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不知来历的敌人-《寒门布衣天子》

  众人这时看去,发现说话之人,竟然是吏部尚书李权。

  只见他向耶律运躬身一礼道:

  “摄政王殿下,自从半年前兵败雁门后,我们契丹不仅人马损失近十万之多,而且粮草耗损巨大!”

  “再经过乱臣贼子耶律啸一闹,我们更是元气大伤,此时万不可再动刀兵,应休养一段时间才好!”

  他自那日,在大帐中差点被耶律啸杀了,幸亏耶律运又及时出手,又杀了耶律啸。

  总之不管耶律运是不是早就安排好他们父子相残那一幕,但他李权的命,确实是他耶律运所救。

  所以从此他就对耶律运忠心耿耿。

  无论别人是夸他是懂得识时务之人,还是私下骂他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也罢。

  此时,他怎能看不出南院大王的那点心思。

  他不就是想利用这次攻打大华的机会,好趁机返回自己南院地盘吗?

  只要这次契丹再次攻打大华,那十几万大军的吃喝拉撒,以及驻地等都在他的地盘上。

  他就能想办法来掌控住这支军队。

  事后即使他另有想法,或是拥兵自重,那也可以有恃无恐....

  相义军统领铁章奴此时站在大厅里,哪里会想到这么多。

  他脑子里只想着,这次要是能和西夏一起攻打大华。

  以大华那些边军战斗力,要是他这次能带兵,轻易取胜!那可是露脸的好机会啊!

  想到这,他就想上次一步,想表态自己愿意领军出征。

  但他突然就看到了站在大殿末尾处的胡大哥,正盯着他,并向他轻轻摇了摇头。

  于是他一脚迈出后,又赶紧退了回来。

  因为自从认识他以来,他一向相信胡大海的判断力。

  这个汉人胡大海,不仅会做生意,短短几个月就帮摄政王赚了大量钱财。

  而且很会做人,头脑也灵活。偶尔被摄政王喊去问话,也能提出不少好的意见。

  摄政王对他也越发欣赏和重视起来。

  尤其耶律运想到,当初他下决定谋划这一切。

  还是以为胡大海向他无意间透露,四王子耶律泉已经死在大华境内的情况。

  铁章奴还能记得,在一场私密的酒宴上,摄政王对几人说出这秘密后, 他也是一脸的震惊。

  而摄政王一高兴,更是直接将这胡大海提升为察事司正式的从六品提举。

  而刚开始为方便胡大海来往边境做生意,摄政王仅仅而给他一个察事司编外人员身份而已。

  而因为有了这层身份,胡大海也就有了资格今日能进入这大殿的末尾。

  听这些契丹君臣,如何议论大事了。

  “哼! 这等好机会,如何能够放过? 我赞同南院大王的意见!”

  契丹皮室军大将萧林,这时也站出来说道。

  他一直比较自责,当日契丹大汗耶律天德不听自己提出反对意见。

  在领大军回来后,没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听从耶律运的劝说。

  不想与太子在大都兵戎相见,而执意非要私下与太子见面谈判。

  结果被太子刺杀身亡。

  最后等他在账外与太子带领的护卫厮杀回来后,见到耶律啸被杀,耶律远被人朝臣一致推举为摄政王。

  他虽万般无奈,但为了契丹大局,不希望内乱再起,于是也就默认这一结果。

  但现在看到这机会难得,想到上次在大同城的苦战,让契丹军损失惨重。

  所以他站在契丹角度上看,还是建议出兵。

  见到南院大王耶律珍达,以及耶律平光、萧林达等人都表态支持出兵。

  一时间!

  上次曾经跟随耶律天德,攻打大华的那些官员和将领,大部分都站出来表态支持。

  而留守在大城内的官员,则大都反对出兵。

  礼部尚书黄令,这时站出来说道。

  “为臣虽不赞成此时出兵,但愿服从摄政王的命令...”

  “臣等愿服从摄政王的命令,听从调遣...”

  这时部族军统领袁暗也站出来说道。

  相义军统领铁章奴这次也学聪明了,也赶紧出来表态道。

  这时已被调离察事司统领位置,被任命为禁军副统领的孙世潘,沉吟片刻。

  此时刚要站出来表态。

  但耶律运已经挥挥手,让大家安静。并已经转头眯着眼看向,坐在上首的契丹大汗耶律林。

  “大汗,您的意见呢?”

