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356元胎孕育,天尊法相-《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龙宫秘境,乾阳殿。

  重重宫阙,层层楼阁,云雾翻涌其中,好似瑶台仙宫,神仙居所。

  然而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各个建筑的布局俨然经过精心编排,参差错落,与往日有着微妙不同,但隐隐拱卫着中央的宫殿。

  乾阳殿的变化就更大,整个建筑的顶部就像是被掀起来翻了个面,本该掩藏在内的收缩藻井此时却向着天空拱起。

  连带着藻井中的赤龙也不是向下探头,而是向上昂首,口中含着一颗好似大日般的“龙珠”。

  而李存孝就盘坐在这龙珠之上,精纯的灵气涤荡冲刷,仔细观察,原来宫殿中的云雾竟然是灵气满溢而出无处可去的结果。

  “三宝相合,凝结元胎,天地交征,化生神体。”

  “突破宗师,必然引动天地异象,还是在秘境中突破更隐蔽一些。”

  “幸好在京师的时候没少搜刮油水,龙舟的小循环已经十分完整,吞吐天地灵气不在话下。”

  “下一次出关,说不定已经是同光二年了。”

  李存孝略微有些感慨,上辈子看仙侠故事,对于仙凡之隔、烂柯棋缘这种事还没有实感,只觉得玄之又玄。

  如今自己逼近了这个境界,才切实地感到一种无奈。

  “罢了,多思无益,突破宗师是当下最要紧之事,太乙师父能不能起死回生,全指望这一次。”

  斩断杂念,凝神内视丹田,老道士的元神依然如从前一般,安然沉睡于金刚杵之下。

  而宝杵上的五对摩羯,赫然金光灿灿,这都是近一个月以来的成果。

  该说不说,剑南群山中山谷深涧、洞穴幽林遍布,妖魔实在数不胜数,甚至给人一种会定时刷新的错觉。

  不过李存孝自己心里清楚,文州和抚州附近百里的山林,如今已然是被他杀得空空荡荡,只剩一些普通野兽。

  只不过比起十万大山,这一点还不算什么,剑南道西南的大理国、东南的黔中道,同样是山多地少。

  就是陆地神仙来,只怕没有一两年也杀不干净。

  “从习武开始,金刚杵一共变化过两次。”

  “第一次是筋肉境界,引魔入体,独股化为三股,储存煞气变多,同时破障可以代替诱魔大药”

  “第二次是真形境界,化魔为我,三股变为五股,破障次数再次增加,同时增加推演之能。”

  “这两个关隘,都是种魔武道的重要节点。”

  “如今元胎境界,化魔为神,可以说是走向超脱的一步,金刚杵会不会再生变化?”

  李存孝习武至今,境界节节攀升,道藏佛经研读也没有落下。

  金刚杵的形制,各有含义。

  独股金刚杵,代表一真法界。一,即无二;真,即不妄。交彻融摄,故称法界。

  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如此,便对应独股杵勘破一切障碍的功用。

  三股金刚杵,代表身、语、意三密。以人之三密,合佛之三密,即身成佛。

  自身便是成佛之路,自身便是方便法门,对应代替诱魔大药这类外物的功能。

  五股金刚杵,则代表五智五佛。密教中央教主大日如来,分化东南西北四尊如来,对应四种智体。

  中央大日如来象征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佛对应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体现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对应成所作智。

  五智便是如来根本觉悟,菩提第一妙义,自然能衍生万法,推演神通变化。

  而九股金刚杵,已经是这件法器的极致,代表三界九乘一切众生。

  其中意味,已经是宏大至极,难以言表,故而李存孝也很难准确猜测其可能的功用。

  “试试便知道了。”

  千头万绪,只在眨眼之间。

  伴随决心一下,金刚杵中煞气,尽数化为无形的清凉,似江河滔滔,直奔泥丸宫而去。

  由玄关到元胎,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内景交征天地,借助天地之力冲刷的压力,将一身精、气、神尽数融合,不分彼此。

  如此便相当于重塑了先天以来的人身,重新孕育出的神体,便完全脱离了血肉之躯的范畴。

  但破而后立,危险之处自然可想而知。

  想要提高成功的几率,最要紧处,就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元神。

  元神强大,才能在交征天地的过程中保持本我,不至于被浩渺世界顷刻吞噬;

  元神强大,才能精确地筛选天地之中的灵气和魔气,根据功法塑造出对应的神体。

  否则五行阴阳,瘴气毒气,全都涌进元胎之中,那最后孕育出来的是个什么,还真不好说。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李存孝在今日突破之前,便已经深思熟虑。

  既然是靠强大的元神来驾驭天地之力,那自己何必专为突破浪费这辛苦积攒的煞气?

