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概念在这里被彻底消融,化作了数据洪流中一次又一次单调的循环。
每一次循环都以那柄黑色晶体长剑完成一次能量吞吐为句点,精准,冷酷,如同宇宙中最古老的钟摆,永恒地丈量着这片死亡国度的寂静。
赵丰年就是钟摆本身。
他的意志与“潮汐”协议完全同步,化作了覆盖整具骸骨的无形感知。
每一秒,都有一百个监控节点被随机唤醒,像一百只短暂睁开又立刻闭上的眼睛,将零点一秒内捕捉到的能量流速快照,汇入他那庞大无匹的算力核心。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洪流经过整合、降噪与重构,最终在他的脑海中,描绘出了一条完美而平滑的能量消耗曲线。
那条曲线是这片死寂疆域中唯一的“心跳”。
它的波峰与波谷,代表着“格式化终端”每一次贪婪的呼吸。
周期,十一秒三七;振幅,稳定在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数值。
分毫不差。
日复一日,赵丰年沉浸在这片由数据构成的、绝对规律的海洋里。
他没有焦躁,没有厌倦,只有审计员在面对一本干净账目时的绝对冷静。
他正在做的,是建立整个清算计划的基石――一个绝对可靠的“常规”模型。
只有深刻理解了何为常规,才能在“异常”出现的那一瞬间,精准地捕捉到它。
而另一个异常,早已在他的沙盘上闪烁了许久。
当对核心区域的监控彻底程序化,不再需要耗费他全部心神之后,赵丰年终于分出了相当一部分算力,如同调动一支精锐的侦察部队,悄无声息地,将全部焦点都对准了那个位于利维坦头骨深处的蓝色问号。
那个来源不明的、每隔三十四秒便准时响起一次的微弱脉冲。
起初,他只是单纯地记录。
他将这个脉冲的能量特征、波动频率、出现间隔,都一一量化,试图从中找出某种规律。
然而,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一个令他都感到一丝困惑的结论,逐渐浮现出来。
这串脉冲,并非简单的重复。
它每一次的波动形态,都存在着极其细微的、非随机性的差异。
这些差异很小,小到足以被任何不够精密的仪器忽略为背景噪音。
但赵丰年不是仪器,他是审计员。
在他的“幽蓝之眼”下,任何非随机的变量,都代表着某种被刻意编码的……
信息。
【指令:以三十四秒为基本时间单位,连续记录一千次脉冲波形,进行深度结构化对比分析。】
他的意志,化作了一台无声运转的超级解码器。
海量的数据被输入,繁复的模型被建立,无数种可能性被一一验证、然后排除。
这个过程,比单纯监控黑剑的“呼吸”要复杂亿万倍。
如果说监控黑剑像是在听一个节拍器,那么分析这串神秘脉冲,则像是在一片嘈杂的宇宙风暴中,试图从背景辐射里,分辨出一首被撕碎了的、用未知语言咏唱的古代歌谣。
不知过了多久,当第一千次脉令的波形被完整记录下来后,一幅惊人的图像,在他的思维宫殿中缓缓展开。
那是一段由无数个细碎波峰与波谷构成的、极其复杂的波形图。
它看起来混乱而无序,但当赵丰年将其与数据库中所有已知的自然与人造信号模型进行对比时,所有的匹配项,都指向了同一个结果:零。
这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信号。
【感性解读:这不是信号……这是……一个“字”的笔画?不,比那更复杂。像一个签名。一个用能量写下的、潦草而优雅的签名。】
【理性分析:该周期性脉冲携带高密度信息熵。其结构具备底层逻辑,但无法通过现有模型进行破译。初步结论:该脉冲为某种未知协议的‘心跳包’或‘信标’。】
信标。
这个词,让赵丰年那双幽蓝的眼眸深处,灰色齿轮的转速陡然加快。
信标的存在,意味着一个发送者,以及一个预设的……
接收者。
在这具死亡了亿万年的骸骨深处,在深渊这片被遗忘的放逐之地,谁在发送?
