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昊军虽然没有发兵攻打杨柳镇,可也不消停,日日都有新闻。
“听说那谢天昊把手下最得力的副将黄子义给打了五十军棍,罚去喂马了……”
张嫂日日在各村落来回行走,消息最为灵通,算是红果的包打听。
村里有什么动向,山外有啥情况,她隔三差五进府跟红果絮叨絮叨。
“为啥?那副将犯了什么事儿吗?”红果不经意地问道。
“说是喝醉酒,糟蹋了个女子,那女子羞愤难当,第二日醒来就跳了井。”
红果哦一声,也难怪,谢天昊正是立威邀买人心的时候,那容得了手下副将这般背刺?
俩人都没想到,那跳井的女子,是杏花。
柳三郎被赵十武砍了一只手,养好伤后,就离了杨柳镇。
天昊军旗帜一出,他仿佛看到曙光,总算有能与赵十武周红果抗衡的人了,毫不犹豫投靠过去。
一个断了手的乡下读书人,能干啥?只能在伙房里帮忙打杂。
柳三郎急切想脱颖而出,巴结上个头目,才能行复仇之事。
潜伏了几个月,总算让他打听到,那黄副将好色贪欲。
柳三郎悄悄回了杨柳镇,将杏花诳来,暗中谋划要借她,与那黄子义亲近起来。
杏花听柳三郎信誓旦旦,说从了天昊军,能分田地房屋,以后好好过日子。
又说杨柳镇早晚要被天昊军拿下,她夫妻俩安顿下来,便把幺儿接过来,也免了将来一场浩劫云云。
杏花信以为真,跟着他到了千阳镇住下,柳三郎故意让她在黄子义跟前露了几次脸,勾得他注意,问起来就说是自家妹妹。
杏花姿色不俗,生过孩子的妇人身,丰腴中又有几分娇媚,又在柳家养了几年,肤白貌美,千阳镇上无人能媲美。
黄子义眼睛被杏花钩住了,主动与柳三郎搭话,听他谈吐,竟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
“柳兄弟,你这学问,在伙房打杂实在可惜,不如到军帐来,做文书执笔吧!”
柳三郎自然求之不得,进了军帐,便以谢恩之名,请黄子义来家喝酒。
黄子义心知肚明,打扮得新郎倌一般,兴致昂昂到了柳三郎落脚的小屋。
杏花不明所以,只听柳三郎说这是军中将领,得好生招待。
仔细做了菜肴,备了美酒,还换了三郎给置办的衣裳首饰,亲自布菜倒酒。
黄子义斜眼看着,从杏花领口一抹白,到前胸波涛汹涌,再到纤腰一握,眼睛拔不出来。
柳三郎心中暗喜,举杯道:“多亏黄大哥慧眼,我这残疾之身才能在军中有出头之日,杏花你也敬大哥三杯吧!”
三杯酒下肚,杏花只觉浑身发热发软,头晕目眩心发慌,赶紧道一句饶,进里屋歇息。
“黄大哥,我这妹妹可是十里八乡难寻的容貌,当初多少人求娶,我只舍不得,算命先生说了,她命主富贵,如今能遇到大哥您,可见她与你有缘……”
柳三郎喝了酒,故意装醉,大着舌头说道些不知所云的话,还拍着黄子义肩膀喊妹夫……
那黄子义只当杏花真是柳三郎妹妹,喝了几杯酒,兴头上来,就进屋偷香,倒没想着真干啥,亲个嘴摸个手也是好的。
哪想到杏花杯子里被抹了药,竟是主动投怀送抱,解衣褪衫,黄子义温香软玉,一夜癫狂。
第二日醒来,杏花见自己躺在旁的男人怀里,衣衫尽褪,遍体紫痕,就疯了。
自从高嫁柳三郎,她一颗心都在夫君身上,只盼着夫妻和美,平安度日。
日子过长了,才知道所嫁非人,看着是个翩翩佳公子,内里一包祸水。
平日里阴晴不定,挨骂受打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被他这般轻贱羞辱,亲手送给别的男人亵玩。
杏花心里那根弦,啪地一下断了,披头散发,在千阳镇奔走嚎哭,怒骂柳三郎无情,黄子义无耻。
柳三郎没想到平日温顺柔弱的杏花,逼到绝处竟会这般撒泼,一时竟没拦住。
气急败坏,拿着烧火棍追过来,要打死她,让她胡说坏事!
杏花心灰意冷,只觉再无活路,冲到水井边,一头扎下去,等捞上来,人就不行了。
这事在千阳镇闹得挺大,人心惶惶,谢天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望,一夜之间失了大半。
谢天昊怒不可斥,打了黄子义五十军棍,以平民愤,又勒令军中封锁消息。
真是猪一样的队友啊,净扯后腿!
