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对隔绝的证物室中,时间失去了意义。
四枚信息碎屑静静悬浮,它们是宇宙中最孤独的漂流瓶,而赵丰年则是这片死寂之海唯一的拾荒人。
他没有立刻去触碰这些新捕获的战利品,只是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冷静,审视着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这条情报产业链。
这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型,其核心产品不再是能量,而是信息。
在他的思维宫殿中,一份代号为“瓶中信”的专项资产评估报告正在飞速生成。
每一个数据流的输入与输出都被精确量化为冰冷的数字,风险与收益在天平的两端无声地增减,最终指向一个决定性的结论。
【项目名称:‘瓶中信’(信标拦截)。】
【资产构成:‘净化工厂’(固定资产),情报截获权(无形资产)。】
【潜在收益:1.了解囚徒的真实状态与目的。2.掌握囚徒对外联络的渠道与对象信息。3.获得在这场神明博弈中进行信息操纵的可能性。】
【核心风险:1.行为暴露,引来囚徒或‘医师’的直接清算。2.信标本身可能携带无法预测的逻辑污染或精神陷阱。】
结论清晰而冷酷。
他手中的,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性资产,其价值难以估量,其危险亦如深渊。
任何一次轻率的操作,都可能导致他这家刚刚扭亏为盈的“一人有限公司”瞬间破产清算。
他必须谨慎。
谨慎,是资本增殖的第一法则。
赵丰年的意志化作无数精微的探针,没有直接侵入信标的加密核心,而是开始对这四枚样本进行最详尽的外部特征比对。
他像一位鉴定古董的专家,一丝不苟地分析着它们的“包浆”——那些在漫长漂流过程中沾染上的、属于利维坦尸骸的法则信息。
前三枚信标的外部特征高度一致。
它们从监牢中被抛出的初始能量波动、漂流的路径曲率、以及最终被逻辑寄生体包裹前所经历的法则环境,几乎如出一辙。
这证明囚徒的投放行为具有极强的规律性与稳定性,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在固定的时间,向固定的方向,发射着同样规格的子弹。
然而,当他的探针触及第四枚,也就是最新捕获的三枚信标中的某一个时,一个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常,被他的系统捕捉到了。
这枚信标的加密外壳上,附着着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属于利维坦内部环境的法则残响。
那是一种……
更加混乱、更加暴虐、充满了无序毁灭欲望的气息。
它就像一封来自文明世界的信件上,却沾染了一粒来自蛮荒焦土的尘埃,突兀而又扎眼。
赵丰年的幽蓝眼眸骤然收缩。
他的算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聚焦于那丝残响之上,开始进行深度的成分解析。
这不是囚徒的气息。
囚徒的存在虽然恐怖,但其核心是一种高度凝聚的、深不见底的恶意,而非这种纯粹的、毫无目的性的混乱。
这也不是“医师”留下的秩序之力。
更不是“饕餮”那种充满了掠夺与饥渴的贪婪。
这是一个全新的、未被记录的……
第四方!
一个疯狂的推论,如同划破黑夜的闪电,瞬间照亮了赵丰年的思维宫殿。
齿轮监牢里关押的,难道不止一个“囚徒”?
或者说,囚徒在向外界投放“漂流瓶”的同时,他自身,也正被另一个更加隐秘、更加混乱的存在所“寄生”?
