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截胡了我-《贫道就要当影帝》

  新生代?

  同样有些意外的还有陈建波,倪长红他们。

  刚才上场飙戏的基本都是中生代和老戏骨。

  不是说怀疑新生代的演技如何。

  而是现在不是在‘演戏’。

  是临场表现。

  更偏向于话剧化的现场表演。

  新生代就算是有潜力,有胆识,一上来就做现场...

  确实略微让人感到意外。

  “这孩子是谁?”

  “听说叫做李清。”

  “不错啊,不管怎么样,这胆子和自信心就小不了。”陈建波饶有兴趣道:“都说子龙一身是胆,这胆魄真有赵子龙的感觉。”

  聂元和沙益两人都有点懵,没反应过来呢。

  到李清走上前去,他们才反应过来,自己被截胡这件事,绝对已经发生了!

  此时此刻,刘和伟看着眼前的李清。

  也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十月份时的话剧表演也有他。

  想想这位新生代好像是有点东西的。

  和他对一波也没什么问题。

  “我们就来借赵云那一段?”刘和伟看着李清。

  比起‘长坂坡’‘救阿斗’。

  ‘借赵云’算不上冷门。

  但年轻人,大概是对借赵云了解不多的。

  可能最多了解,赵云以前效忠的是公孙瓒,最后才被大耳刘借走的。

  大多数年轻人看到的,大概就是长坂坡七进七出那一段。

  看到的是白马银枪的将军,看不到追随忠义的热血。

  他不仅是‘龙胆’。

  还是‘忠义’。

  也算考验试镜人对角色戏份的了解程度。

  ‘背叛’公孙瓒投入到刘备帐下的赵子龙,到底如何能称忠义呢...

  小小的借赵云,反而是立住大耳刘和赵子龙性格的重要情节。

  李清也思考了一波,借赵云这个戏份。

  是赵子龙初出场的戏。

  ‘子龙之勇武,不下于吕布’

  这是初登场时的评价。

  当然,吕布作为《三国》最大的垫脚石,出场一个角色,就是不下于吕布之勇。

  而‘借赵云’这一幕戏之中最大的表达。

  李清思想了一下,已经大概有一个轮廓,在脑海里临摹出形象来了。

  此时,李清笑了笑道。

  “当然没问题。”

  ........

  高鑫鑫看着眼前的场景,也是饶有兴趣。

  这位自己心中的吕奉先,到底准备赵子龙能到什么样的地步。

  李清,还是第一位新生代主动站出来。

  至于聂元和沙益两人就郁闷了。

  相当的郁闷。

  这一波被人截胡是很不爽,但又没什么好说的。

  新生代嘛,能表现到怎么样的地步?

  反正,不给对方表现的机会,也不差!

  “他叫李清,好像导演更倾向于让他演吕奉先。”此时,在聂元旁边的助手悄悄的说道。

  这下子聂元更有安心的感觉了。

  区区新生代,而且在导演心里也有初步的角色形象了。

  问题不大,应该影响不到自己的优势。

  聂元想了一下。

  别让沙益表现,他就有信心。

  ......

  “在下不要将军任何兵马,在下,只需向将军借一个人。”

  公孙瓒的三千兵马皆是不要,只要赵子龙一人。

  借赵云,援徐州,有借无还。

  有赵子龙一人,大耳刘就敢对抗曹操这块石头。

  此时此刻,已经完全入戏之中的刘和伟,十分温柔的看着李清。

  那眼神之中的欢欣,欣赏,自得,溢于言表。

  “公孙将军虽有数万将士,可真正的英雄便只有子龙你一个。”

  “其实在下对玄德君的品性早已仰慕已久,从今往后,只要主公一声令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少年将军语气铿锵有力。

  眼神炯炯有神。

  眼神里有好奇,有欣喜,和少年意气。

  这台词的表现力,也不错。

  特别是这种少年感。

  就连高鑫鑫也不由得轻轻点头,称赞这种表现力,略微意外道。

  “细微的眼神,微小的动作,塑造角色,有点水平。”

  随后,少年将军便再追问。

  “主公,在下有一事不解,袁术袁绍坐拥军武十万,却彼此观望,不肯发兵徐州,主公兵甲不过两千,将不过关,张,赵,却敢对抗曹操呢?”

  此时,李清同样目光灼灼的盯着眼前的刘和伟。

  戏,抛出去了。

  李清,不仅接住了刘和伟的戏,还生生抛了一份回来。

  那眼神跟会说话似的。

  他没有隐瞒眼神,就是想从刘备这里得到他想要的答桉。

  如何,刘备能给出答桉来吗?

  炽热的眼神和语气。

  接下来这一段台词,可能是刘和伟演三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