杨柳镇这边只听闻有个女子被逼跳井,却不知是柳三郎不干人事,死的是杏花。
红果倒觉得,这谢天昊治军挺严,不是一般土匪。
当然一般土匪,也喊不出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得自由的口号来。
红果私心里很想会一会这位谢将军,奈何当初拔簪之事,赵十武心中有根刺,她不知该怎么提这事。
清水县境内,两只队伍,一正一邪,将来必有一争,红果只希望不要两败俱伤。
若能合作共谋,保一方乡土平安,才是上上之策。
此事强求不得,只能徐徐图之,等待契机。
九月底,秋高气爽,红叶漫山。
桃源山谷里村民诸事皆宜,安居乐业。
红果亲自主持,办了桃源县第一桩喜事,李木头和张幺娘成亲。
两人新家落在桃果村,婚宴还是设在桃源村李家。
新婚三朝回门后,两人拜别父母,木头亲自赶着骡车,带着新娘子去往桃果村。
张嫂只有幺娘一个女儿,木头邀请她与搬来同住,张嫂婉拒了。
李柱夫妻心里本就麻辣辣地不舍,她再跟着女儿女婿住,不是给红果添乱吗?
桃果村李家,就只有木头幺娘小夫妻两,自当自家。
木头赶着骡车,骡子脑袋上扎着红花,从桃源村过桃溪村,再到桃果村,穿村过岭,一路招摇得很。
沿途不少人议论,咋新婚夫妻,不在家侍奉爹娘公婆,没几日就搬出来了?
“听说了没,将军夫人立的规矩,咱桃源县里,凡是娶了亲的,都得搬出去单过,不与爹娘同住。”
“啊?这是啥规矩?好容易养大了儿,一成亲就搬出去,不孝敬爹娘,不帮着拉扯弟妹?”
“搞不明白,我也是听说的,那李管事去领婚书的时候,周县丞就问了,以后落户何处?不单落户,不给立婚书……”
周县丞说得是彦青,他管着桃源山谷所有人户,落户选房婚嫁,都得从他手里过文书。
“唉……这山里规矩,可真是怪得很……”
老百姓只管过日子,没轮到自己身上,也不会深思,看着木头幺娘搬家,也只摇头闲言碎语几句。
不过有了他俩为先例,山里住户们都醒了神,家里大姑娘小伙子的,到了年纪,该说亲了!
“听说那谢天昊把手下最得力的副将黄子义给打了五十军棍,罚去喂马了……”
张嫂日日在各村落来回行走,消息最为灵通,算是红果的包打听。
村里有什么动向,山外有啥情况,她隔三差五进府跟红果絮叨絮叨。
“为啥?那副将犯了什么事儿吗?”红果不经意地问道。
“说是喝醉酒,糟蹋了个女子,那女子羞愤难当,第二日醒来就跳了井。”
红果哦一声,也难怪,谢天昊正是立威邀买人心的时候,那容得了手下副将这般背刺?
俩人都没想到,那跳井的女子,是杏花。
柳三郎被赵十武砍了一只手,养好伤后,就离了杨柳镇。
天昊军旗帜一出,他仿佛看到曙光,总算有能与赵十武周红果抗衡的人了,毫不犹豫投靠过去。
一个断了手的乡下读书人,能干啥?只能在伙房里帮忙打杂。
柳三郎急切想脱颖而出,巴结上个头目,才能行复仇之事。
潜伏了几个月,总算让他打听到,那黄副将好色贪欲。
柳三郎悄悄回了杨柳镇,将杏花诳来,暗中谋划要借她,与那黄子义亲近起来。
杏花听柳三郎信誓旦旦,说从了天昊军,能分田地房屋,以后好好过日子。
又说杨柳镇早晚要被天昊军拿下,她夫妻俩安顿下来,便把幺儿接过来,也免了将来一场浩劫云云。
杏花信以为真,跟着他到了千阳镇住下,柳三郎故意让她在黄子义跟前露了几次脸,勾得他注意,问起来就说是自家妹妹。
杏花姿色不俗,生过孩子的妇人身,丰腴中又有几分娇媚,又在柳家养了几年,肤白貌美,千阳镇上无人能媲美。
黄子义眼睛被杏花钩住了,主动与柳三郎搭话,听他谈吐,竟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
“柳兄弟,你这学问,在伙房打杂实在可惜,不如到军帐来,做文书执笔吧!”
