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斤就能换一顿荤腥,大家都等着卖了这吃腻的辣椒,弄点好菜回来打牙祭。
“宴臣家的,先收我的,我这辣椒种的可好了,又直又长,一点也不辣。”
“什么收你的,青梨平时跟我关系好,应该先收我的!来来来,这是二十三斤,我在家称好的,你过下称。”
“我说桂花嫂子,这既是你得不对了,大家排着队呢,什么就先收你的,刚才谁在村口嚷嚷青梨来钱快……”
排队的人群里,就有刚才在村口嚼舌头的几个妇女。
其中一个正要揭短,被对方冲上来捂住了嘴。
本来沈家的院子就不算很大。
现在人一多,闹哄哄的,吵得苏青梨头都疼了。
她根本没注意那几个妇女,只顾着看称记账。
“这辣椒不错,十三斤六两,三毛钱一斤,一共是四块零八毛,你拿好。”
“刘婶儿,你这黄皮椒种的真好,我看看啊,十八斤半,五块五毛五,这个五分的硬币你拿好,别掉了。”
苏青梨挨个收过来,不急不慢。
很快,她身后就积攒了一麻袋的本地辣椒。
拿到钱的村民喜滋滋走了。
就连在村口偷偷蛐蛐她的,都眉开眼笑的合不拢嘴。
自己地里种的辣椒能换钱的事,比苏青梨买了第一辆自行车的消息传播的还要快。
整整一个上午,苏青梨都在忙着收辣椒,累得脖子都酸了。
好不容易人都走了,沈家小院里也堆满了几百斤的鲜辣椒。
天气热,不利用存放。
她决定歇一会儿,就骑自行车回城里,让陈经理派人找车把辣椒给运走。
“饿了吧?我做了凉面条,你凑合着吃一口?”
一碗清汤寡水的凉面条,端到苏青梨面前。
没油没菜,上面只泼了一些捣碎的蒜泥,看着就不好吃。
可就是这碗饭,让苏青梨愣了好一会儿。
她有点不敢相信,向来刻薄的张翠花,会主动做好了饭,端过来给她!
这怎么可能!
“咋,不想吃?”
张翠花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家里就这条件,肯定没有你在城里吃得好,多少对付一口。”
“不是,妈,我只是有点不敢相信,我嫁过来这么久,还是第一次你端饭过来……”
苏青梨喃喃说着,还是满脸的不敢置信。
“别说那么多废话,老娘今天种的辣椒卖了钱,心里高兴,面条做多了,爱吃不吃。”
张翠花没好气地白了苏青梨一眼,“以后要是再有这种好事,别忘了先带上我,知道没?”
说完这些,她把面条碗重重放在石碾子上,扭头就走。
原来是挣了钱,惦记着下次才送的这碗面条……
苏青梨无奈地摇头笑了。
她就说嘛,好端端的,自己这刻薄了半辈子的婆婆怎么会转了性。
不过说起来,这会儿还真觉得有点饿了。
既然都做好了,不能浪费粮食。
苏青梨去洗了两个青辣椒,然后端起粗瓷大碗,小口吃起来。
虽然没什么油水,但是面擀得劲道,配上辣椒蒜蓉,清淡又爽口。
张翠花站在灶火间看得一清二楚,满意的轻哼了声。
吃了她的面,下次就得还买她的辣椒!
三毛钱一斤呢!
今天她卖掉二十斤六两,足足六块一毛八,到集市上能买一个月的细米白面!
这碗凉面条值啥!
苏青梨吃了面,骑上自行车就朝县城赶去。
日头还有点晒人,她专门捡树荫下面走。
别说,这种土路虽然有点颠簸,骑起来还挺有意思。
莫名让苏青梨想起了自己在马背上驰骋的感觉。
她有点想那匹跟了她好几年的顶级赛马了……
另一边。
叶岚音带着沈宴礼回了娘家。
刚推开门,就看到她妈陈春香,正领着她弟弟叶新城在院子里择辣椒。
“妈,你这是在干嘛?”
叶岚音刚问了句,陈春香就兴冲冲冲她招手,“岚音回来了?快来,听说你嫂子正三毛钱一斤收辣椒呢,咱们有这层关系,是不是能卖贵一点?”
又是收辣椒!
张嘴闭嘴就是这点破事!
