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作为陈塘关总兵,不仅有守土的责任,还有平定领地内叛乱的义务。
不过这家伙看似忠厚,可心思却不少。
整个陈塘关面积抵得上未来的一个市,但兵力却只有三万。
而且城内守城的兵员,也才一万二。
这点人,守护拥有高大城墙的陈塘关,自然没问题。
可要是出兵讨伐平灵王和东夷其他部族,那就不够看了。
封神里的人口数量,其实一点都不少。
商周大战期间,双方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几万的兵力较量。
而且每次战败,损失大量的兵员之后,用不了一两年,又能拉起几万、十几万的兵力。
想维持如此大数量的士兵,人口至少是几十倍,上百倍才行。
商朝和西周都不是游牧民族,不可能十抽一,甚至五抽一去打仗。
李景孝估计,整个殷商应该有一两千万的人口。
而现实历史里,商超的人口大概在五百万到八百万之间。
当然,这数字没人能确定真实性,但预估差不多就是这规模。
但这里是封神世界,有些事确实和真正的历史相差极大。
四大诸侯,八百小诸侯领下的人口加起来,应该也有一两千万。
再加上东夷、淮夷、犬戎、南蛮、北海蛮族这些外族族,可能又有几大百万。
总人口比现实中,至少多了四五倍。
这才可能几次三番,出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士兵的混战。
而殷商从北海袁福通和七十二路诸侯叛乱,再到苏护反商开始,那是连年征战。
再厚实的家底,在十几年、二三十年的不间断战乱中,也会消耗的七七八八。
否则,仅仅靠一个西岐地方性势力。
想推翻殷商的统治,概率基本为零。
当然纣王失了人心,才是殷商失败的最大原因。
而且截教接连失败,也成了战场主导战局的根源。
至于殷商和西岐的士兵,再精锐也不过是看热闹的旁观者和炮灰。
——
李靖倒是想出城讨伐平灵王,若是真平定了叛乱,封王不是没机会。
可他这人军略、谋算都有,却生性谨慎。
说白了,做官做久了,心里的算计和得失观念太多,也就没了决断,显得犹犹豫豫。
而且李靖也不可能把陈塘关内外加起来,才三万的士兵,全都集合起来去平叛。
而且真正能打仗的,其实也就陈塘关内那一万二的士兵。
城外一万八的士兵,说是兵,还不如说是维持治安的民兵。
平灵王起兵造反,士气正盛。
又有诸多东夷部族支持,不说十万八万的兵力,三五万肯定是有的。
李靖想靠一两万的士兵,打败东夷几万叛军,除非有高人相助。
否则,那就是自己找死。
所以李靖一边把敌情,接二连三送去了朝歌城。
一边在得知李景孝回来之后,忙不迭的带上厚礼上门求教。
不过说是求教,但李景孝都不用猜,就知道这位总兵大人的心思。
但李景孝也没一口拒绝,而是把哪吒、敖丙、梅山七怪从北海调了回来。
东夷敢起兵叛乱,除了人口和士兵给了他们底气,背后肯定也有高人暗中支持。
李景孝对东夷不感兴趣,却对背后搞事的神仙、妖怪感兴趣。
北海两场大战,就让李景孝升了12级。
就算东夷背后的势力,规模和实力比不上北海的妖族和蚩尤遗族。
可若是能升上三五、七八级,对李景孝来说等于节省了好几年的时间。
而且每次李景孝上战场,耗费的时间不过是几天而已。
这买卖不仅稳赚不赔,还大赚特赚。
而李靖本以为,想说服李景孝帮忙,得花费无数口舌和好处。
却不想仅仅只是装装可怜,说些软话,李景孝居然就把哪吒、敖丙和梅山七怪调了回来。