那个存在,正借着囚徒开辟出的这条秘密通道,将属于自己的“孢子”悄悄附着在信标之上,一同送向未知的远方。
这个可能性,让整座齿轮监牢的风险等级,在赵丰年的评估体系中再度飙升。
那座监牢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定时炸弹,而是一个充满了未知病毒的潘多拉魔盒。
囚徒想要打开它,而某个未知的存在,则想要在它被打开的瞬间,将自己的瘟疫播撒出去。
他截获的,不仅仅是求救信。
他截获的,可能还有一份……
生化武器的样本。
赵丰年沉默了。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调动权限,将那枚沾染了未知气息的信标,用数十层能量护盾与法则屏障层层包裹,将其隔离到了证物室一个独立的、代号为“疫区”的角落。
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析和应对这种未知污染之前,他绝不会去触碰它。
这张牌,太过诡异,太过危险,必须被彻底封存。
做完这一切,他的目光才重新落回到那三枚“干净”的信标之上。
现在,他需要为处理这些核心资产,制定一套长期而稳健的计划。
直接破解,无异于自杀。
他目前掌握的算力与法则理解,尚不足以在不惊动加密协议本身的情况下,窥探其内部的信息。
他需要一把钥匙。
一把能够安全打开这些“瓶子”的钥匙。
而钥匙,只能从锁本身去寻找。
他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专门用于模拟和破解这套加密协议的运算模型。
这个模型需要海量的“样本”来进行喂养和学习,通过对成千上万个信标的外部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才有可能在穷尽所有可能性之后,找到那个唯一的、正确的解。
这意味着,他的“净化工厂”必须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持续不断地运转下去。
他需要捕获更多的信标,越多越好。
“执行官协议,调整‘净化工厂’运营策略。”
“当前核心任务:最大化信标捕获率,建立‘信标’数据库。”
“长期目标:启动‘解码器’项目,对信标加密协议进行逆向工程推演。”
一连串冰冷的指令下达,赵丰年将自己的大部分意志从工厂中抽离。
他像一位为公司制定了百年发展战略的董事长,不再纠结于一朝一夕的得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他的净资产,在经历了一系列豪赌式的投资后,堪堪稳定在零点八。
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但他换来的,是一座可以自动化生产能量与情报的工厂,以及一个足以改变全局的长期研究项目。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在这片神明尸骸中的生存游戏,才算真正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他不再是那个仅仅为了积累资本而奔波的拾荒者。
他成了一位手握着最高机密,以整个棋局为目标,耐心布局的……
情报掮客。
四枚信息碎屑静静悬浮,它们是宇宙中最孤独的漂流瓶,而赵丰年则是这片死寂之海唯一的拾荒人。
他没有立刻去触碰这些新捕获的战利品,只是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冷静,审视着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这条情报产业链。
这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型,其核心产品不再是能量,而是信息。
在他的思维宫殿中,一份代号为“瓶中信”的专项资产评估报告正在飞速生成。
每一个数据流的输入与输出都被精确量化为冰冷的数字,风险与收益在天平的两端无声地增减,最终指向一个决定性的结论。
【项目名称:‘瓶中信’(信标拦截)。】
【资产构成:‘净化工厂’(固定资产),情报截获权(无形资产)。】
【潜在收益:1.了解囚徒的真实状态与目的。2.掌握囚徒对外联络的渠道与对象信息。3.获得在这场神明博弈中进行信息操纵的可能性。】
【核心风险:1.行为暴露,引来囚徒或‘医师’的直接清算。2.信标本身可能携带无法预测的逻辑污染或精神陷阱。】
结论清晰而冷酷。
他手中的,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性资产,其价值难以估量,其危险亦如深渊。
任何一次轻率的操作,都可能导致他这家刚刚扭亏为盈的“一人有限公司”瞬间破产清算。
他必须谨慎。
谨慎,是资本增殖的第一法则。
赵丰年的意志化作无数精微的探针,没有直接侵入信标的加密核心,而是开始对这四枚样本进行最详尽的外部特征比对。
他像一位鉴定古董的专家,一丝不苟地分析着它们的“包浆”——那些在漫长漂流过程中沾染上的、属于利维坦尸骸的法则信息。
前三枚信标的外部特征高度一致。
它们从监牢中被抛出的初始能量波动、漂流的路径曲率、以及最终被逻辑寄生体包裹前所经历的法则环境,几乎如出一辙。
这证明囚徒的投放行为具有极强的规律性与稳定性,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在固定的时间,向固定的方向,发射着同样规格的子弹。
然而,当他的探针触及第四枚,也就是最新捕获的三枚信标中的某一个时,一个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常,被他的系统捕捉到了。
这枚信标的加密外壳上,附着着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属于利维坦内部环境的法则残响。
那是一种……
更加混乱、更加暴虐、充满了无序毁灭欲望的气息。
它就像一封来自文明世界的信件上,却沾染了一粒来自蛮荒焦土的尘埃,突兀而又扎眼。
赵丰年的幽蓝眼眸骤然收缩。
他的算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聚焦于那丝残响之上,开始进行深度的成分解析。
这不是囚徒的气息。
囚徒的存在虽然恐怖,但其核心是一种高度凝聚的、深不见底的恶意,而非这种纯粹的、毫无目的性的混乱。
这也不是“医师”留下的秩序之力。
更不是“饕餮”那种充满了掠夺与饥渴的贪婪。
这是一个全新的、未被记录的……
第四方!