叶岚音的脸顿时拉下来,“妈,就这么点辣椒,你留着自己吃不行吗,干嘛非要卖给她。”
“她这是投机倒把,放在去年是要被拉去批斗的!你别跟着她瞎掺和!”
陈春香这才舍得抬起头,手里仍旧没停下摘辣椒,奇怪问道,“你吃火药了,说话那么冲。”
“苏青梨好歹是你大嫂,她收谁的不是谁,收咱们的秤给高点,价格再给高点,还不是顺便的事。”
“至于上次的事,说到底还是你们硬塞钱过去,有啥好说的,吃了亏就多跟人家学学聪明。”
“别的不说,就这个辣椒,她能帮别人收,你在城里住那么久,怎么没找到帮人收辣椒的门路?以后留点心眼,好好学着点!”
叶岚音本来心里就不爽,又被陈春香训了几句,气得鼻子都歪了。
“算了,跟你说不清,你愿意卖辣椒给她就卖呗,爱咋滴咋滴。”
“快中午了,我饿了,妈,想吃你做的番茄卤面。”
“吃吃吃,行,我去给你做。”
陈春香起来洗手,去灶火间忙碌起来。
叶新城冲沈宴礼招手,“姐夫,别闲着啊,来帮妈摘辣椒。”
“哦。”
沈宴礼坐下帮忙,卖力择起来。
叶岚音心里惦记着自己埋下的那把金锁,眼神一直往院子外面那棵老槐树瞅。
寻思着等没人了,她再去把东西挖出来。
叶新城很快察觉她的视线,心虚问道,“姐,你怎么老看那棵老槐树?那里有宝贝啊?”
“没、没有。”
叶岚音摇摇头,站起来往门外走,“院里太热了,我去外面透透气。”
“我陪你。”
叶新城站起来,“好几天没见你,正好咱姐弟俩好好唠唠。”
日头挪的飞快。
转眼,就到了凉爽些的傍晚。
一辆轰隆隆的旧解放车,轰隆隆开到了青山村路口。
车子停下,荡得尘土飞扬。
从车里跳下来一个身形壮硕的中年男人,笑呵呵问村口坐着的几个妇女,“同志,我想问下,苏青梨家怎么走,我们是来收辣椒的。”
“我知道,来,我带你去。”
听说收辣椒的来了,半个青山村都轰动了。
“宴臣家的,先收我的,我这辣椒种的可好了,又直又长,一点也不辣。”
“什么收你的,青梨平时跟我关系好,应该先收我的!来来来,这是二十三斤,我在家称好的,你过下称。”
“我说桂花嫂子,这既是你得不对了,大家排着队呢,什么就先收你的,刚才谁在村口嚷嚷青梨来钱快……”
排队的人群里,就有刚才在村口嚼舌头的几个妇女。
其中一个正要揭短,被对方冲上来捂住了嘴。
本来沈家的院子就不算很大。
现在人一多,闹哄哄的,吵得苏青梨头都疼了。
她根本没注意那几个妇女,只顾着看称记账。
“这辣椒不错,十三斤六两,三毛钱一斤,一共是四块零八毛,你拿好。”
“刘婶儿,你这黄皮椒种的真好,我看看啊,十八斤半,五块五毛五,这个五分的硬币你拿好,别掉了。”
苏青梨挨个收过来,不急不慢。
很快,她身后就积攒了一麻袋的本地辣椒。
拿到钱的村民喜滋滋走了。
就连在村口偷偷蛐蛐她的,都眉开眼笑的合不拢嘴。
自己地里种的辣椒能换钱的事,比苏青梨买了第一辆自行车的消息传播的还要快。
整整一个上午,苏青梨都在忙着收辣椒,累得脖子都酸了。
好不容易人都走了,沈家小院里也堆满了几百斤的鲜辣椒。
天气热,不利用存放。
她决定歇一会儿,就骑自行车回城里,让陈经理派人找车把辣椒给运走。
“饿了吧?我做了凉面条,你凑合着吃一口?”
一碗清汤寡水的凉面条,端到苏青梨面前。
没油没菜,上面只泼了一些捣碎的蒜泥,看着就不好吃。
可就是这碗饭,让苏青梨愣了好一会儿。
她有点不敢相信,向来刻薄的张翠花,会主动做好了饭,端过来给她!
这怎么可能!
“咋,不想吃?”
