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身世(求追读月票)-《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石德龙也姓石,又学会闪电奔雷拳,不用说,肯定是茅山大师兄石坚的祖辈了。

  李景孝点头附和,随后想着山谷里的那伙人到底是谁?

  但只要仔细琢磨一番,其实已经很好猜了。

  其中一伙肯定是前太子叛逆,至于另外一伙是谁,李景孝就猜不出了。

  不过,既然石德龙三人说,那山洞遗留的武器等东西,应该和黄二大爷的弟子有关。

  说不定又牵连到关外异族的势力。

  勾结异族,本身没什么好说的,死不足惜。

  但这些人心心念念造反,无非是想夺回江山。

  其中必然有一部分人,想的不是毁掉大周。

  至少不想看到生灵涂炭。

  李景孝的目光,不由看向鲁二福。

  二福尴尬的抱拳行礼,“大人,小的确实看到有人骑马进了驻地大营。

  只是小的守在驻地西门的瞭望台上,见那人进了营地后,没去军将们住的帐篷,反而去了官吏所住的那一片。

  隔着有些远,加上天黑,小的实在没看清楚那人的长相。

  而且那人进了官吏的驻地,帐篷和遮挡物太多,也没看清他找了谁。”

  说完,干脆直接跪下,都不敢和李景孝对视。

  李景孝反倒放心了不少。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反倒是带兵、统兵的将领一旦有异心,破坏力更强。

  而且有可能涉及到前太子,不管是太上皇,还是皇帝,肯定不愿意皇家丑闻被更多的人知道。

  所以李景孝打定主意,把这事推出去。

  隔天一早,一行人快马回京。

  李景孝带着几个人,去了皇宫。

  赵军明则带着其他人和二十多匹马,去了道录司待命。

  到了皇宫门口,李景孝递上铜牌,很快就被两个太监带着去见皇帝。

  只是没想到刚见到皇帝,还没来得及开口汇报,就有个穿着斗牛服的老太监,笑呵呵的走进来。

  “陛下,圣人得知李大人进宫,特旨请陛下和李大人去大明宫。”

  皇帝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心情其实早就猜到,自己那位父皇,对涉及到前太子大哥的事,肯定会过问。

  李景孝只能跟上。

  不过落后几米时,和夏守忠打了个眼色。

  夏守忠悄悄微微摇头,然后朝着走在自己前面的戴权努努嘴。

  李景孝一看就知道,太上皇虽然住在大明宫,但这皇宫内的眼线,可能遍布整个皇宫。

  暗叹这皇帝当的还真有些窝囊。

  不过隆德帝白捡了个皇帝的宝座,受点气,那也是赚大了。

  ——

  到了大明宫,看到太上皇时,李景孝还有些意外。

  老皇帝虽然60多了,头发有些花白,气色却出奇的很不错。

  暗道难怪十几年后,贾家都被抄家了,书里也没说太上皇死了。

  这老家伙还真能活。

  活到七八十岁的皇帝,可没几个。

  算上清朝,83个王朝,一共有559个帝王,平均年龄才39岁。

  过80岁的5个,活过70的有6个。

  而大一统的皇朝,活到70和80以上的加起来才5个。

  皇帝和李景孝向太上皇行礼之后,太上皇对李景孝的语气还是挺亲切的。

  皇帝和太上皇的关系,看起来也挺和谐的,至少父子俩此时,还没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想想也正常,李世民是兵变夺权。

  杀兄、杀弟,侄子也杀了几个,强行把老爹赶下台。

  隆德帝当初在皇子里不出彩,他自己也没料到,皇位最后会是自己的。

  侥幸成为皇帝后,对太上皇天然就处于弱势。

  再傻,也不会那么急着夺权。

  反而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处理朝政。

  不过,隆德帝恨不恨太上皇不好说,但他一定恨透了那些,帮太上皇掌权的臣子。

  而大臣们其实也挺难的,太上皇还活着时,站队太上皇,不仅因为君臣多年的情谊,也是全了君臣之义。

  而且太上皇之前就重病,差点挂了,正常来说,应该活不了多少年。

  等老皇帝挂了,再效忠皇帝,虽然可能不会被重用,但这种想法,绝对是大部分大臣们的首选。

  只是谁也没想到太上皇能活那么久。

  天悬二日,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景孝一想到这,立马就把自己心里盘算好的草稿给改了。

  要是真按照柳弘式说的,皇陵出了妖邪之后,大周若是没法大兴,是朝中有奸逆。

  尼玛的,不就是说太上皇的那些老臣吗?

  甚至在暗示太上皇退位不放权,这是在找死。

  太上皇倒是没急着询问皇陵案子的事,而是开始询问李景孝的出身,年龄、书读的怎么样,习武如何等等琐事。

  听着就让人觉得,老皇帝对你很重视。

  李景孝心里却有些不耐烦,这种话术,前世网上看多了,知道不过是拉拢人的手段。

  不过能被老皇帝拉拢,也算是有价值的体现,大家互相有所求,才能你好我也好。

  所以李景孝很是规矩的回答。

  好在这具身体确实身家清白,从小就被养在真武观,没什么好查的。

  李景孝相信,老皇帝和皇帝肯定派人把自己查了一清二楚。

  只是让李景孝没想到的是,等自己说道自己从小是孤儿,被师父收留,在真武观长大。

  却听太上皇忽然打断道,“李爱卿,你其实还有亲人在世。”

  李景孝一愣,这话是啥意思?

  用亲人威胁自己?

  坐在太上皇不远处的皇帝,也是诧异的看向自己亲爹。

  但随即又心里一喜。

  有亲人在,那就不是孤家寡人,做事也就不能肆无忌惮。

  就听太上皇说道,“你是江州李家,在京城二房中的大房遗腹子。

  18年前,你李家大房家道中落,虽说二房开国时,受封兴安伯,但几代人下来,二房自己也没落了。

  你父亲李怀义当年还是有志气的,从军之后便随大军奔赴南疆。

  朕记得当年兵部提交的有功将士的名单里,就有你父亲。

  说是斩获首级十一枚,因功升百户。

  只是不想五万大军杀进暹罗国,却因为水土不服损伤过半。

  你父亲就是那时候,病死在暹罗国。

  你祖母早逝,祖父悲痛之下重病,没一个月就也走了。

  却不想,半年后,有女子抱着个幼儿找上李家二房,也就是兴安伯爵府。”

  PS:求追读月票、谢谢

  求追读月票、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