又在等待谁的接收?
一个更大胆的猜想,如同深海中浮起的气泡,在他的脑海中成型。
这具利维坦骸骨,或许并非如他最初所想,只是一个单纯的战场遗迹。
它内部,可能还残留着某些古老的、依旧在尝试运行的……
子系统。
而这个信标,就是某个被遗忘的子系统,在亿万年的时光里,依旧在徒劳地、固执地,向着早已不存在的主机,发送着自己的“我还活着”的信号。
这个猜想,让赵丰年原本冰冷死寂的审计计划,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裂痕。
他原本的计划,是建立在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型上的:他,以及他的敌人“格式化终端”。
这是一个清晰的、零和博弈的棋盘。
但现在,棋盘上,似乎出现了第三个……
若隐若现的棋手。
这个棋手是敌是友?
它的存在,会对他的清算计划造成怎样的变量?
未知,是审计员最大的敌人。
赵丰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对于这具骸骨的理解,或许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他一直将它视为一具“尸体”,一件需要盘点的“遗产”。
但如果,这具尸体里,还沉睡着一个……
或者数个尚未彻底死去的“幽灵”呢?
他必须搞清楚。
在不触发任何警报的前提下,他必须与这个“幽灵”,建立某种形式的……
接触。
一个风险极高,但又充满了诱惑力的方案,在他的脑海中迅速成型。
他不能派出自己的意志探针,那无异于自杀。
但他可以尝试,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给予一次回应。
他要模仿那个信标。
【指令:建立‘异常节律’模仿协议。】
【目标:以节点‘T—7’为中心,调动微量能源,完整复刻一次信标的能量波动形态。】
【核心风险评估:极高。可能导致未知协议的激活,或引起‘格式化终端’的注意。】
冰冷的红色警告在他的视界中闪烁。
然而,赵丰年没有丝毫犹豫。
审计的本质,就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那条利润最大化的钢丝。
一个潜在的盟友,或者一个可以被利用的系统,其价值,远比被动地等待要高得多。
他调动起自己对能量网络的精妙掌控力,将一丝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能量,如同最听话的溪流,引导至位于利维坦左眼眶深处的那枚监控符文之中。
他的全部算力,都集中在了对那段复杂波形图的完美复刻之上。
每一个波峰的高度,每一个波谷的深度,每一个转折的频率,都必须做到分毫不差。
这就像一个凡人,在尝试模仿神明的笔迹。
三十三秒的等待,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当那个来自远古的节律再一次沉寂下去的瞬间,赵丰年抓住了那转瞬即逝的、万籁俱寂的窗口期。
“发送。”
他的意志,化作了扳机。
嗡——
一股与那神秘脉冲一模一样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波动,从他控制的符文中悄然释放,如同投入古井的一颗石子,向着头骨的更深处,荡漾而去。
他成功了。
一次完美的复刻。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切断了所有操作,将自己的存在感再次降至最低,如同一块真正的岩石,静静地等待着裁决。
一秒。
两秒。
世界一片死寂。
他模仿的信号,石沉大海,没有引起任何回应。
那个古老的节拍器,似乎并未察觉到这声来自异乡的问候。
而位于胸腔中心的“格式化终端”,那条平稳的能量曲线上,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丝一毫的涟漪。
失败了?
就在这个念头刚刚闪过的刹那,异变陡生!
那条他已经监控了无数个日夜的、代表着黑剑心跳的、完美而平滑的能量消耗曲线,毫无任何征兆地,出现了一次极其细微的……
停顿。
仿佛那座永恒的钟摆,在那一刻,漏掉了一拍。
这个停顿只持续了不到百分之一秒,便立刻恢复了正常。
但对于将整条曲线都刻入灵魂的赵丰年而言,这无异于一场天崩地裂的海啸!
