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364结盟,都可以结盟-《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大秦和大辽约为兄弟之国?”

  “是,朝中现在有这个传闻,我们都以为是陛下故意放出的风声。”

  “毕竟如今明尊被茅山真人拖在濠州一线,若能得辽主相助,则南北夹击,伪梁只有朱全忠一位大宗师,无力抵挡。”

  “道理确实如此”,李存孝抿了口酒水,手指在金杯的浮凸珠地上摩挲。

  视线所及,桌案如长龙,从州城衙署的门口一直延伸到城门口。

  本是为使团布置的接风宴,但李存孝临时起意,与民同乐,索性办了一场长桌宴。

  列席其中的人,不仅有官员,同样有百姓,照明用的灯火,在城中拉出蜿蜒的圆弧。

  害怕有人喝醉酒闹事,李光义限制着没敢上太多酒水,但饭菜却是管够。

  附近的乡民,城中的市民,已经吃过二排、三排。

  酒席之中,尉迟弼也将最近京师的动向详细告知。

  李翼圣和耶律亿联手,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不管怎么说,梁国始终有两位大宗师。

  而李翼圣想要收回中原腹心,耶律亿想要割据北方,都绕不开朱全忠。

  至少,在朱全忠灭亡之前,他们的利益勉强算是一致的。

  等到各自统一南北,那必然又会爆发争斗。

  李存孝对此事早有预料。

  楼观道的惨事辽国也出了一份力,太乙真人重伤,耶律亿同样是帮凶,李翼圣清楚这一点。

  但他可能因为李存孝个人的仇恨,就放弃结盟吗?

  不会的。

  因为一个受到重创、不得不离开京师的楼观道,是符合当时李翼圣的需要的。

  一个“死去”的丹道大宗师,换来一个实力低微、完全受控的李存孝,是符合李翼圣的利益的。

  对于李翼圣来说,辽国所做的这些,完全不构成仇恨,甚至可以说帮了他一个大忙。

  上位者怎么会因为下面某一个人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呢?

  除非李存孝现在就把自己突破宗师的消息传达京师,这样的分量,或许还会让李翼圣稍微犹豫片刻。

  但最后八成也是会拿‘合纵连横’‘徐徐谋之’‘秋后算账’之类的话来搪塞,最后不了了之。

  他并不生气,因为权力的博弈中并无温情可言,何况这帮藩镇的军头根本就是人形的野兽,弱肉强食早就刻进了骨子里。

  没有力量,嘴里说出的话只能叫做聒噪。

  “既然如此,等我力量足够,贯彻己身意志的时候,希望你们也能坦然受之。”

  李存孝心中冰冷,脸上笑意仍如沐春风。

  除了尉迟弼,使团中剩下的人他也同样一一慰问。

  等册封结束,他打算找个借口将这些人留下,用来搭建乌斯藏都护府的框架。

  他原本上任自然是有一整套班子,但将来他还要图谋蜀中,只靠这点人肯定不够,临时培养也来不及。

  李翼圣既然狮子大开口要把丹药翻倍,那他讨要些中央的官僚和书吏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一场晚宴,宾主尽欢。

  次日李存孝表达出挽留的意思,尉迟弼已经知道自己下注的是怎样一根大粗腿,干脆答应下来,并承诺会劝说使团的其他人。

  毕竟在京师人眼中,文州抚州还是太偏僻了一点,青楼和平康坊都不是一个档次。

  本以为是出差,结果变成常驻,这可不好接受。

  但如今李存孝也变成站在上面发号施令的人了,他不管过程,只要结果正确就行了。

  京师高素质官僚的加入,无疑大大提高了整个行政班子的办事效率,对于后续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也十分有益。