哪吒不用说,李靖知道自己这个三儿子,只是跟着李景孝修道四年多,实力就已经超过了大儿子金吒、二儿子木吒。
前段时间还听说哪吒在北海大营闭关,从天仙突破到了玄仙。
修为已经追上了他那两个哥哥,加上武艺不凡,又身怀多件重宝。
此时说不定他那大哥、二哥联手,都奈何不了这小子了。
但李靖不知道的是,哪吒这小子不仅顺利突破到玄仙。
在北海的这一年多以来,已经到了玄仙顶峰。
北海叛军已经掀不起大战了,但小规模的偷袭、埋伏和遭遇战可不少。
哪吒和敖丙有了压力,不仅修炼越发积极,梅山七怪的实力,也有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袁洪,这家伙有李景孝为他讲解《八九玄功》,实力增长的速度,比修炼《大品天仙诀》的哪吒还要快。
或许猿猴类的妖怪,修炼肉身之法的时候,都有极高的天赋。
不过李景孝也没教袁洪法天相地的神通。
但修炼了《潜渊缩地》之后,这家伙的战斗力,确实强了很多。
加上一杆130级,7200斤的风火镔铁棍在他手里,已经打遍了北海妖族无敌手。
即便是袁福通,此时已经没信心赢袁洪了。
当然,真正厉害的大妖、妖王,其实并没出手。
这些掌权的妖王不是没实力,而是担心自己若是出手,会引来截教更多的高手加入北海战局中去。
以至于袁洪都能在北海打遍叛军无敌手。
所以最近一年多以来,袁福通和北海七十二诸侯,确实老实了很多。
大战基本上打不起来,可闻仲却既不退兵,也不决战。
这老儿的心思阴狠的很,这是想想一劳永逸。
五万精锐殷商大军一直以高压姿态,逼迫北海诸侯维持高负荷状态。
就没时间和精力休养生息。
真要是让闻仲拖上三五年,保不齐七十二路诸侯中,一半的领地自己就垮了。
所以此时东海出现叛乱,一定程度上,等于在缓解北海叛军的压力。
——
李靖从李景孝的宅子告辞之后,回到自己家,就写下一封书信,命人送去了西昆仑,交给师父渡厄真人。
随即,李景孝把哪吒、敖丙和梅山七怪调回陈塘关的事,就传到了燃灯道人的手中。
燃灯作为阐教副教主,按理说他在阐教中的地位,应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实际上,阐教大小事务,基本上都由南极仙翁和广成子打理。
这让燃灯在阐教中的地位极其尴尬。
但他又不敢有意见。
说白了,元始天尊不过是抹不开面子,当年燃灯主动投靠过来时,不得已才让燃灯当了个副教主。
可元始天尊又不信任燃灯。
两人同为紫霄宫中客,元始天尊和燃灯算的上是同窗。
但地位上,却又天差地别。
只是燃灯脸皮都不要了,主动投靠阐教,元始天尊实在不好拒绝。
而且那时候的阐教二代弟子,刚拜师没多久,确实需要个辈分高、实力也不错的人看着。
说白了就是个保镖,兼教练。
等到二代弟子成长起来,虽然喊燃灯为老师,可心里对燃灯的敬重也没过去那么强烈了。
如此大的落差,难怪燃灯会在封神之后,叛教去了西方教。
——
扽哪吒等人回到陈塘关,李景孝免不了摆宴给两个徒弟和七个家仆接风洗尘。
只是李景孝过去没少去北海,不是和截教中人打架。
就是和这些人拼酒。
而截教的人,打也打不过李景孝,喝又喝不过他。
所以哪吒、敖丙和梅山七怪,不仅深知李景孝有多厉害。
更以李景孝的徒弟,家仆这些身份为荣。
宴席上,一个个根本不敢提起自己在北海的那点功绩。
就连想在殷商谋取个官职的梅山七怪,也不敢有丝毫怨言,在接到李景孝的命令之后,立马就回了陈塘关。
七兄弟姐妹还想着法的,去夸李景孝在北海时,仅仅只是两次出手。
就把北海叛军和妖族的精锐,杀的丢盔弃甲、死伤无数。
