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随朕回宫-《女侠请住手》

  第一七六章 随朕回宫

  听风苑。

  中秋诗会已然落下帷幕。

  或许是因为平局的缘故,两面皆大欢喜,氛围还算融洽,毕竟这个结果,大家都能接受。

  因此之后的内容,就是喝酒了。

  这其中尤以宁国韬喝的最多,毕竟他是今晚最出风头的人,甚至有些南楚官员的女眷还特意跑了过来,问他一些个人问题…

  如此看来,女人对于政事的敏感度,还是抵不过她们的感性。

  而宁国韬来者不拒,早已有了醉意。

  二楼平台之上,楚王和平王相对而坐。对于眼下的结果,全场最不满意的人,估计就是楚王朱彦庆了。

  在他看来,今日理应宁国韬获胜。

  他竟然准备了五首中秋诗,而且质量上佳,也超出了楚王的预期。

  这五首中秋诗,随便拿出一首,都可以跟平王从秦亦那里拿到的那首诗不相上下,所以宁国韬若是讲究点方式方法,今日必胜!

  可这厮不知是不是脑袋有坑,南楚这边根本还没出手,他直接甩出五首王炸,这就导致平王只用了一首诗,就跟他打了个平手。

  虽然心中不忿,但楚王肯定不能跳出来质疑他们自己的评委,不然贻笑大方。

  “皇弟,恭喜啊!”

  楚王压抑着心中怒火,冷嘲热讽道。

  “皇兄,一个平局而已,何喜之有?”平王心里也不是滋味,今日诗会,让他彻底懂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意思,他跟秦亦完全不在一个位面,倘若不是秦亦这首诗,就算他们的人想作弊个平局都没有办法!

  结果楚王还跑来恭喜,不是纯纯恶心人?

  楚王皮笑肉不笑道:“一个月以前,皇弟还是宁国韬的手下败将,毫无还手之力,结果现在皇弟都能跟其打个平手,说明皇弟诗力大增,岂不是可喜可贺之事吗?呵呵…”

  “……”

  平王脸色都白了,不发一言。

  倘若不是为了顾忌面子,也为了在百官面前树立一个沉稳的形象,怕是他会跟上次在京都时一样甩袖离开!

  玛德,正常人谁受这窝囊气啊!

  ……

  这时,一位亲兵快步走到楚王身边,脸色慌张的在楚王耳边低语几句。

  楚王听完,同样震惊无比。

  他立马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听风苑。

  平王见状,看着一众官员,冷笑道:“诸位莫要怪皇兄无礼,肯定是他府上出了什么要紧的事,才会一句招呼都不打,直接离开!”

  “……”

  众官员面面相觑,两位皇子互相挖苦,他们听得出来,但也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而楚王出了听风苑后,门外早已等着两人。

  两人分别是擒龙大营大将军宋都和伏虎大营大将军邱云生。

  南楚共有十二大营共计六十万大军,同时还有三十万禁军,这其中,皇城之内,只有擒龙大营和伏虎大营两座大营,以及一部分禁军,其他十座大营分布在南楚境内其他城市。再加上现在南楚还在边境跟东齐交战,有数座大营和一半禁军早已调至边境,单论对目前昌隆城的掌控力,宋都和邱云生二人当仁不让。

  “此事是真的?”

  楚王出了听风苑,冷声问道。

  “殿下,是真的!”

  宋都沉声道:“我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刚才昌隆城内那声巨响,并非什么天雷或者爆竹,而是来自于朝见堂!当时祝首辅和陛下单独待在里面,巨响之后,祝首辅便喊了太医!等太医赶到之时,陛下已经…”

  “……”

  因为听风苑距离皇宫不远,所以那声震天巨响便显得格外突兀,不过今日是中秋节,昌隆城内也有放爆竹的先例,再加上城里纷杂热闹,所以即使听到那声巨响,也没人多想。

  “父皇走的太突然了…”楚王闻言,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哪怕是宋都和邱云生就在他左右,也分辨不出他脸上到底是悲痛还是兴奋。

  不过他们也来不及揣摩,邱云生道:“殿下,这或许就是老天留给你的最好契机!”

  宋都附和道:“殿下,当断则断!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只要殿下一声令下,我等必然一呼而应!”

  “殿下,快做决定吧!趁着平王还不知此事,只要占得先机,那这皇位顺理成章便是殿下的!”

  “……”

  楚王只觉一切有些不太真实,宋都和邱云生的话在他耳边盘旋,他仿佛又想到这些年跟平王的明争暗斗,以及私下里多次埋怨明武帝,埋怨他不支持自己,还企图让他跟大梁公主和亲。

  结果,这一切仿佛到现在戛然而止,只要他做出决定便是…

  楚王沉吟许久,终于抬起头来。

  “好,随朕回宫。”

  “是,陛下!”

