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梨怎么会惯着她?
“叶岚音,你自己有手有脚的,整天跟抽了筋的懒骨头似得,把男人当牛马使唤,出了事只会哭闹着掏别人兜里的钱,还这么理所当然,脸呢?”
“做人别得寸进尺,想要把日子过好就安分守己,要么踏踏实实去干活挣钱,要么照顾好病人,而不是觉得全世界都欠你的!要是再来这儿无理取闹,贪得无厌!”
说着,苏青梨逼近两人,眼神跟冰刀子似得剜向张翠花和叶岚音,“再拎不清,别说让我垫钱给沈宴礼治腿,哼!之前看在宴臣面子上,分给你们的上好辣椒种和紫苏种子,我宁愿丢了扔了,也不会再给你们半粒!我说到做到!”
张翠花最怕的就是这个!
整个青山村的村民,都是靠着苏青梨提供的辣椒和紫苏种子才富裕起来,十天半个月的能见点荤腥。
就连他们家,其实也靠着沈宴礼种辣椒挣了好几百。
不过这钱都在叶岚音手里攥着,她一分没见到!
本来叶岚音就又懒又馋的靠不住,要是再惹恼了苏青梨,那日子还怎么过!
“老大家的,你先消消气,妈就是一时糊涂,你是文化人,肯定不会跟我计较。”
张翠花慌忙赔不是,却不舍得舍了攥在手里的钱,只噙着泪摇头,“妈老了,没本事,这才舍了老脸来借个秋风,你看在宴臣的面子上,别跟我们计较。”
“那什么,宴礼还躺在医院需要人照顾,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说着,她就拽着叶岚音,“快点走,走啊!”
叶岚音不服气地瞪了苏青梨一样,这才黑着脸跟张翠花离开。
婆媳俩跟做贼似得跑得飞快。
当然,舍了老脸才赖到的一百二十块,她们绝不可能再吐出来。
“青梨,就不能让她们得了便宜,不然下次还记挂着!”
徐玉梅气得直摇头,“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你婆婆,那可是出了名的刻……”
后面的话,徐玉梅气鼓鼓咽了下去。
她曾经也是当妈的人,生怕说多了马玉玲会自责,把好好的闺女推进了火坑。
马玉玲的脸色已经自责的不行,“阿梨,都怪妈没用,让你摊上这么个婆家。”
“妈,她是她,宴臣对我好就行。”
苏青梨连忙岔开话题,“我听着,屋里是不是水烧开了?”
煤炉子上,铜壶正烧得发出哨声。
“哎呀,还真是水烧开了,走走走,赶紧进屋歇着。”
马玉玲赶紧拽着苏青梨进屋,“跟妈好好说说,军区大院里住的还习惯吧?瞧你这脸冻的,冷吧?”
徐玉梅已经利索的拎起茶壶,冲了碗糖姜水端过来,“正好昨天我炒了点糖姜丝,用热水沏开喝了驱驱寒。”
苏清梨把碗接过来,滚烫的糖姜水冒着热气。
她浅浅抿了口,顶风走过来的湿寒瞬间一扫而光。
温暖的碗壁更是把她冰凉的手指暖的热乎乎的。
等身上有了热气,苏青梨笑着看向马玉玲,“妈,军区里挺好的,左邻右舍的嫂子们都可和气了,你不用担心。”
“下次我婆婆再来打秋风,你记得给她轰出去,别搭理她们。”
“唉……”
马玉玲叹了口气,“我就是看她哭得可怜,你弟媳妇儿还抱着个小娃,脸蛋冻得青紫,看着心疼人……那钱……算了,就当破财消灾。”
“不说这个,你跟妈好好讲讲军区里的事,这两天我光怕你住不习惯,又不能进去看你。那边冷不冷,吃的住的都还习惯吗?”
真情实意的牵挂,让苏青梨心里暖融融的。
她细细把随军这两天的情况讲给马玉玲听,母女俩个坐在炉火旁低声细语聊了起来。
徐玉梅也没闲着,拿着毛衣针用粗毛线勾着围巾,时不时跟着笑说两句。
这种跟家人相伴的温馨,她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心里早就把苏青梨当成了自己那个英年早逝的儿子。
三人正聊得火热,堂屋门被轻轻推开。
一股子寒风扑进来。
苏秋菊斜挎着书包关上门,看到苏青梨,她眼睛立即凉了,跟个小炮弹似得冲过来搂住苏青梨,“姐!你可回来了!”
