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方向,一道无形的巨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张开。
赵丰年坐镇于一辆移动指挥车内,双眼死死地盯着面前分割成数十个小画面的监控主屏。
空气中弥漫着电子设备散发出的灼热气息,与他身上那股浓烈的烟草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神经紧绷的氛围。
“无人机一号已抵达预定空域,高度八百米,光学系统锁定目标!”
“地面三组报告,已沿目标飞行轨迹进入山麓公路,请求交通管制授权!”
“技术组正在比对卫星云图,风速三级,西北风,目标预计在十七分钟后进入最佳拦截区域!”
一道道指令通过加密频道迅速下达,又被迅速执行。
为了追踪一只小小的信鸽,赵丰年几乎调动了半个西城分局的机动力量。
这阵仗,大得有些不成比例,甚至可以说是荒唐。
然而,指挥车内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所有人都从赵丰年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里,读懂了这只鸽子背后所承载的、非同寻常的重量。
它不是一只鸟。
它是钥匙,是撬开那座名为江建国的冰山的第一根钢钎。
赵丰年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
他死死攥着对讲机,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奔腾叫嚣。
他像一个已经饿了三天三夜的猎人,终于在雪地里,发现了那串通往猎物巢穴的、清晰无比的脚印。
他能感觉到,自己距离那个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巨大真相,只剩下最后的一层窗户纸。
只要捅破它,一切都将真相大白。
“各单位注意!”
他的声音沙哑而亢奋,透过电流传遍了整张巨网的每一个节点,“目标是活捉!我要知道它从哪来,要到哪去,它的主人究竟想把这封信,送给谁!”
……
城市的另一端,燕山山脉的轮廓在晨光中显得雄浑而沉默。
一辆黑色的奥迪A6L,如同一只幽灵,悄无声息地行驶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
车内,代号“建筑师”的男人正操控着一台军用级别的笔记本电脑。
他戴着一副数据眼镜,镜片上,无数绿色的数据流正飞速闪过。
在他的屏幕上,呈现的并非无人机传回的粗糙画面,而是一幅经过多重数据叠加后生成的三维立体地图。
地图的中心,一个微小的红色光点正在移动,其飞行轨迹、速度、高度,甚至连每一次振翅的频率,都被精确地模型化。
这是“游客”马丁的猎场,而“建筑师”就是这片猎场里最精准的眼睛。
“目标已进入峡谷区域,气流变得不稳定。”
“建筑师”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到马丁耳中,“它的飞行高度正在下降,看起来,正在寻找降落点。”
“周围环境呢?”
马丁的声音从频道那头传来,一如既往的冷静。
“干净。”
“建筑师”回答道,“半径五公里内,没有村庄,没有哨所,只有一座……废弃多年的护林员小屋。根据资料,那里已经二十年没有人迹了。”
一个完美的藏身之处。
隐秘,偏僻,远离所有现代社会的窥探。
这完全符合他们对那个代号“幽灵”的目标的行为侧写——一个行事风格极端老派、不信任任何电子产品的神秘人物。
“建筑师”的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技术人员特有傲慢的微笑。
他相信数据的力量,而所有的数据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他们找对地方了。
那只古老的信鸽,就像一个移动的坐标,正将他们引向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对手。
“准备执行第二阶段协议。”
马丁的指令传来,“我要在那只鸽子落地之前,看到那间小屋里的一切。”
“收到。”
“建筑师”的手指在键盘上轻巧地敲击着。
奥迪车的后备箱无声开启,一只体型不超过麻雀的、仿生扑翼飞行器悄然升空,化作一只不起眼的飞虫,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山林之中。
与此同时,南城,马家楼。
这里是京城最大的花鸟鱼虫市场,清晨的市场喧嚣鼎沸,充满了生命力。
遛鸟的大爷,卖蛐蛐儿的小贩,还有那些讨价还价的买主,共同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
一只灰色的信鸽,悄然从天而降。
它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熟门熟路地穿过挂满鸟笼的长廊,最终落在一个卖鱼食的摊位上。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微胖男人,相貌憨厚,正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给一个老主顾称着鱼虫。
他看到鸽子落下,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在收钱找零的间隙,极其自然地伸出手,在鸽子的翅膀下轻轻一抹。
一枚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蜡丸,便已落入他的掌心。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与他日常招呼客人的动作没有任何区别,自然得就像呼吸一样。
鸽子咕咕叫了两声,啄食了几粒摊位上洒落的谷物,随即振翅飞走,混入了市场里成百上千只鸽子中,再也无法分辨。
