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九十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明:寒门辅臣》

  大军迷路可不多见,毕竟前往广西的路并不经过沙漠、草原,何况军队里有的是向导。

  楚岳的假期提前结束了。

  汤和真他娘的来了,而且还是带了十万大军。

  楚岳怎么也想不明白,前线军情紧急,你跑我们这来蹭吃蹭喝干嘛……

  汤和倒是很客气,带王志、宋晟等人先一步抵达湖州城,见到楚岳还拱了拱手。

  楚岳满脸不可思议,落座之后问道:“信国公不领兵直奔广西,缘何来了浙江,到了湖州府?这——不符合行军规矩吧。”

  行军路线往往是确定的,只要沿途没有发生大灾,基本不允许擅自更改行军路线。

  大军出动,沿途府州县需要准备相应的粮草,尤其是汤和这次属于仓促南下,更仰仗地方粮草物资,你不能半路换了路线,人家都没个准备,你带十万人去开饭,这不是要人老命?

  最主要的是,应急更换路线有情可原,但你好歹要做到继续向南,不能来了个直角转弯,跑东面来了……

  这怎么看,都有点违背军纪,其心不良。

  汤和大口喝过热茶,哈了口热气,看了看冷冰冰的府衙,道:“原本是要去广西的,但收到旨意,说傅友德会去对付陈季扩,让我们走水路,乘船快速南下,不得已,这才准备打这里经过前往太仓州。”

  楚岳见汤和拿出了旨意,不确定地看了看,果然是皇帝的安排,不由更郁闷了。

  朱元璋是怎么想的,如此折腾人,让他们走水路,早点走水路啊,这一来一去,耽误了时间,也疲惫了将士……

  “既然是朝廷安排,下官这就让人筹措粮食。”

  楚岳答应下来。

  毕竟是湖州府,这里的粮食储备相对较多,供应十万大军路过并不成问题。

  汤和谢过,带人前往太湖边,看着茫茫无际的太湖,感叹不已。

  宋晟见汤和悠闲,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信国公,陛下到底是什么意图,即便是去太仓州,那也不是让我们去广西吧?”

  汤和侧身,疑惑地问:“为何这样想?”

  宋晟甩袖,不怒自威:“首先,交趾告急的情报来得诡异,大军还没班师,别说什么陈季扩,就是陈朝的人都活过来,也不值得送这番加急公文,增兵更是无稽之谈。”

  “其次,倘若当真增兵,那也应该先调广西、云南兵,先行顶上去,而不是直接动用京军,还是动辄十万之众,八日准备,仓促出京。”

  “最后,即便要走水路,那也应该调山东、淮安、太仓水师主力,以求速,求稳,不应让我们在路上绕弯子,走了十日之后还转个弯换行。”

  汤和拍手称赞:“世人说你宋晟能文能武,是少有的文武全才,果然不虚。”

  宋晟掂着右手:“所以,末将说对了?”

  汤和抬手,示意亲军散开,又看了看走上前的六安侯王志,面前是茫茫太湖,轻声道:“此番出京,只是一场戏。看戏的人走了,咱们也该进行下一步了。”

  宋晟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王志一双小眼直盯着汤和。

  汤和没有卖关子,言道:“我们明着要南下交趾,实则要抽调主力前往辽东、北平、山西!”

  王志凝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图的是项羽,是天下,我们这番——图的是元廷?难道说,陛下打算北伐?”

  宋晟隐隐有些激动:“调大军北上,是想出其不意,给元廷一个突然袭击?怪不得陛下会同意元廷使臣所谓的和平文书。可——还有一点说不过去,咱们步卒多,骑兵少,还没深入到捕鱼儿海,怕就会被元廷发现……”

  汤和瞪了一眼宋晟:“偷袭元廷,这话你也能说出口,刚还夸赞你文武双全……”

  草原上的偷袭是存在的,不少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战争都伴随着偷袭。

  可在元廷控制大草原,且藏在捕鱼儿海那么远的情况下,偷袭几乎不太可能做到,哪怕是明军派了骑兵北伐,也做不到偷袭。

  除非先收拾了纳哈出,扫清了道路。

  除非老天爷赏脸,给狂风沙暴。

  除非草原上的蒙古人失去了对元廷的信任与忠诚,元廷又安于享受,没了基本的防备,连斥候都不撒出去了。

  从目前来看,元廷还有南下的野心,纳哈出还想要拿走辽东,草原上各部落对元廷还抱有希望,因为火器的存在,纳哈出也好,买的里八剌也罢,他们都安排了大量斥候在外围……

  完美的偷袭,汤和认为很难出现。

  至于霍去病、李靖那般的奇袭——整个历史中就这两个……

  宋晟疑惑:“既然不是偷袭元廷,不去北伐,为何要调大军北上?难不成元军还能主动——”

  话到这里,戛然而止。

  宋晟惊住了。

  王志也瞪大了眼睛,手指汤和:“你,你别告诉我,远火局被毁也是个局——”

  汤和哈哈大笑,抓着胡须心情畅快:“远火局十几年都没发生过如此惨烈的事故,那里的规矩,可都是镇国公亲自制定的,那里的制度,也是深入人心,彻底执行的——怎么可能会发生毁了所有的这般巨大的灾难。”

  宋晟喉咙动了动:“可远火局里发现了很多尸体!”

  汤和迈步:“是啊,不过他们是该死的倭寇!这些人,已经开始遗忘镇国公留在太宰府的话了,相信用不了几年,东征之后,倭寇将永远消失!”

  宋晟、王志对视了一眼。

  一个侯爵,一个都督佥事,竟不知金陵诸多事背后,隐藏着如此多的秘密。

  朝廷似乎谋划着更大的计划!

  王志思索了下,问道:“这计划如此周密,如此悄无声息,是信国公、宋国公、曹国公与陛下谋划出来的吗?”

  汤和转身看向王志,笑道:“你大可以更直接一点问。”

  王志上前一步,沉声道:“那好,我就直接一点,安南灭国、占城归顺,一场局环环相扣,步步惊心,暗子、明子无数,各方势力随势而动,整个布局却依旧在掌控之中。”

  “眼下金陵的局,也是环环相扣的局,一招接一招,应接不暇,为的就是将元廷玩弄于股掌之间,让他们南征吧?”

  “将大明的北伐化为元廷的南征,这手段——不是寻常人能做到!所以,镇国公他——是不是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