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商贸?
李存孝闻言心中一动。
那可不是一般的感兴趣,而是很有兴趣。
剑南道地处西南群山之中,周边丘陵绵延,多数州县地少民稀,极为贫瘠。
然而剑南道中央的盆地却称得上物华天宝,各种矿藏、药材,以及作为拳头产品外销各道、州的蜀锦,更是吸金的聚宝盆。
李存孝自己对于物质享受不在意,但不代表他麾下的人马不在意。
一个势力的运转,离不开金银,而这不是光靠领袖的节俭就能做到的,必须要通商才行。
只不过因为地形的原因,蜀中的贸易本来就比较封闭,东川不必多说,完全为王建所垄断。
这位蜀王对于朝廷的渗透十分警戒,对于他多次明里暗里要求贸易都予以婉拒。
至于西川的水道,主要是为青城山掌控。
李存孝本来是打算等螭吻水军成形之后,萝卜加大棒,威逼利诱一番,没想到这些牛鼻子如此知情识趣,省却了一番功夫。
“不瞒云逸道兄,我这麾下两州,地少民贫,粮食产出,只够养活百姓而已。”
“蜀王恭顺陛下,除了朝贡,不贪财货,不通商贾”
“纵然背后靠着陇西,能够运来京师的货物,但做生意这种事,也要有人帮我牵线搭桥.”
李存孝这话看似无意,其中暗示的意思却十分明显,云逸一听,双眼放光。
“李使君有所不知,我蜀中人士,皆仰慕王化,奈何京师路远,有心无力。”
“不知您在京师,都有哪些熟人?”
李存孝漫不经心,“也不过就是和几位国公相熟,他们族中子弟,都在我军中历练。”
“哦,我还兼着户部和工部侍郎,他们想必也肯卖个面子”
青城山三人闻言心头一震,眼中顿时又多了几分敬畏。
大秦新帝麾下十三太保的名头,如今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本大爷党和三爷党在前线建功,世人大多以为十三太保太过年轻,被两党打压,所以才来到这穷乡僻壤。
契此出手之后,这个印象有所改观,世人又忍不住猜测,会不会是陛下故意雪藏,让其安心发育。
然而如今云逸道人听闻李存孝这恐怖的人脉,心中的猜想又被更新了一遍。
‘如此雄厚背景,别说只是做个生意,就算去争大位都够了,难怪会流落到这个地方来’
‘若是留在李翼圣身边,大太保和三太保能睡得着觉?’
这般想法掠过脑海,他当即拍板:
“好!李使君有人脉,我青城派有商路,这便是一拍即合。”
“只要您点头,今日之后,西川水道,使君可自由来去!”
这话当然是夸张的说法,李存孝位高权重,身系万人,怎么可能随便去别人的老家?
“道兄此言豪爽,不过在商言商,这种事,让下面的人去办就行了,我就算去了,也是一窍不通。”
这话说出,就算是答应了双方通商之事。
有了利益关系的润滑,云逸道人就开始更进一步,谈及乌斯藏和蜀王最近的动向。
李存孝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表面上却流露出对乌斯藏所为的不满,并暗示王建作为蜀王对此的不作为。
云逸道人闻言,自然是一拍即合,一边怒斥蛮夷凶横,同时试探着请求李存孝援手,攻打雪原,围魏救赵。
乌斯藏如今已经是李存孝的地盘,对方请求的事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谈到此处,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云逸道人还以为是价码不够,随之开出条件,有一些看上去颇为诱人,但李存孝也没有一口答应,但也没有把话说绝。
之后府中设宴,款待使者,席间叫来叶乘霄,作为日后往来青城水道的使者。
应该说,作为第一次会面,初步建立了合作的关系,双方都是满意的。
至于说借力打力,解决乌斯藏,甚至以后联手对付王建,云逸道人知道不是一朝一夕,今后和这位李使君还要打交道。
