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击鼓催战-《兴汉使命》

  周仓势如破竹,沿东阿城中的主干道,直扑陶升的东阿王宫。

  兴汉军以马代步,很快就包围了整个东阿王宫。

  周仓还没有杀到王宫正门的时候,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薛山提着陶升的人头,站在东阿王宫大门前的石阶上,望着刀锋林立的兴汉军将士,率领着血战余生的两百名士卒,不战不退。

  刘正骑着红龙马,接受了薛山的投降。

  当场任命薛山为东阿令,配合兴汉军政事堂的进驻,同时执行土地改革,以及相关的制度变革。

  至于东阿令的办公地点,就选在了摘了牌的东阿王宫。

  刘正任命周仓为东阿城防使,领一万兴汉军镇守东阿。

  关于陶升的身后事,刘正让薛山负责,在仓亭一带的山上修筑了一座墓园,将东阿王葬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处理好相关事务之后,刘正带着主力大军南下甄城。

  与高览顺利的汇合之后,刘正并没有接手大军的指挥权。

  刘正的打算很简单,就是单纯的想要锻炼一下高览。

  甄城的守将叫做陶洛,是陶升的族地。

  关于陶洛的资料,似乎只有寥寥数语——多疑善变,知兵,擅使大刀。

  甄城情报站,似乎举步维艰,很难打入陶洛身边。

  刘正问:“高将军,如何攻打甄城,你有主意了吗?”

  关于陶洛,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高览回答说:“王爷,甄城地处要冲,易守难攻。”

  陶洛为人谨慎,一万守城大军,个个都是精锐。

  据说是按照当初黄巾力士的选拔办法,挑选出来的军中精锐,再辅以严格的训练,才得以建制成军。

  这一万人的装备水平和粮饷水平,有兴汉军的八成。

  只是在成军理念上不如兴汉军健全而已。

  对于这样的一支队伍,肯定是拥有不俗的战斗力。

  兴汉军尝试着攻了两次城,吃亏不小。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我正在打造攻城器械。

  高览说完,带着刘正走向了后营。

  三千大军正在忙碌着,正在打造带轮子的登城梯。

  这登城梯宽五米,长三十米,竖起来的时候像一面巨帆。

  关键的部位都裹上了两层熟牛皮,可以自主的拉伸和收缩。

  人躲在登城梯后面,不仅可以安然无恙,还能抽开档板,朝着城头上放箭。

  登城梯十分笨重,一旦靠上城头,守城的军士就无计可施了。

  这就是一直以来守城必打野,依靠骑兵迂回作战,不断的消灭登城梯背后的步兵,直到攻城部队失去最后的耐性。

  刘正见登城梯的装配已经完成了。

  这东西一旦靠上城头,人和战马就可以从四十五度的斜坡,向上冲锋。

  高览一共打造了两部登城梯,打算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

  刘正说:“既然如此,你专心准备攻城,至于陶洛的骑兵,我会安排人对付。”

  只是这登城梯一旦靠上了城头,就没有办法移动了。

  要小心陶洛在城头上放火,毕竟在发起冲锋的时候,还需要穿越一片火海,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毕竟当初两栖军广泛使用的登城梯,后来在三军合练中可是吃了大亏。

  无论是移动的拒马,还是燃烧的木头,都是登城梯的噩梦。

  在城头上安放拒马,那就是攻城部队的天敌。

  想要枪挑拒马,或者是刀劈拒马,根本就没有机会做到的。

  敌人躲在拒马后面,无论是拿枪捅,还是拿箭射,攻城的人都只能被动的挨打,根本就没有办法还手。

  第二天,刘正让高览主持攻城,又让廖化负责对付可能存在的骑兵。

  登城梯向城墙方向移动时发出的巨响,直接吓坏了城上的陶洛。

  拒马对抗登城梯,纯粹是治标不治本。

  陶洛无奈,只得让麾下的两名校尉负责守城,他本人则整顿骑兵,想要出城冲杀,挡住登城梯前进的步伐。

  两千骑兵,在陶洛的带领下出了城,兵分两路围向了高览和登城梯方阵。

  廖化见状,与另外一名将领分头迎击。

  在距离登城梯不足三十米的时候,陶洛突然放弃了大部队,带着一个小队朝着刘正的位置突击。

  廖化大惊失色,本能的就想调转马头,回军保护刘正。

  刘正一眼就看出了廖化的心思,当机立断,让人敲响了催战鼓。

  战场上最怕的就是擒贼先擒王,越是忠诚度比较高的军队,越容易受到影响。

  陶洛轻骑突击,不仅出乎了廖化的预料,更是打乱了廖化的心境。

  毕竟刘正的安危高于一切,救驾的思想己经深入军心了。

  好在催战鼓响起之后,廖化明白了冲动的后果。

  一颗马蹄钉毁掉一个国家,就是该死的救驾造成的混乱。

  似乎三军统帅部,在计较战功的时候,救驾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每个人都有私心,为了向刘正表忠心而忽略了战斗任务,从而导致了战场上一片混乱。

  就算是战后计算得失,也无法置喙武将们的救驾行为。

  就像是现在,廖化差点儿自乱阵脚。

  为了救驾而自乱阵脚,在旗鼓相当的战场上那就是悲剧。

  冷兵器战场上的一场大溃败,其实就是胡乱救主造成的。

  主将战死,副将论罪当诛,这样的不问是非缘由,让各级军校在出事的第一时间,只能放弃原来的作战任务,转而向主将靠拢。

  盲目的改变作战计划,那严重的后果就是兵败如山倒。

  好在刘正久经沙场,第一时间就敲响了催战鼓。

  这就刘正在向战场上的将士表态——不得乱军。

  难怪军中大将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