这些马屁李景孝倒是不在意,现在愿意拍他马屁的人可不少。
特别是在北海殷商大营里时,魔家四将、截教弟子、诸多将军校尉们,每次有免费的灵酒、仙酒时。
奉承的话,那是不要钱的连番夸。
换成其他人,说不定就在这些奉承的话里,开始得意和猖狂起来。
但李景孝在红楼里,西游中,不仅地位高、实力也强。
早就同样经历过这种事。
此时再看那些吹捧自己的人,不仅心态稳的很,心里还觉得好笑。
有些事情,第一次经历时,大概率会飘飘然。
等到第二次经历时,心态就平稳了很多。
到了第三次时,或许就会觉得无聊。
李景孝此时就是这种心态,不过面对梅山七怪的讨好和奉承,李景孝也没喊停。
有时候会怕马屁,其实也是一种本事。
哪吒这小子今后若是懂得变通和圆滑,在李景孝眼看不是坏事。
毕竟将来这小子得上天庭为官。
孤傲、自得和古板,在官场上绝不是好事。
——
一顿酒喝下来,李景孝不仅把两个徒弟、七个家仆灌醉了。
就连石矶、彩云、琼霄、妲己、邓婵玉,还有碧云、云霞也都醉眼朦胧。
也就雷震子这小子,因为年龄还小,不准他喝酒,这才还清醒着。
不过这小子也不是什么乖宝宝。
趁着照顾他的云霞醉酒,呼呼大睡时,才一岁多的雷震子,免不了好奇的偷喝了一些喝剩下的灵酒。
这一喝就停不下来了。
猴儿灵酒的名字虽然一直都没变,但这酒其实已经和当年在红楼时的灵酒,已经完全不同了。
不仅仙灵之气更多,酒的品质也高了好几个等级。
就连作为原料的酒,也从普通猴儿酒,变成了花果山那些猴子们酿造出来的灵酒。
以至于雷震子这小子不仅醉迷糊了,还一睡就是三天才醒过来。
然后就被云霞骂惨了,顺带着,每天的功课也比过去多了好几成。
李景孝虽然没责怪云霞照顾不周,但她自己却生怕李景孝对她失望。
生气和不安的同时,火气自然会发泄在雷震子头上。
而李景孝对雷震子的态度,远没对哪吒那么在意。
说白了,雷震子不过是个凡人,虽然贵为周文王第一百个义子。
可天赋却远远比不上灵珠子转世的哪吒。
封神大战时,表现也远远不如哪吒。
甚至要不是云中子给他吃了‘仙杏’,成就风雷之体,这小子在封神中,那就是个打酱油的存在。
而且云中子主动把雷震子送到李景孝手里,李景孝再傻也知道,云中子和阐教在打什么主意。
所以李景孝对雷震子,基本上都是放养的状态。
将来等这小子长大了,封神也开启了。
直接把云中子留在自己手里的‘仙杏’,让雷震子吃下,就是这小子的终极战斗形态。
但李景孝对雷震子不怎么上心,可接下照顾这小子的任务的云霞,可就不一样了。
又当师姐,又当保姆。
可谓劳心劳力,也确实照顾的很不错。
所以雷震子偷喝灵酒,醉了足足三天,云霞才会那么生气和自责。
而李景孝这个当师父的,其实有醒酒的丹药,但李景孝却想给这小子个教训。
这才任由他醉了三天才清醒过来。
这次之后,雷震子果然老实了很多。
只是有哪吒当师兄,想学好不容易,学坏那是快的很。
在敖丙主动接下,探查平灵王和东夷叛军情报的任务之后。
哪吒空闲时,免不了四处闲逛,然后就被雷震子给缠住。
师兄弟俩不是跑去东海龙宫游玩,就是在陈塘关外四处瞎混。
而敖丙那边,背靠东海龙宫,想打探东海周围之事,确实容易的很。
只是半个月不到,就把这次的东海叛乱,摸的一清二楚。
可惜东夷到底不是北海妖族和蚩尤遗民,躲在背后支持他们的势力不少。
但想汇聚几万妖魔,那也不可能,更没这根基和底蕴。
所以李景孝搞清楚之后,对东夷立马就没了兴趣。
顺带着,私下里叮嘱梅山七怪,这次跟着李靖出征的任务,仅仅只是护着哪吒和敖丙就行。
梅山七怪听完就诧异起来,但李景孝没义务解释,也不想解释。