  宋都和邱云生对视一眼,皆是兴奋。

  ……

  南楚争储之战,本来风起云涌。

  结果在一声巨响后,落下帷幕。

  在擒龙大营和伏虎大营的簇拥之下,楚王率先抵达皇宫,并且直接封锁皇宫。

  明武帝驾崩,因为没有立下太子,楚王便是名正言顺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哪怕是皇宫里的那些禁军也不敢拦他,毕竟他们只听从圣上一人,现在明武帝不在了,圣上便是楚王。

  更何况,楚王背后还有擒龙大营和伏虎大营的拥护,若是这时拦他,跟自取灭亡没有区别。因此,楚王非常顺利的控制了南楚皇宫。

  等楚王来到明武帝的寝室,便看到了早已面目全非、没了呼吸的明武帝,躺在床上,后宫妃子们围在一旁,泣不成声。

  首当其冲的便是当今皇后,也就是那位已故太子和平王的生母,因为她的缘故,所以明武帝才对平王格外器重。

  而他的生母早已过世,使得他孤立无援,在明武帝面前的存在感才愈发微弱,对于面前这位一国之后,朱彦庆实在没有多少好感。

  皇后听到动静,回过头来。

  她眼中含泪,却看不出多少悲伤的情绪。

  当她看到楚王以及他身后的官兵后,眉头立马拧了起来:“楚王,难道你忘了后宫之中,官兵不得进入的规矩?你是想造反吗?”

  这种时候,皇后更愿意看到他的儿子平王带兵出现在这里,而楚王第一个出现,皇后的心瞬间凉了一半,但依旧选择指责。

  其实这就是平王的劣势所在。

  虽说他有明武帝和祝永利的支持,但一些守旧派却选择支持楚王,尤其是楚王在皇宫中安插了许多眼线,再加上守卫昌隆的擒龙大营和伏虎大营皆在他的掌控之下,即使皇后在听到明武帝遇害的第一时间就派人通知平王,最后却还没有快过楚王。

  面对皇后的指责,楚王并没有惧怕,反而冷笑一声道:“母后,本王听说父皇遇害,担心凶手潜藏在后宫,威胁母后安全,才带兵闯入!”

  说着,楚王看向跪在地上的祝永利,已然上气不接下气,没了多少生气。

  随即楚王开口道:“祝首辅身负重任,却依旧守在父皇的遗体前,本王是该说你衷心呢,还是应该说你做贼心虚呢?”

  “……”祝永利用仅存的一丝力气抬头看向楚王,心中不免悲哀,看来一切还是最坏的结果。

  随即他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他眼神中的轻蔑被楚王捕捉,当即怒道:“本王问你话呢,你没听到?”

  “……”

  祝永利俯身跪地,两眼昏沉,依旧一言不发。

  “大胆!”

  宋都见状,直接拔出剑来。

  楚王登基已是大势所趋,宋都作为楚王一直以来的拥护者,日后肯定会被重用,这个时候,他自然不能放过表现的机会。

  “楚王,你当真准备带人造反吗?”

  皇后气的浑身发抖,站起来指着楚王道。

  楚王笑着摇头:“母后莫要动怒,祝永利深夜进宫面圣,已然坏了规矩。结果祝永利跟父皇单独在一起时,父皇遇害,他却没事,所以本王怀疑他便是谋害父皇之人!将他拿下,岂不正常?”

  “……”

  此事祝永利难逃干系,甚至嫌疑最大,皇后自然也清楚。

  可明武帝一死,支持平王之人,也就剩下祝永利的身份最高,皇后又怎能不保他?

  “此事还有诸多嫌疑…倘若真是祝首辅想要谋害陛下的话,他不会一同受伤,这个时候更不会留在皇宫,岂不是送死?”

  楚王连连摇头:“母后可不要被他的苦肉计给骗了!他都有胆量谋害父皇,怎么想不到这些?要本王说,这一切都是他的计谋!”

  “陛下,如何处置刺杀先帝之人?”

  邱云生也拔出剑来,走到祝永利身前。“陛下…先帝…”

  皇后不敢置信的看着楚王:“楚王,你这真是要反了?竟敢私自**…”

  这个时候,朱彦庆不想再装了。

  “宋都,邱云生。”

  “陛下,末将听旨!”

  “祝永利谋害先帝,该当死罪,朕命你们将其当场斩之,以慰父皇在天之灵!”

  “是,陛下!”

  随后,手起刀落,祝永利直接被杀。

  皇后也被楚王以悲伤过度的理由,命人将其送入后宫,不得外出。

  自此,皇宫朱彦庆王彻底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