  而有人分担政务,李存孝便能将更多时间用于自身的修炼。

  但话分两头,李使君治下载歌载舞,蜀中这边王建却在发愁。

  坚赞自从得到命令,立刻带着使君赐名的“龙象军”精锐蕃兵疾行下了雪山,直奔保宁州都督府。

  此处是西川之北,羌人戎人混居之地,加之也是山高林密,并不富庶。

  所以一直以来,都不受蜀中人士的待见。

  此番近千兵马,直接围城,都督府中的土司首领完全来不及反应,就已经变成了阶下囚。

  如果换成以前,蕃兵们多少还得劫掠发泄一番。

  但如今,大家都已经是受过活佛开示的人,龙尊王佛说了,跟随他和魔军作战的人,不仅来世可以进入极乐净土,今生也能享受富足。

  前提是,必须遵守戒律,不可滥杀无辜,否则全家老小都别想再瞻仰佛光。

  犯错的本人,更是要废去武功,打入“畜生道”,以后就只能做农奴。

  现实利益和宗教信仰双重约束之下,蕃兵们的军纪比起以往大为改观。

  坚赞作为统帅,对此的感受再清楚不过。

  对李存孝更加敬畏的同时,他也一丝不苟地按照要求去信蜀王,要求对方给出维州、翼州,作为他们联手抗击李存孝的回报。

  这一封信到了王建手里,立刻就捅了马蜂窝。

  “蛮夷就是蛮夷!”

  “给他们粮食已经是大发慈悲,居然还开口讨要城池!”

  “大王,有句话不是说吗,蛮夷喂喂什么德,就跟狗一样,不能只给骨头,还得鞭打.”

  一帮身穿紫袍的大臣,在王宫中七嘴八舌地吵嚷。

  和京师不同,这些人的幞头也是用竹木为框架,覆盖漆纱。

  更有趣的是,后脑处还有两根硬挺的帽翅,大概有一掌半长。

  每当这些相貌粗犷的臣子凑近交谈,就不得不偏开脑袋,有时躲不及,就会被戳到脸上,这时候双方往往便要挽起袖子,意欲动起拳脚来。

  “够了!”

  一声低喝,殿中的嘈杂这才安静下来。

  王建看着这帮老部将粗鲁的作态,头疼又无奈。

  穿上这身赭黄袍的时候还能骗自己,土皇帝也是皇帝;

  但看着手下的乌合之众,却不得不承认,这一整个草台班子,也就只能在蜀中作威作福。

  皇帝梦,早就碎了。

  “乌斯藏要城池,给他们就是。”

  王建沉吟了片刻,给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答案。

  “这怎么行!蜀中是咱们一刀一枪打下来”

  “没错!咱们咦,不对,错了。”

  “维州和翼州,不归咱们啊。”

  “诶,对啊,西川是青城山的地界。”

  眼看嘈杂又起,忽然有人反应过来,众人后知后觉,面面相觑,最后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原来要的是西川的地啊,那没事了。

  “李翼圣派了个十三太保和大和尚来钳制我,我们也得有手段来反制他们才行。”

  “乌斯藏要地盘,可以,只要他们能让青城派答应就行。”

  “玉海真人那个牛鼻子,我之前数次想和他结盟,他都借口闭关不理不睬。”

  “两虎相争,我也看看这位赞普什么成色,老牛鼻子闭关又闭出什么名堂。”

  青城山是剑南道传承数百载的地头蛇,王建却不是本地人,而是从神策军出身。

  先是调任地方刺史,然后慢慢做大,在剑南道东川积蓄势力,标准的过江龙。

  奈何他麾下猛将不少,能臣不多,治理地方一直是个难题。

  所以一来不想和青城山两败俱伤,二来本身无力掌握更大的地盘。

  称王的时候,王建就和青城山有约定,前者掌东川,后者掌西川。

  换句话说,他所许诺的,本就不是他控制的土地。

  俗话说浑水摸鱼,李存孝的到来当然是中央对地方的钳制,但也未必不是自己彻底统一剑南的机会呢?

  底下一帮人听了,顿时大吹法螺,王建在一片称赞声中,也不由自得地摸了摸自己那朝天冲起的帽翅——他对自己的设计可是很得意。

  心里想着,要不然把臣下的帽翅,再加长一掌?

  如此众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一臂之长,就不怕其交头接耳了

  彭州,青城山。

  青城山乃大剑山西部山脉的一支,因群峰环峙、林木青翠,诸峰环峙如同城郭,故称“青城”。

  青城山所在地势,与剑门关类似,西面是苍茫大山,妖魔蛰伏;东面就进入蜀中盆地,地华天府。

  正因为这一份抵御妖魔的功绩,青城山才能在西川享有盛名,乃至于取代官府,成为一地霸主。

  有意思的是,青城道门因为深居蜀中,因而与中原奉行的尊崇三清三宝君不同,独尊自家祖师五岳丈人,也叫宁封真君。

  三四百年来,香火鼎盛,享誉一方,唯独一点可惜,就是没有出过陆地神仙。

  当代掌教玉海真人对此挂怀于心,一直想要实现这个从零到一的突破,因此常常闭关,门派事务都交给了监院道人松鹤以及巡照道人云逸。

  可惜,凡尘俗世,总是纷纷扰扰。

  “嗯?”