(本章完)
不过这家伙看似忠厚,可心思却不少。
整个陈塘关面积抵得上未来的一个市,但兵力却只有三万。
而且城内守城的兵员,也才一万二。
这点人,守护拥有高大城墙的陈塘关,自然没问题。
可要是出兵讨伐平灵王和东夷其他部族,那就不够看了。
封神里的人口数量,其实一点都不少。
商周大战期间,双方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几万的兵力较量。
而且每次战败,损失大量的兵员之后,用不了一两年,又能拉起几万、十几万的兵力。
想维持如此大数量的士兵,人口至少是几十倍,上百倍才行。
商朝和西周都不是游牧民族,不可能十抽一,甚至五抽一去打仗。
李景孝估计,整个殷商应该有一两千万的人口。
而现实历史里,商超的人口大概在五百万到八百万之间。
当然,这数字没人能确定真实性,但预估差不多就是这规模。
但这里是封神世界,有些事确实和真正的历史相差极大。
四大诸侯,八百小诸侯领下的人口加起来,应该也有一两千万。
再加上东夷、淮夷、犬戎、南蛮、北海蛮族这些外族族,可能又有几大百万。
总人口比现实中,至少多了四五倍。
这才可能几次三番,出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士兵的混战。
而殷商从北海袁福通和七十二路诸侯叛乱,再到苏护反商开始,那是连年征战。
再厚实的家底,在十几年、二三十年的不间断战乱中,也会消耗的七七八八。
否则,仅仅靠一个西岐地方性势力。
想推翻殷商的统治,概率基本为零。
当然纣王失了人心,才是殷商失败的最大原因。
而且截教接连失败,也成了战场主导战局的根源。
至于殷商和西岐的士兵,再精锐也不过是看热闹的旁观者和炮灰。
——
李靖倒是想出城讨伐平灵王,若是真平定了叛乱,封王不是没机会。
可他这人军略、谋算都有,却生性谨慎。
说白了,做官做久了,心里的算计和得失观念太多,也就没了决断,显得犹犹豫豫。
而且李靖也不可能把陈塘关内外加起来,才三万的士兵,全都集合起来去平叛。
而且真正能打仗的,其实也就陈塘关内那一万二的士兵。
城外一万八的士兵,说是兵,还不如说是维持治安的民兵。
平灵王起兵造反,士气正盛。
又有诸多东夷部族支持,不说十万八万的兵力,三五万肯定是有的。
李靖想靠一两万的士兵,打败东夷几万叛军,除非有高人相助。
否则,那就是自己找死。
所以李靖一边把敌情,接二连三送去了朝歌城。
一边在得知李景孝回来之后,忙不迭的带上厚礼上门求教。
不过说是求教,但李景孝都不用猜,就知道这位总兵大人的心思。
但李景孝也没一口拒绝,而是把哪吒、敖丙、梅山七怪从北海调了回来。
东夷敢起兵叛乱,除了人口和士兵给了他们底气,背后肯定也有高人暗中支持。
李景孝对东夷不感兴趣,却对背后搞事的神仙、妖怪感兴趣。
北海两场大战,就让李景孝升了12级。
就算东夷背后的势力,规模和实力比不上北海的妖族和蚩尤遗族。
可若是能升上三五、七八级,对李景孝来说等于节省了好几年的时间。
而且每次李景孝上战场,耗费的时间不过是几天而已。
这买卖不仅稳赚不赔,还大赚特赚。
而李靖本以为,想说服李景孝帮忙,得花费无数口舌和好处。
却不想仅仅只是装装可怜,说些软话,李景孝居然就把哪吒、敖丙和梅山七怪调了回来。
哪吒不用说,李靖知道自己这个三儿子,只是跟着李景孝修道四年多,实力就已经超过了大儿子金吒、二儿子木吒。
前段时间还听说哪吒在北海大营闭关,从天仙突破到了玄仙。