直到周围的客人都散去,摊主才慢悠悠地拿起自己的大茶缸,借着喝水的动作,将那枚蜡丸送入口中。
蜡丸的外壳在唾液的温度下迅速融化,露出了里面包裹着的一层薄如蝉翼的油纸。
他将油纸吐在手心,展开。
上面没有字,只有一个用特殊墨水印上去的、极其简单的图案。
一个围棋棋盘的角落,一颗黑子,正落在“三三”的位置。
摊主盯着那个图案看了三秒,随后将油纸重新揉成一团,若无其事地丢进了脚下的鱼食桶里。
那张油纸遇水即化,顷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拿起蒲扇,靠在躺椅上,眯着眼睛,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与世无争的模样。
只是,没有人知道,他那半眯着的眼缝深处,一抹沉寂了多年的、刀锋般的锐利寒光,正悄然亮起。
江家小院,槐树荫下。
江建国正拿着一把大剪刀,慢条斯理地修剪着一盆长势过盛的文竹。
苏明就蹲在他脚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只蚂蚁,试图将一粒比它身体大好几倍的米饭搬回巢穴。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岁月静好,仿佛世间一切的喧嚣与杀伐,都与这里无关。
阿武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院门处。
他没有靠近,只是静静地站着,直到江建国剪下最后一根多余的枝条,才低声开口。
“西山那边,动静很大。警方出动了无人机和地面部队。”
“北边,也有一股力量跟上去了。手法很专业,是行家。”
江建国放下剪刀,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仿佛那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
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道:“南边呢?”
“南边那只,已经到了。”
阿武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敬佩,“‘鱼贩’,已归位。”
“嗯。”
江建国应了一声,再无下文。
他俯下身,摸了摸苏明的小脑袋,指着那只还在努力的蚂蚁,温和地说道:“小明,你看,有时候,想把家里的米搬出去,并不需要自己扛。”
苏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江建国缓缓直起身,目光越过院墙,望向了那片被分割成四方形的、高远而湛蓝的天空。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里,却倒映着一张纵横交错的、无形的棋盘。
“真正的猎人,往往会死于自己的过度自信。”
他轻声说道,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某个看不见的对手宣告。
“他们总以为自己追的是兔子,却不知道,那只是引他们踏入陷阱的……一串饵料而已。”
赵丰年坐镇于一辆移动指挥车内,双眼死死地盯着面前分割成数十个小画面的监控主屏。
空气中弥漫着电子设备散发出的灼热气息,与他身上那股浓烈的烟草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神经紧绷的氛围。
“无人机一号已抵达预定空域,高度八百米,光学系统锁定目标!”
“地面三组报告,已沿目标飞行轨迹进入山麓公路,请求交通管制授权!”
“技术组正在比对卫星云图,风速三级,西北风,目标预计在十七分钟后进入最佳拦截区域!”
一道道指令通过加密频道迅速下达,又被迅速执行。
为了追踪一只小小的信鸽,赵丰年几乎调动了半个西城分局的机动力量。
这阵仗,大得有些不成比例,甚至可以说是荒唐。
然而,指挥车内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所有人都从赵丰年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里,读懂了这只鸽子背后所承载的、非同寻常的重量。
它不是一只鸟。
它是钥匙,是撬开那座名为江建国的冰山的第一根钢钎。
赵丰年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
他死死攥着对讲机,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奔腾叫嚣。
他像一个已经饿了三天三夜的猎人,终于在雪地里,发现了那串通往猎物巢穴的、清晰无比的脚印。
他能感觉到,自己距离那个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巨大真相,只剩下最后的一层窗户纸。
只要捅破它,一切都将真相大白。
“各单位注意!”
他的声音沙哑而亢奋,透过电流传遍了整张巨网的每一个节点,“目标是活捉!我要知道它从哪来,要到哪去,它的主人究竟想把这封信,送给谁!”
……
城市的另一端,燕山山脉的轮廓在晨光中显得雄浑而沉默。
一辆黑色的奥迪A6L,如同一只幽灵,悄无声息地行驶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
车内,代号“建筑师”的男人正操控着一台军用级别的笔记本电脑。
他戴着一副数据眼镜,镜片上,无数绿色的数据流正飞速闪过。
在他的屏幕上,呈现的并非无人机传回的粗糙画面,而是一幅经过多重数据叠加后生成的三维立体地图。
地图的中心,一个微小的红色光点正在移动,其飞行轨迹、速度、高度,甚至连每一次振翅的频率,都被精确地模型化。
这是“游客”马丁的猎场,而“建筑师”就是这片猎场里最精准的眼睛。
“目标已进入峡谷区域,气流变得不稳定。”
“建筑师”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到马丁耳中,“它的飞行高度正在下降,看起来,正在寻找降落点。”
“周围环境呢?”