总之这次会面之后,李存孝的势力和青城派的关系便悄然建立起来,商船开始通过水路往返于抚州和彭州。
青城的蜀锦经过文州,走陆路到达京师,从长孙等几家公侯府上过一圈,换回同样珍稀的青瓷和白瓷。
商业贸易的血液中,流动着金银,对李存孝这种宗师来说意义不大,但对于凝聚麾下的人心却是效果斐然。
李存孝突破宗师的消息,为了保密暂时还只有尉迟弼知晓。
实力还无法立刻兑现为权力的现在,商贸带来的利益,对于几家公侯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利益。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稳固盟友之间的亲密。
而从京师如雪花般飞来的信笺来看,盟友们对于蜀中商贸带来的利益显然是十分满意的。
安内仍需攘外,李存孝没有放弃对蜀中的图谋。
之前被严防死守,如今从青城派这里打开了口子,当然不能错过良机。
叶乘霄明面是李存孝和青城派贸易的代表,负责押送交割货物。
而暗地里,其实还兼着谍报头子的身份。
每一次商船入蜀,都会有修炼了螭吻法门的御龙直军士趁机混入沿途州县。
一方面考查山川水脉,测绘地形;
另一方面则是打探地方势力、武者数量和实力,以便将来不时之需。
而因为玉海真人的意志,青城派最终并未讨伐坚赞一行,但也暗中往维州和翼州派遣道士,建立道观,用意不言自明。
坚赞得到李存孝的命令,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只是将蕃民逐步往两州迁徙下来。
而那些原本在当地生活的土著自然不肯干,双方几次冲突,奈何坚赞本身实力不俗,龙象军们为了获得新的家园,也是斗志旺盛。
几番争斗之后,土著们无奈,只得罢手言和。
如此,坚赞一行才算是真正在剑南道的一角扎根。
不过维州和翼州紧贴大剑山,土地面积和肥沃程度并不算好。
对于习惯了雪山恶劣环境的蕃民来说已经很好,每天起床和睡觉前都要对着龙尊王佛像磕头。
但对于整个剑南道的局势来说,眼下还不够看。
不过李存孝对此本来也没有寄予太多希望,一步闲棋而已,放在那里,将来自然有用处。
倒是王建这边知道坚赞站稳脚跟之后,反应颇为热烈,不出半个月便悄悄派出使节来访。
不过外交都还是其次,关键是使节团拉来了一车车货物,要和坚赞做生意——雪山上的珍稀灵草和异种异兽可是很有价值的。
坚赞将消息上报,李存孝知道后差点没笑出声。
青城派也好,蜀王也好,都抢着来和自己结盟贸易,都指望着借助外力压倒对方。
可谁能知道,所谓的乌斯藏和李使君,根本就是左手倒右手。
任你如何合纵连横,心机算计,最后养肥的都只会是李存孝。
当然,会有如今的局面,也是因为李存孝占据两州,也就控制了和京师的消息往来。
只要不做得太过分,哪怕他假传圣旨,王建都未必发现得了。
相反的是,伴随着叶乘霄在蜀中谍报网络的扩大,李存孝对于剑南道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
京师方面,更是有李贤这位礼部尚书和长孙等大小权贵官吏为他内外交通,前线的最新消息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放到他的案头。
掌握了京师和蜀中两地的信息差,他也才能安心地在这大秦的后方稳步发育,等待时机。
时间也在这过程中点滴流逝,转眼间半年过去,又到收获的时节。
文州和抚州的大地上一片金黄,比起往年,田间地头除了农民,更多了许多小商贩,在兜售各种小件家用之物。
“光义,你的政务处理得不错,多亏你,大哥才能安心修炼。”
李家兄弟没有穿官袍,也没有乘马,就是普普通通的圆领袍和皂靴,漫步在田野乡镇之中。
明明看上去只是正常行走,然而实际上速度却极快,途中的百姓往往只能看到个影子,下一刻便看不到了。
“小弟不敢居功,是大哥指导有方,我只是遵命行事。”