修为已经追上了他那两个哥哥,加上武艺不凡,又身怀多件重宝。
此时说不定他那大哥、二哥联手,都奈何不了这小子了。
但李靖不知道的是,哪吒这小子不仅顺利突破到玄仙。
在北海的这一年多以来,已经到了玄仙顶峰。
北海叛军已经掀不起大战了,但小规模的偷袭、埋伏和遭遇战可不少。
哪吒和敖丙有了压力,不仅修炼越发积极,梅山七怪的实力,也有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袁洪,这家伙有李景孝为他讲解《八九玄功》,实力增长的速度,比修炼《大品天仙诀》的哪吒还要快。
或许猿猴类的妖怪,修炼肉身之法的时候,都有极高的天赋。
不过李景孝也没教袁洪法天相地的神通。
但修炼了《潜渊缩地》之后,这家伙的战斗力,确实强了很多。
加上一杆130级,7200斤的风火镔铁棍在他手里,已经打遍了北海妖族无敌手。
即便是袁福通,此时已经没信心赢袁洪了。
当然,真正厉害的大妖、妖王,其实并没出手。
这些掌权的妖王不是没实力,而是担心自己若是出手,会引来截教更多的高手加入北海战局中去。
以至于袁洪都能在北海打遍叛军无敌手。
所以最近一年多以来,袁福通和北海七十二诸侯,确实老实了很多。
大战基本上打不起来,可闻仲却既不退兵,也不决战。
这老儿的心思阴狠的很,这是想想一劳永逸。
五万精锐殷商大军一直以高压姿态,逼迫北海诸侯维持高负荷状态。
就没时间和精力休养生息。
真要是让闻仲拖上三五年,保不齐七十二路诸侯中,一半的领地自己就垮了。
所以此时东海出现叛乱,一定程度上,等于在缓解北海叛军的压力。
——
李靖从李景孝的宅子告辞之后,回到自己家,就写下一封书信,命人送去了西昆仑,交给师父渡厄真人。
随即,李景孝把哪吒、敖丙和梅山七怪调回陈塘关的事,就传到了燃灯道人的手中。
燃灯作为阐教副教主,按理说他在阐教中的地位,应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实际上,阐教大小事务,基本上都由南极仙翁和广成子打理。
这让燃灯在阐教中的地位极其尴尬。
但他又不敢有意见。
说白了,元始天尊不过是抹不开面子,当年燃灯主动投靠过来时,不得已才让燃灯当了个副教主。
可元始天尊又不信任燃灯。
两人同为紫霄宫中客,元始天尊和燃灯算的上是同窗。
但地位上,却又天差地别。
只是燃灯脸皮都不要了,主动投靠阐教,元始天尊实在不好拒绝。
而且那时候的阐教二代弟子,刚拜师没多久,确实需要个辈分高、实力也不错的人看着。
说白了就是个保镖,兼教练。
等到二代弟子成长起来,虽然喊燃灯为老师,可心里对燃灯的敬重也没过去那么强烈了。
如此大的落差,难怪燃灯会在封神之后,叛教去了西方教。
——
扽哪吒等人回到陈塘关,李景孝免不了摆宴给两个徒弟和七个家仆接风洗尘。
只是李景孝过去没少去北海,不是和截教中人打架。
就是和这些人拼酒。
而截教的人,打也打不过李景孝,喝又喝不过他。
所以哪吒、敖丙和梅山七怪,不仅深知李景孝有多厉害。
更以李景孝的徒弟,家仆这些身份为荣。
宴席上,一个个根本不敢提起自己在北海的那点功绩。
就连想在殷商谋取个官职的梅山七怪,也不敢有丝毫怨言,在接到李景孝的命令之后,立马就回了陈塘关。
七兄弟姐妹还想着法的,去夸李景孝在北海时,仅仅只是两次出手。
就把北海叛军和妖族的精锐,杀的丢盔弃甲、死伤无数。
这些马屁李景孝倒是不在意,现在愿意拍他马屁的人可不少。
特别是在北海殷商大营里时,魔家四将、截教弟子、诸多将军校尉们,每次有免费的灵酒、仙酒时。
