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神秘洞穴-《我们小区又穿越了》

  邓光环顾周围重复的景色,还有头顶那茂密的树冠,他心底有些发慌,“我们现在在哪,能找到回去的路吗。”

  “能,回小区的方向就在前面。”

  秦子文指向前方。

  头顶上,角雕正在引路。

  它能飞到森林上空,从高空俯瞰,确定小区方位。

  这才是角雕最大的用途,在森林里,充当“GPS卫星”导航,永远不用担心迷路。

  听到能找到回去的路,邓光暗暗松了口气。

  就怕在这森林里迷路了。

  “等下。”秦子文拉住往前走的邓光,

  前方密林里,伴随藤蔓灌木扫动,一个高大、沉重的阴影压过来。

  一头接近两米高,加上那粗壮的三叉角,高度更是接近两米半的野兽走出。

  深褐色鬃毛从颈部披散,灵动黝黑的眼睛望着三人。

  注视片刻后,选择无视,慢悠悠的散步离开。

  “好大的鹿。”

  体长接近三米,粗糙的毛皮下是强健的肌肉,不敢想象被它踢一脚会有多酸爽。

  随着它走出,从它身后,又陆陆续续走出五只鹿,两大三小。

  小的鹿似乎有些怕人,看见人后加快速度,迅速藏入前方的灌丛里。

  秦子文心底发热,这里的资源太丰富了。

  除了刚才那六只鹿,接下来一个多小时都没有再近距离接触到其它野生动物。

  大部分动物都在察觉到他们的动静后,就远远的躲开了。

  邓光闲问道:“对了,秦兄弟,那灰番薯你是准备带回去直接吃吗?”

  秦子文摇头:“不是,我弄了些箱子装满土,把它们切成块丢进去种了。”

  邓光一愣,“它们发芽了吗?”

  秦子文如实道:“没有啊。”

  邓光驻慢慢点头,若有所思,他小声说道:“你是不是没种过番薯。”

  “没种过。”

  邓光了然,指导道:“种红薯要先育苗,回去后你可以把埋土里的番薯挖出来,洗干净后用生石灰或者草木灰抹在切块表面,可以防止腐烂,增加成活率。

  种植番薯的温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二十几度最好,然后不能埋得太深,大概五厘米左右的土壤就行,而且土壤要保持湿润,快的话两三天,慢的话一周左右就能发芽了。”

  秦子文请教:“邓哥,你种过番薯?”

  邓光笑着说道:“小时候家里种过,我算是农村人。对了,你切的时候最好要每一个切好的小块都有一个芽眼,新长出来芽就是从芽眼里发出来的。”

  说着邓光让秦子文从包里拿出一个灰番薯,教秦子文怎么辨别芽眼。

  芽眼并不难认,很快秦子文就掌握了技巧。

  “多谢邓哥。”

  “不用这么客气。”

  两人闲聊时,走在前面的秦子武听见前面传来汩汩的流水声,他快步上前,“这里有小溪。”

  溪水不宽,还不到一丈。

  溪中水草丰茂,乱石丛生。

  右前方是一处山坡,溪水就是从头顶上方流出。

  “茭白?”邓光认出溪流里的一种植物。

  顺着邓光视线望去,秦子文见到是一种叶片宽大呈“剑形”的植物,这种植物足有一米高。

  邓光上前,观察一圈周围确定没蛇后用随身的小刀割开叶鞘基部,取出一节茎部,然后像剥玉米一样剥开外面的几层皮,露出里面的肉质茎。

  辨认清楚后,邓光一喜,果然是他想象中的东西。

  “秦兄弟,这东西是可以吃的!你吃过吗。”

  秦子文走过来,摇了摇头。

  他不认识。

  邓光说道:“这玩意炒肉好吃,能吃的,以前溪边和河边挺多野生的,后来就见得少了。”

  (茭白、茭笋、高笋)

  三人在溪边采摘了好一会儿,装了近半背包的茭白。

  起身握拳锤了锤后腰,秦子文长舒一口气。

  除了茭白之外,还顺手抓了十几只大螃蟹丢进桶里。

  小溪里螃蟹很多,或许是从没被人抓过,溪水里资源很丰富,还有一些手指长的黑色小鱼,但速度很快,很难捉。

  秦子文看向头顶,“这里再往上走就是上山了,我们应该是在山脚下。”

  这里是一处下山的山坡,溪水就从上方流出来。

  不过具体位置他也不能确定,但这条小溪可以特别标注一下,溪里的资源还挺丰富的,而且很多动物都会在溪水边饮水,于是他将地笼布置在这里,将一个螃蟹碾碎,把满是腥味的碎末丢进笼子里。

  然后将手机放在角雕胸口的小包内,让它飞上天观察周围,最好是能有一个明显的标志物,这样就能推断出现在的具体位置了。

  等到角雕下来,秦子文取出手机。

  通过对视频里小区位置以及身后支流小河的对照,最终大致锁定了现在所处的位置。

  距离小区大概还有两三里的直线距离,靠近山脚,位于小区东北方向。

  翻看视频时,一处画面吸引了他的注意。

  秦子文赶忙按下暂停,拉进度条反复确认。

  居然就在他们位置的上方,就有一处洞穴。

  秦子文手指轻轻摩擦机壳,沉吟不定。

  目前已知的两处祭坛都是在山洞里被发现的,那么现在他又看见了一处新的洞穴,这里面会有祭坛吗。

  耳边仿佛有一只小恶魔在低语、诱惑。

  “这里有一处山洞。”秦子文看向两人。

  秦子武毫不犹豫的说道:“去!”

  邓光犹豫了一下,也还是点点头,“去看看吧。”

  沿着溪流上游攀爬,大约半小时后,一处山洞浮现在三人眼帘。

  山洞不高,也就两米多高,宽倒是接近三米,洞内黑漆漆,光线晦暗。

  溪水正是从洞里发源而出。

  洞穴入口是一片乱石,越往内,水就越深。

  秦子文观察四周,他注意到洞穴边缘的不少植物都有被踩踏的痕迹。

  “小心点。”

  秦子武发现旁边的树上有好几条划痕,“这里有被划过的痕迹。”

  邓光更是从草丛里找到了一个烟头,“这里有人来过。”

  秦子文警惕,有人来过吗。

  他看向眼前的山洞,既然有人来过,那这处山洞应该被其他人探索过。

  从包里拿出手电筒,开到四档。

  强烈的光柱瞬间将漆黑的洞穴照得透彻通明。

  这洞穴是一处“葫芦口”,入口狭窄,内部宽敞,里面更是积攒出了一片水潭,水潭后上方是幽深的隧道。

  头顶上方,几只篮球大的蝙蝠朝着隧道深处飞去。

  水潭里,水花溅跃,有东西在光柱照来的瞬间游向更深处躲藏。

  而在水潭旁的石台上,一个足有一米高,两米直径的方形石坛矗立在那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