“若非大哥和契此大师,这群山之中,还不知有多少虎狼要出来坏事,更不要说让百姓安居乐业了。”
言谈之间,兄弟二人不知不觉已经出现在县城,此处的繁华就更加明显。
无论人口还是商铺的数量,比半年前都要翻了一番。
“满嘴油滑。若是朝廷开科举,你也当能拿个进士。”
李存孝哑然失笑,瞥见街边有个卖首服的店铺,顺势走了进去。
首服就是冠巾,秦人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冠以巾帽,服以衣裳,以示礼仪伦常。
如果披头散发,敞胸露怀,除了僧道这种方外之人,其他的都会被视为蛮夷禽兽,不服王化。
秦人皆是以簪束发,然后发髻上加一竹、藤所制的撑子,撑子外以绢帛、纱罗包裹,因此叫做软裹幞头。
不过时移世易,近些年来,也开始流行用大漆将布料漆在撑子上,就连原本垂在脑后的头巾两脚,也要以铁丝编制好似小翅膀的帽翅,这就叫做硬翅幞头。
“.论起这新样幞头的潮流,还是蜀王带起来的。”
“听说他在宫中,三天两头便赏赐新式帽子给下面的大臣,什么展脚幞头、交脚幞头、朝天幞头,卷脚、曲脚、一脚指天一脚曲花样繁多。”
“又叫大内以锦缎布帛为五色介胄,以金线宝石装饰,令禁军着之,时常操演观看,华丽非常,炫耀威风”
李存孝闻言一笑,拿起两顶乌纱垂脚如八字的幞头,又取了几个时下潮流的的女冠。
“沉迷外物,望之不似人君,只怕王建是感觉自己武道无望了——掌柜的,不用找了。”
店铺老板似乎对方才兄弟俩的一番话毫无察觉,见到银子,喜笑颜开。
“哎呦,客人真有眼光,这团冠和芙蓉冠,都是时下小娘子最爱的款式,您买回去,家中那位必然欣喜,小老儿祝您早生贵子”
要生早就生了,哪还用得着你。
李存孝嘴角一撇,一般来说,武者境界越高,要诞下子嗣就越难。
尤其是大宗师这种存在,可以说生命形态都和普通人不一样了。
精、气、神三宝合一,已然不是普通的“父精母血”所能解释。
只不过李存孝手握天地烘炉的神通造化,如果他愿意,正中靶心完全不难。
只是一来他忙于修炼,无心养育子嗣。二来叶淑仪如今也还年轻,正是在武道突飞猛进的时候。
如果分娩子嗣,少不得要亏空本源,一番折腾,就把最宝贵的时光耽误了。
三来,则是天下未定,孩子出生了,若是还要跟着大军南北转战,那也不是做父亲的意愿。
因此,李存孝一看弟弟被那店铺老板的话语触动,要说出一番香火延续的道理,立刻打断道:
“对了,此次我出关,你也可以突破第五境了。”
把买来的东西收入储物器具,伸手又取出一卷书册。
“大哥已经将新的修炼法门梳理出来了?!”
李光义接过书册,看着上面《抱丹九转》四个大字,露出惊喜之色。
“以往第五境的真形修炼,要魔我合一,再以本我驾驭魔我,以此化虚为实,获得神异。”
“此法威力虽大,但太过激进,一个不慎就要化为人魔。”
“若求稳妥,就要闭关潜修,导致世间活跃的第五境武者反而很少,这无疑是战力的损失。”
“而我创制的内丹龙珠之法,已经能帮助武者平衡阴阳灵魔,再用以前的法子就不合适了。”
“第四境黄庭开辟丹田,第五境则抱精、气成丹,以神抟炼之。”
“九转九返,正是黄白术中去芜存菁的正道。”
“虽然武者的战力提升会变慢,但境界的提升却会更稳定,至少没有入魔和性命之忧。”
“以后龙甲军和御龙直中,也就有第五境武者可以领军出征,不用闭关苦修了。”
李存孝一番话说完,李光义也已经把手中书册看完。
仔细体味着功法中的精义,越是咀嚼,越是觉得感慨。
“大哥如今的境界,小弟实在无法想象。”
“何必想象?将来你必然能和大哥并肩而立。”
李光义苦笑着摇摇头,心道这种话,也就只有对方这样的天骄才能若无其事的说出。
不夸张地说,李存孝此举,完全是在旧有的武道体系之上,搭建了一条更宽阔的新桥。
此法若推广开来,不知多少困于真形的武者会为之疯狂。
这种足以载入史册的手笔,也无不昭示着李存孝的未来,必然是在陆地神仙,甚至更高?
