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种红薯-《穿越后,我在深山造桃源》

  王婶去灶间,用昨夜炖好的鸡汤,给红果做了一碗面,卧了两个鸡蛋。

  做好端进来,小月儿吃饱喝足,含着小饭碗就睡着了,红果轻轻退出来。

  王婶把面端给红果,又抱着小月儿给拍了奶嗝。

  完了她想把娃儿抱出去,放摇篮里睡,红果吃完面,把碗放下,轻声道:

  “给我吧,跟着我睡,等她饿了,喂奶也方便些。白日里再睡摇篮。”

  王婶想想也是,把娃儿轻轻放到被窝里。

  “婶子辛苦了,你也睡吧,忙乎了这么久……”

  “没事,我就在这,打个地铺睡,要有什么,你喊我就是。”

  这一觉,大家都睡得稳当,连一早公鸡打鸣都没听见。

  还是青豆他们趴在门口,叽叽喳喳想看妹妹,把红果给吵醒了。

  “进来吧,妹妹醒了。”

  昨儿个晚上闹太晚,孩子还没出来,王婶便把青豆几个赶到厢房去睡了。

  “看你们猴急的,一大早不多睡会儿!”

  王婶起身,把铺盖卷起来放好,青豆便领着香豆翠柳她们进来了。

  山子毕竟年龄大了,知道避嫌,只站在门口,笑吟吟地往里张望着。

  小月儿凌晨又喝了一次奶,现在睡得正香着呢。

  “她嘴巴好小啊,她会吃东西吗?以后我不喝羊奶了,都给妹妹喝……”

  甜豆过了年就三岁了,突然之间好像长大了,说话利落许多。

  “她不喝羊奶,喝姑姑的奶,你真笨!”

  五岁的绿豆是个莽撞小男娃,说话一点不委婉。

  甜豆委屈地扁扁嘴,哼,你才笨呢!

  香豆搂着妹妹,晃了晃她肩膀,红果也伸手摸摸她脸蛋,哄她:

  “我们甜豆最乖了!小月儿要是吃不饱,咱们再给她喝羊奶。”

  “小月儿,妹妹名字叫小月儿吗?”一直没说话的青豆问道。

  “嗯,大名叫赵明月。”红果笑吟吟地道。

  “明月,小明月,真好听!”

  不知道是不是人多被吵着了,小月儿扭了扭身子,皱着眉头,小嘴扁一扁,哇地一声哭了。

  “好了好了,妹妹要换尿布,喝奶了,你们先出去吧!”

  几个娃赶紧出去,还扒着门不舍得走。

  山子拍了青豆肩膀一下。

  “走,咱们挑水去,还得给羊挤奶,割草呢。”

  香豆也拉着绿豆去了,哥哥们挑水砍柴,她俩喂鸡喂羊。

  曹大娘累了一日,昨夜给红果收拾好,便去厢房睡了,此时刚起来。

  王婶去灶间做了朝食,又煮了红鸡蛋。

  红果给曹娘子包了三百文的工钱,又另外给了六十文红包,和十八个红鸡蛋。

  “曹娘子辛苦了,这些红鸡蛋您拿回去,家里亲戚分着吃了,也是我们小月儿的喜气和福气。”

  曹娘子笑吟吟地接了工钱和红包,把鸡蛋放进包袱,高高兴兴地回了曹家湾。

  王婶让青豆领着香豆几个,每家每户送红鸡蛋。

  钱氏接了鸡蛋,冷哼一声道:

  “还真把赵家的娃,生在我们周家村了!”

  按说一般不让女儿回娘家生娃的,婆家不放心,娘家也怕担责任。

  红果家这不是特殊么?家里没了成年人口,就她说了算。

  钱氏让人送信去赵家屯,哪那么容易?

  直到红果快生了,才找到个贩货的,要去定州府。

  说是北边开边贸了,看看能不能贩些新鲜玩意儿回来卖。

  刘桂花她哥给了三百文的辛苦费,那贩货的,才同意去赵家屯走一趟。

  到如今都快三个月了,人还没回来呢。

  红果月子坐得特别好,娃能吃能睡的。

  家里的事情她请了王婶打理,说好这一个月给她八百文的工钱。

  王婶自然乐意,笑得嘴巴合不拢。

  连带着山子翠柳都在周家包吃包住的,另外还有八百文工钱,打着灯笼也寻不着的好差事啊。

  她里里外外,简直比红果的亲娘还要操心,细心。

  正好赶上过年,田里地里都没啥活计,王婶让红果坐了个双月子。

  “多养一养,身子骨养好了,日后一辈子都受益。”

  红果没反对,不过她躺到第十日,就央求着王婶,想洗头发洗澡。

  王婶板着脸,不许。

  “现在不忍着,等以后老了,身上这儿疼那儿酸,就知道了!”

  到二十天的时候,红果觉得身上哪儿哪儿都痒,有小虫子爬一般。

  王婶拗不过她,要不给烧水,她就要自个儿闯到灶间去。

  没法子,把大木桶搬到里屋,让红果泡了个澡。

  好在她预先准备了几百斤炭火,屋子里点着三个炭盆,暖烘烘的,王婶倒不担心她受凉着风。

  烧了热腾腾一锅水,红果痛痛快快洗了头冲了澡,又在木桶里泡了一刻钟。

  舒坦,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等红果出月子,已经过了二月二。

  赵十武不在,赵家那边没人管她,周家这边也没什么正经亲戚。

  大堂伯他们过了年,又进城做活去了。

  钱氏婆媳俩,红果恨不能老死不相往来,更不会请她来喝满月酒。

  所以这推迟了一个月的满月宴,就自家人关起门吃了顿饭。

  倒是罗二叔听说了,不好贸然上门,让孙子送了两只鸡,十斤红糖来。

  还给小娃娃买了一只小银锁。

  虽然是空心的,也就一两多银子,可心意珍贵。

  在屋里关了将近两个月,红果踏出院门,发现山青水绿,浑身轻松,简直使不完的劲。

  春天是采山的好季节,也是种瓜点豆插秧的时候。

  周家村地处深山,没有水田,只有山坡上的沙地。

  红果想好了,不种粮食,就种菜种红薯。

  红薯是经济作物,全身都是宝,红薯藤能剁碎了掺着米糠喂猪。

  红薯能磨淀粉,熬糖稀,做红薯干,还能做红薯粉条。

  王婶有些不放心,担忧地问红果:“你不种点高粱玉米小麦,吃啥呢?”

  她家也只有两亩地,每年都种些粮食。

  交了地税,剩下的高粱小麦,掺点野菜煮粥,好歹一家三口饿不着。

  红果摇摇头,笑道:

  “婶子,你看我们家六口人,就算两亩地全种上小麦,也吃不饱啊!

  不如拿银子去买,还能买点精米精面吃。“

  王婶一想也是,红果卖药材,可不少挣,一年起码几十两银子,想吃什么米面买不起?

  连王婶那两亩地,红果也劝服山子,全种上红薯。

  “听我的,保管你亏不了。“

  王婶家两亩地和红果家是连着的,红果在家带娃,她和山子青豆几人忙活了几天,四亩地全种上了。

  连草棚子那三分菜地也都种的红薯。

  村里人当笑话讲,全种红薯?疯了吧这两家人。

  红果让青豆别理他们,只管种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