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说的多肯定有道理-《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望着眼前这些衣服上满是补丁,脸颊凹陷,面容愁苦的大娘大爷,知夏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她何尝不想将粮食卖下去?

  只是如果卖下去,就会得罪雄狮帮,到头来倒霉的是自家。

  说白了,她也只是个小老百姓,斗不过,那当然只能暂避锋芒,她自认还没高尚到牺牲自家为百姓谋福利的地步。

  眼下就看爹什么时候能将雄狮帮的事情解决掉了。

  “大家别沮丧,中午还会来三四百斤粮食,虽然粮食只能卖这两日,说不定将来又能卖了呢?再说咱们家馒头是一直能卖的,价钱也实惠,大家想吃了随时能来。”

  众人一听,纷纷夸小姑娘善良。

  “也就你们,这馒头又是白面又是玉米面,做这么大个还干干净净的,一个都够我们家三个大孙子吃顿好的了,算起来比自家做的窝头都要划算还好吃,我多买几个,给几个孩子多应付两天。”

  就这样,原本要卖到午时过后才能卖完的馒头,被大家一哄抢,上午全部售空。

  紧接着又将牛二毛做好的第二批馒头搬出来上锅蒸上,知夏还让他又准备了三十斤。

  五福是巳时过回来的,骡车上的面刚搬下,就有百姓围拢过来。

  就这样,知夏和周大河两人一整个上午没得闲,不仅今天带来镇上的一千多斤粮食全部卖完,八十斤面,整整五百六十个馒头,到午时过也卖了个精光。

  铺子里半点余粮都没了。

  下午闲下来,周大河也会给自己找事干,不是在前堂跟着五福赵家礼跑堂打扫收桌子,就是在后厨给牛二毛打下手。

  知夏看着还挺满意,总觉得给他开三百文工钱,让他吃了多大的亏似的。

  傍晚回到家,就跟赵玉珍提了一下给铺子里几个工人涨月钱的事。

  “娘,咱们铺子里几个人,除了二毛叔工钱高一些,从开始两个月的六百文涨到了现在八百文,其余都是按三百文给的,像二舅母和赵林、赵家礼两位表兄,都在咱铺子里干满一年了,要不要适当给他们涨点工钱?”

  之前没往这上面想,眼下知夏一提,赵玉珍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这一年多你二舅母病了都没闲着,生怕耽误了铺子里的事,你几个表兄也是兢兢业业,人家尽心尽力,咱们涨点也是应该的。”转而看向她,“你觉得涨多少合适?”

  知夏看向一旁的林寄明。

  “爹觉得呢?”

  林寄明浓眉一挑,“这种事你们娘俩商量着来吧,做买卖这种事我也不懂。”

  “要不先涨五十文吧?”知夏望着两人说,“我觉得可以这样,不管是赵家那边的舅母表兄还是铺子里其他人,只要表现好,按照规定完成了分内之事,咱们每年年底可以根据他这一年的表现,给他们涨五十文的工钱,涨到八百文打止,之后就根据铺子里的盈利情况,按一定比例给他们发分红。”

  八百文得涨上十年。

  能坚持十年,也算是铺子里老人了,只要能坚持下来,这笔分红,她愿意发,将来至少吃穿方面是不必愁的。

  赵玉珍往她的方向看了眼。

  “按啥比例?”

  知夏在她耳边说了个数字。

  “百分之三。”她说着,往五福的方向看去,“哥,你坐近一些,不然听不到我说的。”

  不用想,镇上铺子爹娘将来肯定是要交给哥哥管的。

  哪怕哥哥人木讷了些,多少听一些,对将来也能有点帮助。

  抱着弟弟的五福面露不解,寻思铺子里的事他也说不上啥话,坐近点坐远点有啥区别?就是声音大声音小罢了。

  不过看妹妹难得向他发出邀请,还是一手抱着弟弟,一手拖着屁股下的凳子,往知夏的方向挪了半丈。

  知夏见哥哥凑近了些,这才接着说,“其实下午在铺子里我就算过了的。”

  她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放在桌上整平。

  “就拿码头这边打比方。”

  “自从码头人多起来之后,铺子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加上馒头摊,哪怕将来不卖粮食,一个月赚个四十两肯定是没问题的。”

  “一个月四十两,一年就是四百八十两,百分之三就是十四两四钱,到时候按照铺子里差事轻重分配,大厨和掌柜各占分红的三成,就是四两又三百二十文,相当于他们半年的工钱,小厮、学徒和洗碗的大娘均分余下的四成。”

  “假设将来铺子里小厮、洗碗工和学徒共有七名,每个人到年底至少能多领一个月的工钱,要是人少,分到的当然能更多了。”

  话落,院子里鸦雀无声。

  赵玉珍哪怕前世学过加减乘除,但知夏速度太快,还在刚才那一系列算式中没绕出来。

  林寄明抬手抓了抓脑袋,眼神放空状。

  五福完全是在听天书。

  四海则是一脸崇拜,他觉得姐姐简直太厉害了,啥都懂。

  唯独平安有点反应,看姐姐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高兴的手舞足蹈,还一边笑一边流口水。

  好半晌,赵玉珍满脸淡定的站起身,“你说的多,就按你说的来。”

  说完,往厨房走去。

  知夏反应过来,挑眉看向她。

  “啥叫我说的多?难道我说的没道理?这可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法子。”

  赵玉珍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说的多肯定有说的多的道理。”

  反正她刚才是没算明白的,女儿上过大学,她早都算好了,还操啥心?

  错是错不了的。

  五福一脸茫然的望着知夏。

  “妹,百分之三是啥意思?下午也没看你拨算盘,你这些都咋算的?”

  “算这个可不是非得拨算盘。”

  知夏觉得,她有必要将前世的计算方法教给大哥和四海,大哥在铺子里天天跟钱和账本打交道需要用到,而四海将来科考,明算这一块也是会有所涉及的。

  若是学了她教的办法,只会事半功倍。

  “四海你来,我跟你和大哥讲一讲怎么算账会更快。”

  四海本就听知夏的话,这会听到她喊自己,屁颠屁颠就过来了。

  知夏拿起一支笔,“我先教你们数的另一种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