那一日后,抱丹法门开始悄然在御龙直中传播开来。
许多困在第四境的道兵因此受益,第五境武者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而李存孝也借着商贸带来的利益,开始进一步扩充兵力,发展势力,不断派遣人手向蜀中渗透。
转眼间时光飞逝,同光二年同光三年同光四年
同光五年,五月。
有一天,李存孝正在书房之中翻阅更新后的人口黄册,忽然京师的战报送到案头,让他心神一震。
(本章完)
李存孝闻言心中一动。
那可不是一般的感兴趣,而是很有兴趣。
剑南道地处西南群山之中,周边丘陵绵延,多数州县地少民稀,极为贫瘠。
然而剑南道中央的盆地却称得上物华天宝,各种矿藏、药材,以及作为拳头产品外销各道、州的蜀锦,更是吸金的聚宝盆。
李存孝自己对于物质享受不在意,但不代表他麾下的人马不在意。
一个势力的运转,离不开金银,而这不是光靠领袖的节俭就能做到的,必须要通商才行。
只不过因为地形的原因,蜀中的贸易本来就比较封闭,东川不必多说,完全为王建所垄断。
这位蜀王对于朝廷的渗透十分警戒,对于他多次明里暗里要求贸易都予以婉拒。
至于西川的水道,主要是为青城山掌控。
李存孝本来是打算等螭吻水军成形之后,萝卜加大棒,威逼利诱一番,没想到这些牛鼻子如此知情识趣,省却了一番功夫。
“不瞒云逸道兄,我这麾下两州,地少民贫,粮食产出,只够养活百姓而已。”
“蜀王恭顺陛下,除了朝贡,不贪财货,不通商贾”
“纵然背后靠着陇西,能够运来京师的货物,但做生意这种事,也要有人帮我牵线搭桥.”
李存孝这话看似无意,其中暗示的意思却十分明显,云逸一听,双眼放光。
“李使君有所不知,我蜀中人士,皆仰慕王化,奈何京师路远,有心无力。”
“不知您在京师,都有哪些熟人?”
李存孝漫不经心,“也不过就是和几位国公相熟,他们族中子弟,都在我军中历练。”
“哦,我还兼着户部和工部侍郎,他们想必也肯卖个面子”
青城山三人闻言心头一震,眼中顿时又多了几分敬畏。
大秦新帝麾下十三太保的名头,如今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本大爷党和三爷党在前线建功,世人大多以为十三太保太过年轻,被两党打压,所以才来到这穷乡僻壤。
契此出手之后,这个印象有所改观,世人又忍不住猜测,会不会是陛下故意雪藏,让其安心发育。
然而如今云逸道人听闻李存孝这恐怖的人脉,心中的猜想又被更新了一遍。
‘如此雄厚背景,别说只是做个生意,就算去争大位都够了,难怪会流落到这个地方来’
‘若是留在李翼圣身边,大太保和三太保能睡得着觉?’
这般想法掠过脑海,他当即拍板:
“好!李使君有人脉,我青城派有商路,这便是一拍即合。”
“只要您点头,今日之后,西川水道,使君可自由来去!”
这话当然是夸张的说法,李存孝位高权重,身系万人,怎么可能随便去别人的老家?
“道兄此言豪爽,不过在商言商,这种事,让下面的人去办就行了,我就算去了,也是一窍不通。”
这话说出,就算是答应了双方通商之事。
有了利益关系的润滑,云逸道人就开始更进一步,谈及乌斯藏和蜀王最近的动向。
李存孝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表面上却流露出对乌斯藏所为的不满,并暗示王建作为蜀王对此的不作为。
云逸道人闻言,自然是一拍即合,一边怒斥蛮夷凶横,同时试探着请求李存孝援手,攻打雪原,围魏救赵。
乌斯藏如今已经是李存孝的地盘,对方请求的事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谈到此处,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云逸道人还以为是价码不够,随之开出条件,有一些看上去颇为诱人,但李存孝也没有一口答应,但也没有把话说绝。
之后府中设宴,款待使者,席间叫来叶乘霄,作为日后往来青城水道的使者。
应该说,作为第一次会面,初步建立了合作的关系,双方都是满意的。
至于说借力打力,解决乌斯藏,甚至以后联手对付王建,云逸道人知道不是一朝一夕,今后和这位李使君还要打交道。