  若要论天人合一,还有什么比得上昊天法相?

  转眼之间,清气奔腾,直入泥丸三座神宫中央的双层祭坛。

  古朴的祭坛,勾勒着诸天星斗,在清气涌入的刹那间,剧烈震颤。

  轰!

  李存孝生出一种脑子炸开的错觉,他的感知从自己的泥丸方寸,瞬间扩散至整个秘境,就像是变成了冯娟气的傻子。

  空间原本没有形状,然而因为李存孝的元神已经把整个秘境都“填满”。

  所以他不仅感知到了龙宫秘境的“形状”,甚至还透过那一层无形的隔膜,“看”到了外界的情形。

  他的视角好像变成了一只鸟雀,俯瞰过群山幽谷,不断地拔高,直到飘扬着“李”字军旗的连绵营地进入视线。

  这时候,坐镇中军,正在胡床上打坐的契此忽然眉头一动。

  被窥视的感觉涌上心头,然而低头感知了一番,却什么也没有发现。

  正当他伸手准备掏出狼牙棒的时候,耳边却响起一个熟悉又空灵的声音,不知远近:

  “师父.”

  大和尚一愣,缓缓将狼牙棒收回,心中又惊又喜。

  李存孝明明在山中潜修,外界也没有他的气息,应当是在洞天秘境。

  然而其元神之强,甚至能越过虚实之间的界限.

  成宗师,已经十拿九稳!

  而对于秘境中的李存孝,这种体验虽然新奇,但眼下到底还有要事。

  他略略感知了一番极限,发现元神的扩散,赫然是以自己离开现世的地点为圆心,大致方圆百里,和秘境的大小差不多。

  而更重要的是,在元神覆盖的范围内,无数属性各异的灵气与魔气,就好似汪洋大海,无穷无尽。

  而他却能轻松地从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那一滴海水,随心所欲地组合、掌控。

  神宫之中,昊天祭坛已经从原本的两层变成三层,《昊天上帝古文书》这门秘法也已经从小成的“天人合一”来到了“代天行罚”的大成境界。

  古朴的石台之上,雕刻着黄、青、赤、白、黑五方天帝的神座,与下面两层的诸天星斗交相辉映。

  三层同心圆层层嵌套,最中央的位置,已经不再是一个缺口,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未曾凝聚的第四层上,是一个神座的虚影,上面的四个云篆让人呼吸都为之一轻——

  昊天上帝!

  “轰隆!”

  闷雷滚动,银蛇狂舞,李存孝的双眼,同时“注视”着秘境和外界的群山。

  这一声声雷霆,并非来自现实,而是来自于秘境和现实之间的虚空。

  阴阳碰撞,产生雷霆,而现在是密度极高的灵气和魔气汇聚、碰撞,凝聚出充塞虚空的乌云。

  正因为这种异象,所以突破宗师这一关,素来又有渡雷劫的说法。

  但整个过程中最危险的,恰恰不是这些有形的雷电,而是无形无相、包罗万有的天地!

  “既然能代天行罚,那又何妨借助这至大至强之力,返本归元,胎化炼形!”

  一挥手,秘境空间洞开,将虚空中瀚海般的雷霆与阴阳灵魔之气接引而来,尽数约束于赤龙的头顶。

  李存孝哈哈大笑,浑身精气神如同天河冲出天灵,裹挟着磅礴天地之力,将他包裹了进去

  半年后。

  同光二年三月,惊蛰。

  吼~额~

  低沉的狮吼,尾音拉得极长,但并没有什么怒意,反倒透着一股懒散。

  青狮的九颗头颅张开,一旁等候的蕃兵立刻上前,手脚麻利地端起一个一人高、三人宽的大缸。

  九口大缸,里面各自装着荤素菜品和糕点果子,有冷有热有甜有咸有辣,一股脑倾倒进大口中。

  九张大嘴咀嚼、吞咽,不约而同地露出享受神情,低低地吼了一声。

  “顶礼尊者。”