张翠花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家里就这条件,肯定没有你在城里吃得好,多少对付一口。”
“不是,妈,我只是有点不敢相信,我嫁过来这么久,还是第一次你端饭过来……”
苏青梨喃喃说着,还是满脸的不敢置信。
“别说那么多废话,老娘今天种的辣椒卖了钱,心里高兴,面条做多了,爱吃不吃。”
张翠花没好气地白了苏青梨一眼,“以后要是再有这种好事,别忘了先带上我,知道没?”
说完这些,她把面条碗重重放在石碾子上,扭头就走。
原来是挣了钱,惦记着下次才送的这碗面条……
苏青梨无奈地摇头笑了。
她就说嘛,好端端的,自己这刻薄了半辈子的婆婆怎么会转了性。
不过说起来,这会儿还真觉得有点饿了。
既然都做好了,不能浪费粮食。
苏青梨去洗了两个青辣椒,然后端起粗瓷大碗,小口吃起来。
虽然没什么油水,但是面擀得劲道,配上辣椒蒜蓉,清淡又爽口。
张翠花站在灶火间看得一清二楚,满意的轻哼了声。
吃了她的面,下次就得还买她的辣椒!
三毛钱一斤呢!
今天她卖掉二十斤六两,足足六块一毛八,到集市上能买一个月的细米白面!
这碗凉面条值啥!
苏青梨吃了面,骑上自行车就朝县城赶去。
日头还有点晒人,她专门捡树荫下面走。
别说,这种土路虽然有点颠簸,骑起来还挺有意思。
莫名让苏青梨想起了自己在马背上驰骋的感觉。
她有点想那匹跟了她好几年的顶级赛马了……
另一边。
叶岚音带着沈宴礼回了娘家。
刚推开门,就看到她妈陈春香,正领着她弟弟叶新城在院子里择辣椒。
“妈,你这是在干嘛?”
叶岚音刚问了句,陈春香就兴冲冲冲她招手,“岚音回来了?快来,听说你嫂子正三毛钱一斤收辣椒呢,咱们有这层关系,是不是能卖贵一点?”
又是收辣椒!
张嘴闭嘴就是这点破事!
叶岚音的脸顿时拉下来,“妈,就这么点辣椒,你留着自己吃不行吗,干嘛非要卖给她。”
“她这是投机倒把,放在去年是要被拉去批斗的!你别跟着她瞎掺和!”
陈春香这才舍得抬起头,手里仍旧没停下摘辣椒,奇怪问道,“你吃火药了,说话那么冲。”
“苏青梨好歹是你大嫂,她收谁的不是谁,收咱们的秤给高点,价格再给高点,还不是顺便的事。”
“至于上次的事,说到底还是你们硬塞钱过去,有啥好说的,吃了亏就多跟人家学学聪明。”
“别的不说,就这个辣椒,她能帮别人收,你在城里住那么久,怎么没找到帮人收辣椒的门路?以后留点心眼,好好学着点!”
叶岚音本来心里就不爽,又被陈春香训了几句,气得鼻子都歪了。
“算了,跟你说不清,你愿意卖辣椒给她就卖呗,爱咋滴咋滴。”
“快中午了,我饿了,妈,想吃你做的番茄卤面。”
“吃吃吃,行,我去给你做。”
陈春香起来洗手,去灶火间忙碌起来。
叶新城冲沈宴礼招手,“姐夫,别闲着啊,来帮妈摘辣椒。”
“哦。”
沈宴礼坐下帮忙,卖力择起来。
叶岚音心里惦记着自己埋下的那把金锁,眼神一直往院子外面那棵老槐树瞅。
寻思着等没人了,她再去把东西挖出来。
叶新城很快察觉她的视线,心虚问道,“姐,你怎么老看那棵老槐树?那里有宝贝啊?”
“没、没有。”
叶岚音摇摇头,站起来往门外走,“院里太热了,我去外面透透气。”
“我陪你。”
叶新城站起来,“好几天没见你,正好咱姐弟俩好好唠唠。”
日头挪的飞快。
转眼,就到了凉爽些的傍晚。
一辆轰隆隆的旧解放车,轰隆隆开到了青山村路口。
车子停下,荡得尘土飞扬。
从车里跳下来一个身形壮硕的中年男人,笑呵呵问村口坐着的几个妇女,“同志,我想问下,苏青梨家怎么走,我们是来收辣椒的。”
“我知道,来,我带你去。”
听说收辣椒的来了,半个青山村都轰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