总之这次会面之后,李存孝的势力和青城派的关系便悄然建立起来,商船开始通过水路往返于抚州和彭州。
青城的蜀锦经过文州,走陆路到达京师,从长孙等几家公侯府上过一圈,换回同样珍稀的青瓷和白瓷。
商业贸易的血液中,流动着金银,对李存孝这种宗师来说意义不大,但对于凝聚麾下的人心却是效果斐然。
李存孝突破宗师的消息,为了保密暂时还只有尉迟弼知晓。
实力还无法立刻兑现为权力的现在,商贸带来的利益,对于几家公侯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利益。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稳固盟友之间的亲密。
而从京师如雪花般飞来的信笺来看,盟友们对于蜀中商贸带来的利益显然是十分满意的。
安内仍需攘外,李存孝没有放弃对蜀中的图谋。
之前被严防死守,如今从青城派这里打开了口子,当然不能错过良机。
叶乘霄明面是李存孝和青城派贸易的代表,负责押送交割货物。
而暗地里,其实还兼着谍报头子的身份。
每一次商船入蜀,都会有修炼了螭吻法门的御龙直军士趁机混入沿途州县。
一方面考查山川水脉,测绘地形;
另一方面则是打探地方势力、武者数量和实力,以便将来不时之需。
而因为玉海真人的意志,青城派最终并未讨伐坚赞一行,但也暗中往维州和翼州派遣道士,建立道观,用意不言自明。
坚赞得到李存孝的命令,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只是将蕃民逐步往两州迁徙下来。
而那些原本在当地生活的土著自然不肯干,双方几次冲突,奈何坚赞本身实力不俗,龙象军们为了获得新的家园,也是斗志旺盛。
几番争斗之后,土著们无奈,只得罢手言和。
如此,坚赞一行才算是真正在剑南道的一角扎根。
不过维州和翼州紧贴大剑山,土地面积和肥沃程度并不算好。
对于习惯了雪山恶劣环境的蕃民来说已经很好,每天起床和睡觉前都要对着龙尊王佛像磕头。
但对于整个剑南道的局势来说,眼下还不够看。
不过李存孝对此本来也没有寄予太多希望,一步闲棋而已,放在那里,将来自然有用处。
倒是王建这边知道坚赞站稳脚跟之后,反应颇为热烈,不出半个月便悄悄派出使节来访。
不过外交都还是其次,关键是使节团拉来了一车车货物,要和坚赞做生意——雪山上的珍稀灵草和异种异兽可是很有价值的。
坚赞将消息上报,李存孝知道后差点没笑出声。
青城派也好,蜀王也好,都抢着来和自己结盟贸易,都指望着借助外力压倒对方。
可谁能知道,所谓的乌斯藏和李使君,根本就是左手倒右手。
任你如何合纵连横,心机算计,最后养肥的都只会是李存孝。
当然,会有如今的局面,也是因为李存孝占据两州,也就控制了和京师的消息往来。
只要不做得太过分,哪怕他假传圣旨,王建都未必发现得了。
相反的是,伴随着叶乘霄在蜀中谍报网络的扩大,李存孝对于剑南道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
京师方面,更是有李贤这位礼部尚书和长孙等大小权贵官吏为他内外交通,前线的最新消息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放到他的案头。
掌握了京师和蜀中两地的信息差,他也才能安心地在这大秦的后方稳步发育,等待时机。
时间也在这过程中点滴流逝,转眼间半年过去,又到收获的时节。
文州和抚州的大地上一片金黄,比起往年,田间地头除了农民,更多了许多小商贩,在兜售各种小件家用之物。
“光义,你的政务处理得不错,多亏你,大哥才能安心修炼。”
李家兄弟没有穿官袍,也没有乘马,就是普普通通的圆领袍和皂靴,漫步在田野乡镇之中。
明明看上去只是正常行走,然而实际上速度却极快,途中的百姓往往只能看到个影子,下一刻便看不到了。
“小弟不敢居功,是大哥指导有方,我只是遵命行事。”
“若非大哥和契此大师,这群山之中,还不知有多少虎狼要出来坏事,更不要说让百姓安居乐业了。”
言谈之间,兄弟二人不知不觉已经出现在县城,此处的繁华就更加明显。
无论人口还是商铺的数量,比半年前都要翻了一番。
“满嘴油滑。若是朝廷开科举,你也当能拿个进士。”