奉承的话,那是不要钱的连番夸。
换成其他人,说不定就在这些奉承的话里,开始得意和猖狂起来。
但李景孝在红楼里,西游中,不仅地位高、实力也强。
早就同样经历过这种事。
此时再看那些吹捧自己的人,不仅心态稳的很,心里还觉得好笑。
有些事情,第一次经历时,大概率会飘飘然。
等到第二次经历时,心态就平稳了很多。
到了第三次时,或许就会觉得无聊。
李景孝此时就是这种心态,不过面对梅山七怪的讨好和奉承,李景孝也没喊停。
有时候会怕马屁,其实也是一种本事。
哪吒这小子今后若是懂得变通和圆滑,在李景孝眼看不是坏事。
毕竟将来这小子得上天庭为官。
孤傲、自得和古板,在官场上绝不是好事。
——
一顿酒喝下来,李景孝不仅把两个徒弟、七个家仆灌醉了。
就连石矶、彩云、琼霄、妲己、邓婵玉,还有碧云、云霞也都醉眼朦胧。
也就雷震子这小子,因为年龄还小,不准他喝酒,这才还清醒着。
不过这小子也不是什么乖宝宝。
趁着照顾他的云霞醉酒,呼呼大睡时,才一岁多的雷震子,免不了好奇的偷喝了一些喝剩下的灵酒。
这一喝就停不下来了。
猴儿灵酒的名字虽然一直都没变,但这酒其实已经和当年在红楼时的灵酒,已经完全不同了。
不仅仙灵之气更多,酒的品质也高了好几个等级。
就连作为原料的酒,也从普通猴儿酒,变成了花果山那些猴子们酿造出来的灵酒。
以至于雷震子这小子不仅醉迷糊了,还一睡就是三天才醒过来。
然后就被云霞骂惨了,顺带着,每天的功课也比过去多了好几成。
李景孝虽然没责怪云霞照顾不周,但她自己却生怕李景孝对她失望。
生气和不安的同时,火气自然会发泄在雷震子头上。
而李景孝对雷震子的态度,远没对哪吒那么在意。
说白了,雷震子不过是个凡人,虽然贵为周文王第一百个义子。
可天赋却远远比不上灵珠子转世的哪吒。
封神大战时,表现也远远不如哪吒。
甚至要不是云中子给他吃了‘仙杏’,成就风雷之体,这小子在封神中,那就是个打酱油的存在。
而且云中子主动把雷震子送到李景孝手里,李景孝再傻也知道,云中子和阐教在打什么主意。
所以李景孝对雷震子,基本上都是放养的状态。
将来等这小子长大了,封神也开启了。
直接把云中子留在自己手里的‘仙杏’,让雷震子吃下,就是这小子的终极战斗形态。
但李景孝对雷震子不怎么上心,可接下照顾这小子的任务的云霞,可就不一样了。
又当师姐,又当保姆。
可谓劳心劳力,也确实照顾的很不错。
所以雷震子偷喝灵酒,醉了足足三天,云霞才会那么生气和自责。
而李景孝这个当师父的,其实有醒酒的丹药,但李景孝却想给这小子个教训。
这才任由他醉了三天才清醒过来。
这次之后,雷震子果然老实了很多。
只是有哪吒当师兄,想学好不容易,学坏那是快的很。
在敖丙主动接下,探查平灵王和东夷叛军情报的任务之后。
哪吒空闲时,免不了四处闲逛,然后就被雷震子给缠住。
师兄弟俩不是跑去东海龙宫游玩,就是在陈塘关外四处瞎混。
而敖丙那边,背靠东海龙宫,想打探东海周围之事,确实容易的很。
只是半个月不到,就把这次的东海叛乱,摸的一清二楚。
可惜东夷到底不是北海妖族和蚩尤遗民,躲在背后支持他们的势力不少。
但想汇聚几万妖魔,那也不可能,更没这根基和底蕴。
所以李景孝搞清楚之后,对东夷立马就没了兴趣。
顺带着,私下里叮嘱梅山七怪,这次跟着李靖出征的任务,仅仅只是护着哪吒和敖丙就行。
梅山七怪听完就诧异起来,但李景孝没义务解释,也不想解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