔑。
那人以为余庆只是好奇而已,谁知他从阻断距离,目的识别最小尺寸这样的参数都问得如此仔细,因此断定他并不只是走走看看而已,好像还是要来真的。余庆的专业问题让对方逐渐收起轻视,变得严肃起来。
不过,最终他并没有什么实际动作。价格高得令人咋舌,远超出他的预算。
然而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这一举动让一些人感到不安。而这又使他又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他的询问记录不知怎么被泄露了出去,引发了新一轮的猜测和恐慌。
人们传言他想在亚都建造一个城中城,搞一个独立王国!有人甚至给他想好了国名,叫“螳螂共和国”。这个荒谬的传言却在亚都快速传播,越传越真。
这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莫名其妙被当局反复调查询问,还委派了一颗天基卫星24小时跟踪监视他。余庆感到无处不在的监视,连睡梦中都觉得有眼睛在盯着他。
余庆觉得是时候离开这里了。亚都表面看起来繁荣,但是内部有着比西部落后地区更多的微小裂痕,这些裂纹早晚会炸开。他们中间最大的那条裂缝,是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才是最好的。这种集体自大让亚都看似坚固,实则脆弱。
但这样离开他有些不甘心。他在这两个月里已经成功地把接近一万亿RB套换成了三万亿余庆币了。这笔巨额财富是他未来计划的基础,不能轻易放弃。
按照亚都的规矩,只要他离开了,他现在所拥有的余庆币将立即清零。即使他下次再回来也不会恢复。这个规定冷酷而绝情,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
如果这样,他若是一走了之,这些天来岂不是白忙活了。再说,失去了这么大一笔财富,他以后可能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这个想法让他无法下定决心立即离开。
当然,他可以把余庆币都套换成物资,按照亚都的规定,即使他离开了亚都,他在亚都的财物在三年内依然还是他的。但有一个问题,他要把自己的东西都带出亚都却十分困难。这个困境让他夜不能寐。
首先,带出亚都的财物币值不能大于一百万,超过的部分会被悉数扣押甚至相当于没收。因为超过一百万币的货物运出去,完成审核手续据称需要327年。这个规定简直是为阻止物资流出而量身定做的。
其次,这些财物的技术含量如果超过或等于西部地区相同产品,还得额外缴纳百分之一千的调节税。这种重税几乎等同于禁止出口。
尽管他们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不冲击西部的市场,事实上就是不想自己的技术流到别的地方去。即使你愿意缴纳这么高昂的调节税,等过了327年后再运出去,黄花菜都凉了。这个制度设计得如此精妙,几乎堵死了所有可能的漏洞。
如果把物资留在东部地区,最终把大本营也放在这里,恐又难以实现。西部虽然分散落后,但还有不少空白地带,为原生态人类留有少量可以繁衍生息的空间。而这里已无自己的立锥之地。
余庆只能选择返回西部去。他还要煞费苦心要把自己套得的东西全部转移到西部去。这个任务看似不可能完成,但他必须找到办法。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第一乐园和瓮城也许可以成为他们重新回归的一个发源地。那里到目前为止还是个无人区,不会有谁阻止他建立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个想法给了他一线希望。
可是这么大规模的物资从东向西转移,在亚都是根本不被允许的。这个事实像一堵高墙挡在他的面前。
余庆需要和亚都人斗智斗勇才有一线希望。显然,以他个人的力量单纯和他们斗智也难有作为。他必须打出一记组合拳。这个决定既危险又必要。
既然自己已经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余庆干脆大张旗鼓行事。他突然向小琴她们下达了一条指令,要她们为自己在亚都租赁累积面积达五百万平方的仓库。如果不够,再去附近城市补齐空缺。这个命令让小琴和她的团队大吃一惊。
于是小琴带领了十几个亚都人和一千多个类人姝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寻找仓库。她们甚至连十几个平方的储物间也不放过。这个场面在亚都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猜测余庆的意图。
其实,余庆是故意让小琴采用这么原始的方法寻找业主的,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这种高调的行事方式与他往常的低调截然不同。
那些有仓库空置多年的业主自然欣喜异常,痛痛快快租给了他。租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他们的账户,让他们对余庆这个“古人类”刮目相看。
但老实说,在亚都闲置的仓库连五十万平方米都找不到。物以稀为贵,这一番操作把亚都的房租一下炒上天去了。房地产市场价格开始剧烈波动。
亚都的大量生产线每年只运行几天便能满足社会需求,大多数时间都是占块地儿蒙尘。于是有些商家开始拆除那些产线,腾出地方来租给余庆做仓库。这个趋势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甚至有些卖场纷纷压缩自己的产品展示空间,把空下来的地盘高价租给余庆。而余庆一概笑纳。
这引起了亚都的轰动。亚都人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余庆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每天都有关于他的最新报道。
人们纷纷猜测这个该死的古人类到底想干什么。这么多的仓库会装些什么呢?是囤积粮食去填他那个永远也填不饱的屎肚子吗?可他的一张嘴不可能吃掉那么多东西。各种荒谬的猜测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猜不透他想干什么,有些人都快发疯了,恨不得揪住他的衣领问个清楚明白。余庆的神秘举动成了亚都最大的谜团。
但这时许多亚都人突然发现,商品价格正在不可避免地上涨了。毕竟那些产线拆除后,有些产品的产量大大减少了,而只有过剩的东西才会价格低廉。这个发现让亚都人开始感到不安。
难道这个古人类是在故意这么做,破坏亚都的经济吗?可余庆的行动并不违反任何规则,人们除了咒骂外对此并无办法。这种无力感让亚都人既愤怒又无奈。
但这些人的想法也未免太简直幼稚了。这并不是他的初衷,真有这样的后果,那也只是一个副产品。余庆的心中有着更长远的计划。
余庆真正要干的事情还在后头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