李存孝哑然失笑,瞥见街边有个卖首服的店铺,顺势走了进去。
首服就是冠巾,秦人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冠以巾帽,服以衣裳,以示礼仪伦常。
如果披头散发,敞胸露怀,除了僧道这种方外之人,其他的都会被视为蛮夷禽兽,不服王化。
秦人皆是以簪束发,然后发髻上加一竹、藤所制的撑子,撑子外以绢帛、纱罗包裹,因此叫做软裹幞头。
不过时移世易,近些年来,也开始流行用大漆将布料漆在撑子上,就连原本垂在脑后的头巾两脚,也要以铁丝编制好似小翅膀的帽翅,这就叫做硬翅幞头。
“.论起这新样幞头的潮流,还是蜀王带起来的。”
“听说他在宫中,三天两头便赏赐新式帽子给下面的大臣,什么展脚幞头、交脚幞头、朝天幞头,卷脚、曲脚、一脚指天一脚曲花样繁多。”
“又叫大内以锦缎布帛为五色介胄,以金线宝石装饰,令禁军着之,时常操演观看,华丽非常,炫耀威风”
李存孝闻言一笑,拿起两顶乌纱垂脚如八字的幞头,又取了几个时下潮流的的女冠。
“沉迷外物,望之不似人君,只怕王建是感觉自己武道无望了——掌柜的,不用找了。”
店铺老板似乎对方才兄弟俩的一番话毫无察觉,见到银子,喜笑颜开。
“哎呦,客人真有眼光,这团冠和芙蓉冠,都是时下小娘子最爱的款式,您买回去,家中那位必然欣喜,小老儿祝您早生贵子”
要生早就生了,哪还用得着你。
李存孝嘴角一撇,一般来说,武者境界越高,要诞下子嗣就越难。
尤其是大宗师这种存在,可以说生命形态都和普通人不一样了。
精、气、神三宝合一,已然不是普通的“父精母血”所能解释。
只不过李存孝手握天地烘炉的神通造化,如果他愿意,正中靶心完全不难。
只是一来他忙于修炼,无心养育子嗣。二来叶淑仪如今也还年轻,正是在武道突飞猛进的时候。
如果分娩子嗣,少不得要亏空本源,一番折腾,就把最宝贵的时光耽误了。
三来,则是天下未定,孩子出生了,若是还要跟着大军南北转战,那也不是做父亲的意愿。
因此,李存孝一看弟弟被那店铺老板的话语触动,要说出一番香火延续的道理,立刻打断道:
“对了,此次我出关,你也可以突破第五境了。”
把买来的东西收入储物器具,伸手又取出一卷书册。
“大哥已经将新的修炼法门梳理出来了?!”
李光义接过书册,看着上面《抱丹九转》四个大字,露出惊喜之色。
“以往第五境的真形修炼,要魔我合一,再以本我驾驭魔我,以此化虚为实,获得神异。”
“此法威力虽大,但太过激进,一个不慎就要化为人魔。”
“若求稳妥,就要闭关潜修,导致世间活跃的第五境武者反而很少,这无疑是战力的损失。”
“而我创制的内丹龙珠之法,已经能帮助武者平衡阴阳灵魔,再用以前的法子就不合适了。”
“第四境黄庭开辟丹田,第五境则抱精、气成丹,以神抟炼之。”
“九转九返,正是黄白术中去芜存菁的正道。”
“虽然武者的战力提升会变慢,但境界的提升却会更稳定,至少没有入魔和性命之忧。”
“以后龙甲军和御龙直中,也就有第五境武者可以领军出征,不用闭关苦修了。”
李存孝一番话说完,李光义也已经把手中书册看完。
仔细体味着功法中的精义,越是咀嚼,越是觉得感慨。
“大哥如今的境界,小弟实在无法想象。”
“何必想象?将来你必然能和大哥并肩而立。”
李光义苦笑着摇摇头,心道这种话,也就只有对方这样的天骄才能若无其事的说出。
不夸张地说,李存孝此举,完全是在旧有的武道体系之上,搭建了一条更宽阔的新桥。
此法若推广开来,不知多少困于真形的武者会为之疯狂。
这种足以载入史册的手笔,也无不昭示着李存孝的未来,必然是在陆地神仙,甚至更高?
那一日后,抱丹法门开始悄然在御龙直中传播开来。
许多困在第四境的道兵因此受益,第五境武者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而李存孝也借着商贸带来的利益,开始进一步扩充兵力,发展势力,不断派遣人手向蜀中渗透。
转眼间时光飞逝,同光二年同光三年同光四年
同光五年,五月。
有一天,李存孝正在书房之中翻阅更新后的人口黄册,忽然京师的战报送到案头,让他心神一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