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

  林凡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条,却觉得它重如千钧。

  他没有想到,这位被他视为最大对手的前朝太子,竟会以这样的方式,送来这样一份 “大礼”。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这是一份挑战书,更是一份…… 惺惺相惜的认同。

  萧荣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你在京州办工商学堂,教的那些 “屠龙之术”,我已经学会了。

  而我大乾王朝的传承,亦有你可学之处。

  我们的竞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你死我活,而是一场关于谁能让这个天下变得更好的文明竞赛。

  林凡站在原地,沉默了许久。

  随即,他低低地笑了起来。

  那笑声,起初很轻,继而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充满无限豪情的仰天长笑。

  “好!好一个萧荣!好一个‘三人行,必有我师’!”

  那上面“三人行,必有我师”七个字,笔锋苍劲,力透纸背,宛如龙蛇狂舞,透着一股不羁与傲然。而落款那个小小的“萧”字,更像是一枚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上。

  他缓缓将怀中那本用锦缎包裹的《天工开物》取了出来,古朴的墨香夹杂着岁月的沉淀扑面而来。

  李灵儿好奇地凑上前,看着那本封面泛黄的古籍,轻声问道:“郎君,这是何物?瞧着像是前朝的古籍,那汉子……到底是谁?”

  林凡没有立刻回答,他的手指轻轻抚过书页,那触感,比最上等的丝绸还要细腻。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这是萧荣的挑战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同。

  这意味着,那位潜伏在清河县的前朝太子,已经将他视为真正的对手,一个在治国安邦、经世济民之道上,足以与他分庭抗礼的对手。

  “这是……一份大礼。”

  林凡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书页。

  书中的内容,瞬间便将他的心神全部吸引了进去。

  冶金、纺织、舟车、火药……一幅幅精巧绝伦的器械图样,一行行详尽入微的工艺解说,如同一扇通往古代科技巅峰的大门,在他面前轰然敞开。

  这哪里是什么古籍?

  这分明是一部超越了这个时代的百科全书!

  里面记载的许多技术,其精妙程度,竟丝毫不亚于他脑海中那些来自现代的零星知识碎片,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巧思,更贴合这个时代的生产力。

  “郎君?”

  李灵儿见他看得入神,连怀里的林平安哼唧了两声都未曾察觉,忍不住又轻唤了一声。

  “啊……哦,灵儿。”

  林凡如梦初醒,他合上书,眼中那股子因震撼而燃起的火焰尚未完全褪去,“你先带平安回去歇息,我……我得好好研究研究这本‘宝贝’。”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萧荣此举,不仅没有让他感到畏惧,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那股技术宅的好胜心。

  你用前朝的智慧结晶来挑战我,那我便用这跨越千年的知识,跟你堂堂正正地比上一比!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几乎是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

  那本《天工开物》被他翻了不下百遍,书页的边角都起了毛边。

  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将书中所载的古代顶尖技术,与自己脑海中那些现代的科学原理、工业流程,一一进行对比、融合、推演。

  他时而眉头紧锁,在纸上画着谁也看不懂的符号和公式;时而又恍然大悟,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得在屋里来回踱步。

  那股子痴迷的劲头,让前来送饭的李灵儿都看得直摇头,只当自家郎君又犯了“钻研”的老毛病。

  然而,林凡心中却清楚得很。

  他现在做的,远不止是满足一个技术宅的好奇心那么简单。

  萧荣在清河县,正亦步亦趋地模仿着他在马头县的模式。

  修路、建厂、办义学……每一个举动,都像是在隔空向他宣战。

  这是一场关于民心的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终极对决。

  林凡知道,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满足于肥皂、奶茶这些小打小闹的“创意产品”了。

  他必须加快脚步,将“大竞争”的国策,推行到更深、更广的层面。

  他要做的,不是与萧荣在清河县那片小池塘里比拼谁的鱼更大,而是要站在整个大周朝的高度,用绝对的国力优势,对萧荣进行一场彻彻底底的“降维打击”!

  “郎君,你这都三天没好好合眼了。”

  这日夜里,李灵儿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走进书房,看着林凡眼下那浓重的青黑,心疼地劝道,“身子要紧,有什么事,也不能这么熬啊。”

  林凡放下手中的炭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接过汤碗,脸上却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和笃定:“灵儿,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这几天,我不仅看透,

  他将那本《天工开物》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又拿起另一份早已写满了字迹的奏折,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盐业、纸业的改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要动的,是真正关乎国计民生、能让大周国力产生质的飞跃的根基产业!”

  翌日清晨,一份由林凡亲笔书写的奏折,被八百里加急送往了皇宫。

  御书房内,龙泽天看着这份奏疏,眉头从最初的疑惑,渐渐变成了震惊,最后,化作了难以抑制的狂喜。

  “好!好一个林凡!”龙泽天猛地一拍龙椅,声音洪亮,“他这是要将我大周的纺织业,往前推上百年啊!”

  奏疏的内容,正是林凡这几日苦心钻研《天工开物》并结合现代知识后,得出的改革方案,革新丝绸与纺织业!

  他在奏疏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改良现有的纺纱机和织布机,引入水力驱动,将生产效率提升十倍乃至数十倍!

  他还提出,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从桑树的种植、蚕茧的养殖,到丝线的抽取、布匹的印染,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优化,从而大幅降低成本,提升品质。

  更让龙泽天拍案叫绝的是,林凡还在奏疏的末尾,附上了一份“关于成立皇家织造司,统管全国丝绸纺织产业,并设立工商学堂分校,专门培养纺织技术人才”的详细规划。

  这哪里是一份改革方案?

  这分明是一套足以让大周朝的丝绸,像后世的奢侈品一样,风靡天下、赚取无尽财富的商业帝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