柳三郎自然求之不得,进了军帐,便以谢恩之名,请黄子义来家喝酒。
黄子义心知肚明,打扮得新郎倌一般,兴致昂昂到了柳三郎落脚的小屋。
杏花不明所以,只听柳三郎说这是军中将领,得好生招待。
仔细做了菜肴,备了美酒,还换了三郎给置办的衣裳首饰,亲自布菜倒酒。
黄子义斜眼看着,从杏花领口一抹白,到前胸波涛汹涌,再到纤腰一握,眼睛拔不出来。
柳三郎心中暗喜,举杯道:“多亏黄大哥慧眼,我这残疾之身才能在军中有出头之日,杏花你也敬大哥三杯吧!”
三杯酒下肚,杏花只觉浑身发热发软,头晕目眩心发慌,赶紧道一句饶,进里屋歇息。
“黄大哥,我这妹妹可是十里八乡难寻的容貌,当初多少人求娶,我只舍不得,算命先生说了,她命主富贵,如今能遇到大哥您,可见她与你有缘……”
柳三郎喝了酒,故意装醉,大着舌头说道些不知所云的话,还拍着黄子义肩膀喊妹夫……
那黄子义只当杏花真是柳三郎妹妹,喝了几杯酒,兴头上来,就进屋偷香,倒没想着真干啥,亲个嘴摸个手也是好的。
哪想到杏花杯子里被抹了药,竟是主动投怀送抱,解衣褪衫,黄子义温香软玉,一夜癫狂。
第二日醒来,杏花见自己躺在旁的男人怀里,衣衫尽褪,遍体紫痕,就疯了。
自从高嫁柳三郎,她一颗心都在夫君身上,只盼着夫妻和美,平安度日。
日子过长了,才知道所嫁非人,看着是个翩翩佳公子,内里一包祸水。
平日里阴晴不定,挨骂受打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被他这般轻贱羞辱,亲手送给别的男人亵玩。
杏花心里那根弦,啪地一下断了,披头散发,在千阳镇奔走嚎哭,怒骂柳三郎无情,黄子义无耻。
柳三郎没想到平日温顺柔弱的杏花,逼到绝处竟会这般撒泼,一时竟没拦住。
气急败坏,拿着烧火棍追过来,要打死她,让她胡说坏事!
杏花心灰意冷,只觉再无活路,冲到水井边,一头扎下去,等捞上来,人就不行了。
这事在千阳镇闹得挺大,人心惶惶,谢天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望,一夜之间失了大半。
谢天昊怒不可斥,打了黄子义五十军棍,以平民愤,又勒令军中封锁消息。
真是猪一样的队友啊,净扯后腿!
杨柳镇这边只听闻有个女子被逼跳井,却不知是柳三郎不干人事,死的是杏花。
红果倒觉得,这谢天昊治军挺严,不是一般土匪。
当然一般土匪,也喊不出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得自由的口号来。
红果私心里很想会一会这位谢将军,奈何当初拔簪之事,赵十武心中有根刺,她不知该怎么提这事。
清水县境内,两只队伍,一正一邪,将来必有一争,红果只希望不要两败俱伤。
若能合作共谋,保一方乡土平安,才是上上之策。
此事强求不得,只能徐徐图之,等待契机。
九月底,秋高气爽,红叶漫山。
桃源山谷里村民诸事皆宜,安居乐业。
红果亲自主持,办了桃源县第一桩喜事,李木头和张幺娘成亲。
两人新家落在桃果村,婚宴还是设在桃源村李家。
新婚三朝回门后,两人拜别父母,木头亲自赶着骡车,带着新娘子去往桃果村。
张嫂只有幺娘一个女儿,木头邀请她与搬来同住,张嫂婉拒了。
李柱夫妻心里本就麻辣辣地不舍,她再跟着女儿女婿住,不是给红果添乱吗?
桃果村李家,就只有木头幺娘小夫妻两,自当自家。
木头赶着骡车,骡子脑袋上扎着红花,从桃源村过桃溪村,再到桃果村,穿村过岭,一路招摇得很。
沿途不少人议论,咋新婚夫妻,不在家侍奉爹娘公婆,没几日就搬出来了?
“听说了没,将军夫人立的规矩,咱桃源县里,凡是娶了亲的,都得搬出去单过,不与爹娘同住。”
“啊?这是啥规矩?好容易养大了儿,一成亲就搬出去,不孝敬爹娘,不帮着拉扯弟妹?”
“搞不明白,我也是听说的,那李管事去领婚书的时候,周县丞就问了,以后落户何处?不单落户,不给立婚书……”
周县丞说得是彦青,他管着桃源山谷所有人户,落户选房婚嫁,都得从他手里过文书。
“唉……这山里规矩,可真是怪得很……”
老百姓只管过日子,没轮到自己身上,也不会深思,看着木头幺娘搬家,也只摇头闲言碎语几句。
不过有了他俩为先例,山里住户们都醒了神,家里大姑娘小伙子的,到了年纪,该说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