  “这? 其实这次机会不错!”

  “所以本汗决定....”

  耶律林此时心情有些激动起来,以往每次上朝讨论什么大事。

  摄政王与众臣商议几句后,就直接拍板决定了,最后顶多象征性的再问上一句。

  但今天当着西夏使者的面,摄政王也必须要给他这位契丹大汗几分面子。

  而且自从他继承大汗位以来,还是第一次发现,竟然这么多朝臣,都支持发兵攻打大华。

  而不赞成出兵的那些人,又基本上都是摄政王的心腹。

  这说明什么? 这不是就证明摄政王也不能一手遮天吗?

  他只要利用好那些朝臣,也不是不能从摄政王手中躲回大权的。

  作为契丹皇室后代的,他虽然平时喜欢诗词歌赋,结交一些文人士子。

  但不代表他骨子里,没有一腔热血?

  谁又愿意一辈子,做别人的傀儡呢? 他现在可是堂堂的契丹大汗啊....

  虽然这个汗位是耶律运帮他扶持上来的。

  但他不扶持自己? 难道是扶持更难驾驭的二哥耶律傲吗?

  想到这!

  他深呼吸一口气,准备大声说出自己决定,那就是出兵!

  但就在这时。

  耶律运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份军报,让人递了过来说道:

  “大汗,请你先看看这份军报吧....”

  耶律林脸色一寒,心中大为不满。

  更是对耶律运在西夏使者面前,如此戏弄自己的做法,恼恨起来。

  可等他看完那封军报,脸上已经变色,急着道:

  “摄政王,这、这都是真的吗?”

  “怎么会如此?”

  这一刻,不仅是西夏使者野利嘉荣有些好奇,就是众朝臣也是大惑不解。

  不知到底发生什么事。

  而这时,耶律运说道。

  “送西夏使者回使馆先休息,等我们商量好决定后,再另行通知你...”

  等西夏使者野利嘉荣走后。

  只见耶律运突然站起来,对众人大声说道。

  “本王在上朝前,刚接到军报,在我国东北边境,突然出现一支暂不知来历,说着鸟语的敌人。”

  “二王子耶律傲带领三万大军,在征讨东北女真蛮族时,他们突然从背后杀出!”

  “听闻这支突然冒出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士卒如被妖魔附体,又狡猾如狼又悍不畏死!”

  “他们与女真蛮夷相互配合,导致耶律傲他们腹背受敌,最后耶律傲当场战死!”

  “而他率领的三万大军,最后能活着逃出来的不到三百人....”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是大吃一惊,倒吸一口凉气。

  但随后大殿中,就被愤怒的声音所覆盖。

  自从契丹立国以来,他们除了在与大华交战时。

  因他们善于马战,而不善于攻城夺寨,所以常常在攻城战中损失惨重。

  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南到雁门关。

  契丹大军一向所向披靡,横扫一切,从没遇到对手,也没吃过这么大的败仗。

  而且二王子耶律傲更是勇武过人,在契丹那也是有名的悍将。

  没想到这次,竟然遭遇如此惨败,就连耶律傲本人也战死沙场。

  如果说之前,他们在雁门关遭遇惨败, 契丹国内的朝臣多少还能有些心理准备!

  因为他们与华朝双方交战多年,虽然胜多败少,但之前也曾有过大败过。

  但那些女真人却是长期居住于东北苦寒之地,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而且人丁也没多少人,其部族平日多以渔猎为生,啸聚山林,射禽逐兽。

  虽然个人战斗力强悍,那在契丹人眼里,那就如同未开化的野人一般。

  就从没人拿正眼瞧过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契丹就会派大军去扫荡一下。

  抓些女真人回来,也都是当作奴隶养着,或是编入敢死营里做炮灰。

  但现在这些野人,竟然懂得勾结外人,来对付契丹王师。

  这不是反了天吗?

  怎么能让骄傲的契丹朝臣们接受得了?

  “必须为二王子报仇....”

  “这次一定要杀光那些女真蛮夷...”

  “必须让那些该死的偷袭者血债血偿...”

  在众人群情激愤中,摄政王耶律运对新任的察事司统领的心腹哈迷赤说道。

  “赶快派人去调查清楚,那群敌人到底从哪里冒出来的?”

  “都是什么来历?”

  “是!”

  哈迷赤连忙答道。

  而站在一旁的孙世潘这时,心思却是开始活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