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满门抄斩-《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

  李长贵那胖得像年画娃娃的身子猛地一颤,手中的铁胆“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滚到了墙角。

  他看着林凡,那双总是笑眯眯的小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无尽的恐惧。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王世昌更是如遭雷击,他下意识地便要去拔腰间的佩剑,可手刚摸到剑柄,便被李剑仁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锁定,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让他浑身僵硬,动弹不得。

  “我怎么会在这里?”

  林凡笑了,他晃晃悠悠地走进密室,在那张紫檀木的桌前坐下,随手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早已凉透的茶。

  “这京州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两位以为自己做的那些事,真的能瞒天过海?”

  他呷了一口冷茶,咂了咂嘴,继续道:“‘四海通’的账本,写得还挺详细,就是不知道王家主每年孝敬给户部侍郎的那几万两‘茶水钱’,算不算得上是证据?”

  “还有李家主,你那几条走私私盐的船,沉得倒是挺快,可惜啊,船上的伙计命大,被我的人从江里捞了上来,一个个都抢着要当污点证人呢。”

  林凡每说一句,李长贵和王世昌的脸色便白上一分。

  这些事,都是他们两家最核心的机密,林凡……林凡他怎么可能知道得如此清楚?!

  “你……你到底是谁?!”王世昌的声音都在发抖。

  “我是谁,你们不是早就清楚了吗?”林凡放下茶杯,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悸的冰冷,“我是那个被你们派去‘无影楼’的杀手,想要断子绝孙的……林凡。”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彻底击溃了两人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他们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

  接下来的几天,京州城的天,彻底变了。

  王、李两家,这两棵盘踞京州数十年的参天大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轰然倒塌。

  他们试图通过朝中的关系,向龙泽天求情,递上去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入皇宫,却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音。

  龙泽天对外只用了一句话,便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太子正在查案,此乃国事,亦是家事,朕不便干预。”

  一句“不便干预”,却比任何雷霆震怒都更让人心寒。

  所有人都明白,陛下这是铁了心,要借林凡这把刀,将世家这块心腹大患,连根拔起了。

  没有了朝中势力的庇护,王、李两家在林凡这套“明暗结合”的组合拳下,根本不堪一击。

  明面上,龙景然带着“打假总局”,将他们所有见不得光的生意都翻了个底朝天,查封、罚款、下狱,一套流程走下来,行云流水。

  暗地里,李剑仁和他那些江湖上的朋友们,更是如同附骨之疽,将他们那些灰色的产业链搅得天翻地覆。

  不出十日,王、李两家的经济便已彻底崩溃,资金链断裂,族中人心惶惶,内乱四起。

  林凡觉得,时机到了。

  这日夜里,他手持那块“先斩后奏”金牌,亲自调动了京州府衙和潜伏在暗处的影卫。

  数百名精锐,如鬼魅般,兵分两路,同时包围了王、李二府。

  当林凡一脚踹开李府那扇朱漆大门时,李长贵正和几个族中核心成员,在密室里商议着如何卷款跑路。

  看到林凡,他那张胖脸瞬间便没了血色。

  “林……林凡……”

  “李家主,”林凡摇着折扇,笑得人畜无害,“别来无恙啊?听说你这密室里,藏了不少好东西。正好,我奉了陛下的旨意,来帮你清点清点家产。”

  ……

  查抄王、李二府,比当初抄孙家还要顺利。

  两家核心成员,无一漏网,尽数被擒。

  而搜出的财富,更是让见惯了大场面的影卫们都咂舌不已。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堆满了整整十几个库房。

  然而,真正让林凡,乃至随后闻讯赶来的龙泽天都勃然变色的,却不是这些金银。

  在王家的书房暗格里,影卫搜出了一批密信。

  信中的内容,触目惊心的是王家竟与北方边境的游牧部落私通,多年来,一直将张家铁厂出产的精铁,伪装成普通商货,通过秘密商路,源源不断地走私出关!

  而在李家的粮仓地窖里,同样发现了通往城外的密道,以及几箱未来得及销毁的、与北方部落交易铁器的账本!

  叛国!

  这是赤裸裸的叛国之罪!

  他们不仅垄断民生,鱼肉百姓,竟还敢勾结外敌,走私战略物资!

  ……

  皇宫,御书房。

  龙泽天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罪证,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儒雅的眼中,只剩下滔天的怒火和杀意。

  “好……好得很!”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像是淬了冰,“朕待他们不薄,他们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林凡和龙景然站在下首,同样是面色凝重。

  他们也没想到,这王、李两家,竟敢胆大包天到如此地步。

  “父皇!”龙景然上前一步,眼中满是杀气,“此等叛国逆贼,罪不容诛!儿臣恳请父皇下旨,将王、李二家,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龙泽天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

  他拿起朱笔,在一道早已拟好的圣旨上,重重地画下了一个勾。

  “传朕旨意,”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内,如同死神的宣判,“王、李二氏,私通外敌,罪在叛国,十恶不赦!着,满门抄斩!所有家产,全部充公!京州之内,但凡与此案有关联者,一律彻查,绝不姑息!”

  “遵旨!”

  ……

  三日后,京州菜市口,人头滚滚。

  王、李二族,上至家主,下至仆役,数百口人,在百姓们的唾骂声中,尽数被斩。

  那一日,血流成河,染红了京州的青石板路。

  至此,曾经在京州呼风唤-雨,权势滔天的五大家族,彻底烟消云散,化作了历史的尘埃。

  而京州的经济命脉,也终于从盘根错节的世家手中,被彻底剥离,牢牢地掌握在了朝廷,或者说,是皇帝和林凡的手中。

  京州的天,彻底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