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把他们送去喂王八-《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

  “邓健!”

  “在!少爷!”

  书房门口,早已等候多时的邓健,一个箭步冲了进来。

  他如今已是“皇家海军督造总署”下辖的“火炮司”总办,整个人晒黑了,也精壮了,那双憨厚的眼中,透着一股子对火药和钢铁的狂热。

  “少爷,您让造的‘火龙大炮’,图纸我跟几个科学院的师傅研究了三天三夜,有眉目了!”

  邓健将一份画满了各种弹道曲线和内部结构的图纸在桌上摊开,声音洪亮地说道。

  林凡指着图纸上那门炮管更长、结构更复杂的火炮,对龙景然解释道:“陛下,这便是咱们海军未来的主战武器,‘火龙大炮’!它和现在兵部武库里那些前朝的老古董,有三个本质的区别!”

  “第一,炮管!咱们用的是马头县铁厂最新炼出来的精钢,一体铸造,炮管更长,更坚固,能承受的膛压也更大!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咱们的炮弹,能打得更远!”

  “第二,是炮弹!”

  林凡拿起另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个圆滚滚的、带着引信的铁球,“倭寇用的,还是实心铁球,打在船上,顶多砸个窟窿。而咱们这个,叫‘开花弹’!看见没?里面是中空的,填满了咱们改良版的‘众生平等’火药!炮弹打出去,不是砸,是炸!一发炮弹在他们船上炸开,铁制的弹片和木屑横飞,杀伤力比实心弹强上百倍!”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林凡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冷光,“是射击方式。咱们的‘火龙大炮’,虽然还是前装滑膛炮,但我给它设计了一套全新的瞄准和测距工具。玻璃厂那边,已经在试制‘单筒望远镜’了。”

  “咱们的炮手,可以站在几里之外,清晰地看到敌船的一举一动,再根据我编写的‘简易弹道换算表’,计算出射击诸元。咱们要做的,不是靠近了再开炮,而是在他们根本看不到咱们的时候,就用炮弹,把他们送去喂王八!”

  “望远镜?弹道换算表?”

  龙景然听着这些闻所未闻的名词,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又一次不够用了。

  他看着林凡,那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老师,我……我算是明白了,你这哪里是打仗,你这分明是在……在欺负人啊!”

  林凡哈哈一笑,拍了拍邓健的肩膀:“邓健,这‘火龙大炮’的督造,就全权交给你了!科学院和工商学堂的人,随你调遣!我要你在三个月内,给我造出第一批,至少二十门样炮出来!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少爷!”邓健拍着胸脯,声音洪亮如钟,“您就瞧好吧!三个月后,我保证让您看到能把天都轰个窟窿的‘火龙大炮’!”

  ……

  安排完造船和铸炮的事,林凡又将李剑仁叫了进来。

  “剑仁,”林凡将一份早已拟好的训练大纲递给他,“船和炮,都是死物,最终还得靠人用。从今天起,你就是咱们‘皇家海军陆战队’的总教头!”

  “我要你,从羽林卫和京畿大营里,给我挑出三千名最精锐、最不怕死、最好是识几个字的士兵!不用他们会骑马,不用他们会步战,我只要他们会游泳,不晕船,敢开炮!”

  “这份训练大纲,你拿去看。从队列、体能,到炮术、登陆,每一个科目,都得给我往死里练!三个月后,我要看到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海上铁军!”

  李剑仁接过那份厚厚的大纲,只翻了几页,便被里面那些新奇的训练科目和战术理念给深深吸引了。

  他那张总是带着几分憨直的脸上,此刻写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兴奋。

  “老大,你放心!”他重重地抱拳,“这活儿,我爱干!三个月后,我保证给你带出一支能把倭寇的老家都给端了的海上霸王!”

  ……

  接下来的三个月,整个大周朝,都进入了一种奇特的、充满了矛盾感的“战时”状态。

  明面上,朝堂依旧歌舞升平,皇帝龙景然每日按时上朝,与大臣们商议着农桑水利、民生教化,仿佛东南沿海那场战事,早已被人遗忘。

  可暗地里,一场以战争为目的的科技总动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马头县和京州两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无数的资源,如同百川归海般,向着林凡这个新成立的“皇家海军督造总署”汇聚。

  马头县,成了大周朝最核心的军工基地。

  铁厂的炉火,三个月未曾熄灭。小六子带着他那帮“开山弟子”,吃住都在厂里,硬是凭着一股子疯魔劲儿,将一根根符合标准的炮管锻造了出来。

  邓健更是直接在火药厂旁边搭了个棚子,他和他手下的那帮“爆破鬼才”,几乎是将自己泡在了火药堆里,反复试验着“开花弹”的最佳装药量和引信的燃烧时间。

  而京州郊外的皇家科学院,则成了新式战船的总设计院。

  林凡亲自坐镇,带着那群同样疯狂的“技术宅”们,没日没夜地画图、计算、制作模型。

  每一个数据的敲定,都要经过上百次的推演;每一个结构的设计,都要经过反复的论证。

  整个科学院,都弥漫着一股子严谨到极致的科学气息。

  李剑仁的“皇家海军陆战队”,则在京畿大营一处最偏僻的校场,进行着地狱般的秘密训练。

  那些被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兵,每天除了最基础的体能训练,还要学习各种他们闻所未闻的新鲜玩意儿。

  什么“三角定位瞄准法”,什么“协同炮击战术”,什么“抢滩登陆阵型”……李剑仁将林凡大纲里的那些“歪理邪说”,用他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硬生生-地刻进了每一个士兵的骨子里。

  起初,这些骄傲的京营士兵们,对这个从马头县来的“泥腿子教头”还颇有几分不屑。

  可当他们第一次在靶场上,亲眼看到那门由邓健送来的“火龙大炮”试验品,将千步之外的靶子轰得粉碎时,所有人都被彻底镇住了。

  从此,再无半句怨言,只有最狂热的训练激情。

  整个大周朝,就像一个被分割开来的世界。

  一边,是依旧沉浸在歌舞升平中的京州城;

  另一边,则是正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血战,疯狂积蓄着力量的战争机器。

  而林凡,便是这台巨大机器的总设计师和唯一的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