“你不知道,这两天你不在家,妈想你想的偷偷掉眼泪,晚上都睡不好觉!”
“多嘴。”
马玉玲伸手轻拽了下苏秋菊的小辫子,“跟你姐瞎说啥呢。”
“妈,疼。”
苏秋菊连忙求饶,把麻花辫甩到身后,确定马玉玲够不到,这才扮了个鬼脸躲在苏青梨身后,“本来就是嘛,妈还嘴硬不肯承认!昨天我起夜时都听到你在叹气,我爸还劝你想开点,说孩子大了总要跟父母分开……”
“好啊你个小东西,还学会听墙角了,你给我过来,我保证不打你!”
马玉玲宠溺地横了苏秋菊一眼,笑着直摇头。
苏秋菊赖在苏青梨身后吐了吐舌头,“我才不要!妈你就偏心吧,看到我姐回来,就想揍我,略略略略略……”
屋里笑闹成一片,苏青梨的眼眶有些微微发热。
自从穿到这里后的那淡淡的疏离感,终于在这具身体血脉相连的亲人毫无保留的关爱前,彻底消融殆尽。
眼前的马玉玲,苏秋菊,还有跟她一条心的徐玉梅,都是她苏青梨至亲至重,这辈子都要守护好的家人!
苏青梨反手把苏秋菊拉进怀里,笑着揉她的头发,“妈,我这好好的,吃的白胖,你以后可别惦记了,有时间我就回来看你。”
“对了,我爸呢?”
提起苏建国,马玉玲笑得直摇头,“他啊,这两天都蹲守在罐头厂里,说是你不在家,他得替你盯好了质量,恨不得卷着铺盖住在那儿。”
“他那脾气你也知道,认准的事谁也劝不动,早出晚归的,饭都不在家里吃,幸好有你玉梅婶子陪着,不然我在家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抱怨归抱怨,马玉玲是真的心疼苏建国。
毕竟他们上了年纪,她生怕他吃不消累倒下了。
只是当着闺女的面,又不敢说太多,只能抱怨着嘀咕了几句。
“等会我去给爸送饭,顺便去厂里逛一圈。”
苏青梨一锤定音。
眼瞅着快要到中午,徐玉梅把编织了小半米长的围巾放下,利索进了厨房。
没一会儿,就有包子的香气传出来。
“叶岚音,你自己有手有脚的,整天跟抽了筋的懒骨头似得,把男人当牛马使唤,出了事只会哭闹着掏别人兜里的钱,还这么理所当然,脸呢?”
“做人别得寸进尺,想要把日子过好就安分守己,要么踏踏实实去干活挣钱,要么照顾好病人,而不是觉得全世界都欠你的!要是再来这儿无理取闹,贪得无厌!”
说着,苏青梨逼近两人,眼神跟冰刀子似得剜向张翠花和叶岚音,“再拎不清,别说让我垫钱给沈宴礼治腿,哼!之前看在宴臣面子上,分给你们的上好辣椒种和紫苏种子,我宁愿丢了扔了,也不会再给你们半粒!我说到做到!”
张翠花最怕的就是这个!
整个青山村的村民,都是靠着苏青梨提供的辣椒和紫苏种子才富裕起来,十天半个月的能见点荤腥。
就连他们家,其实也靠着沈宴礼种辣椒挣了好几百。
不过这钱都在叶岚音手里攥着,她一分没见到!
本来叶岚音就又懒又馋的靠不住,要是再惹恼了苏青梨,那日子还怎么过!
“老大家的,你先消消气,妈就是一时糊涂,你是文化人,肯定不会跟我计较。”
张翠花慌忙赔不是,却不舍得舍了攥在手里的钱,只噙着泪摇头,“妈老了,没本事,这才舍了老脸来借个秋风,你看在宴臣的面子上,别跟我们计较。”
“那什么,宴礼还躺在医院需要人照顾,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说着,她就拽着叶岚音,“快点走,走啊!”
叶岚音不服气地瞪了苏青梨一样,这才黑着脸跟张翠花离开。
婆媳俩跟做贼似得跑得飞快。
当然,舍了老脸才赖到的一百二十块,她们绝不可能再吐出来。
“青梨,就不能让她们得了便宜,不然下次还记挂着!”
徐玉梅气得直摇头,“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你婆婆,那可是出了名的刻……”
后面的话,徐玉梅气鼓鼓咽了下去。
她曾经也是当妈的人,生怕说多了马玉玲会自责,把好好的闺女推进了火坑。
马玉玲的脸色已经自责的不行,“阿梨,都怪妈没用,让你摊上这么个婆家。”
“妈,她是她,宴臣对我好就行。”
苏青梨连忙岔开话题,“我听着,屋里是不是水烧开了?”
