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托孤-《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

  京州皇城,养心殿。

  殿内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药香,混杂着檀香的沉静,企图冲淡那股盘桓不散的、属于衰老的暮气。

  烛火在金丝楠木灯罩后静静燃烧,将殿内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柔和而又略显沉重的昏黄色。

  龙泽天斜倚在铺着明黄软枕的龙榻上,曾经那双开阖间便能定夺天下事的眼眸,此刻已是浑浊不堪,深深地凹陷下去,只剩下一点点精光,如同风中残烛,倔强地亮着。

  他穿着一身寻常的素色常服,宽大的衣袍更显得他身形的枯槁。短短数年,这位曾经励精图治、将大周朝从倾颓边缘拉回来的帝王,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岁月无情的侵蚀。

  他的呼吸有些粗重,每一次吐纳,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林凡和太子龙景然垂手立于榻前,殿内安静得能听见窗外雪花飘落的细碎声响。

  气氛压抑,沉甸甸的,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林凡是被一道圣旨召进宫的。

  龙景然的眼眶微微泛红,他看着榻上那个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身影,那还是他记忆中那个能将他轻松举过头顶、声音洪亮的父皇吗?

  他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用疼痛来抑制喉头的哽咽。

  林凡则静静地站着,目光落在龙泽天那双干枯的手上,心中百感交集。

  这位皇帝,虽有过猜忌,有过帝王的权术,但终究是一位有雄心、有抱负的君主。

  他亲手开启了“大竞争”时代,将一个濒临崩溃的王朝,硬生生推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之路。

  如今英雄迟暮,这最后的时刻,竟显得如此孤寂。

  “都来了……”

  龙泽天的声音沙哑,像两块砂纸在摩擦,却依旧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挣扎着,想要坐直身子,郭伴伴连忙上前,在他背后垫了两个软枕。

  “父皇,您……您龙体要紧,有什么事,让儿臣去办便是。”

  龙景然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让你办?”龙泽天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复杂的笑容,似是欣慰,又似是自嘲,“是啊,这天下,终究是要让你来办的……朕的时间,不多了。”

  他没有理会龙景然那瞬间变得煞白的脸色,而是将浑浊的目光转向了林凡。

  “林凡,你为官有多少年了?”

  林凡心中一动,躬身答道:“回陛下,一晃已有数载。”

  “数载……”龙泽天喃喃自语,眼神变得有些悠远,像是在回忆着什么,“朕还记得,你初到京州时,还是个马头县的小小县令,满嘴的歪理,一肚子的奇思妙想。朕那时还在想,这小子到底是个人才,还是个祸害。”

  他轻笑了一声,气息却有些不稳,引得一阵剧烈的咳嗽。郭伴伴连忙上前为他抚背顺气。

  “陛下……”

  “无妨。”龙泽天摆了摆手,待气息平复了些,才继续说道:“事实证明,朕……赌对了。你,是我大周的麒麟才子。”

  这句评价,从这位帝王的口中说出,分量重如泰山。

  林凡心中也是一震,他深深一揖:“陛下谬赞,臣不敢当。大周能有今日之盛景,皆因陛下高瞻远瞩,力排众议,推行‘大竞争’国策。臣,不过是恰逢其会,做了些分内之事罢了。”

  “分内之事?”龙泽天摇了摇头,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你那些‘分内之事’,随便拿出一样,都足以让这大周朝堂抖上三抖。无论是民生科技,还是经济民心,你的手段,早已超出了朕和满朝文武的认知。朕知道,你胸中所学,非此世之学。”

  林凡心中猛地一凛,后背竟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位老皇帝,竟将他看得如此通透。

  龙泽天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他只是深深地看了林凡一眼,便将目光转向了龙景然。

  那目光,瞬间变得无比柔和,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慈爱与期许。

  “景然,你上前来。”

  龙景然连忙跪倒在榻前,膝行几步,握住父皇那只冰冷干枯的手:“父皇……”

  “朕这一生,杀伐决断,自认无愧于列祖列宗。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能给你留下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龙泽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幸好,林凡来了。他带来的‘大竞争’,让朕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条能让我大周真正万古长青的强国之路。”

  他顿了顿,气息又有些急促,却依旧坚持着说道:“这几年,你跟着林凡,从马头县到京州,从皇家图书馆到工商学堂,朕看得出来,你长大了,也懂事了。不再是当初那个只知斗兽玩乐的顽劣太子。这,朕很欣慰。”

  “父皇……”

  龙景然的眼泪,终于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龙泽天的手背上,滚烫。

  “别哭。”龙泽天用尽力气,反手拍了拍儿子的手背,“你是太子,未来的皇帝,流血不流泪。”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郑重,扫过龙景然,又扫过一旁的林凡,声音虽然沙哑,却字字千钧,如同最后的嘱托。

  “朕今日召你们来,是要交待朕的最后一道旨意。”

  “‘大竞争’国策,乃强国之本,富民之基,绝不可废!景然,你登基之后,务必将此策,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林凡是你最好的老师,也是你最得力的臂助。你要信他,用他,但也要……驭他。帝王之术,在于平衡,这一点,朕相信你已经从林凡那里,学到了不少。”

  他又转向林凡,眼神变得复杂:“林凡,你才华盖世,胸有乾坤。朕知道,这小小的庙堂,困不住你。朕只求你一件事,看在你我君臣一场,看在灵儿和孩子的份上,帮景然,守好这大周的江山。若他日后有行差踏错之处,你可谏,可劝,甚至……可骂。唯独,不可生不臣之心。”

  这番话,既是托孤,也是敲打。

  林凡心中了然,他知道,这或许是这位帝王,对自己最后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