一个疯狂的推论,如同划破黑夜的闪电,瞬间照亮了赵丰年的思维宫殿。
齿轮监牢里关押的,难道不止一个“囚徒”?
或者说,囚徒在向外界投放“漂流瓶”的同时,他自身,也正被另一个更加隐秘、更加混乱的存在所“寄生”?
那个存在,正借着囚徒开辟出的这条秘密通道,将属于自己的“孢子”悄悄附着在信标之上,一同送向未知的远方。
这个可能性,让整座齿轮监牢的风险等级,在赵丰年的评估体系中再度飙升。
那座监牢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定时炸弹,而是一个充满了未知病毒的潘多拉魔盒。
囚徒想要打开它,而某个未知的存在,则想要在它被打开的瞬间,将自己的瘟疫播撒出去。
他截获的,不仅仅是求救信。
他截获的,可能还有一份……
生化武器的样本。
赵丰年沉默了。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调动权限,将那枚沾染了未知气息的信标,用数十层能量护盾与法则屏障层层包裹,将其隔离到了证物室一个独立的、代号为“疫区”的角落。
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析和应对这种未知污染之前,他绝不会去触碰它。
这张牌,太过诡异,太过危险,必须被彻底封存。
做完这一切,他的目光才重新落回到那三枚“干净”的信标之上。
现在,他需要为处理这些核心资产,制定一套长期而稳健的计划。
直接破解,无异于自杀。
他目前掌握的算力与法则理解,尚不足以在不惊动加密协议本身的情况下,窥探其内部的信息。
他需要一把钥匙。
一把能够安全打开这些“瓶子”的钥匙。
而钥匙,只能从锁本身去寻找。
他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专门用于模拟和破解这套加密协议的运算模型。
这个模型需要海量的“样本”来进行喂养和学习,通过对成千上万个信标的外部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才有可能在穷尽所有可能性之后,找到那个唯一的、正确的解。
这意味着,他的“净化工厂”必须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持续不断地运转下去。
他需要捕获更多的信标,越多越好。
“执行官协议,调整‘净化工厂’运营策略。”
“当前核心任务:最大化信标捕获率,建立‘信标’数据库。”
“长期目标:启动‘解码器’项目,对信标加密协议进行逆向工程推演。”
一连串冰冷的指令下达,赵丰年将自己的大部分意志从工厂中抽离。
他像一位为公司制定了百年发展战略的董事长,不再纠结于一朝一夕的得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他的净资产,在经历了一系列豪赌式的投资后,堪堪稳定在零点八。
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但他换来的,是一座可以自动化生产能量与情报的工厂,以及一个足以改变全局的长期研究项目。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在这片神明尸骸中的生存游戏,才算真正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他不再是那个仅仅为了积累资本而奔波的拾荒者。
他成了一位手握着最高机密,以整个棋局为目标,耐心布局的……
情报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