  微妙的法铃声入耳,玉海真人从闭关的静室中醒来,细心感知一番后,不由皱起眉头。

  “没有外敌入侵,门人弟子也安好.”

  大袖一挥,静室大门轰然洞开,苍老的声音伴随呼吸吐出,好似罡风冲了出去:

  “我不是说过,没有要事,不许打扰我吗?”

  “松鹤,云逸,你们无端摇响法铃,是怕我死了,还是怕我没死?”

  静室外的两个中年道人下意识哆嗦,随即连忙躬身前行,一直走到山体腹中,见到盘坐蒲团上的老道,这才叩首请罪:

  “太上长老赎罪,我等此次是为王建而来。”

  “他?”,玉海真人皱了皱眉头。

  当初王建进入蜀中,四处攻城略地,青城山也不是毫无反应。

  如果可以,谁不想独享一道资源?

  可惜,二人私下交手,结果却是难分胜负,最后只能划地分治。

  “王建也算奇才,一篇《九转大还丹》,一篇《白猿分水注》,半为黄老半入魔,竟然也修出一尊通天大圣法相。”

  “但到底是糅合的残经,大成宗师也就到头了。”

  玉海真人说着,越发不满。

  “老夫同样是大成宗师,但只差最后一口气,就能元胎圆满。到时候捏圆搓扁,还不是我说了算?”

  “这样的事,才是影响门派气运的根本大事,而不是有一点利益纠纷,就慌里慌张想要我出手震慑”

  眼看对方语气越发严厉,松鹤道人和云逸道人冷汗都下来了,却不敢反驳,只等话语的间隙,才赶紧解释道:

  “您误会了,是那雪山上的乌斯藏蛮人,和那王建伙同起来,要取我们西川两州之地,眼下已经占了保宁州都督府了。”

  “一步退,步步退。咱们此时不有所反击,只怕王建和那雪山赞普还要以为我们示弱。”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乌斯藏如何无礼在先,王建又是如何行文推脱,表示不知此事、严厉谴责,让青城山自行处置。

  玉海真人听了这些,神情才终于严肃起来,思忖片刻之后方道:

  “给他。”

  “什么?”

  “那些蛮人想要维州和翼州,给他就是。”

  “太上长老!”松鹤道人和云逸道人忍不住叫了起来。

  青城山在蜀中盘踞多年,早就把此处的一草一木视为自家私产。

  和王建势均力敌也就罢了,雪山上下来的蛮夷,也配虎口夺食?

  “闭嘴!”

  玉海真人眉头一竖,宗师的威压透体而出,两人顿觉有巨峰压顶。

  威势之重,甚至直接将身体压得趴伏,直接“陷”入了坚硬的岩石,活生生弄出两个人形大坑来。

  “那乌斯藏的赞普在信中说了,为族民生计,请借两州之地。”

  “川北贫瘠,只比雪山好一点而已,反正盆地腹心在我们掌控中,借出去又怎样?”

  “反之,困兽犹斗。乌斯藏近年因天象变化,越发严寒,这位赞普就是困兽。若是不借,那就势必要开战。”

  “我当然能稳赢一个新晋宗师,可你们想过没有,难道王建会就这么干看着?”

  “回答我!”

  玉海真人手里捏着那封乌斯藏“赞普”的亲笔信,其字迹中蕴含的佛门气息,的确是宗师境界无疑,这也是他说话的根据。

  雪山密宗,和中原交流不多,且蜀地佛门本就不兴盛,所以老道士也无从得知,这封信其实是李存孝代笔。

  而松鹤道人与云逸道人闻言,也只能沉默。

  “当然,咱们也不能光吃亏。维州和翼州是底线,再往前就不行了。”

  “不是说朝廷派了个什么十三太保来吗?布袋弥勒的名头,我也有所耳闻。”

  “他王建能找盟友,我们也能。”

  “云逸,你带上礼物亲自跑一趟,向他表达青城的善意。”

  云逸道人闻言,神色顿时有些异样。

  玉海真人的眼睛眯了起来,“你和他有过节?”

  “不是,是我的弟子唐维,和李存孝有一点小冲突。”

  老道士冷哼一声,大袖一挥,罡风直接将两人吹出静室,大门轰然关闭:

  “那就带着你的好徒弟,一起去谢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