  蕃兵们面色虔诚,说着不太流利的中原官话退到一边。

  赤骊哼哧哼哧打着响鼻,李光义不由得稍微用点力扯住缰绳,无奈地笑道:

  “世上人人都想做权贵,但我身居高位,只觉张眼闭眼都是两州百姓、一万大军的吃喝拉撒。”

  “咱们当中,只有这肥狮日子过得最为快意。”

  “谁说不是”,叶淑仪一身广袖流仙裙,好似天女下凡。两州百姓都知道,这下凡天女一般的人儿,就是他们使君的夫人。

  “真要说起来,三郎闭关之后,除了契此师叔,论战力青狮位居其次。”

  “好歹是七阶异兽,在这里看守那蕃将,还算合适。”

  此时已经有百姓注意到了这对叔嫂,都热情地打着招呼。

  “嫂子已经天梯圆满,准备打破玄关了吧?”

  赤骊在缰绳的牵动下走动起来,叶淑仪则借助留仙裙之力,缓缓飘动。

  “多亏你大哥准备的那些宝丹,我从没想过,世人所说的难如登天,竟然能如此简单。”

  “.不过,这都半年过去了,也不知三郎闭关得如何。”

  两人都一时无话。

  有契此在,无论乌斯藏还是蜀王、青城山,都不敢轻举妄动。

  也就只有每个月龙甲军入山剿匪除魔,还算有些波澜。哪怕外面打生打死,此处却有几分岁月静好的味道。

  但放大范围来看,剑南道以外,却是动荡不安,

  同光二年元月尚未结束,李翼圣便趁着冰雪未化,悍然出兵。

  李思远和李存旭,一北一南,前者从河东东进,杀入河北四镇;

  后者从东都发兵,从蔡州直插腹心。

  李翼圣本人则不知藏于哪一队兵马中,伺机而动。

  朱全忠自然大怒,派手下大将葛从周、杨师厚领兵相迎。

  开展至今不过两月,双方已然是死伤数万,十分惨烈。

  原本有明尊在侧的话,大梁也不至于如此左右支绌。

  奈何明教之前大肆灭道,独尊明王明尊,奴役道士高功,搞得民怨四起。

  茅山自诩道门圣地,对此深恶痛绝,元符真人数次出手与明尊大战,下面几个法王也被杨化源借机拖在濠州,不得脱身。

  如此一来,就只有北边的辽国还游走在战场边缘,对于南边的争端视而不见,一心一意讨伐渤海。

  若是预料得不错,中元节前北方便会尽数归于乞答,到时候耶律亿这尊陆地神仙加入进来,局面必然再起变化。

  “.京师那边又发信来催丹药,还要蜀王再增夏税,看来战况极为胶着。”

  “幸好大哥早有预料,否则还真不好交差。”

  远远看见军营,原本的临时帐篷,都已尽数修建起连绵房屋。

  李光义和叶淑仪进了门,直接朝着契此的静室走去。

  二人分别坐镇文州和抚州,本就是月初碰头,各自汇总一下情况,以便让大和尚把关,需要时也可以出手。

  到了地方还没敲门,房门便自动打开。

  两人已经见怪不怪,胡床上的契此正好睁眼。

  “你们来了,坐。”

  两人各自行礼坐下,将最近事务一一说来。

  多数时候,契此都不发一言,只是点头。

  到了末尾,李光义提起的一件事才引起了大和尚的反应:

  “.乌斯藏那边又来信,希望能放归坚赞,同时提出要用金银购买粮食。”

  “大哥说过,人不能放。至于买粮食,之前对方咬牙拿了一批天材地宝,这次看来是不愿意被敲竹杠。”

  “但我的意思,兵荒马乱,乱世金银比不过粮食,何况蜀中那边对我们通商也一直卡得很紧,有钱无处用。”

  “我也以为不换为好。”

  契此点头赞许,同时冷哼一声。

  “若非分身乏术,早该将雪山异教一网打”

  未出口的话忽然卡在了嗓子里,李光义和叶淑仪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而契此却只是死死盯着面前。

  虚空中忽然闪过一道微弱的电光。

  下一刻,天旋地转,眼前已经从静室变作云海青天。

  三人抬头望去,只见苍穹的中央,一颗雷霆凝聚的青阳散发无尽威压,其中有一尊法相缓缓显现。

  契此激动地掐住了念珠,哈哈大笑:

  “返本归元,法相通天,吾徒今日得道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