煤炉子上,铜壶正烧得发出哨声。
“哎呀,还真是水烧开了,走走走,赶紧进屋歇着。”
马玉玲赶紧拽着苏青梨进屋,“跟妈好好说说,军区大院里住的还习惯吧?瞧你这脸冻的,冷吧?”
徐玉梅已经利索的拎起茶壶,冲了碗糖姜水端过来,“正好昨天我炒了点糖姜丝,用热水沏开喝了驱驱寒。”
苏清梨把碗接过来,滚烫的糖姜水冒着热气。
她浅浅抿了口,顶风走过来的湿寒瞬间一扫而光。
温暖的碗壁更是把她冰凉的手指暖的热乎乎的。
等身上有了热气,苏青梨笑着看向马玉玲,“妈,军区里挺好的,左邻右舍的嫂子们都可和气了,你不用担心。”
“下次我婆婆再来打秋风,你记得给她轰出去,别搭理她们。”
“唉……”
马玉玲叹了口气,“我就是看她哭得可怜,你弟媳妇儿还抱着个小娃,脸蛋冻得青紫,看着心疼人……那钱……算了,就当破财消灾。”
“不说这个,你跟妈好好讲讲军区里的事,这两天我光怕你住不习惯,又不能进去看你。那边冷不冷,吃的住的都还习惯吗?”
真情实意的牵挂,让苏青梨心里暖融融的。
她细细把随军这两天的情况讲给马玉玲听,母女俩个坐在炉火旁低声细语聊了起来。
徐玉梅也没闲着,拿着毛衣针用粗毛线勾着围巾,时不时跟着笑说两句。
这种跟家人相伴的温馨,她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心里早就把苏青梨当成了自己那个英年早逝的儿子。
三人正聊得火热,堂屋门被轻轻推开。
一股子寒风扑进来。
苏秋菊斜挎着书包关上门,看到苏青梨,她眼睛立即凉了,跟个小炮弹似得冲过来搂住苏青梨,“姐!你可回来了!”
“你不知道,这两天你不在家,妈想你想的偷偷掉眼泪,晚上都睡不好觉!”
“多嘴。”
马玉玲伸手轻拽了下苏秋菊的小辫子,“跟你姐瞎说啥呢。”
“妈,疼。”
苏秋菊连忙求饶,把麻花辫甩到身后,确定马玉玲够不到,这才扮了个鬼脸躲在苏青梨身后,“本来就是嘛,妈还嘴硬不肯承认!昨天我起夜时都听到你在叹气,我爸还劝你想开点,说孩子大了总要跟父母分开……”
“好啊你个小东西,还学会听墙角了,你给我过来,我保证不打你!”
马玉玲宠溺地横了苏秋菊一眼,笑着直摇头。
苏秋菊赖在苏青梨身后吐了吐舌头,“我才不要!妈你就偏心吧,看到我姐回来,就想揍我,略略略略略……”
屋里笑闹成一片,苏青梨的眼眶有些微微发热。
自从穿到这里后的那淡淡的疏离感,终于在这具身体血脉相连的亲人毫无保留的关爱前,彻底消融殆尽。
眼前的马玉玲,苏秋菊,还有跟她一条心的徐玉梅,都是她苏青梨至亲至重,这辈子都要守护好的家人!
苏青梨反手把苏秋菊拉进怀里,笑着揉她的头发,“妈,我这好好的,吃的白胖,你以后可别惦记了,有时间我就回来看你。”
“对了,我爸呢?”
提起苏建国,马玉玲笑得直摇头,“他啊,这两天都蹲守在罐头厂里,说是你不在家,他得替你盯好了质量,恨不得卷着铺盖住在那儿。”
“他那脾气你也知道,认准的事谁也劝不动,早出晚归的,饭都不在家里吃,幸好有你玉梅婶子陪着,不然我在家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抱怨归抱怨,马玉玲是真的心疼苏建国。
毕竟他们上了年纪,她生怕他吃不消累倒下了。
只是当着闺女的面,又不敢说太多,只能抱怨着嘀咕了几句。
“等会我去给爸送饭,顺便去厂里逛一圈。”
苏青梨一锤定音。
眼瞅着快要到中午,徐玉梅把编织了小半米长的围巾放下,利索进了厨房。
没一会儿,就有包子的香气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