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章 出谋划策-《无敌庶子》

  陈守财正心烦意乱,本想挥手让他退下,但看到陈昂的眼神,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对周鸿祥和陈弘道:“你们先出去。”

  陈弘不满地瞪了陈昂一眼,才悻悻离去。

  书房只剩父子二人。

  “昂儿,你有什么想法?”陈守财揉着眉心,不抱太大希望地问。

  “父亲,孙书吏不过是条听令办事的狗,真正让他咬人的是赵广善,而能驱使这条狗的,是户房里更高一级的人。”陈昂不多废话,直接点明要害,“我们若只对付狗,或者去求狗的主人高抬贵手,都非上策。”

  陈守财一怔:“那你的意思是?”

  “找到让他们更忌惮的人。”陈昂目光微闪,“孙书吏平日与隆昌钱庄过从甚密,收受好处绝非一次两次。若能拿到些证据,哪怕只是风闻……而户房之上,还有分管户房的通判大人。”

  陈守财眼睛微微一亮,但随即又皱眉:“通判大人岂是那么容易见?即便见了,空口无凭,如何取信?”

  “父亲只需以公事为由,设宴邀请通判大人。席间,儿子与通判大人聊几句《大夏律》,尤其是官吏受贿、渎职的惩处条款。”

  “再提及近日似有府衙吏员与某些钱庄往来过密,恐惹非议,有损通判大人清誉。”陈昂缓缓道来,已然有了成熟的谋划。

  “至于证据……不需要铁证如山,只需要让通判大人觉得,孙书吏是个麻烦,为了一个胥吏得罪可能掌握风声的永盛钱庄,甚至可能引火烧身,不划算。同时,一份厚礼,聊表心意。”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若能顺便查到一点隆昌钱庄放印子钱、虚开兑票的真凭实据,届时一并透露给通判大人,效果更佳。通判大人想必也很乐意敲打一下不守规矩的商人,顺便捞些政绩。”

  陈守财听得目瞪口呆,这计策环环相扣,深谙官场心理,狠辣老练,这真是他这个痴傻儿子能想出来的?!

  他死死盯着陈昂,好像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人。

  陈昂坦然回视:“父亲,钱庄生意做得再大,若无官府庇护,终是空中楼阁。此次危机,正是我永盛钱庄与官府搭上线的一个契机。”

  陈守财沉默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最终重重一拍大腿:“就依你所言!鸿祥!”

  他扬声叫进周鸿祥,“立刻去备一份厚礼,下我最郑重的帖子,请通判大人明日聚丰楼一叙!另外……”他压低声音,“想办法,尽快查一查隆昌钱庄放印子钱的证据,尤其是经手人!”

  周鸿祥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应声而去。

  次日傍晚,聚丰楼最雅致的“听雨阁”内,灯火通明,佳肴满桌。

  陈守财早早便在此等候,当吴通判步入雅间时,陈守财立刻迎上前去,深深一揖,语气热络又不失分寸:“通判大人百忙之中拨冗前来,守财感激不尽!”

  吴通判微微颔首,神色平淡,自带一股官威:“陈老板客气了,听闻永盛近日生意兴隆,乃是我江宁商界楷模,本官也该来沾沾喜气。”

  宴席开始,珍馐美馔流水般呈上,负责伺候这间雅间的,恰好是上次被陈昂点破多算账的那个店小二。

  此番再见陈昂,他脸上再无半分轻视,伺候得格外殷勤周到,斟酒布菜手脚麻利,眼神里都透着小心和讨好。

  陈昂站立一旁,并不说话,先由陈守财照应吴通判。

  只见陈守财拿过酒壶,亲自为吴通判执壶斟酒,言谈间多是奉承,感谢官府平日对永盛钱庄的“关照”。

  吴通判则大多时间只是听着,偶尔应和几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稍显松弛。

  正说话间,雅间的门被叩响,随即聚丰楼的刘掌柜满脸堆笑地端着一杯酒走了进来。

  “哎哟,真是巧了!方才在楼下就听说通判大人和陈老板在此宴饮,刘某冒昧,特来敬一杯酒,聊表心意!”

  刘掌柜先是对吴通判深深一揖,又对陈守财拱拱手,目光扫过侍立一旁的陈昂时,更是笑容加深,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

  吴通判对刘掌柜这等城中颇有声望的酒楼老板倒也客气,举杯示意。

  刘掌柜敬完吴通判和陈守财,却并未立刻离开,反而笑着对陈守财道:“陈老板,您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三少爷前些时日光临小店,寥寥数语,点拨了几句经营上的关窍,真是让刘某茅塞顿开!”

  “依着他的主意稍作调整,这几日店里的客流竟又多了三成!三少爷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将来必定是经商的奇才!永盛钱庄有您和三少爷在,何愁不兴旺发达?这杯酒,我必须再敬三少爷一杯!”

  他这番话情真意切,既是真心夸赞陈昂,也是巧妙地捧了永盛钱庄,更是在通判大人面前给陈昂和永盛做足了面子。

  陈守财脸上顿时有光,连声道:“刘掌柜过奖了,小儿胡言乱语,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话虽如此,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陈昂则适时地上前一步,神色谦逊,举杯回敬:“刘掌柜言重了,小子信口胡诌,岂敢居功。是刘掌柜经营有方,服务周到,生意兴隆乃是必然。”

  他应对得体,不卑不亢,既接了夸奖,又把功劳推了回去,显得极为懂事。

  吴通判在一旁看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原本听说陈昂是个傻子,而且是庶出,没想到竟能得到刘掌柜这等精明商人如此高的评价。

  刘掌柜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心满意足地退了出去。那小二伺候得更是殷勤,看向陈昂的眼神里充满崇拜。

  经过这个小插曲,雅间内的气氛明显热络了许多,吴通判对陈昂的兴趣也明显提升了不少。

  陈守财见时机差不多,便顺势将话题引向了钱庄经营之难,感叹市面不易,竞争激烈,维持信誉艰难。

  这时,侍立在一旁的陈昂,似乎因为父亲的话题而“心生感慨”,被吴通判随口问及:“哦?陈老板这位公子,看来也对商事有所见解?”