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最强王爷:她哭着跟我求和》

  “正义之师也需要粮草补给。”另一个新近归附的谋士慢条斯理地说道,“从青州到京城,千里之遥,若沿途城池抵抗,我军补给线将拉得极长,极易被切断。”

  “我们可以就地取粮!”

  “就地取粮?那与土匪何异?岂不正好坐实了梁坚污蔑我等为反贼的言论?”

  “哼,怎么可能,我军军纪严明,各地百姓必然主动拿出粮食帮助我等!”

  “呵,马将军太天真了,真以为百姓随随便便就会相信我等是正义的吗?再说了,你觉得有多少百姓能够掏出粮食来!”

  “……”

  一时间,堂内争论不休,主攻派和稳妥派各执一词,气氛热烈。

  有人拍案而起,有人据理力争,年轻将领们多主张速战速决,而经验丰富的老将和那些谋士则更倾向于稳扎稳打。

  杨凡坐在主位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静静地看着众人争论,并未第一时间开口。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建议的利弊。

  夏若琳看着争论不休的众人,又看了看沉默不语的杨凡,不由急了起来。

  她走到杨凡身边,急声道。

  “杨凡,要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你有什么想法吗?这样争论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她的声音虽轻,但在场的都是耳聪目明之辈,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杨凡身上。

  杨凡这才缓缓抬头,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刚才本王听了诸位的话,大家说的都各有道理,但也各有弊端。”

  他首先看向王莽。

  “比如王莽将军所说,先以青州、凉州为防线,待消化了楚国的地盘与军力之后再行图进。这个办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后方稳定,不至于开战之后无法补充兵员和粮草。稳扎稳打,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

  杨凡此话一出,不少倾向于稳妥的人都点头称是,王莽也微微颔首,但眼中仍带着疑虑,他知道燕王必有下文。

  果然,杨凡话锋一转,声音沉了几分。

  “可是,梁老贼不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他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遍布天下。我们在此每多耽搁一日,他就能多集结一分力量前来围攻。最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字一句道。

  “我等耽搁的时间越久,陛下的处境就越危险!”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刚才还点头附和的众人都愣住了——这一点确实被许多人忽略了。

  他们起兵的旗号就是“清君侧,救陛下”,可若陛下在他们耗费大量时间,稳扎稳打时遭遇不测,那一切就都失去了意义。

  夏若琳更是脸色一白,紧紧握住了拳。

  杨凡此时又看向夏若琳,语气温和了些。

  “关于直接进攻京城这一点,公主殿下所图的是兵贵神速。趁敌不备,直取核心,理论上确是最佳选择。”

  夏若琳眼中刚亮起光芒,杨凡却继续道。

  “然而,大夏幅员辽阔,从青州到京城,沿途关隘重重。届时一旦我们的进攻在任何一处受挫,过长的战线就会导致后勤不继,后路也可能被断。”

  “届时前有坚城,后无退路,溃败不过是板上钉钉之事。”

  听到这话,夏若琳愣住了,她只想着速战速决,却没考虑过失败的后果。

  其他人也面露思索之色,渐渐感受到了压力。

  大夏不比楚国,楚国就算有天下第一藩国的名头,也不过是一个藩国,可大夏幅员辽阔,一旦开战,后勤补给确实是一大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