马丁的声音从频道那头传来,一如既往的冷静。
“干净。”
“建筑师”回答道,“半径五公里内,没有村庄,没有哨所,只有一座……废弃多年的护林员小屋。根据资料,那里已经二十年没有人迹了。”
一个完美的藏身之处。
隐秘,偏僻,远离所有现代社会的窥探。
这完全符合他们对那个代号“幽灵”的目标的行为侧写——一个行事风格极端老派、不信任任何电子产品的神秘人物。
“建筑师”的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技术人员特有傲慢的微笑。
他相信数据的力量,而所有的数据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他们找对地方了。
那只古老的信鸽,就像一个移动的坐标,正将他们引向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对手。
“准备执行第二阶段协议。”
马丁的指令传来,“我要在那只鸽子落地之前,看到那间小屋里的一切。”
“收到。”
“建筑师”的手指在键盘上轻巧地敲击着。
奥迪车的后备箱无声开启,一只体型不超过麻雀的、仿生扑翼飞行器悄然升空,化作一只不起眼的飞虫,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山林之中。
与此同时,南城,马家楼。
这里是京城最大的花鸟鱼虫市场,清晨的市场喧嚣鼎沸,充满了生命力。
遛鸟的大爷,卖蛐蛐儿的小贩,还有那些讨价还价的买主,共同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
一只灰色的信鸽,悄然从天而降。
它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熟门熟路地穿过挂满鸟笼的长廊,最终落在一个卖鱼食的摊位上。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微胖男人,相貌憨厚,正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给一个老主顾称着鱼虫。
他看到鸽子落下,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在收钱找零的间隙,极其自然地伸出手,在鸽子的翅膀下轻轻一抹。
一枚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蜡丸,便已落入他的掌心。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与他日常招呼客人的动作没有任何区别,自然得就像呼吸一样。
鸽子咕咕叫了两声,啄食了几粒摊位上洒落的谷物,随即振翅飞走,混入了市场里成百上千只鸽子中,再也无法分辨。
直到周围的客人都散去,摊主才慢悠悠地拿起自己的大茶缸,借着喝水的动作,将那枚蜡丸送入口中。
蜡丸的外壳在唾液的温度下迅速融化,露出了里面包裹着的一层薄如蝉翼的油纸。
他将油纸吐在手心,展开。
上面没有字,只有一个用特殊墨水印上去的、极其简单的图案。
一个围棋棋盘的角落,一颗黑子,正落在“三三”的位置。
摊主盯着那个图案看了三秒,随后将油纸重新揉成一团,若无其事地丢进了脚下的鱼食桶里。
那张油纸遇水即化,顷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拿起蒲扇,靠在躺椅上,眯着眼睛,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与世无争的模样。
只是,没有人知道,他那半眯着的眼缝深处,一抹沉寂了多年的、刀锋般的锐利寒光,正悄然亮起。
江家小院,槐树荫下。
江建国正拿着一把大剪刀,慢条斯理地修剪着一盆长势过盛的文竹。
苏明就蹲在他脚边,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只蚂蚁,试图将一粒比它身体大好几倍的米饭搬回巢穴。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岁月静好,仿佛世间一切的喧嚣与杀伐,都与这里无关。
阿武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院门处。
他没有靠近,只是静静地站着,直到江建国剪下最后一根多余的枝条,才低声开口。
“西山那边,动静很大。警方出动了无人机和地面部队。”
“北边,也有一股力量跟上去了。手法很专业,是行家。”
江建国放下剪刀,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仿佛那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
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道:“南边呢?”
“南边那只,已经到了。”
阿武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敬佩,“‘鱼贩’,已归位。”
“嗯。”
江建国应了一声,再无下文。
他俯下身,摸了摸苏明的小脑袋,指着那只还在努力的蚂蚁,温和地说道:“小明,你看,有时候,想把家里的米搬出去,并不需要自己扛。”
苏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江建国缓缓直起身,目光越过院墙,望向了那片被分割成四方形的、高远而湛蓝的天空。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里,却倒映着一张纵横交错的、无形的棋盘。
“真正的猎人,往往会死于自己的过度自信。”
他轻声说道,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某个看不见的对手宣告。
“他们总以为自己追的是兔子,却不知道,那只是引他们踏入陷阱的……一串饵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