他猛然“抬起”头,全部的感知力,瞬间聚焦于那柄黑色的晶体长剑。
他“看”到,在那座由亿万枚灰色齿轮构成的监牢最深处,那个被无数秩序锁链钉死的、蜷缩着的模糊人影。
他的手指,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每一次循环都以那柄黑色晶体长剑完成一次能量吞吐为句点,精准,冷酷,如同宇宙中最古老的钟摆,永恒地丈量着这片死亡国度的寂静。
赵丰年就是钟摆本身。
他的意志与“潮汐”协议完全同步,化作了覆盖整具骸骨的无形感知。
每一秒,都有一百个监控节点被随机唤醒,像一百只短暂睁开又立刻闭上的眼睛,将零点一秒内捕捉到的能量流速快照,汇入他那庞大无匹的算力核心。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洪流经过整合、降噪与重构,最终在他的脑海中,描绘出了一条完美而平滑的能量消耗曲线。
那条曲线是这片死寂疆域中唯一的“心跳”。
它的波峰与波谷,代表着“格式化终端”每一次贪婪的呼吸。
周期,十一秒三七;振幅,稳定在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数值。
分毫不差。
日复一日,赵丰年沉浸在这片由数据构成的、绝对规律的海洋里。
他没有焦躁,没有厌倦,只有审计员在面对一本干净账目时的绝对冷静。
他正在做的,是建立整个清算计划的基石――一个绝对可靠的“常规”模型。
只有深刻理解了何为常规,才能在“异常”出现的那一瞬间,精准地捕捉到它。
而另一个异常,早已在他的沙盘上闪烁了许久。
当对核心区域的监控彻底程序化,不再需要耗费他全部心神之后,赵丰年终于分出了相当一部分算力,如同调动一支精锐的侦察部队,悄无声息地,将全部焦点都对准了那个位于利维坦头骨深处的蓝色问号。
那个来源不明的、每隔三十四秒便准时响起一次的微弱脉冲。
起初,他只是单纯地记录。
他将这个脉冲的能量特征、波动频率、出现间隔,都一一量化,试图从中找出某种规律。
然而,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一个令他都感到一丝困惑的结论,逐渐浮现出来。
这串脉冲,并非简单的重复。
它每一次的波动形态,都存在着极其细微的、非随机性的差异。
这些差异很小,小到足以被任何不够精密的仪器忽略为背景噪音。
但赵丰年不是仪器,他是审计员。
在他的“幽蓝之眼”下,任何非随机的变量,都代表着某种被刻意编码的……
信息。
【指令:以三十四秒为基本时间单位,连续记录一千次脉冲波形,进行深度结构化对比分析。】
他的意志,化作了一台无声运转的超级解码器。
海量的数据被输入,繁复的模型被建立,无数种可能性被一一验证、然后排除。
这个过程,比单纯监控黑剑的“呼吸”要复杂亿万倍。
如果说监控黑剑像是在听一个节拍器,那么分析这串神秘脉冲,则像是在一片嘈杂的宇宙风暴中,试图从背景辐射里,分辨出一首被撕碎了的、用未知语言咏唱的古代歌谣。
不知过了多久,当第一千次脉令的波形被完整记录下来后,一幅惊人的图像,在他的思维宫殿中缓缓展开。
那是一段由无数个细碎波峰与波谷构成的、极其复杂的波形图。
它看起来混乱而无序,但当赵丰年将其与数据库中所有已知的自然与人造信号模型进行对比时,所有的匹配项,都指向了同一个结果:零。
这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信号。
【感性解读:这不是信号……这是……一个“字”的笔画?不,比那更复杂。像一个签名。一个用能量写下的、潦草而优雅的签名。】
【理性分析:该周期性脉冲携带高密度信息熵。其结构具备底层逻辑,但无法通过现有模型进行破译。初步结论:该脉冲为某种未知协议的‘心跳包’或‘信标’。】
信标。
这个词,让赵丰年那双幽蓝的眼眸深处,灰色齿轮的转速陡然加快。
信标的存在,意味着一个发送者,以及一个预设的……
接收者。
在这具死亡了亿万年的骸骨深处,在深渊这片被遗忘的放逐之地,谁在发送?
又在等待谁的接收?
