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京城大案 上)-《寒门布衣天子》

  原来何建强提到主要有两件事。

  一件事,就是现在朝廷每年派发下来的赋税越来越重。

  百姓一家数口人辛辛苦苦种一年地,等交完这些朝廷赋税后,最后根本就所剩无几,生活异常艰难。

  而有的百姓因交不起朝廷赋税,被迫只能卖地,这造成民间土地兼并现象很严重。

  一些有官身或是功名的士子,却受到朝廷优待可以减免赋税。

  这样一来恶性循环,手中有土地的普通百姓,身上的负担就更重了。

  “兄长,刚才提到另一件事,又是如果让你焦心?”

  刘天华听闻何建强说到朝廷赋税的事,他也觉得这问题很严重,但对此暂时也是无能为力。

  只想着事后,在自己管理的那一片区域,也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哪怕是做个试验,也要彻底消除这等隐患才好。

  “哎! 伯爷,如果说赋税之事,算是久病缠身,需要朝廷做出统筹改善措施的话!”

  “那这第二件事,却是更为棘手,让人如坐火山之口了...”

  何建强听到刘天华发问,于是叹息一声说道。

  他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自从担任县令以来,本想这下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施展平身所学。

  能为全县百姓谋福利,让他们也都能过上些好日子、吃饱饭。

  但光是如何完成朝廷赋税这一项,就让他有些焦头烂额。

  而乡村地方上,又都有当地的地主乡绅把持着,他这个县令其实能做的也不多。

  虽然桃源县的治安,现在比起以前好上太多了,公差衙役在他治理下,也不敢公然吃拿卡要了。

  但全县的百姓生活,还是依然很是艰难。

  为此他还请苏晓妹帮忙,让刘府下面的工厂,加大招工人数,为县城那些贫民也提供些挣钱活命的机会。

  而不仅仅只由原临和乡,现已成为众兴新城的那一带的百姓,跟着受益。

  “哦!这又到底怎么回事?” 刘天华听闻,再次追问道。

  “这事说起来,那也是相当的气人!”

  “自年初工部尚书李缅到达江南,成立苏杭应奉局以来,他为了讨陛下欢心。”

  “ 到处搜寻奇花异石,并调派大量人手,将从太湖中打捞出来的数千、上万斤的太湖石,运往京城。”

  “这些巨石因很是笨重,所以只能走水路,要用大船从太湖出发,通过运河转入淮河。”

  “再顺着淮河一路辗转北上,直至抵达京城。 远途所过所经州县,不仅要提供这些人一切吃穿用度。”

  “同时还要征发无数民夫去拉纤。一路所过之处,如船上巨石不能通过,就需拆水门﹑桥梁,凿穿城墙等。”

  “如应奉局准备的船只不能应付时,更是会强行征用不少商船,运粮船等,造成影响极坏!”

  “因这运河也穿过桃源县境内,所以这几个月以来,我们也会他们祸害不轻....”

  说到这,何建强就是一副很是无奈的模样。

  “竟然还有这等事? ”

  刘天华也是吃了一惊,他在京城里,倒也听闻不少人说道,这个工部应奉局里的人,是如何横行霸道。

  但他毕竟没有亲眼所见。

  此时,听闻何建强提到这些人,竟然已经祸害到自己家乡了。

  也不由的心中恼怒起来。

  “相比江南地区,我们这些水路沿线州县,还算好一些的!”

  “我听闻江南苏杭一带,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应奉局就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

  “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则获“大不恭”之罪,甚至全家都会被处死!”

  “这其中更有不少应奉局人员,假公济私,把百姓家值钱的财物,趁机据为所有,强取豪夺!”

  “不知害了多少人家,因此家破人亡...”

  讲到这些,何建强之前在心中,对大华朝廷还抱有的那份希望,也开始动摇破灭了。

  “这些王八蛋...”

  刘天华听到这儿,也不禁怒骂道。

  更是想起,唐倩倩以前提过,她们家当时也算是商贾殷实之家。

  就是因为有应奉局找上门来,最后才一步步被害的家破人亡的。

  此时!

  其他人见到刘天华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也都开始安静下来,望了过来。

  刘天华见气氛不对,连忙勉强笑了笑,让大家继续吃酒。

  他不想让这些糟心事,影响众人的心情。

  但他心里很清楚。

  像应奉局这些人如此行事,迟早会捅出大篓子来...

  京城。

  此时正发生一起,引起各方强烈关注的大事。

  一清早。

  当太子府长史冯世宽的夫人,见自己官人,在房间里迟迟没有起床,当时倒也没怎么在意。

  以为他是因近期压力大,昨晚又喝醉酒了,所以想多休息会。

  但眼看日晒三竿,他往日从没这么晚起床。

  于是就推门进去瞧瞧。

  结果竟然发现,冯世宽早已自缢于房间内的横梁上,已经去世多时了。

  他夫人吓的魂飞魄散,当场就晕了过去。

  等她醒来后,在伤心之余,觉得事件很是蹊跷。

  于是就派人去京城府尹处报案,京城府尹罗浩然听闻此事。

  也是大吃一惊。

  上次京城禁军白虎卫指挥使吴连被杀一案,到现在还没抓到凶手,案子也没破。

  虽然也有一两名怀疑对象。

  但因找不到没有任何证据,他也不敢随便就去拿人。

  要知道在京城这儿,到处都是达官显贵,谁也不能轻易得罪。

  罗浩然已经做了多年京城府尹,在老百姓口中,向来以铁面无私,秉公断案著称。

  但实际在私下里,处理起这些大案来,也是分得清轻重的!

  这太子府长史冯世宽,最初也是怀疑对象之一。

  还被他喊来衙门里问话,因为在对方话语里找不到一丝漏洞。

  所以最后他只能顶着各方压力,让冯世宽回去了。

  可让他回去,这才没几天。

  冯世宽竟然在家里上吊自杀了,这就显得很不正常了。

  “赵龙,张青,你们二人去点齐差役,随本府去现场看看!”

  “是,大人!”

  两人拱手领命,下去安排了。

  不一会。

  京城府尹罗浩然就带着一众差役,很快来到冯府。

  此时,太子府也听闻这个噩耗。

  太子赵德仁也是大惊失色,连忙派出参事王康过来打听情况。

  两人正在冯府门口遇上。

  “罗大人好,有劳了....”

  “原来是王参事,一起进去看看吧!”

  王康一见到京城府尹罗浩然,连忙上前打招呼,同时心中暗叫不妙。

  本来这段时间,太子府就成为多方势力的众矢之的。

  上次好不容易,通过冯长使的建议,派人放出话,将三皇子赵德礼也拉入吴连案件中。

  才让形势稍稍好转,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候,偏偏又发生这等事。

  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