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寄予厚望-《我农家武状元,你让我作诗?》

  韩夫人慈爱地看着两个年轻人,笑道:“你们本就有婚约在身,若儿照顾你是应当的。”

  赵温书适时插话,眼中带着促狭:“等吴兄金榜题名,高中武状元时,我和蒋兄可要讨杯喜酒喝。”

  这话让韩若薇俏脸微红,偷偷瞥了吴承安一眼。

  吴承安倒是落落大方,朗声笑道:“这是自然!到时候定要请诸位痛饮三日!”

  正当屋内欢声笑语不断时,外面突然传来福伯急促的脚步声:“夫人,报喜的差官到了!”

  韩夫人眼睛一亮,连忙整理衣襟:“快请进来!”

  两名身着官服的差官手捧红绸覆盖的托盘缓步而入。

  年长的那位环视屋内,恭敬问道:“请问哪位是吴承安公子?”

  韩若薇连忙指向床榻:“这位便是。”

  “请吴公子出示户籍文书。”

  按照朝廷规制,需先验明正身才能发放成绩文书。韩若薇早有准备,立即从袖中取出早已备好的文书递上。

  差官仔细查验后,恭敬地双手奉还:“恭喜吴公子高中武解元!”

  说着,掀开托盘上的红绸,露出里面烫金的成绩文书。

  韩若薇代为接过,指尖微微发颤:“多谢两位差爷。”

  韩夫人朝福伯使了个眼色:“带两位差爷下去领赏,好生招待。”

  待差官退下后,蒋文昊收敛笑容,正色道:“吴兄,按照科考安排,接下来先是文举会试,八日之后才是武举会试,你身上的伤势……”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吴承安身上。

  窗外的北风呼啸而过,卷起几片枯叶拍打在窗纸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也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吴承安微微直起身子,牵动了胸前的伤口,让他不禁皱了皱眉。

  但他很快舒展眉头,语气坚定地说道:

  “八天时间虽然不能让伤势痊愈,但足以恢复大半,对付张岳、钱世荣之流,绰绰有余。”

  王宏发闻言,拍着圆滚滚的肚子哈哈大笑,震得桌上的茶盏都微微颤动:

  “那是自然!安哥儿可是在幽州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过的,哪是那几个只会花拳绣腿的家伙能比的?”

  蒋文昊闻言,紧锁的眉头这才稍稍舒展:“会试主考官是兵部侍郎唐大人,为人正直,与韩提督交好,吴兄不必担心会像乡试时那样被刻意刁难。”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至于秦元化此次在规则内刁难之事,家父让我转告吴兄,此事牵涉太广,暂且不要追究。”

  “什么?”

  韩若薇闻言顿时柳眉倒竖,杏眼中燃起怒火,白皙的手指紧紧攥住衣角。

  “难道就任由那卑鄙小人逍遥法外不成?”

  她的话音刚落,屋外便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随后是一个苍劲有力的声音:

  “怎么,你还想去对付一位堂堂兵部主事不成?”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紫袍官服、须发皆白的老者迈步而入。

  正是当朝御史大夫何高轩。

  他虽已年过六旬,但腰背挺直如松,双目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韩夫人连忙上前,恭敬地福了一礼:“父亲大人。”

  屋内众人也纷纷行礼:“见过何大人。”

  吴承安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韩若薇一把按住。

  她冷着脸道:“你有伤在身,不必多礼。”

  语气中透着对这位外公的疏远。

  对于这位见过三面的外公,她还是不给好脸色看。

  韩夫人面露尴尬,正欲开口训斥,何高轩却已走到床前,和蔼地摆摆手:

  “若儿说得对,你有伤在身,不必拘礼。”

  说着,仔细打量了吴承安一番,满意地点点头:“气色比我想象的要好。此次高中解元,老夫特来道贺。”

  他转身对门外吩咐道:“来人,把东西抬进来。”

  几名身着青衣的家丁应声而入,抬着一个红木大箱,还有人捧着数个精致的瓷瓶。

  何高轩指着这些东西介绍道:“箱中是几套新制的锦袍和几本珍本兵书,算是老夫的一点心意。”

  “这些瓷瓶里装的都是御医配制的疗伤圣药,对你的伤势大有裨益。”

  吴承安正色抱拳,虽然伤口被牵动得隐隐作痛,但他的声音依然坚定有力:

  “多谢何大人厚爱,晚辈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

  何高轩满意地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沉吟片刻,突然说道:“若是你能夺得武状元,老夫便请陛下亲自为你赐婚!”

  说着,目光在吴承安和韩若薇之间转了一圈:“如此一来,你与若儿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屋内顿时一片寂静。

  韩若薇瞪大了眼睛,俏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位素来疏远的外公竟会如此为自己着想。

  吴二河最先反应过来,激动得手足无措,连连作揖:“多谢何大人!多谢何大人!”

  皇帝赐婚,这对于世代务农的吴家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天大荣耀!

  就连一向沉稳的吴承安也露出了惊讶之色,但他很快回过神来,郑重地拱手道:

  “晚辈定当全力以赴,不负何大人厚望!”

  何高轩开怀大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他转向韩若薇,眼中带着几分期待和忐忑:“若儿,今日老夫可否留下用膳?”

  上次来访被婉拒的经历,让他至今耿耿于怀。

  韩若薇低着头,脸颊绯红,声音细如蚊呐:“外……外公若是愿意留下,我们自然欢迎。”

  这声“外公”叫得虽轻,却让何高轩如闻天籁。

  “好!好!好!”

  何高轩笑得胡子都在颤抖:“老夫今日便厚着脸皮留下叨扰了!”

  众人闻言,无不欢欣。

  能和何大人这样的人物一起吃饭,那也是他们的福气。

  唯有韩若薇站在一旁,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的吴承安和外公,心中百感交集。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就像她此刻复杂的心情。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急匆匆跑进来,在何高轩耳边低语了几句。

  何高轩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他沉吟片刻,对吴承安说道:

  “刚收到消息,秦元化今日被陛下召入宫中,出来后脸色极为难看。”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

  吴承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何大人的意思是……”

  何高轩意味深长地说道:“陛下虽然年轻,但心里明镜似的,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这番话让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窗外,一阵寒风掠过,卷起几片枯叶,但屋内却因炭火和众人的热情而温暖如春。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此刻,希望的光芒已经照亮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