一个更大胆的猜想,如同深海中浮起的气泡,在他的脑海中成型。
这具利维坦骸骨,或许并非如他最初所想,只是一个单纯的战场遗迹。
它内部,可能还残留着某些古老的、依旧在尝试运行的……
子系统。
而这个信标,就是某个被遗忘的子系统,在亿万年的时光里,依旧在徒劳地、固执地,向着早已不存在的主机,发送着自己的“我还活着”的信号。
这个猜想,让赵丰年原本冰冷死寂的审计计划,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裂痕。
他原本的计划,是建立在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型上的:他,以及他的敌人“格式化终端”。
这是一个清晰的、零和博弈的棋盘。
但现在,棋盘上,似乎出现了第三个……
若隐若现的棋手。
这个棋手是敌是友?
它的存在,会对他的清算计划造成怎样的变量?
未知,是审计员最大的敌人。
赵丰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对于这具骸骨的理解,或许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他一直将它视为一具“尸体”,一件需要盘点的“遗产”。
但如果,这具尸体里,还沉睡着一个……
或者数个尚未彻底死去的“幽灵”呢?
他必须搞清楚。
在不触发任何警报的前提下,他必须与这个“幽灵”,建立某种形式的……
接触。
一个风险极高,但又充满了诱惑力的方案,在他的脑海中迅速成型。
他不能派出自己的意志探针,那无异于自杀。
但他可以尝试,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给予一次回应。
他要模仿那个信标。
【指令:建立‘异常节律’模仿协议。】
【目标:以节点‘T—7’为中心,调动微量能源,完整复刻一次信标的能量波动形态。】
【核心风险评估:极高。可能导致未知协议的激活,或引起‘格式化终端’的注意。】
冰冷的红色警告在他的视界中闪烁。
然而,赵丰年没有丝毫犹豫。
审计的本质,就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那条利润最大化的钢丝。
一个潜在的盟友,或者一个可以被利用的系统,其价值,远比被动地等待要高得多。
他调动起自己对能量网络的精妙掌控力,将一丝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能量,如同最听话的溪流,引导至位于利维坦左眼眶深处的那枚监控符文之中。
他的全部算力,都集中在了对那段复杂波形图的完美复刻之上。
每一个波峰的高度,每一个波谷的深度,每一个转折的频率,都必须做到分毫不差。
这就像一个凡人,在尝试模仿神明的笔迹。
三十三秒的等待,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当那个来自远古的节律再一次沉寂下去的瞬间,赵丰年抓住了那转瞬即逝的、万籁俱寂的窗口期。
“发送。”
他的意志,化作了扳机。
嗡——
一股与那神秘脉冲一模一样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波动,从他控制的符文中悄然释放,如同投入古井的一颗石子,向着头骨的更深处,荡漾而去。
他成功了。
一次完美的复刻。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切断了所有操作,将自己的存在感再次降至最低,如同一块真正的岩石,静静地等待着裁决。
一秒。
两秒。
世界一片死寂。
他模仿的信号,石沉大海,没有引起任何回应。
那个古老的节拍器,似乎并未察觉到这声来自异乡的问候。
而位于胸腔中心的“格式化终端”,那条平稳的能量曲线上,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丝一毫的涟漪。
失败了?
就在这个念头刚刚闪过的刹那,异变陡生!
那条他已经监控了无数个日夜的、代表着黑剑心跳的、完美而平滑的能量消耗曲线,毫无任何征兆地,出现了一次极其细微的……
停顿。
仿佛那座永恒的钟摆,在那一刻,漏掉了一拍。
这个停顿只持续了不到百分之一秒,便立刻恢复了正常。
但对于将整条曲线都刻入灵魂的赵丰年而言,这无异于一场天崩地裂的海啸!
他猛然“抬起”头,全部的感知力,瞬间聚焦于那柄黑色的晶体长剑。
他“看”到,在那座由亿万枚灰色齿轮构成的监牢最深处,那个被无数秩序锁链钉死的、蜷缩着的模糊人影。
他的手指,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